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治验回忆录(赵守真) >

第5部分

治验回忆录(赵守真)-第5部分

小说: 治验回忆录(赵守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喘气可平;湿久热郁,则有石膏以清之;又恐胃气之伤、阳气之弱,故配人参益
气,桂枝温阳,以补救石膏、防己之偏寒而助成其用,乃一攻补兼施之良法,极
切合于本证者。方是:
防己党参各四钱石膏六钱桂枝二钱另加茯苓五钱
增强燥脾利水功能而大其效。三剂喘平,夜能成寐,舌现和润,胸隔略舒,
痰吐亦少,尚不思食。复于前方中去石膏增佛手、砂仁、内金调气开胃。又四剂
各证递减,食亦知味。精神转佳,惟膈间略有不适而已。吾以事不能久留,书给
外台茯苓饮调理而归。然病愈至斯,嗣后谅无变化,定可逐步而安。
(三)
禅者静圆病感冒,自服人参败毒散得解。嗣觉胸腹满胀,间有痰吐,以为痰
气壅积,欲廓而清之,研服白矾末八分,得少吐,更倍量进之,随见胸中剧痛,
无少间,不可按摩,并大吐痰水不休,一日两夜,约计二盆许。服温中止呕药,
俱不效,但吐后得稍快,已而又作,惨痛呼号,莫可名状。遂迎吾往诊。观其身
体虚弱,面白无泽,舌白润,切脉微细,右关尤虚,呕痛仍未少停。由此观察,
因其脾素不健,痰水失化,潴留其中,而肌肉少津液濡润,故羸瘦干涩,而内饮
猝被吐所引发,泛滥奔腾,挟排山倒海之势,上冲涌吐,因吐则伤其中焦之气,
有升无降,扰窜胸膈,故剧痛不止。盖其本在脾虚不能化水,水不化则助脾之湿,
脾为湿土,所恶者水,所喜者火,水盛则火衰;无火则上为寒土,永不能燥,而
且有凝冻之忧;即有微火,仅可化水而不能化津,但能变痰而不变液,且火既衰
微,则清阳沉沦,浊阴弥漫,故痰水泛逆而无所制,上吐而不下行也。本证痛吐
为标,痰水为本,治不必住痛止吐,必须利水清痰而燥脾之气。而脾中无火,脾
土之衰,由于肾火之弱,又必须补火之旺,而土自燥,土燥而水湿自除。痰饮不
生,安有吐痛之患乎?拟方:
白术五钱茯苓八钱肉桂钱半党参五钱破故纸山药芡实各三
钱半夏二钱砂仁一钱生姜四钱
意在健脾益肾以固其本。先用沉香五分,砂仁二钱,肉桂一线,研末,开水
冲服,暂止其痛,再服前方,三日病减,一周病全已。再以香砂六君子汤加破故
纸、益智、巴戟等调养善后。
23.悬饮胸痛
刘君一,中医也。患胸膈胀满,气促喘急,面微浮肿,自服宽胸调气药不效。
转请西医诊治,经诊断为胸腔积液,胸腔积水甚多,曾抽水数百西西,暂获轻松,
但不久又如原状。自觉疗效不高,来我所详述病程,要求研治,按脉弦滑,胸脘
胀痛,喘急不安。既经西医诊为胸水,亦即中医之悬饮内痛,病名虽殊,其理则
同。此为中阳不振,水不运化,结聚胸膈,因而胀痛,及呼吸转侧,均觉困难。
在治疗上,唯当峻攻其水,十枣汤、大陷胸丸,皆为本证方剂,但大陷胸汤适合
胸水及肠胃积热而大便不利者。本病仅为水饮结胸肠无积热,则以十枣汤为宜:
甘遂八分大戟芫花各一钱研末,另大枣十枚煎汤送下,分二次冲
服。
服竟,峻下四五次,连服二日,胸不胀满,气亦不喘,此由胸腔积水已经逐
荡而从大便去也。后以外台茯苓饮健脾利水,续服半月,遂告无恙。
24.胸胁胀痛
刘妇新连,性躁善怒,凡事不如意,即情绪索然,抑郁于心,因之肝气不舒,
常见胸胁胀痛噫(注:原书作‘口乙’,后同)气不休之证,但服芳香调气药即
愈。今秋天候异常,应凉而反热,俨然炎夏,所谓当去不去,非时之候也。妇感
时气,前病复作,胸胁益疼,心下痞硬欲呕。医用前药治之不效,邀往会诊。切
脉弦数,目苦,舌干燥,胸胃痞胀,尿黄便结。审为肝燥胃热,有类于大柴胡汤
证,由于天候失常,燥热为患,凡前芳香燥药,已非所宜,当随证情之异,应用
解郁疏肝清热调胃法。处以大柴胡汤加香附、青皮、郁金、栀仁诸品煎服,顿觉
心胸朗爽,须臾大便数行,呕痛顿失。故医者贵察天时之变,审证之宜,方随证
变,药以时施,拘囿成规,又乌乎可。古谓医者意也,即圆通权变之谓,临床者
其审诸。
25.胸痹
刘大昌,年四旬许,某店店员也。每日持筹握算,晷无寸闲。如俯伏时久,
则胸极感不舒,寖至微咳吐痰,尚无若何异象。近以年关猬务丛集,收欠付欠,
尤多焦劳。初觉胸膈满胀,嗳气时作,继则喘咳痰唾,夜不安眠,甚而胸背牵引
作痛,服调气化痰药不效,乃走治于余。诊脉弦滑,舌苔白腻,不渴,喘咳,胸
背彻痛不休,并无恶寒肢厥景象。此固金匮之胸痹证,非调气化痰之所能治也。
盖胸痹一证,因缘阳气不振,阴寒乘之,浊痰上泛,弥漫胸膈,气机阻滞,上下
失调,故前后攻冲,胸背剧痛。如属阴寒剧盛,胸痛彻背,背痛彻心者,则宜辛
温大热之乌头赤石脂丸以逐寒邪;如内寒不盛而兼虚者,则当相其轻重分用人参
汤或大建中汤以为温补;本证则阳未虚甚而寒亦不盛,既不合前者椒附之大温,
亦不宜后者姜参之温补,仅应温阳祛痰,舒展中气,运用栝蒌薤白半夏枳实桂枝
汤调理,可谓方证切合,自当效如桴鼓,三剂可愈。数日病者来告,服药效验如
神,果如所期。
26.心下痞痛
泥工陈天保,前以工毕夜归,途中大雨滂沱,衣履尽湿,到家易衣即寝。次
日微感不适,然以食齿之繁,殊不欲以是而惮劳也,仍勤于工。未几日,突而发
热身痛,胸闷咳嗽,口干不渴,二便如常。医用人参败毒散治之,二剂,身痛咳
嗽得稍已,旋又寒热往来,心下胀闷,再改柴胡桂枝汤与之,数投病仍不解。患
者由兄伴来就诊,切脉弦滑而细。询之,彼谓:“口苦咽干,胸胁痞满,往来寒
热,心烦不思食。”吾思此少阳证也,服小柴胡不效,当另有故。试以手按其心
下,则觉痛甚,证之脉滑,又属有痰,此非柴胡桂枝汤证,乃一柴胡小陷胸汤之
合病也。《伤寒论》有云:“心下痞,按之痛者,小陷胸汤主之。”参合前说,更
可确定无疑。因书柴陷汤服之。
柴胡七钱半夏三钱黄芩党参各二钱甘草一钱蒌实五钱黄连八

并谓三帖可愈,不必易方。逾数日,复来云:“药后病如失,果如先生言,
现惟口乏味身委顿而已。”按脉和平,属于病后虚弱,疏一归耆异功散加神曲、
山药,益气血,补脾胃,以培元气。
27.血虚挟痰
邻妇杨贵妹,家贫,体胖,劳于操作。感寒輙咳,夜间增剧,日久失治,身
体日见清瘦。近又新产,不惟少休息,营养缺,且杂诸儿辈粗粝度日,因是面浮
肿,午后潮热,不烦不渴,面唇无华,畏冷,常厚被自温。经医诊为久咳脾虚,
服六君子汤;虽认血虚发热,进圣愈汤,病无进退,历时三阅月矣。现以病增迎
诊,脉细数无力而兼滑象,舌胖白润,面浮,不烦渴,潮热如故,天明始退,口
吐清涎碗许,饮食无味,尿清便和。窃思本病起于操劳,增之产后,一则肺虚痰
滞,清肃之令不行,因之咳嗽多痰;一则产后血亏,劳倦伤脾,脏腑失精微之奉,
经脉缺血液之濡,因而潮热;似非实热,故不渴不烦也。前医之治,补血而不祛
痰,或祛痰而不补血,偏性失宜,故而寡效。盖治痰而不补血,且脾燥则肝阴伤
而血加燥,热必不退;补血而不治痰,则脾阳不振而湿增痰盛,咳必更剧,故痰
盛血亏之证,兼治为宜。《内科秘要》之联珠饮,方中四物滋血,血补则热退;
苓桂术甘汤燥脾祛痰,痰去则咳止,既不滋湿,又不伤燥,极为切合病机。方是:
熟地八钱川芎二钱当归五钱酒芍三钱茯苓六钱桂枝钱半白术
四钱炙草二钱
初服二剂,热减痰少,面浮肿未消,脉则略起有力,精神微振,饮食渐进,
知药已中的,嘱再服原方四剂,并饮食营养,热已退尽,痰亦不多,浮肿消退。
又六剂,诸证悉已,后用归芍六君子汤、圣愈汤轮服竟愈。
28.肾虚气喘
黄公湘云,七旬有六。家富有,多子孙。体肥而康,善啖健步,少壮所不及。
近年家遭不造,长次子相继云亡,大小孙又夭殇三四,未免襟怀悒郁,尝强酒自
宽,以遣愁绪,由此而暗损元气,形体渐衰,咳嗽吐痰。1942 年冬某夜猝发剧
病,为势甚迫,家人见而惊俱,星夜迎诊。视其气涌上喘,痰声漉漉,息短声低,
面色惨淡,倚枕不敢动,动则气高喘甚,汗出,下肢厥冷如冰,切脉细微。证为
浊阴泛于上,眞阳衰于下,乃上盛下虚之危候,固当以降浊扶阳为治。若祛痰顺
气以治上,则足以伤正而损阳;若温阳补以治下,则有痰结闭脱之可虞;是宜标
本两者而兼顾之,但重在本而轻在标也。拟用三子养亲汤,开上焦之痰气,并用
人参以扶正,黑锡丹敛下焦之眞阳,所谓两利之道,法甚周全。
苏子莱菔子各三钱芥子二钱人参四钱(蒸兑) 冲生姜汁半匙,吞
黑锡丹,每次三钱。
当晚连服二帖,黎明痰降厥回,即可俯仰或稍得卧,神困不欲语,仍时咳喘,
改进六君子汤加附子、苏子,兼吞肾气丸,大补脾肾。药服旬日,精神爽健,气
平不喘,可卧可行,虽无昔日之健,而证状则已大减。复制嵩崖脾胃丸早晚淡盐
水送服各五钱,不另服汤剂,日以美食自调。儿孙又能彬彬有礼,孝养甚周,故
健复迅速。后十年以中风猝然而归道山。
29.虚寒气喘
张仁华,男,48 岁。自幼有咳痰痼疾,每值隆冬辄发,困苦异常。今冬感
寒增剧,咳嗽喘急,短气痞闷,腹下动悸,气恒自少腹上冲心,倚息不得卧。医
认为脾肺虚寒,气不固摄,疏桂苓甘味姜辛汤,温肺降逆,服五剂无变化。又更
苓桂术甘汤加苏子、干姜,温脾利水,降气温中,仍无进展。因时经月余,身体
日虚,大有难于支持之势,改延余治。其人清瘦,脉细微,手足清冷,咳喘不卧,
痰多气促,声低息短,能坐不能起,起则振振欲擗地,气时上冲,幸神志清明,
能食粥半盂,胃气尚在,病虽险恶犹可无虑。按其证乃脾、肺、肾三经皆虚,盖
肺虚则痰不易化,脾虚则湿不能运,肾虚则气逆而不能藏,是喘咳短气之成因。
前医用苓桂诸汤,皆从脾、肺二脏着眼,惟于肾脏尚欠顾及,且药轻病重,效故
不着。因用眞武汤温阳鎭水,加姜、辛、味暖肺敛气,加枸杞、益智、破故纸补
养肾元,许以十剂可愈,讵知病不少减。寻思前方由于脾肺之药为多,温肾之药
稍少,况古人有久病及肾与标在肺本在肾之说,虽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
而肾司蒸化,实居于首要地位。乃将眞武汤加重分量:
茯苓八钱白术五钱乌附三钱生姜芍药各四钱另用都气丸六钱
分两次吞送
又进五剂,病如故。本症为脾、肺、肾虚寒,原无疑义,如药下对证,当有
它变。今若此,其亦踵前医药轻病重之复辙欤?殊不然也。又忆黑锡丹大温脾肾,
鎭纳元阳,为虚寒喘促之圣药,喩嘉言、陈修园辈极赞其功。如是再以眞武汤改
配黑锡丹,每次三钱,日进二剂,当晚喘减气平,能睡一二小时。次日复诊,脉
起有力。喘咳大减。嘱原药再进,持续半月,诸证皆退,精神转好。后以肾气丸
(改汤)、六君子汤加破故纸,芦巴间服调理复元。
30.咳嗽气喘
朱小祥病患咳嗽,恶寒头疼,胸满气急,口燥烦渴,尿短色黄,脉浮而小弱。
据证分析,其由邪侵肌表,寒袭肺经,肺与皮毛相表里,故恶寒而咳;浊痰上泛,
冲激于肺,以致气机不利,失于宣化,故胸满气促;燥渴者,则为内有郁热,津
液不布,因之饮水自救;又痰积中焦,水不运化,上下隔阻,三焦决渎无权,故
小便黄短;脉浮则属外邪未解,小弱则因营血亏损,显示脏气之不足,如此寒热
错杂内外合邪之候,宜合治不宜分治,要不出疏表利肺降浊升清之大法,因处以
金匮厚朴麻黄汤。其方麻、石合用,不惟功擅辛凉解表,而且祛痰力巨;朴、杏
宽中定喘,辅麻、石以成功;姜辛味温肺救气,功具开阖;半夏降逆散气,调理
中焦之湿痰;尤妙在小麦一味补正,斡旋其间,相辅相需,以促成健运升降诸作
用。但不可因麻黄之辛,石膏之凉,干姜之温,小麦之补而混淆杂乱目之。药服
三剂,喘满得平,外邪解,烦渴止。再二剂,诸恙如失。
31.郁热咳嗽
黄妇春秀,三十许人也。育儿旋殇,悲痛愈恒,又因失于调养,以致胸满噫
气,潮热烦乱,夜不安寝,咳嗽少痰,舌燥口干,身体日形清瘦,切脉弦滑而细。
此由忧郁伤肝,肝失濡养,故烦热;气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