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鉴宝秘术 >

第2076部分

鉴宝秘术-第2076部分

小说: 鉴宝秘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验的人大约有三四十个,大家表现的都比较克制,估计也不敢在这里捣乱。

    毕竟这里是黑市,你要是捣乱,别人可能不会跟你讲道理,搞不好就直接送你一枚枪子儿了。

    即便是有人看出什么来,也不会说出来的,而是埋在心底,只为自己接下来的购买做出一些参考。

    张天元本来就不是一个多嘴之人,今天这事儿更不会开口。

    他是来寻宝的,不是来寻仇的,安安静静鉴宝,才是正题。

    张天元已经仔细看这幅拓本卷轴了,碑帖拓本的价值肯定不如直接写于纸上的书法。

    不过褚遂良是唐代人,他的书法要保存到现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刻在石碑上。

    然后由后人拓印下来。

    而且这个还是全文拓本,十分齐全,如果是真的,那么东西的价值估计超过数百万人民币。

    一千美金弄到手,那绝对是划算的。

    毕竟这可出自“初唐四家”之一褚遂良之手的碑文。

    而且拓印之人,那也不是无名之辈。

    当然,前提是这东西是真的,如果是赝品,而且是现代赝品,那基本上就是一文不值了。

    买回去擦屁股还嫌擦黑了呢。

    “老板,你怎么不上去鉴定?”

    爱莲娜剑别人都已经鉴定完毕了,张天元还在那儿敲着二郎腿不上去,便疑惑地问了一句。

    张天元笑着摇了摇头道:“没那个必要。”

    当然是没必要了,因为东西本就是赝品,上去鉴定了结果也是一样,纯粹就是浪费时间而已。

    他可没那么多的闲工夫。

    他们说话的时候,台上那些初验的人已经结束了。

第三一八零章 假的也买() 
光头笑着说道:“先生们、女士们,既然初验已经结束了,那么想必诸位心里头都有了底儿,接下来可以竞价了。”

    竞价的环节那才是关键。

    “老板,你的话还没说完呢。”

    爱莲娜忍不住道。

    “我不上去,是因为那东西是一件赝品,没必要去看。”

    张天元开门见山地说道:“从此碑的题跋来看,可能有些人会认为是褚遂良书,原因是碑文首页有褚遂良书等字样,但时期关键之处谬误太多,应该是某个后学临摹的。

    首先碑内虽云洛省褚遂良书,遂良钱塘人,封洛省郡公,非洛省人,可疑一也;

    褚公,显庆三年一六五八一卒于爱州,至神龙时,褚卒已四十八年矣,可疑二也;

    中宗即位,建元神龙才二年,即改景龙,无十一年,可疑三也;

    武后称制,在褚卒后二十七年,而碑内有则天之号,可疑四矣。”

    说到这里,张天元见爱莲娜一脸茫然,就干脆打住了:“总之你记住了,文中多有谬误,与事实不符,其实只要一点,就可证明是赝品了,别的都不用看。”

    “不是说地下黑市基本都是真货吗?怎么还有假的东西?”

    爱莲娜惊讶地问道。

    张天元摇头苦笑道:“你这是听谁说的啊?地下黑市没有假货,那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别的地方我不是很了解,不过在中国,古玩造假这一行可以说是从古至今,长盛不衰,虽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可这就是事实啊。

    中国史上着名的作伪地有很多。

    作伪古字画、古玉以苏省最为有名,行里话把苏省的作伪古玩叫做苏省片,此外还有扬省片、广省片等。

    晚清到民国初期,帝都的作伪也很有名,帝都后门桥的作伪称之为后门造。

    这些都是专业人士在作伪,里面还不乏一些名家,明朝的江南一带,连唐伯虎、祝允明这样的名家都参与过作伪,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

    中国史上有五次收藏热,而这同时也伴随着五次作伪热。

    至于国外其实更多,日本到现在仍旧在大量仿造中国的瓷器和书法到处兜售,欧洲也不乏类似的事情出现。”

    “这行业这么赚钱,搞得我都想去干了。”

    爱莲娜听了张天元的话,不由有些心动。

    造假的成本毕竟很低,卖假自然就是暴利了。

    “我给你的钱不够花吗?”

    张天元有些不高兴地看了爱莲娜一眼问道。

    “那倒不是,我就是开个玩笑。”

    爱莲娜吐了吐舌头笑道。

    “我告诉你,除非是特殊情况,否则我对造假那是向来非常不爽的,你如果想要造假,那就不要在我手底下干了,我也养不起你这样的人。”

    张天元这番话,说的非常严肃,倒是吓了爱莲娜一跳。

    “老板,别生气啊,我真就只是开个玩笑。”

    爱莲娜是真着急了,她的一切都来自于张天元的馈赠,如果没了张天元帮忙,恐怕现在不是蹲监狱,就是被人给直接做掉了,哪还有今天这悠闲自在的生活。

    “开玩笑就好。”

    张天元也不会在这个事情上去跟爱莲娜纠结,这个女人自从跟随他之后,还是非常卖力的。

    这个时候,已经有人在对那份拓本叫价了。

    “一千五!”

    “两千!”

    “两千七!”

    虽说这份拓本如果仔细去判断的话,得出是赝品的几率还是很高的。

    但黑市这个地方,托儿是比较多的。

    报价最起劲的,不用问,肯定就是托儿了。

    不过这些家伙如今也学聪明了,不会一个劲儿瞎叫,而也是装模作样地跟旁边的人商量商量,或者打个电话,最后咬牙切齿地叫价。

    给人的感觉,好像他们也不想叫价,只是东西好,所以不得不叫似得。

    东西最后居然攀升到了六千美金的价格。

    六千美金,即便是放到现在,也是四万多人民币呢,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我能不能再上去仔细看看?”

    到了这个价位,虽然说在场的人都出得起钱,可谁的钱那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所以为了确定拓本的真伪,还在继续叫价的一个人站起来说道。

    “当然可以,只要您参与了之前的报价,那么就可以进行复验,这是您的权力!”

    光头主持人笑着说道。

    那人顿时松了口气,然后走上台去,把那拓本又仔细看了几遍。

    可惜这人分明是没抓住关键。

    这幅拓本,如果从书法上来判断,根本无法辨别真伪,因为是拓本,本来就是从碑文上拓印下来的,自然与褚遂良的书法别无二致。

    要判断,就得看碑文的内容。

    可这上面很多字在场的许多人都认不全,自然也无法做出什么有价值的判断了。

    复验等于是白搭了,那个人继续报价。

    东西的价钱一直涨到了一万美金。

    其中的两个托儿选择了闭嘴放弃。

    他们也知道见好就收,不然东西就砸手里了。

    而花费一万美金购买这幅拓本的人,其实也未必不知道这东西是赝品,之所以买下来,纯粹应该就是想要拿假货去忽悠更大的傻子吧。

    很多假货就是这么流入市场的,因为有些人觉得这跟真品没多大区别,他们有销路,完全是可以当成真品卖的。

    别的不说,就说咱们国内送礼之风盛行。

    不敢直接送钱的情况下,就有很多人送书法字画之类的东西,送礼的人不懂,收礼的人也不懂,这赝品字画一样可以卖上高价,还被人当宝贝一样收藏着。

    接下来的几件拍品,有真有假,不过即便是真的,也都是大路货,不怎么样,张天元连多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他甚至怀疑自己今天是不是来错地方了,实在是有点失望。

    爱莲娜冲旁边努了努嘴道:“老板,那头肥猪也一直没出价,看起来是个行家。”

    张天元摇了摇头道:“还真是人不可貌相啊,这家伙不仅有钱,而且眼力也不错,估计跟咱们一样,在等更好的东西呢。”

    不管是正规拍卖行还是地下黑市,一般情况下,东西都是越到后面越好。

    尤其是黑市,更是如此了,压轴戏,那绝对是最震撼的东西。

    (未完待续……)

第三一八一章 殉葬印() 
前面那些叫价的人,那都是没钱的,真正有钱有眼力的大佬,都等后面的好东西出炉呢。

    “接下来这件拍品比较有意思,它是一件唐代的官印,而且品相完整,保存非常不错,有兴趣的人,可以出价了,底价是两千美金!”

    光头的声音再度响了起来。

    这东西底价并不高,毕竟只是官印而已,如果是隋代官印还更值钱一些,唐代官印就稍微差点了。

    并不是说技术上的差距,而是因为存世多少有别。

    隋官印遗存甚少,今见仅“广纳府印”、“观阳县印”、“桑乾镇印”3种。

    唐印遗存较多,罗振玉《隋唐以来官印集存》著录近20种,近年各地亦时有发现,标准品有甘州藏族自治州牛头城出土的“蒲州之印”、和疆吉木萨尔县出土的“蒲类州之印”、和疆吐鲁番文书上钤印的“安西都护府之印”、“天山县之印”等。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书省之印”、“唐安县之印”也是唐印标准品。

    就算是外行也知道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不过如果东西是真的,买下来倒也不错。

    毕竟张天元的神罗博物馆里头,唐代官印还是一个巨大的缺口,他一直就想着怎么能够将这个缺口给弥补住。

    板刷头接着说道:“下一件拍品,唐代通州县印。”

    还是跟之前一样,愿意买东西的,上去初验。

    张天元也走了上去,毕竟官印这玩意儿,距离远了,你还真未必能辨别出来这东西的真假。

    唐朝官印都以铜水直接铸成,上面留有鼻钮,钮就是官印的把手,钮上有眼酷似人鼻,故称鼻钮。

    官印上署印与职官印并行。

    官署印是指某官府衙门的公章,职官印是指某任官之官印。

    晋以前的官印多是职官印,官署印少见,今虽发现有钤于敦煌写经《杂阿毗昙心论》残卷上南朝南齐的“永兴郡印”。

    但当时这种印制并未普及,因而遗存的大量南北朝官印仍是职官印,至隋唐时才大量出现官署印并遗存下来,如隋“广纳府印”、唐“蒲州之印”。

    唐代官印还喜欢使用宝、印、记等印章名称。

    “宝”是唐皇帝御宝的称谓。

    自秦至隋皇帝印均称玺,唐武则天时始将“玺”改称“宝”。

    以后曾复称玺,至开元元年,帝印称“宝”遂成定制。

    “印”是县署一级以上的官印称谓。

    “记”、“朱记”名称始见于唐,县级僚属或相当于县僚属的低级机构和官吏的官印用此称。

    宝、印、记是唐官印的等级区别,此制为宋以后各朝所沿用。

    这个时候的官印淘汰了秦汉以来沿用的方寸阴文官印印式,全部使用阳文大印。

    这时官印边长多在5厘米上下,由于印大,已不宜于佩带,因而印纽形态也逐渐改变。

    这时官印先用环纽,它是从南北朝印的鼻纽演变而来的,隋官印环纽还基本保持了南北朝官印的鼻纽形态,至唐初,印纽纽体加高,跨度窄,孔长,形状已完全不同,唐后期,纽已无孔,习称橛纽。

    隋唐官印印文均与印体一同铸出,书体属小篆系统,但笔画圆转特甚,印面布局疏朗,每印均加细线边框,有时代风貌。

    官印制作,个别是铜质朱文小篆。

    由于印面加大,印文笔画又细,显得空疏,因此有的官印入手下手用屈曲回旋的篆书,以求填满充分其空间。

    早年有很多人说:“唐官印印文用九叠篆。”此话欠准确。

    其实九叠篆在唐官印中仅是入手下手阶段,多数官私印有二三叠者,皆不够九。

    少许用九叠文于官印中,那是宋、元以后的事了。

    在制作的编制上,一是承袭隋代用铸,二因此蟠条入印。

    在印文中的“印”早年,常出现有“之”字。如“×××之印”。

    应该说,这方官印不管是年代还是印文,似乎都与唐代的官印有着非常大的共通点。

    但是却有个问题,那就是没有鼻钮,这还不是最致命的。

    最致命的是这官印居然不是金属的,而是陶土烧制而成的,这差距可就大了。

    很多人看了几眼之后就纷纷摇头放弃了。

    张天元却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走回了自己的座位上。

    “老板,东西不对?”

    张天元点了点头道:“嗯,不是唐朝的官印,更不是隋朝的官印,官印不可能用陶土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