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17新唐书(下) >

第111部分

17新唐书(下)-第111部分

小说: 17新唐书(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乃自刎,不殊,言因斩之,及兄存、弟鄴、揆、钦、秉、万通、思厚,并杀其妻子,悉函首,将诣溥。而太原博野军杀言,与巢首俱上溥,献于行在,诏以首献于庙。徐州小史李师悦得巢伪符玺,上之,拜湖州刺史。 
  巢从子浩众七千,为盗江湖间,自号“浪荡军”。天复初,欲据湖南,陷浏阳,杀略甚众。湘阴强家邓进思率壮士伏山中,击杀浩。 
  赞曰:广明元年,巢始盗京师,自陈“唐去丑口而著黄,明黄且代唐也。”鸣呼,其言妖欤!后巢死,秦宗权始张,株乱遍天下,硃温卒攘神器有之,大氐皆巢党也。宁天托诸人告亡于下乎! 
  秦宗权,蔡州上蔡人,为许牙将。巢涉淮,节度使薛能遣宗权搜兵淮西,而许军乱,杀能。宗权外示赴难,因逐刺史,据蔡以叛。周岌代能领节度,即授以州,有兵万人,乃遣将从诸军败贼于汝州。杨复光言之朝,擢防御使,宠其军曰奉国,即为本军节度使,进检校司空。 
  巢走出关,宗权与连和,遂围陈州,树壁相望,扰敓梁、宋间。巢死,宗权张甚,啸会逋残,有吞噬四海意。乃遣弟宗言寇荆南;秦诰出山南,攻襄州,陷之,进破东都,围陕州;使秦彦寇淮、肥;秦贤略江南;宗衡乱岳、鄂。贼渠率票惨,所至屠老孺,焚屋庐,城府穷为荆莱,自关中薄青、齐,南缭荆、郢,北亘卫、滑,皆麕骇雉伏,至千里无舍烟。惟赵犨保陈,硃全忠保汴,仅自完而已。然无霸王计,惟乱是恃,兵出未始转粮,指乡聚曰:“啖其人,可饱吾众。”官军追蹑,获盐尸数十车。 
  僖宗假硃全忠都统节以讨贼。秦贤略宋及曹,全忠好书约和,贤遣张调请分地,自汴以南归之蔡,全忠阴许,而贤引兵济汴,肆燔劫无孑馀。全忠大怒,斩调而还,曰:“我出十将,必破此贼。”进与贼战,杀获甚众。宗权急攻许,节度使鹿晏弘乞师于全忠,师未及出,已破晏弘,进攻郑州,取之。击河桥,遂守河阳,放兵侵汴西鄙、北鄙。 
  全忠壁酸枣,战不克。宗权屯边村,使秦贤营双丘,侵板桥,卢瑭引兵进屯万胜,夹汴而栅,将梁以济师。全忠诡击杀瑭,宗权悉军十五万列三十六屯,逼汴。全忠惧,求救于兗、郓,而硃瑾、硃宣皆身自将同拒贼。五月,全忠闭城大会,鼓闻于郊无置声,阴启北门击贼垒,士哗,趋中营,兗、郓整兵合击,大败之。宗权忿,过郑,焚郛舍,驱民入淮西,全忠遂有郑、许、河阳、东都。 
  于是合诸镇兵会上蔡,分为五军入其地。宗权召孙儒,儒不应。宗权素壁上蔡以扼险要,全忠拔其壁,遂围蔡州,傅城而垒,以羸兵诱贼。贼出,全忠尽斩之。宗权退守中州,未能下,全忠使大将胡元琮围之,身还汴。宗权间许无备,袭取其州,执守将元琮,引兵复收许。 
  宗权还,为爱将申丛所囚,折一足以待命。全忠署丛节度留后,丛中悔,夷其族。宗权至汴,全忠以礼迎劳,且曰:“公昔陷许,能戢兵赐盟,戮力勤王,乌有今日乎?”宗权曰:“英雄不两立,天亡仆以资公也。”謷然无惧色。全忠以槛车上送京师,两神策兵縻护。昭宗御延喜楼受俘,京兆尹曳以组练,徇两市,引颈视车外,呼曰:“宗权岂反者耶?顾输忠不效耳。”观者大笑。与妻赵俱斩独柳下。宗权以中和三年叛,居六年而诛。 
  董昌,杭州临安人。始籍土团军,以功擢累石镜镇将。中和三年,刺史路审中临州,昌率兵拒,不得入,即自领州事。镇海节度使周宝不能制,因表为刺史。昌已破刘汉宏,兵益强,进义胜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僖宗始还京师,昌取越民裴氏藏书献之,补秘书之亡,授兼诸道采访图籍使。 
  始,为治廉平,人颇安之。当是时,天下贡输不入,独昌赋外献常参倍,旬一道,以五百人为率,人给一刀,后期即诛。朝廷赖其入,故累拜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爵陇西郡王。视诏书讫,字偿一缣,归当制官。而小人意足,浸自侈大,托神以诡众。始立生祠,刳香木为躯,内金玉纨素为肺府,冕而坐,妻媵侍别帐,百倡鼓吹于前,属兵列护门。属州为土马献祠下,列牲牢祈请,或绐言土马若嘶且汗,皆受赏。昌自言:“有飨者,我必醉。”蝗集祠旁,使人捕沈镜湖,告曰:“不为灾。”客有言:“尝游吴隐之祠,止一偶人。”昌闻,怒曰:“我非吴隐之比!”支解客祠前。 
  始,罢榷盐以悦人,丰衣食,后稍峭法,笞至千百,或小过辄夷族,血流刑场,地为之赤。有五千馀姓当族,昌曰:“能孝于我,贷而死。”皆曰:“诺。”昌厚养之,号“感恩都”,刻其臂为誓,亲族至号泣相别者。凡民讼,不视狱,但与掷博齿,不胜者死。用人亦取胜者。 
  昌得郡王,咤曰:“朝廷负我,吾奉金帛不赀,何惜越王不吾与?吾当自取之!”下厌其虐,乃劝为帝。近县举狂畐讠虖请,昌令曰:“时至,我当应天顺人。”其属吴繇、秦昌裕、卢勤、硃瓚、董庠、李畅、薛辽与妖人应智、王温、巫韩媪皆赞之。昌益兵城四县自防。山阴老人伪献谣曰:“欲知天子名,日从日上生。”昌喜,赐百缣,免税征。命方士硃思远筑坛祠天,诡言天符夜降,碧楮硃文不可识。昌曰:“谶言‘兔上金床’,我生于卯,明年岁旅其次,二月朔之明日,皆卯也,我以其时当即位。”客倪德儒曰:“咸通末,《越中秘记》言:‘有罗平鸟,主越祸福。’中和时,鸟见吴、越,四目而三足,其鸣曰‘罗平天册’,民祀以攘难。今大王署名,文与鸟类。”即图以示昌,昌大喜。 
  乾宁二年,即伪位,国号大越罗平,建元曰天册,自称“圣人”,铸银印方四寸,文曰“顺天治国之印”。又出细民所上铜铅石印十床及它鸟兽龟蛇陈于廷,指曰“天瑞”。其下制诏,皆自署名,或曰帝王无押诏,昌曰:“不亲署,何由知我为天子?”即榜南门曰天册楼。先是,州寝有赤光,长十余丈;虺长尺馀,金色,见思道亭。昌署寝曰明光殿,亭曰黄龙殿,以自神。以次拜置百官,监军与官属皆西北向恸哭,乃北面臣昌。或请署近侍,昌曰:“吾假处此位,安得如宫禁?”不许。下书属州曰:“以某日权即位,然昌荷天子恩,死不敢负国。” 
  初,官属不徇昌旨者,节度副使黄碣、山阴令张逊皆诛死。镇海节度使钱镠书让昌曰:“开府领节度,终身富贵,不能守,闭城作天子,灭亲族,亦何赖?愿王改图。”昌不听,焖悉兵三万攻之,望城再拜曰:“大王位将相,乃不臣。能改过,请谕还诸军。”昌惧,献镠钱二百万缗犒军,执应智、王温、韩媪、吴繇、秦昌裕送于镠,且待罪。焖乃还,表于朝,以为昌不可赦,复讨之,傅城而垒。昌又执硃思远、王守真、卢勤送镠军求解。昭宗遣中人李重密劳师,除昌官爵,授镠浙东道招讨使。昌乃求援于淮南杨行密,行密遣将台濛围苏州,安仁义、田頵攻杭州,以救昌。镠将顾全武等数败昌军,昌将多降,遂进围越州。 
  候人言外师强,辄斩以徇;绐告镠兵老,皆赏。昌身阅兵五云门,出金帛倾镠众。全武等益奋,昌军大溃,遽还,去伪号,曰:“越人劝我作天子,固无益,今复为节度使。”全武四面攻,未克,会台濛取苏州,镠召全武还,全武曰:“贼根本在瓯、越,今失一州而缓贼,不可。”攻益急。城中以口率钱,虽簪珥皆输军。昌从子真得士心,昌信谗杀之,众始不用命。又减战粮欲犒外军,下愈怨,反攻昌,昌保子城。镠将骆团入见,绐言:“奉诏迎公居临安。”昌信之,全武执昌还,及西江,斩之,投尸于江,传首京师,夷其族。于是斩伪大臣李邈、蒋瑰等百馀人,发昌先墓,火之。昌败,犹积粮三百万斛,金币大抵五百馀帑,而兵不及万人。镠遂为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云。 
  赞曰:唐亡,诸盗皆生于大中之朝,太宗之遗德馀泽去民也久矣,而贤臣斥死,庸懦在位,厚赋深刑,天下愁苦。方是时也,天将去唐,诸盗并出,历五姓,兵未尝少解,至宋然后天下复安。汉之亡也,天下大乱,至晋然后稍定;晋之亡也,天下大乱,至唐然后复安。治少而乱多者,古今之势,盛王业业以求治,可少忽哉! 
  
●附录 进新唐书表 
  臣公亮言:窃惟唐有天下几三百年,其君臣行事之始终,所以治乱兴衰之迹,与其典章制度之英,宜其粲然著在简册。而纪次无法 ,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盖又百有五十年,然后得以发挥幽沫,补缉阙亡,黜正伪缪,克备一家之史,以为万世之传。成之至难,理若有待。 
  臣公亮诚惶诚恐,顿首顿首:伏惟体天法道钦文聪武圣神孝德皇帝陛下,有虞舜之智而好问,躬大禹之圣而克勤,天下和平,民物安乐。而犹垂心积精,以求治要,日与鸿生旧学讲诵《六经》,考览前古,以谓商、周以来,为国长久,惟汉与唐,而不幸接乎五代。衰世之士,气力卑弱,言浅意陋,不足以起其文,而使明君贤臣,俊功伟烈,与夫昏虐贼乱,祸根罪首,皆不得暴其善恶以动人耳目,诚不可以垂劝戒,示久远,甚可叹也!乃因迩臣之有言,适契上心之所闵,于是刊修官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给事中、知制诰臣欧阳修,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龙图阁学士、尚书吏部侍郎臣宋祁,与编修官礼部郎中、知制诰臣范镇,刑部郎中、知制诰臣王畴,太常博士、集贤校理臣宋敏求,秘书丞臣吕夏卿,著作佐郎臣刘羲叟等,并膺儒学之选,悉发秘府之藏,俾之讨论,共加删定,凡十有七年,成二百二十五卷。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至于名篇著目,有革有因,立传纪实,或增或损,义类凡例,皆有据依。纤悉纲条,具载别录。臣公亮典司事领,徒费日月,诚不足以成大典,称明诏,无任惭惧战汗屏营之至。臣公亮诚惶诚惧,顿首顿首谨言。 
  嘉佑五年六月 日 
  提举编修推忠佐理功臣正奉大夫尚书礼部侍郎参知政事臣曾公亮上表 
  新唐书 
作者:'宋'欧阳修、宋祁 
本纪第一 高祖 本纪第二 太宗 本纪第三 高宗 本纪第四 则天皇后 中宗 本纪第五 睿宗 玄宗 本纪第六 肃宗 代宗 本纪第七 德宗 顺宗 宪宗 本纪第八 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 本纪第九 懿宗 僖宗 本纪第十 昭宗 哀帝 志第一 礼乐一 志第二 礼乐二 志第三 礼乐三 志第四 礼乐四 志第五 礼乐五 志第六 礼乐六 志第七 礼乐七 志第八 礼乐八 志第九 礼乐九 志第十 礼乐十 志第十一 礼乐十一 志第十二 礼乐十二 志第十三上 仪卫上 志第十三下 仪卫下 志第十四 车服 志第十五 历一 志第十六 历二 志第十七上 历三上 志第十七下 历三下 志第十八上 历四上 志第十八下 历四下 志第十九 历五 志第二十上 历六上 志第二十下 历六下 志第二十一 天文一 志第二十二 天文二 志第二十三 天文三 志第二十四 五行一 志第二十五 五行二 志第二十六 五行三 志第二十七 地理一 志第二十八 地理二 志第二十九 地理三 志第三十 地理四 志第三十一 地理五 志第三十二 地理六 志第三十三上 地理七上 志第三十三下 地理七下 志第三十四 选举志上 志第三十五 选举志下 志第三十六 百官一 志第三十七 百官二 志第三十八 百官三 志第三十九上 百官四上 志第三十九下 百官四下 志第四十 兵 志第四十一 食货一 志第四十二 食货二 志第四十三 食货三 志第四十四 食货四 志第四十五 食货五 志第四十六 刑法 志第四十七 艺文一 志第四十八 艺文二 志第四十九 艺文三 志第五十 艺文四 表第一 宰相上 表第二 宰相中 表第三 宰相下 表第四 方镇一 表第五 方镇二 表第六 方镇三 表第七 方镇四 表第八 方镇五 表第九 方镇六 表第十上 宗室世系上 表第十下 宗室世系下 表第十一上 宰相世系一上 表第十一下 宰相世系一下 表第十二上 宰相世系二上 表第十二中 宰相世系二中 表第十二下 宰相世系二下 表第十三上 宰相世系三上 表第十三下 宰相世系三下 表第十四上 宰相世系四上 表第十四下 宰相世系四下 表第十五上 宰相世系五十 表第十五下 宰相世系五下 列传第一 后妃上 列传第二 后妃下 列传第三 宗室 列传第四 高祖诸子 列传第五 太宗子 列传第六 三宗诸子 列传第七 十一宗诸子 列传第八 诸帝公主 列传第九 李密 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