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秘术-第19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伙子,我这人呢,就喜欢收藏玉器,各种玉器买了不少,这是最近刚刚得到的一块玉玦,麻烦你给瞧瞧,看看它到底是不是真东西。”
说话的是一个华裔老者,看起来颇为儒雅。
“老先生,请恕我这人说话直接,您这东西可不是什么玉玦。”
张天元看了一眼之后就说道。
玉雕艺术是最古老的艺术品之一,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就有大量的玉雕艺术品涌现。
老者手上的这块“玉玦”在器形上叫做“圆玉”。
圆玉的种类很多,扁平相连的圆环状称之为“玉璧”,玉璧的圆环中间有一道缺口的称之为“玉玦”,半圆或弧形的圆玉称之为“玉璜”,玉环是从玉璧演化而来的,它的环不是扁平的而是圆形的。
玉有缺则为玦,玦是我国最古老的玉制装饰品,为环形形状,有一缺口。
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饰和佩饰。
小玉玦常成双成对地出土于死者耳部,类似今日的耳环,较大体积的块则是佩戴的装饰品和符节器。
新石器时代玉玦制作朴素,造型多作椭圆形和圆形断面的带缺环形体,除红山文化猪龙形块外,均光素无纹。
红山文化猪龙块(又称兽形块)形制特殊,形体普遍较大,有的块上有细穿孔,当是佩玉。
考古发掘已经证实,该文化的大型块多出土于死者胸前,可以确定它不是耳饰。
商代玉玦呈片状,尺寸一般在5至10厘米,分两种类型。
一种是光素的,环窄;另一种为龙形玦,作卷曲龙形,龙张口露齿,背饰扉棱,龙身饰勾撤云雷纹,俗称“假阳文”,线条转角方硬,图案化风格强烈。
周代玉玦仍作片状,肉部明显宽于商代,中孔较小,并出现椭圆形块。
玦身多为光素,部分饰弦纹、云雷纹,纹饰与商代相比有简化趋势。
龙形玦很少,且多无脊齿。
春秋、战国玉玦数量最多,此期玉玦形体较小,一般直径在3至5厘米。
玦体作扁片状,普遍饰有纹饰,素面的很少。
纹饰主要是当时流行的细密风格的蟠螭纹、蟠虺纹。
用双钩阴线或宽阴线隐起加发丝线方式饰纹。
动物形块简化成阴线刻交尾双龙、双兽纹玦,少数精品在两端透雕兽首形象。
汉代玉玦不多,风格沿袭战国,小玦不及战国时精致。
此时出现了一些较大的玦,直径在10厘米以上,应是佩玉或符节器。
宋以后出现仿古玉玦,主要仿春秋战国造型。
宋仿纹饰多不合古制,块体比战国厚重。
明、清两代伪古玉玦,纹饰处理和雕刻刀法很难达到战国时自然流畅、锋利健劲的效果,往往徒具古形,缺乏古意。
玦通决。
形如环而有缺口。
新石器时代、西周晚期和春秋战国墓葬中,常有发现,多放置于死者的耳旁。
作耳饰玉器。
到汉代,主要作佩玉用。
玉玦用途,古今说法甚多,概括起来有五种:
一作佩饰;
二作信器,见玦时表示有关者与之断绝关系;
三寓意佩戴者凡事决断,有君子或大丈夫气质,如:“君子能决断,则佩玦。”;
四刑罚的标志;犯法者待于境或一定地方,见玦则不许还;
五用于射箭,使用时将玦套戴在右拇指上,以作钩弦。
玉玦:满者为环,缺者玦。
玉玦古时多为王侯佩带,玦者乃遇满则缺的意思,王侯佩带是为警示,告戒其不可自满也不可自以为是。
老先生听张天元说自己手中的东西不是玉玦,于是便说道:“小先生何出此言呢,这玉玦便是玉璧缺一块,并没有错啊?”
张天元笑道:“老先生所言不差,但您这玉玦未免缺口有些太大了吧,这都快成玉璜了。”
老人愣了一下,仔细一看好像还真是,不过还是说道:“小先生,这缺口虽然的确是有点大了,不过应该还不至于比宽度大的,所以应该还是玉玦吧?”
张天元笑道:“老先生,我这双眼睛看东西还是比较准的,正好咱们这里也有尺子,不妨量量就清楚了,其实它不管是玉玦还是玉璜,都是一块不错的白玉,还是能卖上价的,老先生倒是不必担心。”
“哈哈,承小先生吉言了,还是量量,到底是玉玦还是玉璜,总要心里头清楚才行的。”
老者笑道。
张天元从旁边取过尺子,仔细测量了之后说道:“缺口是二点六五厘米,这个应该已经超过宽度不少了,您瞧,这宽度只有二点六二,整个比缺口小了三毫米啊!”
对于张天元的眼力,老者真得是佩服不已,这三毫米的长度,普通人根本看不出来的,这小子居然可以看出来,这双眼睛还真得是怪毒的啊。
“厉害啊小先生,这东西果然不是玉玦,应该是玉璜吧?”
“它应该也不是玉璜。玉璜的缺口不可能这么小的。”
张天元摇了摇头道:“玉璜,在中国古代与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被《周礼》一书称为是“六器礼天地四方”的玉礼器。
六器之中的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等四种玉器,历史最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
在良渚文化中,玉璜是一种礼仪性的挂饰。
每当进行宗教礼仪活动时,巫师就戴上它,它经常与玉管、玉串组合成一串精美的挂饰,显示出巫师神秘的身份。
且每一个上都刻有或繁或简的神人兽面图象。
玉璜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与玉佩同样赢得收藏家们的偏爱,尤其在中国之外市场行情看好。
我倒也见过不少玉璜,但大多数缺口都比半圆还要宽,而这件东西虽然看起来不像玉玦,可是从缺口宽度上来看,却也不是玉璜,所以根据我的判断,它可能是一件现代仿品,玉是真正的白玉,本来打算制作玉玦,结果却为了节省材料,导致缺口变大,成了四不像了。”
(~^~)
第二九一六章 无暇是为假()
“您这东西花多少钱买的?”
张天元看着那老者问道。
那老者想了想道:“其实这东西并非我买的,而是内地的一个朋友所赠,据说当时花了将近四万块rmb。”
“哦?”
“是啊,那朋友还说这只西周时期的古玉,年头可不短啊。”
老者点头道。
“老先生,我就给您说实话吧,这东西只是现代的仿品,别说西周了,估计也就是几周之前的新货,要么您这位朋友骗了你,要么就是他被人给骗了。”
张天元稍微犹豫了一下,不过最终还是说了实话。
今天是展示他本事的日子,可不是糊弄人的日子,有些话呢,该说出来,还是要说的。
美玉自然人人喜欢,尤其是中国人,对于玉的喜爱已经攀升到了一种极致境界。
中国民间有一个神话传说女娲补天。
相传,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两神因争夺权力打起仗来,他们从天上打到地上,最终水神输了。
气急败坏的共工为了撒气撞倒了撑天的柱子不周山,天一下子塌下半边来,砸了很多窟窿,地也被砸裂了。
地上的洪水及天河的水不停地漏下来,大地上洪水泛滥,到处是熊熊的大火,情形十分悲惨。
女娲为了解救人类,用五彩石补天,用东海神龟的四只脚顶住苍天。经过几次努力,女娲终于补好了天。
天地间又恢复了先前的宁静,天边出现了五彩云霞。
一切生物又都快乐地生活着。
传说中的古人为什么要说补天用的是五彩石,而不是随便找一块石头补上呢?
很简单,因为五彩石具有美感。
从神话中可见早期人类对美学追求。
早期的古人认为“美石为玉”,只要是漂亮的石头,就可以称为玉,不强调后来的温润、透亮的感觉。
玉产生的一个基础原因就是由物质上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由物质到精神。
这种精神上获得的瞬间满足,我们是可以体会到的。
玉器的繁荣,实际上是精神的追求,是人类逐渐由物质化向精神化方向的追求,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一个标志。
欣赏玉器要领会八个字:山川精英,人文精美。
山川之精英我们在上面以说过,人文之精美,主要是玉器的造型美和雕琢美,以及影响造型美、雕琢美的工艺,社会诸因素等。
由于雕刻工具和雕刻工艺的不断创新,加上审美和风俗的各异,玉器的用途和所扮演的角色大不相同。
因此,在历史上的每个时期玉器的造型及主题风格也各具特色,姿态万千,竞相争艳。
纵览古代诗文,我们会把对国家的热爱寄托在玉石之上,比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我们会把玉寄托高尚的情操,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说的正是内心的无瑕;
我们还经常用“玉树临风如花似玉”等词表现美好的容貌,就连对佳人逝去的痛惜都称作“香消玉殒”。
可见千百年来,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玉就是美丽的石头。
既然只是上好的石料,那么,为什么国人对玉的喜爱保持了数千年呢?
就从氏族部落说起吧。
早在氏族部落时代,这种美丽的石头,就被认为是上天的恩赐,她能够接通天地,是众位神仙的食物,被高高的摆在祭坛上,等待神仙来食,自身也能仙福同享,寿与天齐。
商朝帝王为了改变人们意识形态,将为神服务的玉转为君王专用,使臣民相信君权神授,古代的“玉”和“王”就是同一个字。
而帝王所用的琮、钺等礼器也以玉为材料,在四千年前那种简陋条件下,只能用皮毛裹着沙子打磨,这些礼器至少要一年半载才能成形。
这种艰辛和虔诚,更体现了从帝王到臣民对玉的崇敬。
玉文化之所以能一直存在,就因为它被众派学说君子化。
儒家说“君子比德于玉”,道家说“君子被褐怀玉”,可见古代文士将玉赋予了多么崇高的品德。
其实这些印象,也是商周礼器属性的演化。
玉石的光辉历史,另她在国人心中地位极其崇高。
另一方面,人们迷恋玉石,也是出于对大自然的敬意,这种敬意不是砍伐之后的感恩,而是对自然之美的膜拜。
这种敬意,就像西方人将黄金比作太阳。
白玉内在又光华,但表现却含蓄。
这种光鲜以平淡的方式,表现的十分绚烂。
故宫玉研究者杨伯达如此评价:“它既不像宝石那样清澈透明,一眼望穿,也不像石头那样浑浊不透,坚硬干脆,它含蓄内蕴,生动而富有灵性,为文明时代华夏民族所继承。”
玉的美,外有光泽,内有性格,代表了华夏民族的文化理念。
人们对其自然魅力的追求,永世不衰。
“小先生,您的话我信,但总要说个理由吧,不然难以让我那朋友心服口服啊。”
老者苦笑道。
张天元笑了笑,心道这位老者的朋友,只怕就是他自己吧。
现在有很多人不好意思说自己的倒霉事儿,都说是自己的朋友或者亲人,倒也是令人有些啼笑皆非。
他指了指那块疑似玉玦说道:“老先生,天然玉石,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瑕疵,您这块疑似玉玦,做得太过完美,以至于一点瑕疵都没有,这根本不似天然产生的东西。
我们说说买玉,暴露你身份的一些事儿,在市场上说句话,或者一个小动作,也许商家就能看出你的道行如何……
前几年,和田玉出现一股收藏大热,在世界艺术范围都造成震撼,这种刺激让很多人觉得有机可趁,还没啥专业知识,就敢买些玉玩儿,最后被商家忽悠的晕头转向。
这些跟风的新玩儿家,有时候在市场上说句话,或者一个小动作,商家就能看出是冤大头。
去珠宝城看看,有很多人买完玉,在大灯底下照,这就露怯了。
不有这么句话么:月色美人灯下玉,在朦胧的月光下,美人会更美,因为有些瑕疵会被月色掩盖。
玉也一样啊,灯光给它加分儿了。
有些商家就抓这一点,不用日光灯,还掺些其他颜色的光芒,严重影响买家的判断。
(未完待续。)
第二九一七章 选玉()
在这种彩色光线下,无法精准判断玉的白度。
真正的玩儿家怎么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