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雍王 >

第314部分

大明雍王-第314部分

小说: 大明雍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厚煌让事情交给王阳明了,自己又陷入了思考之中。

    正德去世,朱厚煌自己也知道,东雍与大明之间的关系,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即便是协议达成之后,也不知道能维持多少时间了。

    东雍的战略必须转向了。之前东雍的财政收入全部依靠贸易,与大明之间的关系破裂,东雍所有财政是收入都不能作为依赖。除非是东雍自己生产的贸易产品。

    但是什么样的贸易产品,能在东雍大量出产。并且有足够的贸易利润。朱厚煌心中冒出了一个东西。那就是糖。

    糖。在后世是东西贸易大宗商品。台湾也是重要的产糖区之一。

    不过想要提前实现这一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还是大量的工作。

    “混账。”杨廷和重重的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说道:“张公公就是这样办事的吗?”

    此刻天津的消息全部传了过来。杨廷和简直受不了,他明明胜了朱厚煌,将朱厚煌赶成丧家之犬。但万万没有想到,丧家之犬再次回到海边,立即就变成了猛虎。一口咬回来了。

    杨廷和一时间在心中犹豫不决。

    按杨廷和的心思,一定要击败朱厚煌。为新帝立威。只是杨廷和对人心向背更理解。现在的京营的是万万经历不起大战的。

    所以,杨廷和宁可求稳,也不愿意与朱厚煌交战。先为不可胜。待敌之可胜。可是让朱厚煌在京畿之地留恋不去,对朝廷的伤害更大。

    杨廷和暗暗的将朱厚煌在心中狠狠的记上一笔。说道:“派人告诉少爷,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都可以答应。”

    杨廷和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暂时将朱厚煌给打发了。等杨廷和缓过劲来,一定想办法处理朱厚煌。

    也默许了杨慎的想法。

    北京与天津之间,说近不近,说远不远。

    杨廷和的信使,来到杨慎这里。杨慎接到杨廷和信,这才松了一口气,有了杨廷和的信,他才有了底气,与王阳明谈判。

    不过一两天,王阳明与杨慎的谈判很好的进展。

    首先,王阳明提出要求大明恢复雍王的俸禄。每年一万两的亲王俸。王阳明还提出了以雍王之功,应该享用双俸。

    虽然一年两万两银子的俸禄。对整个东雍财政来说,是杯水车薪。但是还是有一点用处的。

    然后,就大明与东雍的关系进行确定。朱厚煌将世镇南洋,如沐王府旧例。并且专南洋之征伐。

    还有就是零零碎碎的条件,比如说移民。还有货物采买等等。。

    其实上,除却雍王年俸之外。其他的都是东雍在正德朝的权益确定下来。

    朱厚煌在京畿大大出手,就是为了自己的在正德时期的这些权益不受到伤害。不过朱厚煌并不知道,他示强之策,走了九十九步,在最后被人看出了端倪。

第五百三十章城下之盟三() 
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

    朱厚煌提出的条件送到了杨廷和手里面。

    杨廷和一看,眼睛微微一缩,暗道:“看来,朱厚煌也是色厉内荏。”

    杨廷和起身来来回回的走动。好一阵子才松了一口气,说道:“时机不对。不过也要先插上两手。”

    等杨廷和信来到了杨慎这里,杨慎展开一看,微微皱起眉头。随即展开了。

    “要求在东雍安置朝廷官员,监督雍国情态。”王阳明皱起眉头说道:“有一点过分了吧。”

    “不过分,以上条文,一个字也不能改。”杨慎说道。“如果王大人,不能决断,就去请示雍王殿下吧。”

    这一条不在朱厚煌交代给王阳明的条文之中,他不好决断,只好去请示朱厚煌。

    不一会儿朱厚煌来到这里。

    朱厚煌听王阳明细细听王阳明说过之后。转过头来说道:“杨大人,如果杨阁老一直是这个态度,那么我们就不用谈,直接去京城谈便是了。”

    杨慎说道:“殿下,如果你非要如此的话,家父说过,他自然敢奉陪,只是他愿意做于少保。只是不知道殿下您又想做什么?”

    朱厚煌知道,杨廷和的意思,如果朱厚煌不见好就收的话,他不介意打到底。

    如果说对佛郎机的战争经验是什么,就是你可以做决定战争何时发生,但是却不能决定战争在什么时候结束。

    所以,有时候适可而止才是上之上也。

    朱厚煌没有不知道如果朱厚煌真的兵临城下,面对是杨廷和的一封条件更好的条约,还是一场长达数月的攻城战。而且是见不到胜利的攻城战。

    朱厚煌心中长叹一声:“罢罢罢。反正在天津这一带打下多少地方,到最后也只能退走,多站一点,少站一点地方,根本就是无关紧要的。”而且朱厚煌并不以为自己在东雍的一举一动,真能避开正德的耳目,东雍是正德在时锦衣卫东厂重点经营地点。东雍大大小小的事情,只有正德想知道的,就立即能够知道了。

    而杨廷和这一场大清洗,还在锦衣卫东厂狠狠的清扫了一大片。让锦衣卫与东厂上层乱成了一团浆糊。很多人投奔东雍。

    特别是在东雍的暗桩,大批大批的暴漏。所以大明对东雍的渗透直接落后了好几个月的进展。

    朱厚煌不认为,区区几个官员。能将东雍的底细掏干净。

    “好,这一条孤答应下来。”朱厚煌说道:

    “好,雍王快言快语。”杨慎说道:“其实以上都是虚言,家父只希望殿下能答应一件事情,其他的都好说。”

    朱厚煌说道:“何事?”

    杨慎郑重其事的说道:“只要殿下答应,从今以后,有生之年,不再踏上大明一步。家父就答应,先帝之时如何,今后依旧如何?”

    朱厚煌闭上眼睛默默思量,他长叹一口气,他想了有想,东雍好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到现在还离不开大明的人力物力。他很想说一句硬话。但是一想起东雍的基业,比如庞大的建设开支,比如海军军费开支,等等。都需要贸易利润来填补。与佛郎机之间的贸易出现了波折。东雍的财政已经出现了问题。如果大明的货源又出了问题,那么东雍的财政等着崩溃吧,连发现纸钞,也撑不过去。

    东雍财政体系崩溃,也就东雍还能控制在朱厚煌的手中,至于其他的地方,比如说岘港,吕宋,古晋,星港,马六甲等地,等着崩溃吧。

    朱厚煌说道:“好,孤答应。只是必须加上一句话。如果朝廷不以二心待孤,孤有生之年,再也不踏上大明一步,如有违背,天打雷劈。”

    这一刻朱厚煌真有一点相信杨廷和的诚意了。

    如果双方真能相安无事,朱厚煌一心开拓海外,也是一个极好的分工与选择。不过朱厚煌数年的历练,让朱厚煌知道,不要看说道这么好。即便是能维持三四年,朱厚煌已经烧高香了。

    甚至一两年之内,就维持不住,也是很可能的。

    双方的协议一达成。

    杨廷和立即下达圣旨,重新确定了朱厚煌,雍王,南洋都护,又有一个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其实在明代已经没有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衔了。杨廷和用这个汉魏时才有的古官称,就是一种暗示,他既给东雍这边与大明不同的体制,安上一名头。也是一个暗示,暗示雍王之后,不再是大明王爷。而是外藩了。

    朱厚煌接旨之后,从天津撤离。

    不过,朱厚煌也不是什么老实人,大批天津的民夫,还有军户,足足有一两万户百姓,从这一带掳走了。

    还从天津捞了数万两白银。

    其实天津这个沿运河城市,含金量是相当大。如果朱厚煌死劲的捞,几十万两也这捞出来。不过毕竟是大明,不是海外。朱厚煌还是留了几分情面。

    不过,大军从东雍来需要大把的时间,同理从天津回到东雍,也需要大把的时间准备,而且又带了一两万户百姓。准备时间需要更长了。

    不过,当朱厚煌跟着一队船队一起离开了天津之后。杨廷和知道了雍王离开之后,长长了松了一口气,不过这时候,他又要面对另一个棘手的敌人。

    杨廷和皱起眉头,不说话。静静的听着下面的人说话。

    “陛下,说他是以弟继兄,是来继帝位,但不是以皇弟身份来继皇嗣。登基大典,陛下不满意,他要以藩王的身份直接登临皇位,而不是以皇嗣的身份登基。”

    “杨阁老,不知道您对此事有什么意见?”

    杨廷和说道:“我会与陛下谈一谈的。”

    杨廷和在正德皇储之事上的所做所为,在文官看来,几乎是拨乱反正之功。此刻的杨廷和把握大明至高权力,是一等一的权臣。

    所有文官对杨廷和都变得恭恭敬敬的。

    杨廷和对嘉靖的举动,并不是很满意。但是可以原谅。因为杨廷和对此有经验,当初正德登基的时候,杨廷和那时候是正德潜邸旧臣。

    弘治皇帝刚刚去世,正德还没有登基。只是准皇帝的时候。就开始小心翼翼的发布诏书。向群臣试探自己权力界限在什么地方。在杨廷和看来,嘉靖皇帝也是在做同样的事情,只是嘉靖皇帝比正德要差一点。他选择的切入点,并不是多好。

    杨廷和觉得教授一下小皇帝,如何试探自己的权力界限。

    杨廷和拜见嘉靖,没有一个内侍敢拦截。不一会儿,嘉靖立即上前迎接道:“杨先生此来,朕有失远迎。”

    “陛下,君臣有别。老臣当不得陛下远迎。”杨廷和说道。

    嘉靖心中冷哼一声,说道:“原来还知道,朕是皇帝啊。”但是脸上依旧是笑容和煦,说道:“哪里,杨先生三朝元老,朕初继大统,有诸多不懂之事,还请杨先生多多指教。”

    “指教不敢说。”杨廷和说道:“只是有一件事情,陛下做的的确不妥。”

    嘉靖本来只是客气一下,没有想到杨廷和真的说了,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脸上笑容不变,但是衣袖里面的手却慢慢的握紧了。

    “礼仪者,天地之大伦也。”杨廷和说道:“礼部所拟的程仪,是诸位大儒精心拟定的,本无大错,陛下横加干涉,恐怕有非礼之嫌。陛下,初登大宝,当以谨慎为先,不可妄动,妄动择失仪,失仪恐天下轻之。故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第五百三十一章君臣() 
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

    杨廷和郑重其事的向嘉靖的劝谏,让嘉靖慎重的发表的自己的言论。要兼听则明,每行一事,要询问老臣意见,汇合所有老臣的意见之外,然后再是做决定,这样就不会遗落了。

    杨廷和为了矫正当初正德的错误,所以对嘉靖的教育非常上心。恨不得将所有为君的心得,都告诉嘉靖。

    嘉靖脸上笑容满面,听着杨廷和的教导。但是嘉靖的手藏在袖子里面的手,全部死死握紧了。

    嘉靖虽然年少,他比朱厚煌还小了一两岁。但是他已经很自立,特别是嘉靖父亲去世之后,嘉靖母亲不能撑事。

    兴献王,也就是嘉靖父亲,死后的丧事,都是嘉靖一手操办的。兴献王死后,嘉靖支撑兴王府,不过一段时间的磨炼,让嘉靖迅速长大,不再是当初那个十几岁的孩子,变得特别有主见。特别讨厌别人左右自己。

    所以嘉靖对杨廷和的说教,特别的厌恶,特别的讨厌。嘉靖心中厉声道:“杨廷和,并不出去杨廷和,朕绝对不能执掌大权。”

    今时不同往日。

    原本在没有雍王的历史上,嘉靖的上位没有受到威胁。所以雍王很霸气的给杨廷和这些文臣,来了一个下马威。

    但是,杨廷和与雍王两方之间的争夺,已经到白刃相接的地步。可以说这一场夺位之战,比起唐朝重重政变,规模不大。但是在大明历史上,算是数得上。

    这样的政变深深的震撼嘉靖。所以嘉靖收敛了不少。

    杨廷和说了好一阵子,才算是消停了,嘉靖又恭恭敬敬的送杨廷和出去。

    杨廷和见嘉靖这个样子,心中暗喜道:“我果然没有选错,比起雍王,兴王知书达理,礼贤下士。果然是圣明君主。”

    只是杨廷和不知道,他走之后,是一个嘉靖是个什么样子。

    “啪”的一声,一个茶碗重重的砸在地面之上,嘉靖厉声说道:“杨廷和。”

    黄锦脸色一变,立即出门将周围的小太监全部赶走,这才来收拾好碎片,这才对嘉靖说道:“陛下,小不忍则乱大谋。宫墙之中,处处隔墙有耳。陛下万万不可大意。”

    嘉靖深吸一口气,嘉靖双腿盘在椅子上,五心朝天。长出长呼,好一阵子才一甩拂尘,说道:“无量天尊。朕要镇之以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