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鉴宝秘术 >

第2213部分

鉴宝秘术-第2213部分

小说: 鉴宝秘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天元赶忙安慰他,说现在古玩生意冷清,来人少,还没人问。

    一来一去,张天元们的话音刚落下,有位本地的收藏爱好者进门来。

    此人有文化,爱书法和绘画,在某单位任个闲职。

    他喜欢淘些文房用品。

    他买过张天元的一张大画案和民国字画,在张天元的第一部作品《画家古董商和女网友》里详细描写过。

    因此,他经常到张天元店里逛逛。

    张天元客气的把他迎进来,他眼望柜台里面,踅摸是否上了新东西。

    没想到,他竟然看到了那件陶器,示意张天元拿出来。

    他仔细看罢,笑了。

    “这是个秤砣?”

    “是秤砣!”张天元做了肯定回答。

    老人正坐在门口的椅子里,听到“秤砣”二字,把耳朵竖起来。

    “多少钱?”

    他居然问价了。

    张天元万万没想到他会问价,也不明白他的心思,怕按老人的意思报价被误会胡打岔。

    大家有过交易,又很熟悉,那么样很不好,所以张天元不好意说出价格。

    当然,如果老人不在场,张天元会悄悄把实情告诉人家,别让人家说张天元没正经。

    这时张天元只能把老人推出来。

    “东西是代卖的,人家要价不低,要不你们自己谈,他正好在这里呢!”

    来人知道货主是老人,要跟他商讨。

    老人本是上班出身,做生意卖货不好意思,便又推到张天元这里来。

    “货物在小张店里,由他全权说了算,我不掺和。”

    这是咋说的,张天元可坐蜡了。

    不过,既然他这么说,张天元再不能推脱,便把老人的底限抬出来,价钱是一千五百元。

    顺势说明张天元白帮忙,绝没中间骑驴儿。

第三四四九章 朱然墓里的东西() 
更令张天元意外的事发生了,来人竟然一口价给到一千二百元。

    张天元望望那人,又看看秤砣,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那件土不拉几的玩意,绿釉脱尽了,比褪了毛的鸡还难看,他竟然出到一千二。

    真弄不明白,本地出土的大个汉代绿釉陶仓仅卖几百元,还不好卖。

    张天元打眼细观那人的脸色,判断他是不是见东西太差,而老人开价又离谱,故意逗乐。

    不像,不像,他是认真的!

    张天元明确了形势,打心眼里惊奇,也替老人高兴。

    张天元感觉这是碰到买家了,就别硬挺底限价了,赶紧劝老人,都是老熟人,成交算了。

    老人很给张天元面子,不过他提出了一个条件,让张天元很不好意思。

    “在小张店卖了东西,你得给人家提成!”

    来人还真掏出一百元给张天元。

    张天元从来没做过掮客,而且事情发生在两个熟人中间,非常不好意思,哪里肯要,可是那人偏给,争执了很久,张天元没办法接受了,得了做古玩以来唯一的一次提成一百元。

    后来想想,那件普通的东西,却有意料之外的价值。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没几年,被刘邦所灭,建立汉朝。

    汉代的陶权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秦权的延续,是秦代度量衡传承的佐证。汉代的权,非常罕见。

    如果从小时候算起,张天元从业古玩也有十余年了,汉代的陶器见得太多,而权仅此一件。

    凡是投身古玩行的人,无论年龄大小,还是眼力高低,只要坚持长久,都会获得捡便宜的机会。

    而捡便宜机会的得来,视个人的性格脾气不同,到来的时机也不一样。

    善良的老人眼力不好,却照样在高手丛里淘到铜佛,着实意外。

    他能找到并把握机会,得益于他的睿智。

    从汉权的事件中,也让张天元们得到一个启示,人各有所长,千万不能拘泥于不科学的偏见,看扁了谁,否则会吃亏。

    当然,也怪张天元当是太小瞧那秤砣了,压根就没有用鉴字诀去鉴定,否则的话,又怎么会出那样的差错呢。

    “小张,咱们这可是有缘啊,你也来美国了?”

    老芋头也认出了张天元,显得非常热情。

    “嗯,来做点生意,你呢?”

    张天元问老人道。

    “我儿子在美国工作,把我也接过来了,到了这边没什么事儿可做,就干起了老本行,前些日子在地摊上收到了两件东西,所以打算拿过来卖了。”

    老芋头回答道。

    “什么东西,能给我看看吗?”

    张天元问道。

    “当然没问题,走,咱们找个地方好好聊。”

    张天元点了点头,就请老人到了附近的一家咖啡厅里。

    没办法,在美国你想找到一家茶馆可不太容易,咖啡厅倒是不少。

    到了那里,老人就拿出了自己的东西给张天元看。

    张天元这一看,嘿,还真是好东西啊!

    这第一件是个瓷器。

    张天元一眼便认出来了,这东西是从朱然墓里头弄出来的。

    安省马鞍地处长江下游南岸,与六朝古都蓝鲸为邻。

    近几十年来,这个地区先后发掘六朝墓葬近百座,出土大量各式各样的青瓷器,其中不乏高规格墓葬的随葬品。

    朱然墓就位于马鞍市南郊雨山乡安民村一个微微隆起的小土岗上。

    朱然墓是目前已发掘的东吴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规模大、时间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为上世纪80年代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朱然墓中出土不少青瓷,其中有一件青瓷卣形壶,器型仿青铜卣造型,尤为精美。

    而老人手里头的这件瓷器就是它。

    看到这东西,张天元除了感怀这瓷器的漂亮之外,还觉得这盗墓和走私的实在是太凶悍了。

    连这种东西都能弄出国门,还真是让人有些目瞪口呆。

    壶高22。3、口长径11。4、短径10。3、足径12。8厘米。

    圆唇,椭圆形口,直领稍内倾,窄平肩,椭圆腹,假圈足外撇,器底内凹。

    灰白胎,坚致。

    灰青釉泛黄,呈蟹壳青色,薄而匀净,施满釉。

    肩部四周对称贴塑四个羊首,长径方向的一对较大,上附泥条形耳;短径方向的一对铺首较小,紧贴在壶壁上。

    肩部压印联珠纹、菱形网格纹及锯齿纹,每组纹饰以弦纹相隔;圈足两道弦纹之间饰菱形网格纹。

    卣属盛酒器,流行于商和西周时期,曾用于祭祀盛放一种称作“秬鬯”的祭祀用香酒。

    南方较少见,或许是因为江南铜料匮乏。

    孙吴时随着青瓷制造工艺不断发展,采用青瓷制品仿效稀有的青铜器,青瓷卣形壶应运而生。

    此件卣形壶釉色细腻匀润,整体厚重稳实。

    纹饰布局繁缛华美,肩部与上腹部印连珠纹,周围对称贴塑四个铺首,灵活逼真。通体施蟹壳青釉,厚实均匀,抚之柔润如丝缎,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在六朝青瓷中,这种造型的器物非常少见。此壶胎色灰白,瓷化程度较高。

    通体施青釉,发色纯正均匀,应为江浙省上虞、绍城一带生产的六朝青瓷精品。

    六朝青瓷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而吴则是南方六朝中的第一个政权。

    此壶出土于朱然墓中,是早期六朝青瓷的断代标准器物。

    同时作为东吴政权上层统治集团少数核心成员所使用的器物,表现出造型独特、装饰精美、烧造质量高、数量稀少等特点也是自然而然的。

    “这可是好东西啊,老芋头你真打算卖了?”

    张天元跟老芋头面前并不说假话,因为这是个老实人,以前也帮过他,拿捏这种人可是会天打雷劈的。

    “真是好货?”

    老芋头问道。

    “当然,你要个价吧,我买了。”

    张天元笑道。

    “还是你给价吧,你知道,我虽然对古董很是喜欢,也懂不少,但这上了年纪,眼力也不是那么好了。”

    老芋头虽然老实,但不是笨蛋。

    这东西他拿捏不准,就不好给价,毕竟给多给少那都是个麻烦事儿。

    干脆索性让张天元给价。

    “就给你五万美金吧,这样的东西虽然是真货,但毕竟不如那几种名瓷,属于比较小众的东西,你要是满意,咱们就成交了。”

    张天元想了想,给了一个比较中庸的价格,不算高,但也不算低。

    毕竟他也是生意人,不可能一下子给出天价。

第三四五零章 龙袍() 
听了五万美金的价格,老芋头沉吟了一番便点头道:“成交了,你的人品我相信。”

    张天元松了口气。

    虽说朱然墓里头的瓷器未必值钱,但绝对是有文物价值的,这对别的古玩收藏家来说可能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但是对他来说,这吸引力可就大了去了。

    张天元要结账,老芋头摇了摇头道:“不着急,看完另外一样东西之后,再一起结账吧。”

    “哦?难不成你还有比朱然墓里的瓷器更值钱的玩意儿?”

    张天元不由来了兴趣。

    他这一次来纽约纯粹就是给那个戴维设套的,怎么也没想到居然巧遇了老芋头,还居然有运气从老芋头手里得到好东西。

    “是不是值钱不知道,不过这玩意儿是一件货真价实的龙袍!”

    老芋头笑了笑,将折叠非常整齐的龙袍拿了出来。

    龙袍给人的感觉就是庄严肃穆,做工精致绝美,是至尊的象征,龙袍的严密性和复杂度让人吃惊,它的颜色、款式以及其上细微的纹样,无不具有深刻的含义,在政治严格的朝代许多人都因为服饰上的小错误被杀头。

    大家都说龙袍贵,那么龙袍到底有多贵呢?

    一提到清代皇袍,多数人会立刻联想到“清宫戏”中皇上的穿着:一袭明黄的长袍,上面有龙盘绕。

    殊不知,皇袍其实有着繁复的种类和式样,皇帝在不同的场合穿着都会有所不同。

    近几年电视上的清宫戏很火,而无论是戏说还是正说,影视作品中皇帝的穿戴却常常出错。

    有专家指出,有的影视剧中皇帝穿龙袍却戴朝冠,搭配“牛头不对马嘴”;还有演员的服装在胳膊上出现的龙纹式样也不对,皇帝服饰上哪里出现龙纹、出现的形式和数量都有严格规定。

    面对这一现象,故宫博物院的清代服饰专家房宏俊显得十分担忧:“目前大众中普遍存在对皇帝服饰的误读,这当然与影视剧作者对清代服制的不了解有关,但也有研究机构对大众的宣传过少的因素。

    清代皇帝的服装并不只是一件衣服那么简单,自上古的黄帝及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开始,冠服就超越了蔽体御寒的实用功能,而具有了‘严内外,明等级,辨尊卑’的社会属性”。

    房宏俊说,“清代的帝后服饰是传统礼制趋于高度成熟的产物,故宫收藏的近两万件清代帝后服装也成为宫藏文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最为完整的清代服饰收藏。‘服色品章,昭一代之典则’,皇袍的颜色、款式以及其上细微的纹样,无不具有深刻的含义。”

    清代皇帝的服装基本上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几大类。

    其中礼服包括朝袍、端罩(一种外褂)和衮服(既可与朝袍套穿,也可与龙袍和常服袍一起穿的衣服);

    吉服包括衮服、龙袍;常服则是介于礼服和便服之间的一种服装;外出或打猎穿行服,雨雪天穿雨服。

    可见,人们平时常说的“龙袍”,其实只是作为皇帝吉服中的一个门类而已,主要用于重大吉庆节日以及先农坛皇帝亲耕等场合。

    而观众在影视剧中看到的皇袍,更多的是属于常服或便服这一种类。

    在清代皇帝的几大类服装中,朝袍是皇帝在登基、大婚、万寿圣节、元旦、冬至、祭天、祭地等重大典礼和祭祀活动时所穿的礼服,根据不同的季节,又有四季适用的皮、棉、夹、单、纱多种质地,颜色也并不是只有人们普遍认为的明黄色一种,而是有明黄、红、蓝和月白(浅蓝)四种颜色。

    按清朝《大清会典》规定,皇帝的朝服一般“色用明黄”,还用于御殿朝贺及地坛祭地、先农坛和祭太庙等场合。

    至于其他颜色朝服的穿用,则在祭天和天坛祈谷时用蓝色,日坛朝日用红色,月坛夕月时用月白色,即浅色蓝。

    那么,作为皇帝吉服之一的龙袍,上面是布满了龙的图案吗?

    其实,龙袍上除了龙唱“主角”之外,还充满着形形色色的“配角”,甚至连平时人们不大喜欢的蝙蝠也在其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