全三国文-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处小侯之细,而享于西山之宾。外内之应已施,而贵贱之名未分,何也?天道
未究,善恶未淳也。是以明夫天之道者不欲,审乎人之德者不忧。在上而不凌乎
下,处卑而不犯乎贵,故道不可逆,德不可拂也。是以圣人独立无闷,大群不益,
释之而道存,用之而不可既。
由此观之,《易》以通矣。
○通老论
圣人明于天人之理,达于自然之分,通于治化之体,审于大慎之训,故君臣
垂拱,完太素之朴;百姓熙怡,保性命之和。(《御览》一)
道者,法自然而为化,侯王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易》谓之“太极”,
《春秋》谓之“元”,《老子》谓之“道”。(《御览》一)
三皇依道,五帝仗德,三王施仁,五霸行义,强国任智。盖优劣之异,薄厚
之降也。(《御览》七十七)
○达庄论
伊单阏之辰,执徐之岁,万物权舆之时,季秋遥夜之月,先生徘徊翱翔,迎
风而游,往遵乎赤水之上,来登乎隐坌之丘,临乎曲辕之道,顾乎泱漭之州,恍
然而止,忽然而休,不识曩之所以行,今之所以留,怅然而无乐,愀然而归白素
焉。平昼闲居,隐几而弹琴。于是缙绅好事之徒相与闻之,共议撰辞合句,启所
常疑。乃窥鉴整饰,嚼齿先引,推年蹑踵,相随俱进。奕奕然步,月商月商然视,
投迹蹈阶,趋而翔至。差肩而坐,恭袖而检,犹豫相林。(一作熙。)莫肯先占。
有一人,是其中雄桀也。乃怒目击势而大言曰:“吾生乎唐虞之后,长乎文
武之裔,游乎成康之隆,盛乎今者之世,诵乎六经之教,习乎吾儒之迹,被沙衣、
冠飞翮、垂曲裙、扬双有日矣;而未闻乎至道之要,有以异之于斯乎!且大人
称之,细人承之;愿闻至教,以发其疑。”先生曰:“何哉,子之所疑者?”客
曰:“天道贵生,(《艺文类聚》三十七作“贵顺”。)地道贵贞,圣人修之,
以建其名,吉凶有分,是非有经,务利高势,恶死重生,故天下安而大功成也。
今庄周乃齐祸福而一死生,以大地为一物,以万类为一指,无乃徼惑以失真,而
自以为诚者也?”
于是先生乃抚琴容与,慨然而叹,俯而微笑,仰而流眄,嘘翕精神,言其
所见曰:“昔人有欲观于阆峰之上者,资端冕,服骅骝,至乎昆仑之下,没而不
反。端冕者,常服之饰;骅骝者,凡乘之耳;非所以矫腾增城之上,游玄圃之中
也。且烛龙之光,不照一堂之上;镗山之口,不谈曲室之内。今吾将堕崔巍之高,
杜衍谩之流,言子之所由,几其寤而获及乎!
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自然者无外,故天地名焉;天地者有内,故
万物生焉。当其无外,谁谓异乎?当其有内,谁谓殊乎?地流(《艺文类聚》作
“地沈”。)其燥,天抗其湿。月东出,日西入,随以相从,解而后合,升谓之
阳,降谓之阴。在地谓之理,在天谓之文。蒸谓之雨,散谓之风;炎谓之火,凝
谓之冰;形谓之石,象谓之星;朔谓之朝,晦谓之冥;通谓之川,回谓之渊;平
谓之土,积谓之山。男女同位,山泽通气,雷风不相射,水火不相薄。天地合其
德,日月顺其光,自然一体,则万物经其常。入谓之幽,出谓之章,一气盛衰,
变化而不伤。是以重阴雷电,非异出也;天地日月,非殊物也。故曰:自其异者
视之,则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则万物一体也。人生天地之中,体自然之
形。身者,阴阳之精气也;性者,五行之正性也;情者,游魂之变欲也;神者,
天地之所以驭者也。以生言之,则物无不寿;推之以死,则物无不夭。自小视之,
则万物莫不小;由大观之,则万物莫不大。殇子为寿,彭祖为夭;秋豪为大,泰
山为小;故以死生为一贯,是非为一条也。
别而言之,则须眉异名;合而说之,则体之一毛也。彼六经之言,分处之教
也;庄周之云,致意之辞也。大而临之,则至极无外;小而理之,则物有其制。
夫守什五之数,审左右之名,一曲之说也;循自然住(一作“性”。)天地者,
寥廓之谈也。凡耳目之名,分之施处,官不易司,举奉其身,非以绝手足、裂肢
体也。然後世之好异者不顾其本,各言我而己矣,何待于彼?残生害性,还为雠
敌,断割肢体,不以为痛;目视色然而不顾耳之所闻,耳所听而不待心之所思,
心奔欲而不适性之所安,故疾萌则生不尽,祸乱作则万物残矣。夫至人者,
恬于生而静于死。生恬则情不惑,死静则神不离,故能与阴阳化而不易,从天地
变而不移。生究其寿,死循其宜,心气平治,不消不亏(《艺文类聚》作“消息
不亏”。)是以广成子处崆峒之山以入无穷之门,轩辕登昆仑之阜而遗玄殊之根,
此则潜身者易以为活,而离本者难与永存也。
冯夷不遇海若,则不以己为小;云将不失于其鸿蒙,则无以知其少。由斯言
之,自是者不章,自建者不立,守其有者有据,持其无者无执。月弦则满,日朝
则袭,咸池不留阳谷之上,而悬车之后将入也。故求得者丧,争明者失,无欲者
自足,空虚者受实。夫山静而谷深者,自然之道也;得之道而正者,君子之实也。
是以作智造巧者害于物,明是考非者危其身,修饰以显洁者惑于生,畏死而崇生
者失(一作“乱”。)其贞。故自然之理不得作,天地不泰而日月争随,朝夕失
期而昼夜无分,竞逐趋利,舛倚横驰,父子不合,君臣乖离。故复言以求信者,
梁下之诚也;克己为人者,郭外之仁也;窃其雉经者。(此句误。)亡家之子也;
刳腹割肌者,乱国之臣也;曜菁华、被沆瀣者,昏世之士也;履霜露、蒙尘埃者,
贪冒之民也;洁己以尤世,修身以明污者,诽谤之属也;繁称是非,背质追文者,
迷罔之伦也;诚(一作“成”。)非媚悦,以容求孚,故被珠玉以赴水火者,桀
纣之终也;含菽采薇,交饿而死,颜夷之穷也。是以名利之涂开,则忠信之诚薄;
是非之辞著,则醇厚之情烁也。
故至道之极,混一不分,同为一体,得失无闻。伏羲氏结绳,神农教耕,逆
之者死,顺之者生。又安知贪污之为罚,而贞白之为名乎!使至德之要,无外而
已。大均淳固,不贰其纪,清静寂寞,空豁以俟,善恶莫之分,是非无所争,故
万物反其所而得其情也。儒墨之后,坚白并起,吉凶连物,得失在心,结徒聚党,
辩说相侵。昔大齐之雄,三晋之士,尝相与瞑目张胆,分别此矣,咸以为百年之
生难致,而日月之蹉无常,皆盛仆马,修衣裳,美珠玉,饰帷墙,出媚君上,入
欺父兄,矫厉才智,竞逐纵横,家以慧子残,国以才臣亡,故不终其天年,而大
自割繁其于世俗也。是以山中之木,本大而莫伤。复(或作“吹”。)万数窍
(一作“物”。)相和,忽焉自已。夫雁之不存,无其质而浊其文,死生无变,
而龟之见宝,知吉凶也。故至人清其质而浊其文,死生无变而未始有云。夫别言
者,怀道之谈也;折辩者,毁德之端也;气分者,一身之疾也;二心者,万物之
患也。故夫装束马轼者,行以离支(一作“交”。)虑在成败者,坐而求敌;逾
阻攻险者,赵氏之人也;举山填海者,燕楚之人也。庄周见其若此,故述道德之
妙,叙无为之本,寓言以广之,假物以延之,聊以娱无为之心而逍遥于一世;岂
将以希咸阳之门而与稷下争辩也哉?
夫善接人者,导焉而已,无所逆之。故公孟季子衣绣而见,墨子弗攻;中山
子牟心在魏阙,而詹子不距。因其所以来,用其所以至,循而泰之,使自居之;
发而开之,使自舒之。且庄周之书何足道哉!犹未闻夫太始之论、玄古之微言乎?
直能不害于物而形以生,物无所毁而神以清,形神在我而道德成,忠信不离而上
下平。兹容今谈而同古,齐说而意殊,是心能守其本,而口发不相须也。
于是二三子者,风摇波荡,相视脉,乱次而退,唐跌失迹。随而望之
耳(或作“其”。)后颇亦以是知其无实,丧气而惭愧于衰僻也。(本集,又略
见《艺文类聚》三十七)
●卷四十六·魏四十六
☆阮籍(三)
○乐论
刘子问曰:“孔子云:‘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夫礼者,
男女之所以别,父子之所以成,君臣之所以立,百姓之所以平也;为政之具靡先
于此,故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也。夫金、石、丝、竹,锺鼓管弦之音;干、戚、羽、
旄,进退俯仰之容有之何益于政,无之何损于化,而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乎?”
阮先生曰:“善哉!子之问也。昔者孔子著其都乎,且未举其略也。今将为子论
其凡,而子自备详焉。
夫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也。合其体,得其性,则和;离其体,失其性,
则乖。昔者圣人之作乐也。将以顺天地之性,体万物之生也。故定天地八方之音,
以迎阴阳八风之声,均黄锺中和之律,开群生万物之情气。故律吕协则阴阳和,
音声适而万物类,男女不易其所,君臣不犯其位,四海同其观,九州一其节,奏
之圜丘而天神下降,奏之方岳而地祗上应。天地合其德则万物合其生,刑赏(一
作“罚”。)不用而民自安矣。乾坤易简,故雅乐不烦;道德平淡,故无声无味。
不烦则阴阳自通,无味则百物自乐。日迁善成化而不自知,风俗移易而同于是乐,
此自然之道,乐之所始也。其后圣人不作,道德荒坏,政法不立,智慧扰物,化
废欲行,各有风俗。故造子(一作“始”。)之教谓之风,习而行之谓之俗。楚
越之风好勇,故其俗轻死;郑卫之风好淫,故其俗轻荡。轻死,故有火舀、赴
水之歌;轻荡,故有桑间、濮上之曲。各歌其所好,各咏其所为,欲之者流涕,
闻之者叹息,背而去之,无不慷慨。怀永日之娱,抱长夜之叹,相聚而合之,群
而习之,靡靡无已,弃父子之亲,驰君臣之制,匮(一作“遗”。)室家之礼,
废耕农之业,忘终身之乐,崇淫纵之俗;故江淮之南,其民好残;漳、汝之间,
其民好奔。吴有双剑之节,赵有扶琴之客。气发于中,声入于耳,手足飞扬,不
觉其骇。好勇则犯上,淫放则弃亲。犯上则君臣逆,弃亲则父子乖;乖逆交争,
则患生祸起。祸起而意愈异,患生而虑不同。故八方殊风,九州异俗,乖离分背,
莫能相通,音异气别,曲节不齐。故圣人立调适之音,建平和之声,制便事之节,
定顺从之容,使天下之为乐者莫不仪焉。自上以下,降杀有等,至于庶人,咸皆
闻之。歌谣者咏先王之德,ぽ仰者习先王之容,器具者象先王之式,度数者应先
王之制;入于心,沦于气,心气和洽,则风俗齐一。
圣人之为进退ぽ仰之容也,将以屈形体,服心意,便所修,安所事也。歌咏
诗曲,将以宣平和,著不逮也。锺鼓所以节耳,羽旄所以制目,听之者不倾,视
之者不衰;耳目不倾不衰则风俗移易,故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也。故八音有本体,
五声有自然,其同物者以大小相君。有自然,故不可乱;大小相君,故可得而平
也。若夫空桑之琴,云和之瑟,孤竹之管,泗滨之磬,其物皆调和淳均者,声相
宜也。故必有常处;以大小相君,应黄锺之气,故必有常数。有常处,故其器
(一作“气”。)贵重;有常数,故其制不妄。贵重,故可得以事神;不妄,故
可得以化人。其物系天地之象,故不可妄造;其凡似远物之音,故不可妄易。
《雅》、《颂》有分,故人神不杂;节会有数,故曲折不乱;周旋有度,故ぽ仰
不惑;歌咏有主,故言语不悖。导之以善,绥之以和,守之以衷,持之以久;散
其群,比其文,扶其天,助其寿,使去风能之偏习,归圣王之大化。先王之为乐
也,将以定万物之情,一天下之意也。故使其声平,其容和。下不思上之声,君
不欲臣之色,上下不争而忠义成。夫正乐者,所以屏淫声也,故乐废则淫声作。
汉哀帝不好音,罢省乐府,而不知制正礼,乐法不修,淫声遂起。张放淳于长骄
纵过度,丙疆、景武当益(或作“富溢”。)于世。罢乐之后,下移逾肆。身不
是好,而淫乱愈甚者,礼不设也。刑、教一体,礼、乐外内也。刑驰则教不独行,
礼废则乐无所立。尊卑有分,上下有等,谓之礼;人安其生,情意无哀,谓之乐。
车服、旌旗、宫室、饮食,礼之具也;钟磬な鼓、琴瑟、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