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全三国文 >

第33部分

全三国文-第33部分

小说: 全三国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况肉刑哉!赭衣满道,有鼻者丑,终无益矣。(《通典》一百六十八)
    ○答李胜难肉刑论
    圣贤之治也。能使民迁善而自新。故《易》曰:“小惩而大戒。”陷夫死者,
不戒者也。能惩戒则无刻截,刻截则不得反善矣。(《通典》一百六十八)
    暴之取死,此自然也。伤人不改,纵暴滋多,杀之可也。伤人而能改悔,则
岂须肉刑而后止哉!杀人以除暴,自然理也。断截之政,末俗之所云耳。孔少府
曰:“杀人无所,斫人有小疮。”故刖趾不可以报尸,而髡不足以偿伤。伤人一
寸而断其支体,为罚已重,不厌众心也。(《通典》一百六十八)
    ○乐毅论
    世人多以乐毅不时拔莒即墨为劣,是以叙而论之。
    夫求古贤之意,宜以大者远者先之,必迂回而难通,然后已焉可也。今乐氏
之趣,或者其未尽乎?而多劣之,是使前贤失指于将来,不亦惜乎!观乐生遗燕
惠王书,其殆庶乎机、合乎道以终始者与?其喻昭王曰:“伊尹放太甲而不疑,
太甲受放而不怨,是存大业于至公,而以天下为心者也。”夫欲极道之量,务以
天下为心者,必致其主于盛隆,合其趣于先王。苟君臣同符,斯大业定矣。
    于斯时也,乐生之志千载一遇也,亦将行千载一隆之道,岂其局迹当时,止
于兼并而已哉?夫兼并者,非乐生之所屑;强燕而废道,又非乐生之所求也。不
屑苟得,则心无近事;不求小成,斯意兼天下者也。则举齐之事,所以运其机而
动四海也。夫讨齐以明燕主之义,此兵不兴于为利矣;围城而害不加于百姓,此
仁心著于遐迩矣;举国不谍其功,除暴不以威力,此至德全于天下矣;迈全德以
率列国,则几于汤武之事矣。
    乐生方恢大纲,以纵二城;牧民明信,以待其弊。使即墨莒人顾仇其上,愿
释干戈,赖我犹亲,善守之智,无所之施。然则求仁得仁,即墨大夫之义也;仕
穷则从,微子适周之道也。开弥广之路,以待田单之徒;长容善之风,以申齐士
之志。使夫忠者遂节,通者义著。昭之东海,属之华裔。我泽如春,下应如草。
道光宇宙,贤者托心。邻国倾慕,四海延颈。思戴燕主,仰望风声。二城必从,
则王业隆矣。虽淹留于两邑,乃致速于天下。不幸之变,世所不图。败于垂成,
时运固然。若乃逼之以威,劫之以兵,则攻取之事,求欲速之功。使燕齐之士,
流血于二城之间。侈杀伤之残,示四国之人。是纵暴易乱,贪以成私。邻国望之,
其犹豺虎。既大堕称兵之义,而丧济弱之仁。亏齐士之节,废廉善之风。掩宏通
之度,弃王德之隆。虽二城几于可拔,霸王之事,逝其远矣。然则燕虽兼齐,其
与世主何以殊哉?其邻敌何以相倾?乐生岂不知拔二城之速了哉?顾城拔而业乖。
岂不知不速之致变?顾业乖而与变同。繇是言之,乐生不屠二城,其亦未可量也。
(王右军书帖本《艺文类聚》二十三)
    ○辨乐论
    昔伏羲氏因时兴利,教民田渔,天下归之,时则有网罟之歌;神农继之,教
民食谷,时则有丰年之咏;黄帝备物,始垂衣裳,则有龙衮之颂。(《御览》五
百七十一)
    阮生云,律吕协则阴阳和,音声适则万物类。天下无乐,而欲阴阳和调,灾
害不生,亦以难矣。此言律吕音声,非徒化治人物,可以调和阴阳,荡除灾害也。
夫天地定位,刚柔相摩,盈虚有时。尧遭九年之水,忧民阻饥;汤遭七年之旱,
欲迁其社。岂律吕不和音声不通哉?此乃天然之数,非人道所协也。(《御览》
十六)
    ○夏侯子
    一舟之覆,无一毫不湿;一马之走,无一毫不动。故大同万物不一也。(
《御览》八百九十七)
    鲁人有善相马者,与予俱游。夜方寐,闻马有行者。鲁人惊曰:“七百里也。”
此暗中耳。(同上)
    一岂之行,一蚊之飞,圣人皆知之。(《御览》九百四十五)
    ☆夏侯献
    献,明帝时中领军将军。
    ○上明帝表
    公孙渊昔年敢违王命,废绝计贡者,实挟两端:既恃阻险,又怙孙权,故敢
跋扈恣睢。海外宿舒,亲见贼权军众府库,知其弱少,不足凭恃,是以决计斩贼
之使。又高句丽貊与渊为仇,并为寇钞。今外失吴援,内有胡寇,心知国家,
能从陆道,势不得不怀惶惧之心。因斯之时,宜遣使示以祸福。奉车都尉弘,
武皇帝时始奉使命,开通道路。文皇帝即位,欲通使命,遣弘将妻子还归乡里,
赐其车牛,绢百匹。弘以受恩,归死国朝,无有还意。乞留妻子,身奉使命。公
孙康遂称臣妾,以弘奉使称意,赐爵关内侯。弘性果烈,乃心于国。夙夜拳拳,
念自竭效。冠族子孙,少好学问:博通书记,多所关涉;口论速捷,辨而不俗;
附依典诰,若出胸臆。加仕本郡,常在人右。彼方士人,素所敬服。若当遣使,
以为可使弘行。弘乃自旧土习其国俗,为说利害。辩足以动其意,明足以见其事。
才足以行之,辞足以见信。若其计从,虽郦生之降齐王,陆贾之说尉他,亦无以
远过也。欲进远路,不宜释骐骥;将已笃疾,不宜废扁鹊。愿察愚言也。(《魏
志·公孙度传》》注引《魏名臣奏》)

    ●卷二十二·魏二十二
    ☆华歆
    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灵帝时举孝廉,除郎中,以病去官。少帝时,何进
徵为尚书郎,董卓之乱,从袁述于穰,马日辟为掾,拜豫章太守,献帝时以郡
降孙策,司空曹公徵拜议郎,参军事,入为尚书,转侍中,寻代荀为尚书令。
魏国建,为御史大夫。文帝即王位,拜相国,封安乐乡侯。及受禅,改为司徒。
明帝时进封博平侯,拜太尉,太和五年卒,年七十五,谥曰敬侯。有集三十卷。
    ○请叙郑小同表
    臣闻励俗宣化,莫先于表善;班禄叙爵,莫美于显能,是以楚人思子文之治,
复命其胤;汉室嘉江公之德,用显其世。伏见故汉大司农北海郑玄,当时之学,
名冠华夏,为世儒宗。文皇帝旌录先贤,拜玄适孙小同以为郎中,长假在家。小
同年逾三十,少有令质,学综六经,行著乡邑。海岱之人,莫不嘉其自然,美其
气量,迹其所履。有质直不渝之性。然而恪恭静默,色养其亲,不治可见之美,
不竞人间之名。斯诚清时所宜式叙,前后明诏所斟酌而求也。臣老病委顿,无益
视听,谨具以闻。(《魏志·高贵乡公纪》注引《魏名臣奏》)
    ○谏伐蜀疏
    兵乱以来,过逾二纪。大魏承天受命,陛下以圣德当成康之隆,宜弘一代之
治,绍三王之迹,虽有二贼,负险延命。苟圣化日跻,远人怀德,将纟强负而至。
夫兵不得已而用之,故戢而时动。臣诚愿陛下先留心于治道,以征伐为后事。且
千里运粮,非用兵之利,越险深入,无独克之功。如闻今年征役,顿失农桑之业。
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土之心,则天下
幸甚!二贼之衅臣备位宰相,老病日笃,犬马之命将尽,恐不复奉望銮盖,不敢
不竭臣子之怀,唯陛下裁察。(《魏志·华歆传》)
    ○请受禅上言
    相国华歆、太尉贾诩、御史大夫王朗及九卿上言曰:
    臣等被召到,伏见太史丞许芝、左中朗将李伏所上图谶符命,侍中刘е等宣
叙众心,人灵同谋。又汉朝知陛下圣化通于神明,圣德参于虞夏,因瑞应之备至,
听历数之所在,遂献玺绶,固让尊号。能言之伦,莫不舞。河图洛书,天命瑞
应。人事协于天时,民言协于天叙。而陛下性秉劳谦,体尚克让,明诏恳切,未
肯听许。臣妾小人,莫不伊邑。臣等闻自古及今,有天下者,不常在乎一姓。考
以德势,则盛衰在乎强弱;论以终始,则废兴在乎期运。唐虞历数,不在厥子,
而在舜禹。舜禹虽怀克让之意,迫群后执玉帛而朝之,兆民怀欣戴而归之,率土
扬歌谣而咏之。故其守节之拘,不可得而常处;达节之权,不可得而久避,是以
或逊位而不吝,或受禅而不辞。不吝者未必厌皇宠,不辞者未必渴帝祚,各迫天
命,而不得以已。既禅之后,则唐氏之子,为宾于有虞。虞氏之胄,为客于夏代。
然则禅代之义,非独受之者实应天福,授之者亦与有余庆焉!汉自章和之後,世
多变故,稍以陵迟,洎乎孝灵。不恒其心,虐贤害仁,聚敛无度,政在嬖竖,视
民如雠,遂令上天震怒,百姓从风如归。当时则四海鼎沸,既没则祸发宫庭。宠
势并竭,帝室遂卑。若在帝舜之末节,犹择圣代而授之。荆人抱玉璞,犹思良工
而刊之。况汉国既往,莫之能匡。推器移君,委之圣哲,固其宜也。汉朝委质,
既愿禅礼之速定也。天祚率土,必将有主。主率土者,非陛下其孰能任之?所谓
论德无与为比,考功无推让矣。天命不可久稽,民望不可久违。臣等凄凄,不胜
大愿,伏请陛下割谦之志,修受禅之礼,副人神之意,慰外内之愿。(《魏志
·文帝纪》注引《献帝传》)
    ○奏讨孙吴(黄初三年)
    臣闻枝大者披心,尾大者不掉,有国有家之所慎也。昔汉承秦弊,天下新定。
大国之王,臣节未尽。以萧张之谋,不备录之,至使六王前后反叛。已而伐之,
戎车不辍。又文景守成,忘战戢役,骄纵吴楚,养虺成蛇,既为社稷大忧。盖前
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吴王孙权,幼竖小子,无尺寸之功,遭遇兵乱。因父兄
之绪,少蒙翼卵е伏之恩,长含鸱枭反逆之性,背弃天地,罪恶积大。复与关羽,
更相觇伺,逐利见便,挟为卑辞。先帝知权,奸以求用,时以于禁。败于水灾,
等当讨羽,因以委权。先帝委裘下席,权不尽心。诚在恻怛,欲因大丧,寡弱王
室。希托董桃传先帝令,乘未得报许,擅取襄阳。及见驱逐,乃更折节,邪辟之
态,巧言如流。虽重驿累使,发遣禁等,内包隗嚣顾望之奸,外欲缓诛支仰蜀贼。
圣朝含弘,既加不忍,优而赦之,与之更始。猥乃割地王之,使南面称孤,兼官
累位,礼备九命,名马百驷,以成其势,光宠显赫,古今无二。权为犬羊之姿,
横被虎豹之文,不思静力致死之节,以报无量不世之恩。臣每见所下权前后章表,
又以愚意采察权旨,自以阻带江湖,负固不服,狃挟累世,诈伪成功。上有尉佗
英布之计,下诵伍被屈疆之辞,终非不侵不伐之臣。以为晁错不发削弱王侯之谋,
则七国同衡,祸久而大;蒯通不决袭历下之策,则田横自臣,罪深变重。臣谨考
之周礼九伐之法,平权凶恶,逆节萌生,见罪十五。昔九黎乱德,黄帝加诛。项
羽罪十,汉祖不舍,权所犯罪衅明白,非仁恩所养、宇宙所容。臣请免权官,鸿
胪削爵土,捕治罪。敢有不从,移兵进讨,以明国典好恶之常,以静三州元元之
苦。(《吴志·吴主权传》注引《魏略》,载《魏三公奏》。案:此事在黄初三
年,时三公乃华歆、贾诩、杨彪也。)
    ☆王朗
    朗字景兴,初名严,东海人。灵帝时以通经拜朗中,除丘长,遭师杨赐丧,
去官行服。少帝时,徐州牧陶谦以为治中,寻拜会稽太守。献帝时为孙策所攻,
拘留曲阿。曹公征拜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魏国建,以军祭酒领魏郡太守,迁
少府、奉常大理。文帝即王位,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及受禅,改司空,封
乐平乡侯。明帝即位,进封兰陵侯,代华歆为司徒。太和二年卒,谥曰成侯。著
《周易》、《春秋》、《孝经》、《周官》传,有集三十四卷
    ○冬腊不得朝表
    拘守留职,旷离车驾。况乃践长于至,迎始于腊。履端于正,连历天人三朝
之元庆。而无缘祗奉玉爵,以献万寿。宵梦庭燎之光,晨想百华之耀。(《艺文
类聚》八十)
    ○论乐舞表
    凡音乐以舞为主,自黄帝《云门》至周《大武》,皆太庙舞。乐,所以乐君
之德;舞,所以象君之功。(《御览》五百七十四引《魏名臣奏》)
    ○上求正贷民表
    昔在西京,有杜膏腴之饶,池阳谷口之利,泾渭三川之水,郑国白渠之溉。
每年成熟,雨灌并亩。至今号为“陆海”。(《御览》八百二十一)
    ○谏行役夜表
    司空臣言:臣闻飞蓬随风,集于正梁之衡,而驷马为之奔,乳虎为之走。蓬
非马之策,马非蓬之敌,所以或奔走者,惊也。(《御览》九百九十七)
    ○答文帝表
    夫张大网以漉酋虾,辱九鼎以烹蛙晁(《御览》九百四十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