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秘术-第22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引号不意味着这只玉猪就是假的,质疑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你听他这东西的漏在哪里――
玉猪是刘一手上个月从一个卖杂项的古玩商手里淘来的。
见着的时候,一共有三五只,有白玉、黄玉、青玉,刘一手单单看上黄玉的那只。
张天元插话说:“你为什么喜欢黄玉的那只,不就是因为我有一只吗?想跟我比。”
他说不是,白玉、青玉的质地都不好,先不管是不是汉代的,卖东西的人都这么说,一下子也看不出来。
他有一个看法,玉就看质地,你就说是黄帝时代,我也不跟你计较,只要玉质上乘,东西不贵,就是漏。
黄玉猪开价3000元,回价1500拿下。
刘一手说:“就这黄玉,不给我20万,你别想拿走。这不就是漏吗?”
闹了半天,就这么个漏。
后来李书恒把这个事儿写成了文章,那时候玉猪还在刘一手手里把玩着,可他坚信这就是一个“漏”。
无独有偶,谢女士去年春天去香港玩,花了6000元人民币买回了一部线装本《诗经》,辗转托朋友找到张天元,说让他给看看,值不值6000元。
他该怎么说呢?只能说不错吧。
可她还是不依不饶的,非要拿着书和资料跟他见面。
碍于朋友的面子,就见吧。
还没说几句话,这位谢女士就拿出一家拍卖公司的拍卖图册,指着上面的一件拍品图片说:“您看,是不是和我的书一模一样?起拍价十几万呢。这书还没有我的书好,我的书起码也值几十万了吧。”
这时张天元才明白了,收藏捡漏儿,捡这种精神漏,比什么都重要啊。
那是一种人们的美好感受,试想一个人花6000元买了一件,在他(她)心中值60万的东西,这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呀!
收藏真的不太狭隘,捡漏儿也不能被理解得太狭隘,这么玩儿才是一件乐事。
张天元把这些话说给了斯蒂芬·贵诺和西川听。
笑眯眯地说道:“你们或许在网上或者报纸上看到过别人说这些东西值钱,但那不过是文章上说的而已,所谓的精神漏罢了。”
“三万美金,你不卖的话,我就去看别的东西了啊,相信你这里应该还有比这写更好的东西吧?”
西川或许还无法被张天元讲的故事给吓唬住。
可斯蒂芬·贵诺却不一样啊。
他急忙一把拦住了正要继续撕书的西川,并表示,就三万美金,把这些东西卖给张天元。
张天元心里头乐。
那是因为他有自己的门路。
第三五七四章 气走西川()
文章忽悠归忽悠,但未必就都是假的,关键还是要看你自己有没有门路,有没有本事。
其实吧。
所谓“捡漏”,就是卖主不知道这东西能值多少钱,稀里糊涂卖给你,让你捡个大便宜。
上世纪八十年代李书恒和董学塾刚刚踏入收藏的行列时,“漏”非常好捡,如今再想捡漏已经非常难了。
但难归难,“漏”还是能捡得到的,因为年年都有新入行的卖家,这就看你有没有拥有宝贝的运气了,说难听点,碰到把乾隆当康熙他爹的主,你不发才怪哩。
错把珍品转手卖有些东西确实是可遇不可求的,早在上大学那会儿,张天元逛地摊时花了60元买了一方陶砚。
当时根本分辨不出真假,又因它与张天元已经收藏的一件砚台差不多,于是他就把这方陶砚原价转手卖给了一个好友。
后来才知道他留下的是一件赝品,而转给别人的那件是标准的宋代货,如今这方陶砚已成了那人书房里的镇屋之宝。
那个时候的张天元,跟现在很多刚刚入门的收藏家一样,其实对于很多东西,心里头并不清楚的。
张天元曾在一家古玩店遇到一件紫檀木镜框,里面镶嵌着一张太祖爷的画像,当时店主是以收藏太祖画像为由从一人家花300元购得的,那大户人家不知道店主实际上相中的是那个紫檀木镜框。
店主要以2000元卖给张天元,当是张天元嫌贵,只出1000元,没谈妥。
这个镜框在店里又放了些日子,一直无人问津。
古玩商往往都是刚进货时要价特高,等几天无人问津,他就急了。
十几天后,张天元又去那家古玩店闲逛,店主远远看见他就忙着打招呼,没谈几句话,那店主就提到镜框了,他说,刚才有客户出到1500元,他没卖,如果张天元想要,就拿1500元算了。
鬼才相信他的假话,如果有人真出1500元,他早就卖了,不过1500元还是值的,这也是张天元心里的价位。
他拿着那只镜框又翻来覆去瞧了起来。
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一件藏品决定买下,付款前一定再仔细看一遍,看看有没有硬伤,有没有修过。
这一瞧不要紧,他发现太祖像后面还夹着一幅老画,凭感觉,他知道这幅画非同一般,于是又与店主还起价来。
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六字真诀,所以没办法用鉴字诀去鉴定。
此时的还价不是想减掉多少钱,而是怕引起他的怀疑,最后他以1500块钱的价格购得了镜框。
后来经鉴定,画是清代宫廷画家之作,是珍品。
可能是原主人怕这幅画丢失,于是夹在了太祖像后面,这让张天元捡了个大便宜。
当然有赚,也就有亏的。
因为还价而错失的时候并非没有。大约也就是大学快毕业那年,张天元在一个地摊上看到一件青花瓷,老板要价也不多660元。
当时他还价600元,那老板说不够本,张天元转身要走,意思是想逼老板就范,没想到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一旁的朋友老李甩下660元把青花瓷抱走了。
没办法,这也是古玩市场的规矩,人家正谈价的商品,无论你多想要,也不能插话,一旦放下不要,任何人都有权买走。
当时张天元是哑巴吃黄连,有苦没处说。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如今那只青花瓷的价位已经翻了500倍,老李说,就算给他30万也不卖。
过去的教训,张天元不会忘记,但是还价还是必须要做的。
只是要注意周围的情况而已。
在这里,斯蒂芬·贵诺的潜藏买家就他一个,因为别人都因为畏惧斯蒂芬·穆罕而不敢购买贵诺的东西。
贵诺想要把手里头的东西出货,只能是卖给张天元。
更何况三万美金虽然并不是什么高价,但也绝对不算低了。
只要斯蒂芬·贵诺不蠢,他应该都不会拒绝跟张天元的买卖的。
张天元今天还真就是来捡漏的。
如果不是捡漏,他不可能耗费巨额资金去购买斯蒂芬·贵诺的东西。
西川现在夹在当中,觉得最是憋屈。
“对不住了贵诺,既然这样,我不能再替你把关了,你这东西卖多少钱,就算多少钱吧,我先走一步!”
西川觉得自己被当成空气了,当然是不愿意继续待在这里了。
他如果走了,张天元自然是最高兴的。
不过斯蒂芬·贵诺却有点不舍得了。
但看到张天元冷着一张脸站在那里,他犹豫了许久,才叹了口气道:“西川君,我看张先生是个实诚人,如果你真得没时间的话,就先回吧。”
听到这话,西川先是愣了一下,他之所以说要走,并非真得想走,只是打算给斯蒂芬·贵诺施压而已。
可是没想到斯蒂芬·贵诺这家伙居然不拦着他。
他的脸色有些难看,然而此时骑虎难下了,话都已经说出去了,现在说不走了,这可是非常丢人的。
“哼,希望你不会被他骗吧,再见。”
最终西川只能恶狠狠地抛下一句话,转身离开。
其实不管他走不走,张天元都是要狠狠地坑斯蒂芬·贵诺一把的,只是西川留在这里,总是一个麻烦。
能够将这家伙赶走,对于张天元接下来的计划,那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对不住了张先生,让您见笑了,既然西川君已经走了,那咱们就把前面的交易完成吧。”
斯蒂芬·贵诺也是真够丢人的,堂堂宝华街老大斯蒂芬·穆罕的儿子,如今为了三万美金,却要给张天元陪着笑脸,不得不说,这家伙活得还真是失败。
“当然,这里是三万美金现金,你先拿着吧,我还要看看别的东西。”
张天元给钱的时候,非常地爽快。
他就是要给斯蒂芬·贵诺一种感觉,那就是只要拿出好东西,他张天元就能给出好价钱。
“没问题,你可以尽管看,先把这里的东西看完了,我带你再去别处看看,绝对包你满意。”
斯蒂芬·贵诺觉得自己真得是遇到会撒钱的圣诞老爷爷了,否则的话,眼前这个家伙怎么会如此的大方呢。
而张天元则觉得自己遇到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败家子、冤大头。
第三五七五章 古怪花钱()
这一次来旧金山,张天元感觉还真得是相当不错,总算是不用空手而归了。
更何况,捡漏只是一个开始,他真正的计划却是要利用斯蒂芬·贵诺,把这家伙老爹的那些好东西全部都给搞到手。
想到这里,他笑得更灿烂了。
接下来,斯蒂芬·贵诺给张天元看的是用盒子装着的一些铜钱。
里面大多数都是不值钱的货色。
不过其中一枚花钱,却是让他眼前一亮。
这是一枚清代“唯吾知足”借口花钱,直径358毫米,厚28毫米。
这是一枚奇特精美的花钱,面文由“隹”、“五”、“矢”、“止”四字,按右、上、左、下的顺序,共同借用方穿作为“口”部而组成“唯吾知足”四字,故称“借口钱”。
四个字本该都有自己的口,有各自的位置,当舍去自己的一半和另一个字相依相偎时,便有了蕴涵。
无论你怎么读,都能读出不同的字义。
口立中央,方正平衡,用心体验,似有深藏不露的喻示,钱文书法秀美,铸工精整,铜质精良,观之,使人爱不释手。
钱文以篆书入手,排除楷书给人的生硬感,背文纫佩立意深远,增其内涵。
此钱构思巧妙、匠心独具、极富创意,背“纫佩”,语出《离骚》:“纫秋兰以为佩。”
纫,连缀。
佩,佩饰,比喻对别人所施的德泽或教益铭志不忘。
黄铜质,材质细腻精良,钱文清晰深峻规整有神韵;穿口方正干净,地张平整,黑漆古包浆老结,磨损自然,是晚清苏江官炉所铸花钱,俗称“苏花”。
此钱精工细作、精美可鉴,钱文秀丽遒劲,文意佳,富有哲理性,是一枚饱含人生智慧、可作为格言品位的不凡花钱。
但是就这枚简单花钱,钱界一直存在各种各样争议:先,是“唯吾知足”的解释,一种解释认为在古文中“唯”与“惟”通,属虚字。
“知足”是我国传诵的为人处世理念和修身养性的箴言。
《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意为克服无止境的欲念,就会避免羞辱;
走路知道适当休息,就不会精疲力竭,老子认为人的要求与行为都必须恰如其分,不能越自己应该和可能的范围。
没有任何灾祸比贪得无厌带来的灾祸更大。
先哲的睿智之言成为古今达人信奉的金玉良言。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另一种解释认为凡不可告人的绝密之事,常称“天知、地知、我知”。
“知足”之间一点断就成了“唯吾知,足。”显然这就属于保密的需要和要求了。
这里转载川州刘烁贤《一枚构思奇妙的佩币》:
明末清初,我国民间的秘密会党天地会专为其领挂佩者而铸造的“唯吾知足”钱,其意思是告诫佩者要严守天地会内秘密,凡会内秘密,只能天知、地知,“唯我知”足也。
领们将此钱佩于衣衫之上,可起到天天警示的作用。
天地会起源于明末清初,活跃于全国各地,其宗旨是“反清复明”。
天地会所铸“唯吾知足”钱,文字奇特,初看自右起按反时针方向读为“佳五矢止”,其意使人感到莫明其妙。
而此钱文妙在四个字共同借用铜钱中央的方孔,作为“口”字旁用。
这样一读,前面说的四个字就是“唯吾知足”了。
此钱的构思真使人叫绝!
一是“唯吾知足”四字一般不易懂得读法而正确读出;
二是即使读出,往往将“知足”联读,难解天地会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