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鉴宝秘术 >

第2273部分

鉴宝秘术-第2273部分

小说: 鉴宝秘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套书,明显是国内一个很有名的学者收藏的,每一本都算精品,尤其是,弥足珍贵。

    这个学者跟张天元是同姓,叫张太无。

    张太无先生,川州著名中医大家、学者。

    其家学渊源,文化修养深厚渊博,张太无先生行医,追比古圣先贤,其局量宽宏博大,目光所及,思维所向,不在于医术一技,而在六合八荒,古人称一代哲医。

    张家是川州望族,他热爱中华文化,关心人类命运,一生热衷收藏,倾心呵护文物典籍,是川州著名的收藏家,对所藏图书,有专门的藏书楼储之,其珍爱,不亚于苏省过云楼、宁城天一阁。

    张太无先生常说:“美酒酿来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家中收入丰厚,有条件搞收藏。

    当时,抗战烽火连天,满清遗老遗少迫于生计,逃难川州,并将家中旧物四处散卖,因而张太无先生得以购入散落民间的宫廷珍宝,其中最珍贵的当属古籍字画。

    藏书中最为珍贵的原为清果亲王家中私藏。

    果亲王允礼乃康熙帝16子,曾驻守川州,此书为果亲王亲笔点定,当时是准备出版的,计划出书9部。

    后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未能出版。

    此书便成海内孤本,全世界仅此一本。

第三五六八章 追索() 
果亲王曾在蓉城草堂待过,此书便留了下来,后于抗日年间散落民间。

    《唐宋元文约选》真正归属张家是1940年秋。

    果亲王允礼曾经奉命在川州工作过,现在蓉城还有王府的旧地名。

    就像《昭明文选》一样,清朝皇帝希望给皇室贵族子弟,编选一本唐宋元时代最好的文章,果亲王奉命点定了这部《唐宋元文约选》,一般来说,点定之后再呈报皇帝御览,由皇帝批准后,再刻印。

    可能由于当时的种种原因,这部书点定以后,没有刻印。

    或者说果亲王还没来得及呈报皇帝。

    就这样,它成了一个珍贵的抄本。

    见过它的人也很少很少。

    但是知道的人不少。

    这部书应该说凝聚了当时的文化精英的心血,所以果亲王对它十分珍爱。

    这部书就是这样到的川州,后来从王府流向民间。

    张天元在一份回忆录中看到过,张太无先生自己说,书的卖主是个八旗子孙,出价很高,他当时是用12麻袋银元及金条,装了一船,张太无把装满银元及金条的麻袋放在船上。

    船是那种旧式的蜀中内河客船,大概长12公尺左右,银元用5个装米的200公斤装的大麻袋兜着,整整12麻袋,整齐地摞于船内。

    有了这批书,家中的藏书量一下子增至三万八千多册,时为张太无先生收藏最盛期。

    历经坎坷,这批藏书终于得以安放。

    然而,好景不长,后来张太无先生以锒铛入狱,所有财产没收,其中包括家中所有珍藏。

    他于1977年去世,去世前还对这批书念念不忘,并留下遗言:“所去之书,如有璧归之日,家可分,人可散,书不可离。”

    在张太无家属捐赠的万余册古籍中,最受张太无先生生前喜爱,且最具价值的当属那部24册的清代抄本《唐宋元文约选》。

    这部书的珍贵之处在于除了海内外仅此一本外,此书乃50名进士手抄而成,书中还有清康熙第16子果亲王允礼的亲笔点定印章。

    你去“百度”、“谷歌”搜搜看,肯定没有相关的内容。

    提到它,各大专业院校的古籍学者,没有一个不知晓。

    但是,亲眼见过这部书的人应该是有数的,就是数得出来的。

    张天元今天算是有幸看到了。

    清人治学非常严谨,爱书、敬书、畏书。

    《唐宋元文约选》作为清宫内府读物,内容选自唐、宋、元三朝最好的文章,并编选成册,每篇不超过500字,其中包括王安石、韩愈等名家作品。

    此书共24册,全部由当时最好的读书人摘抄而成。

    而这50名德才兼备的才子是从500名进士中遴选而出,每日沐浴焚香,清衣素裹,跪于内府(乾隆年称武英殿)抄写而成。

    一日抄书不能超过若干字,如此反复,历经康熙、雍正二朝,于乾隆年间才完成。

    字迹精美,整齐如一,令人叹为观止。

    这是一种对文化的敬畏,更是对人类历史的解读。

    清朝它是关外龙兴,它急切地要化夷为夏,就是要急切地用中华文化化自己,所以他们做事更加虔诚细致。

    据称,《唐宋元文约选》原来还有一个副本,后丢失。

    书中多处留有果亲王点定红印,此乃朱砂玉印,非常珍贵。

    张天元准确地拿起其中一册,找出了果亲王点定的朱红印章,心中不由赞叹起来。

    《唐宋元文约选》曾经因为张家被抄家抄走。

    后来张先生落实政策、平反,当年所查抄旧物按政策应该全部退还。

    当是归还东西的人还特别指出:“东西是你们的,现在退还给你们。

    特别要说的是,《唐宋元文约选》和《全唐诗》等是国家至宝,尤其是《唐宋元文约选》属宇内孤本,国家档案馆已编号入册,理应好好保存,捐赠给哪里由你们决定,要特别提醒的是,这部书,不能流入海外。”

    然而如今张天元却偏偏在海外见到了这东西,他不知道这国宝是如何流入海外的,也没兴趣去关心。

    但是今日既然见到了,那肯定就是要想办法弄回家去的。

    看罢《唐宋元文约选》,张天元又拿起一本《全唐诗》。

    他抚摸着书中的旧页,指着书中央的泛黄处,心中惊喜地呐喊起来:“找的就是它!这可是难得一见的‘桃花宣’。”

    “桃花宣”,乃“桃花宣纸”的俗称。

    清人‘求精’的治学精神世人皆知,其书用纸更是精益求精。

    宣纸,隋唐时期诞生于安省宣城,原料多为树皮。

    嗣后宣纸一直是书写、绘画不可缺少的珍品。

    到明清以后,中国书画几乎全用宣纸。

    宣纸名品很多,如宣纸、竹纸、宣德纸、松江潭笺,都是纸中名品。而“桃花宣”则是名品之中的名品。”

    “桃花宣纸”是宫廷御用纸。

    纸张极为罕有,为当时商贾富胄所用。

    宋代制纸之始,“桃花宣纸”俗称“桃花宣”,始于明,盛于清。

    每年三月,由年轻女子采桃花,取其花瓣和花蕊,用手将其揉碎,放入玉石杵臼捣匀,并融入纸浆,制作而成。

    为当时文人墨客所推崇,雅趣至极。但是,纸张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没有一定的品级不能僭越使用。

    故“桃花宣纸”成为内廷即后来的“武英殿”使用的一种珍贵的选纸。

    现在张天元手里头拿着的这一套《全唐诗》,就是“桃花宣本”。

    极其珍贵罕见。

    这也已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按理说应该在博物馆收藏才对,如何会到斯蒂芬贵诺的手里,张天元都觉得好奇。

    不过好奇那是小事儿,关键是要把这东西弄到手。

    近20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文物与艺术品市场空前繁荣,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与艺术品纷纷踏上了回乡之路。

    我们有钱了,所以,我们曾经因为贫穷而卖给外人的宝贝,可以买回来了。

    我们有钱了,所以,我们曾经因为落后而换给外人的宝贝,可以买回来了。

    我们有钱了,所以,我们曾经因为孱弱而送给外人的宝贝,可以买回来了。

    我们有钱了,所以,我们曾经因为愚昧而被人请走的宝贝,可以买回来了。r

第三五六九章 各怀鬼胎() 
我们有钱了,所以,我们曾经因为粗疏而被人要走的宝贝,可以买回来了。 .更新最快

    我们有钱了,所以,我们那些不知什么方式到了外人那儿的宝贝可以买回来了。

    我们有钱了,但是,对于那些被打着各种各样旗号的外国侵略者抢走的宝贝、那些被耍着各种各样花招的外国“学者”骗走的宝贝、那些被中外不法分子勾结而偷走的宝贝,我们断断不可高价买回来。

    态度有两个,一个就是政府去追索,另外一个就是像张天元这样,通过自己的能力,低价购入。

    事实上,追索的效果真得很是轻微,不过这是一种态度。

    我们追索的是权益。

    这权益是帝都人、元谋人、炎黄子孙在中华大地上发现的,而不是德意志人、法兰西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人在他们的土地上发现的;

    这权益是神农们、愚公们、鲁班们跋山涉水、披星戴月,为了人丁兴旺、为了风调雨顺而制造的,而不是葡萄牙人、日本人驾着大船给我们送来的;

    这权益是孔子们、屈原们、吴道子们皓首穷经、心骛八极创造的,而不是荷马们、拉斐尔们、莎士比亚们的遗泽与馈赠。

    外人可以共享我们祖先的发现与创造,但不能横蛮地据为己有、狡诈地窃为己有、无耻地视为己有。

    中国人,对于失窃、被抢、被骗之中华文物与艺术品的所有权是永远的,不能因为时过境迁即所谓的“五十年有效期”而失效,而不能追索,否则,这世界便只有强梁,而没有公理与正义了。

    我们追索的是尊严。

    曾几何时,当人们浩叹汉唐帝国如何昌盛、大元铁蹄如何放达时,中国已经积贫积弱不堪一击了。

    百余年里,中国,空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空有数百万平方公里疆域,空有数万万人众,谁都敢、谁都能欺压之。

    孤儿寡母的晚清王朝、军阀混战的民国政府丧权辱国,中国、中国人几无脸面可言,也就谈不上看家护院了。

    中华文物与艺术品的大量流失,是败家子的劣迹,更是侵略者的罪责,当代中国人可以清洗败家子留下的伤口,但决不能消弭侵略者制造的巨痛。

    用现代法律术语说,我们可以不追究他们的抢劫罪、盗窃罪与诈骗罪,但不能连他们抢劫、盗窃、诈骗的赃物也不追回,甚至彬彬有礼地拱手相让吧?!

    我们追索的是智慧。

    这智慧不是中华文物与艺术品所包含的人类的智慧,而是在与当今国际不法古董商人博弈时的策略。

    这么些年来,我们最想对国际古董界、包括港澳台古董界人士说的一句话是,你们可以看不起我们,但不能看不起我们的智商与决心。

    我们并非兵强马壮,我们中有不智之人;我们也没有众志成城,我们有不智之举。

    所以,我们在圆明园失窃兽首的回归中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但是,这教训已经成为了现在的成果,也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经验,也就是我们追索中华流失文物与艺术品的政策与策略。

    换了张天元,肯定不会耗费那么高的价钱去购买那些东西的。

    让我们重溯兽首回归之途当古董商人将兽首从他人花园的摆设提升为文物时,只花了几千美元;

    当宝岛商人将兽首运回本土时,美元数额据说已达数十万;

    当中国机构在香港苏富比、佳士得拍卖行竞投时,兽首的身价又急剧攀升,达到上百成千万美元,几件失窃的物品要我们以巨资回报,几个圆明园的建筑构件要我们以国宝礼遇,这是什么样的逻辑强盗逻辑,这又是什么样的交易耻辱交易。

    我们不能崽卖爷田式地拿纳税人的钱充冤大头,我们也不能大脑充血地当憨老大,我们更不能让国际古董商人利用我们的爱国主义热情而大发横财……

    中国关于兽首主权的“重申”、国家文物局关于兽首购买的禁令与严格审查佳士得拍卖公司进出关业务的措施,以及各方人士有关流失文物追索的呼喊,主张了我们的权利,维护了我们的尊严,体现了我们的智慧。

    更何况,对于千万计的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哪有这许多钱来回购;对于国际古董商人的无底欲壑,刚刚产生收藏念头的我们哪有力量添填。

    于是看来,对于流失文物的首选之策是追索,追索的立场应当是强硬的,追索的态度应当是积极的,追索的方法应当是多样的,当然,追索的时间一定是漫长的,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与工作安排。

    对于政府的追索,张天元一直很支持。

    但是他作为一个个人,当然也有自己的想法。

    追索毕竟效率太低,所以他要用一些非正常手段把那些东西弄回来。

    比如说用老外的钱去赎回中国的古董,比如花费极为低廉的价格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