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鉴宝秘术 >

第2274部分

鉴宝秘术-第2274部分

小说: 鉴宝秘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追索毕竟效率太低,所以他要用一些非正常手段把那些东西弄回来。

    比如说用老外的钱去赎回中国的古董,比如花费极为低廉的价格去购买回来。

    今天在斯蒂芬贵诺这里,张天元依然是这样的打算。

    他可不是冤大头,没兴趣被别人宰割却还傻乎乎地捧着双手大把的金钱送上去。

    张天元从来美国之后,就没向国内要过钱,也没用过神罗集团的钱,他买东西的花费,全部是从美国佬的身上得到的。

    他有自己做生意的门道。

    “这套书什么价?”

    张天元随意问了一句。

    斯蒂芬贵诺看了西川一眼,并未说话,很显然,他要听听西川的意见。

    或许西川那家伙,才是真正能够影响到他做决定的关键人物。

    “呵呵,张桑,不怕你说,这套图书可是你们中国的宝物,这个价钱嘛,或许会昂贵一些。”

    西川呵呵笑了笑,立即就露出了贪婪的表情。

    这家伙,明显是要狮子大开口了。

    张天元却不等他把话说完,就淡淡道:“宝物?宝物就这么被你们随意扔在地上?”

    西川刚刚要说的话,瞬间又给吞了回去,心道自己今天恐怕是遇到对手了啊,眼前这个中国小子,表面上看起来挺老实的,可是真得不一般啊。

    两个人都很有深意地笑了笑。

    分明就是各怀鬼胎啊。

第三五七零章 龙鳞书(一)() 
“亲爱的斯蒂芬·贵诺先生,如果你真心想要处理这些破书的话,我愿意接受,但是可不想被人当成肥羊一样宰杀,你明白吧?”

    张天元直接看向了贵诺说道。??

    虽然说西川在古董方面应该比较懂,但是他只要抓住贵诺求财心切的心理,便宜买下张太无的书,那应该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呵呵,不要生气嘛张先生,您觉得这些书该要多少钱?”

    贵诺笑了笑道。

    他表面上看起来不急不躁,可眼神里的那一抹焦躁,却已经出卖了他。

    他心里头真得不想错过了张天元这个买家,如果因为西川的故意卡价而导致交易无法成功,他也是很受伤的。

    正如张天元所说,这只是一些破书而已,他甚至都懒得去打理,还妄想买多少钱呢?

    “东西是您的,该您自己出价啊。”

    张天元淡淡说道,眼睛却瞄向了别处,好像对这些书一点都不感兴趣似得。

    “等一下。”

    眼看贵诺就要出价,西川将其直接拦住了,而后在贵诺的耳边压低声音说道:“别被那个中国佬吓住了,他只是在忽悠你呢,如果你现在真得用很低的价钱把这些书卖了,你一定会吃亏的。”

    “那怎么办?”斯蒂芬·贵诺皱了皱眉道。

    “我来想办法,你就不要插手了,反正总之是会让你多卖点钱的。”

    西川非常自信地拍了拍贵诺的肩膀,然后看向了张天元,露出了一抹狞笑。

    他走过去,抓起其中一本古书,直接撕碎了好几页。

    “天啊西川君,你究竟在干什么?”

    贵诺吓了一跳问道。

    西川笑着说道:“既然这位中国客人觉得这些都是破书,那不如撕了吧,反正也卖不了几个钱。”

    说着话,他又拿起另外一本书,准备开撕了。

    不得不说,西川手里头这本书,还真得是让张天元嘴角有些抽动,十分得心疼。

    这可是难得一见的龙鳞书啊。

    我国是一个工艺大国,有着多种源远流长的工艺文化,其中包括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书籍装帧艺术。

    在数千年的古籍展史中,书籍形制在不断自我否定中逐渐完善,保持时代精神的美感与功能之间的完美和谐,推陈出新,不断衍生出新的书籍形态,这是书籍能存在至今,具有生命力最有力的证明。

    书籍之美,美于文字的魅力,美于设计的巧妙,美于工艺的精湛。

    从远古的结绳书到清代的线装书,书籍的装帧形态随着书籍的制作工艺,以及所用承载物的展而不断演变着。

    中式传统书籍装帧形式及现代工艺的融合,呈现了现今书籍设计的新理念,表达了今人对古代做书人的敬意,也体现了传承的精神。

    龙鳞装始于唐代,用于北宋,是卷轴向册页过渡阶段出现的一种装帧形式。

    宋代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形容龙鳞装:“逐叶翻飞,展卷至末,仍合为一卷。”

    它的外形与卷轴装无异,但舒展开后页张边缘有规律的翘起、整齐排列形成鳞状而得名“龙鳞装”,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初唐时书籍装帧以卷轴为主,展到唐中叶,人们出于节省纸张材料、保护书页和便于检阅的目的,对卷轴装作了改进。

    以长纸作底,将书页按一定比例鳞次错开粘贴于底纸之上,是指卷起时从外表看与卷轴无异,但舒展开后“逐页翻飞,形若旋风,鳞次相积”内部的书页宛如自然界的旋风,书页又如鳞状般有序错开排列,故称其为“龙鳞装”,又名“旋风装”。

    传统的“龙鳞装”页与页之间是相隔1厘米的,制作工艺复杂且耗时,这也是它到后来失传的主要原因。

    龙鳞装手卷集龙鳞装便于检阅和大容量的优点与卷轴手卷含蓄内敛之美的特点于一身,以一张比书页略宽的长条纸作卷底,然后将双面书字书页逐次粘在卷底纸上。

    目前,现存的唯一一部龙鳞装作品叫做唐人写本《刊谬补缺切韵》,便采用此种装帧形式,据说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地宫里,并不对公众开放。

    然而今天,张天元却在这里看到了它。

    由此可见,某些传言,还真得是不足为信啊。

    此书全卷二十四页,页一面书写,其余二十三页两面书写。页裱在一张底纸的卷端,其余二十三张向外对折,每页右边无字处逐次向左鳞次相错的粘裱在前页末尾,看去像龙鳞。

    收藏时从头到尾卷起,外表完全是卷轴的装式。

    张天元以前在国内的时候,曾在书上看到过龙鳞装的书籍,觉得特别有趣,就想着怎么能把这种失传的技术复原了。

    即便是没有实用意义,也可以当成艺术品嘛。

    他当时认识了一个叫张晓栋的书籍设计师,还专门挖到了神罗集团里头。

    书籍设计师张晓栋经历多年繁复的研究和实践,坚持工匠精神,耐心蓄气,精益求精终让业已消失的龙鳞装古籍重生,也由此成为了“龙鳞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后来根据这一复制本,张晓栋及其团队全身心投入富有挑战性的古籍再造工作,手工制作出以现代题材创新古韵书卷气质的一系列优秀龙鳞装作品,并赋予了新的经龙形态和意义。

    具有传统之设计意味,奇妙之编辑语言、精巧之印刷工艺、独特之装帧手段。

    《三十二篆金刚经》这部书是张晓栋制作的最早的一部龙鳞装作品,用了将近三年时间完成。

    这部书原来的作品是经折装,馆藏在佛教图书馆。

    《金刚经》总共有三十二分叫三十二品,每一品是一种篆书,三十二种篆书是宋代高僧道肯法师整理的,从先秦到宋代的篆书集成了三十二篆金刚经,流传到明代时配置了赵孟的楷书,以提高辨识度,最后雕版而成。

    鳞口配图选用的是乾隆皇帝御用画家丁观鹏绘制的《法界源流图》。

    张晓栋的再造,将典籍、书法、绘画、装帧技艺完美融于一体。

    整个卷轴以宣纸、真丝绫绢为载体,运用了现代先进的宣纸印刷技术,最后纯手打造。

    全卷总共7贴龙鳞页张,页张高为o。33米,宽为o。16米;434个单条组合图案;舒展开后总长8。3米;龙身的叶张全部展开接续总长73。4米。8

第三五七一章 龙鳞书(二)() 
当观者将龙鳞装全部舒展开来,整个卷轴宛如一条五彩真龙,遇风则灵动翻飞;从右至左逐叶翻阅,扑面而来的翰墨书香与鳞口的磅礴画卷交替展现,再伴以宣纸柔软的手感,达到视、嗅、触觉三位一体,为观者带来一种品鉴体验。

    整部《金刚经》无论左翻还是右看,都加上了精美的国画《法界源流图》。

    加图后,整本书的气势完全不一样了,更加恢宏,更加有震撼力。从横切面看上去,每尊佛菩萨像都是跃跃欲出的立体像。

    随着《金刚经》的翻看阅读,一正一反两面的国画交替护佑着法宝。

    此起彼伏、此消彼长,微妙无比。

    作品特选用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安徽泾县优质绢纹宣纸为主要纸料,为的是让飘逸而又温润如玉的宣纸,重现千年龙鳞装的轻盈美感,再配以花色雅致古朴的真丝宋锦,镶上红木轴头、别子,让整个龙鳞装卷轴外观庄重典雅、古朴留香。

    包装上,特意设计并订制了龙天护法书囊,外配楠木书盒尽显文雅高贵。

    经龙装这种全新的装帧形式,是中国传统装帧形式经折装和龙鳞装的现代合体,使书页画面的变化,配合图案的游走,突破传统图书的体例,呈现出舞台剧般的观感效果。

    由文字和纸张入戏,由页张展开一页一页形成时间的流波,空间的起伏变化,连绵不断。

    柔软的内页拉开,尤如缓缓的和弦将读者一步步引入内容的精彩空间。

    游走在字、纸、页的舞台,开启一段书戏之旅。

    张晓栋还制作过典藏版的《红楼梦》,足足高1。24米。

    此书是为纪念曹雪芹诞辰三百周年历时四年半完成的一部再造《红楼梦》作品。

    全书一套八函,总高1。24米。

    每函采用经折装。

    内装裱龙鳞页。

    除第一函15折外其余每函14折。

    共1766个龙鳞筒子页。

    书籍展开后,每一折页内芯采用龙鳞装。

    整体看来,大有“龙游于书中,书居于龙骧”之感。

    从内文设计上看,原理和龙鳞装区别不大,只是平面从卷轴变换成折页,但同样要根据内容对每一折都要进行计算,为此,张晓栋和他的团队给每一折都做一个模板。

    因为游览大观园这一章内容和画面都太过丰富,他们决定为之做2个折页,最终建成了一个含有121个模板的强大数据库。

    整套成书含有8函,第一函15个折页,其余7函14个折页,总共1766个龙鳞筒子页。

    全书图片取自旅·顺博物馆藏清代孙温绘《红楼梦》2幅。

    该画成于同治丁卯至光绪癸卯年间,历时近四十年,绘有三千余个人物,堪比《清明上河图》。

    孙温当时绘制这部作品的时候是根据木活字版的12o位程甲本的《红楼梦》绘制的,所以这部书可以更好的再现孙温先生的绘画,也能够最好的再现木刻版的程甲本《红楼梦》,每一回的绘画正好对应的是每一回木刻本的红楼梦的内容。

    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孙温画作的原貌,设计师多次前往旅·顺博物馆观摩真迹,无数次印刷打样、调校色彩。

    去往泾县,寻找最适合的手工宣纸。

    全书使用木活字摆印,典雅美观。图片与程甲本12o回的每一回图文内容完美对照,互相提升。

    内文版式也多有创新,每一页影印文字原本呈现木活字风格,加以朱栏边框,更有古典韵味。

    天头宽阔,点缀精雅笺谱,古今对话。

    每函的盖板,用软烟罗和南京云锦做成,朦胧中透着传统的含蓄之美,营造一种青春幻美的红楼梦境。

    说起软烟罗,熟悉《红楼梦》的人都记得,老太太在潇湘馆告诉众人“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作‘霞影纱’。”

    软烟罗最大的功能是糊窗户,糊到窗子上看外面的风景会更加亮丽,色彩更加鲜艳。

    张晓栋团队买了各种各样的织物回来试验,终于找到一种织物符合我们对《红楼梦》那种朦胧、隐约、若有若无、似烟似梦的感觉。

    封面右下角那道瓶形门的材质更为珍贵,形状取自故宫里的门,中间选用珍贵的缂丝来表达(又称“刻丝”)。

    “一寸刻丝一寸金”,自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的技艺。

    康熙年间,曹寅任江宁织造,专为皇家供应织物,曹雪芹在南京度过了他的锦衣玉食的童年时光。

    云锦、缂丝均代表着古代纺织技艺的最高水准,也与曹雪芹的家族背景充分契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