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 >

第305部分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第305部分

小说: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才怪呢!”

    好吧,家翟老爷子是能听劝的好老爷子,虽然不甘不愿,但也勉强认同翟耀辉的理由。不过,还是那句话,“那小子准备什么时候提亲?也提醒一句,不管准备什么时候提,杜老头都得把揍一顿!”

    “明天!明天提!到时候,还需要爷爷您出马、掠阵!别让杜爷爷把揍太惨喽!”翟耀辉早就计划了好最佳时间。

    “成!明天就明天!只要小子能娶把小芽儿娶进咱们老翟家的家门,别说只是掠掠阵了,披挂上阵老子都干!”翟老爷子带兵打仗是个好手,但出谋划策却不大行。见翟耀辉胸有成竹,老爷子也不操那个闲心。等提完亲,自己就等着喝孙媳妇茶喽!

    显然,翟老爷子忘了自己已经喝过一回孙媳妇茶了。这会,京城,家里就有一位孙媳妇!

    另一边,即是婆家,又当娘家的王奶奶带着一老三小已经到了杜家二婶家。

    一事不烦二主,赵清跟着张泽远到清河湾时,被安排到杜家二叔家。丁香一家三口过来后,也被安排了过来。

    毕竟,两位新郎官是一家的,都是进同一个家门,两位新娘子也别分开住了,省的过来帮忙的乡亲们还要两头跑。

    今天早上,杜家二叔家也是山海。不过,相比杜家门口的热闹,这里明显是阴盛阳衰,炕头上坐着的,屋子里站着的都是大姑娘和小媳妇们。

    芽儿挤过去的时候,几位负责帮新娘子梳妆的婶子大娘们,看着梳妆桌上那一堆芽儿挑的,杜妈提供的发卡和头花什么的,正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乡下穿着打扮向来朴素,村里的老太太们一般是盘着发髻,婶子大娘们一般是齐耳剪发,大姑娘小姑娘们,要不是麻花辫,好不就是马尾辫。眼前,这一堆亮晶晶、花里胡哨的小东西,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往头上拾掇!

    就连丁母,看着那一堆,都不知道该怎么打扮闺女。

    赵清和丁香这两个城里来的新媳妇,倒是知道。只不过,这俩都是面皮薄的,哪好意思说自己打扮自己啊!

    朱雅静也会一些,可是,屋子里的婶子大娘们都把她成丁香的娘家,不好那么随意。

    芽儿一挤进来,几个熟识的婶子大娘们把芽儿往前面一推,“芽儿,二婶子说,这些东西都是买回来的,婶子们也不会拾掇,给干妈和小婶子打扮打扮!”

    “?”芽儿倒不是推辞,只不过乡下给新娘子梳妆打扮的通常都是长辈。

    “行了,就是了!看啊,这十里八乡的,就没有比小丫头更俊更会打扮的小姑娘!”曹婶子把手里的梳子递给芽儿,“干妈和小婶子都是城里,不讲究那么多!”

    芽儿看着手里的梳子,只能硬着头皮上阵了。复杂的那些芽儿还真不会,不过,弄个头发,换个发型什么的,也难不倒芽儿。

    干妈成熟一些,可以把头发盘起来!用簪子固定住,配上一支插花,简单而不失喜庆。

    至于小婶子,因为脸嫩,盘起来倒显老气。亮晶晶的小发卡别住碎发,清爽明媚。

    自己有多大本事,芽儿心知肚明,又没有工具,只能弄到这个程度了。

    不过,就是这些,那些小媳妇大姑娘们都看的不舍得错眼。

    几个婶子大娘们反应的快,“哎呦,还是们小姑娘会收拾!这么一打扮,多好看啊!”

    芽儿被夸的心虚,看着桌子上那一堆小饰物,留了几个特别的,剩下的一一个分给了屋子里的这些爱美的大姑娘和小媳妇们。

    新娘子们的头发弄好了,至于化妆就简单了,擦点脸油,用点口红,分分钟搞定!

    八十年代还没那些瓶瓶罐罐、琳琅满目的化妆品,尤其是乡下,平时顶多擦个脸油什么的。至于美白的粉底、粉底液和遮瑕霜之类的,统统没有。

    即使这个年代已经有的口红,勤俭的老百姓也不舍得买。估计,也只有赶时髦的小媳妇们会偷偷买上一支,而且平时还不敢用!说不定,也只敢睡觉的时候,涂给自家男看一眼。

    新娘子们收拾好了,新郎官们还没来接。屋子里这群婶子大娘小媳妇们,也都闲着没事,聊天呗,聊的还都是两口子之间那些事。

    芽儿听的面红耳赤,赶紧拉着一头雾水的俩胖小子溜出去。说起笑话来,婶子大娘们的开放程度比那些大老爷们都厉害。

    等芽儿跟被踩了尾巴的小猫似的钻出屋子,那群婶子大娘们才发现光顾着说笑了,忘了还有个小姑娘呢。至于那群大姑娘,都是快成家的了,婶子大娘们乐意说给她们听听。

    喜庆的唢呐声,鞭炮声越来越近时,芽儿脸上的热度也消得差不多了。

    至于被她拉出屋子的俩胖小子,听见唢呐声,早跑出去要鞭炮放了。

    两位待嫁新娘,听见唢呐声,立马端坐。被父母宠着长大的丁香,不自觉地眼眶红了起来。就是赵清,下意识的不舍得松开王奶奶的手。

    唢呐声和鞭炮声,杜家二婶家门口响个不停。这是乡下的习俗,叫催嫁。

    门口虽然热闹,但却没有什么婚车。胸口带着大红花的俩新郎官,也都是走路过来的。

    杜爷爷老早就跟亲家和张泽远商量好了,清河湾本来不大,又是同一个村子,至于婚车和送嫁妆这几步就省了。

    虽说,以前老百姓结婚也都要用毛驴,用牛车迎嫁送嫁的。这几年,老百姓的日子富裕了,就鸟枪换炮,用上了三轮车和拖拉机。

    可是,用杜爷爷的话讲,这叫因地制宜。清河湾也就那么一点大地方,再用三轮车什么的,估计,连两分钟都用不了就把新媳妇接回去了。

    与其那样,还不如走着,清河湾转上那么一大圈,喜庆又热闹。

    作者有话要说:食言了,还是没提成亲!遁走ing

    〖启^蒙~书^网∷〗

311章() 
门外;喜庆的唢呐声和鞭炮声三催四请;催着两位新娘子出门子。

    俩新娘子都是时髦洋气的城里姑娘,虽然有句老话叫入乡随俗;但也有个成语叫事从权宜。两对新人的婚礼;还是简化了不少。

    不偏不倚,两位新娘子的嫁妆都是杜爷爷和杜奶奶事先准备好的。不过,像床头柜和梳妆桌之类的大物件;早就提前放到新房里了,省的来回折腾。

    屋子里,新娘子们羞羞答答。院子里;十几个棒小伙肩上扛起了大红包袱包着的嫁妆。

    嫁妆很轻便;象征性的意思意思。不过;饶是如此;仍有十六床有厚有薄大红大绿的喜被,两个装满新娘子新衣服的大皮箱子,两对洋瓷盆,大红大绿的暖水壶之类的小零碎。

    三催四请后,新娘子们终于要出门了。

    喜庆的鞭炮和唢呐声在前面开路,抬着一抬抬嫁妆的小伙子们紧随其后,这叫晒妆。

    嫁妆后边跟着的,才是两对天作之合的新人。新郎官笔挺的西装大衣,愈发显得俊朗挺拔。新娘子穿着大红色外套,画着淡妆,娇俏妩媚,看着喜庆又养眼。这一天,新人们才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唯一跟这个淳朴的年代的婚礼不同的就是,在最前头,小老外迈克肩头上扛着一台摄像机,还有郭小海手里拿着咔嚓咔嚓响的相机。

    摄像机是爱德华老先生带过来,特意用来拍山里的风土人情的。传媒起家的爱德华老先生从踏上中国这片土地,感受到中国人的淳朴好客,中医的神奇,琳琅满目的民间艺术的奇妙之后,心里一直有个想法,想亲自拍一部中国游记,让更多的西方人认识东方这片土地的厚重和神奇,五千年文明古国凝聚后的沉淀。

    乡亲们大概明白小老外扛的黑匣子是什么,所以,两对新人虽然被围得水泄不通,却也只被围成有一个小豁口的圆圈。乡亲们爱热闹,都想在那黑匣子露露脸呢。

    小娃子和半大小子们在人群的最里边。村里边最几个调皮的半大小子,眼珠子咕噜噜一转,偷偷朝手里一直没熄火的小柴火棍吹了吹,柴火棍顿时冒出一个小火星子。

    狗蛋赶紧从衣兜里掏出一个拆开的小炮仗,往柴火棍上随意一凑,火捻子冒着火花的小炮仗就被精准无误的扔到新人脚底下。

    脚底下,那么近的距离,突然啪的一声,可不把新娘子惊得花容失色,下意识的就往新郎官的怀里钻。

    乐得使坏的半大小子嘎嘎直乐,村民们也都忍俊不禁。更有促狭的婶子大娘们跟着凑热闹,连声喊着再来一个。

    俗话说,新婚三日无大小。唯有这两天,大人们才不会管这群比野猴子都疯的半大小子。

    平时招猫逗狗没少挨骂的半大小子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奶娃子们,受到了鼓舞。噼噼啪啪,一个接一个的小炮仗朝新人脚底下扔。

    俩城里来的新娘子哪见过这样的阵仗,哪见过这么皮实的小子,可不被脚底下的噼噼啪啪给惊得花枝乱颤。

    等惊魂未定的新娘子察觉到自个已经钻到新郎官怀里时,又惊又羞。可是,奈何她们脚底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还没从新郎官怀里出来,又吓得凑过去,正应了欲推还迎四个大字。

    新郎官各自把自己的媳妇搂紧了,心里美的不轻,从今天起,他们将是彼此唯一的依靠。

    乡亲们纷纷叫好,半大小子和奶娃子们难得调皮捣蛋不用担心挨大人们揍,玩的更加起劲。新娘子和新郎越挨越近,越凑越亲密。

    直到新娘子们到了婆家门口,都没敢从新郎官怀里出来。

    杜家院子里,早摆好八仙桌,齐刷刷一排老爷子老太太们都等着两对新人那一拜呢!

    谁家喜丧婚嫁,老村长都是身兼多职。除了当好管家,还经常客串一下傧相。

    老村长是熟练工,再说了,三天无大小,老村长也不怕闹腾新人被乡亲们说成是为老不尊。毕竟,老村长只是动动嘴,动手的主力可是村里那些盼媳妇盼的眼睛冒光的大小光棍。

    半大小子和奶娃子们,这回人小腿短,被大小伙子们排挤在外,只能一声接一声的嗷嚎着,以示助威。

    新郎官的衣服扯开了,新娘子们的头发乱了,老村长见热闹的差不多了,一长串致词之后,就是乡亲们耳熟能详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当然,送入洞房归送入洞房,大白天的,还不能圆洞房。

    两位新娘子被村里的婶子大娘们簇拥着,各自进自己的新房子稍作休息,整理容妆。

    芽儿今天一天都是赵清的娘家人,也乖乖的跟着干妈进了新房。至于隔壁自家小婶婶那儿,芽儿是有心无力。

    这会,芽儿还是惊魂未定呢。谁说乡下人保守,山里人守旧?那是他没见识过清河湾乡亲们的大胆和开放!饶是两对新人各自分担彼此的压力,也没少被乡亲们捉弄。

    村里的乡亲们,平时再尊重张泽远,刚才也没手软。不仅没手软,反而闹得更凶了。毕竟,过这个村没那个店,想闹张医生今天是唯一的机会。

    同样惊魂未定的还有坐在炕头上的新娘子。尤其是看到炕上村里的婶子大娘撒的那些莲子、桂圆、花生和大枣,再听那一套套的吉祥话,更是羞得抬不起头来。

    几个小娃子满炕头打滚,趁大人不注意,还不忘偷偷往嘴里塞个大枣花生什么的。

    到底是谁家儿媳妇谁家疼,在新娘子羞得快钻炕底之前,杜奶奶她们过来解围了。

    虽说不能扫大家伙的兴,但是,要开饭了。杜爷爷可是催了好几遍,让灶上快点开饭。

    几十张大饭桌一溜摆开,上菜的小伙子都精精神神,气势端的热闹壮观。

    杜爷爷是主家,端起第一杯酒,跟村里的村民和过来道喜的乡亲敬酒,“各位乡亲父老们,多谢乡亲们过来喝这顿喜酒!别的话俺也不会说,就四个字,吃好喝好!”

    “杜大叔,您放心!这么好的酒席,咱们肯定吃好喝好!”都是十里八村的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谁也不会客套。

    “那成!吃好喝好!下午谁也别回去,晚上咱们接着喝!喝完,咱们看电影!”杜爷爷又敬第二杯。今天外村来的乡亲可不少,都是冲着张泽远和杜家的面子。

    “杜大叔,不用您吩咐。这里有好酒好菜,撵俺们走都不走!晚上大家伙还要闹洞房呢!”外村的三十多岁的中年汉子接过杜爷爷的话茬,“乡亲们,大家伙说是不是?”

    老百姓爱凑热闹,一个个扯着嗓门喊是,中间夹杂着奶娃子们脆生生的小嗓门。

    “乡亲们,来,咱们也祝杜老头家双喜临门!不应该说是四喜临门!祝杜老头家添丁进口!祝小张和小赵,建设和小丁他们两对新人新婚快乐!预祝杜老头明年年底抱上俩孙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