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大座钟的秘密 作者:[英国] 菲利帕·皮尔斯 >

第19部分

大座钟的秘密 作者:[英国] 菲利帕·皮尔斯-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随着赶集的人流来到了卡斯尔福德。詹姆斯将马和马车存在“大学徽章”(这家小客栈的名字真古怪,因为卡斯尔福德并没有大学)。来自乡村各处的农庄主、磨坊主和其他商贩似乎也都这么做。然后,詹姆斯提着赶集的包,准备去办他的正事。“哈蒂,你回去的时候还搭我的车吗?”

  “谢谢你,詹姆斯堂哥,”她说,“但我还不清楚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反正随时可以乘火车的。”他说。于是他们就分手了。

  在卡斯尔福德的街上,许多人都拿着冰刀。有些人正朝河边走去,小河在两岸的草坡之间婉蜒穿过卡斯尔福德的一座座小桥。这里的冰已经很结实了,但滑不了多少距离。哈蒂还在寻找更加带劲的地方。她穿过几条比较狭窄的小巷子,快步跑过——汤姆跟在后面——一条偏僻的夹道,终于来到河流离开卡斯尔福德、逐渐变宽变深的地方。这条河就从这里流进沼泽地,许多其他支流——水沟、水渠和运河以人工设计的直线,小河、小溪以其原有的婉蜒曲折的线路——都会在适当的时候汇合进来。那条穿过哈蒂花园的窄窄的小河,在伊利的前面变成了辽阔的乌斯河。流过伊利后,辽阔的乌斯河又吞并了诸如拉克河和威西河之类的支流,浩浩荡荡一直向前,即将汇入浩瀚无垠的大海。而在汤姆光顾的那个时候,所有这些河流和沼泽地的其他水域,都被值得纪念的大冰冻牢牢地封锁住了。 


第二十三章 滑冰
 
  那年冬天,冰冻从十二月底开始,除一月份有一个星期稍微暖和一些之外,一直持续到三月初。这是历史上最严重的大冰冻。最后,就连流动的水也结成了冰。上游的水力磨粉机被冰冻住,不再转动,当时金斯林和上游的卡斯尔福德之间经常有大型平底船往返,后来这条航路也被冰冻封锁了。

  冰冻覆盖了整个英国。在有些水域,有人在冰上烤全牛,似乎这才证明了冰冻得有多么结实,而且这才是冰的最好用途。在牛津的切威尔,一辆六匹马拉的大马车在冰冻的河流中央行驶,使车上所有的人都感到特别快慰。但只有卡斯尔福德和沼泽地区的人才知道冰的最实在、最带劲的用途:他们滑冰。

  当汤姆和哈蒂来到河边时,人们已经在冰上滑了好几个星期了。他们俩觉得,河里滑冰的人肯定要比镇上赶集的人还要多。

  并不是每个人都滑得很好很快,也有一些初学者。一个警察迈着高贵威严的步子,活像一只穿着蓝制服的天鹅。人们还兴起了一种新的滑冰方式——花样滑冰:哈蒂指点着告诉汤姆,在一处地方,有一只橘子放在冰的中央,四个戴着高顶黑色大礼帽、仪态高贵的绅士在橘子周围滑出优美和谐的花样,他们离橘子忽而近,忽而远,有时还绕着橘子转圈儿。突然,镇上的一个小顽童,靴子上松松垮垮绑着一套锈迹斑斑的沼泽地冰刀,忽地冲了进来,一把抓起那个橘子,放在嘴里咬着,一转身就没影儿了。密密麻麻的滑冰者们穿梭摇摆,挡住了他的背影,那几个花样滑冰的绅士停下脚步,心里气恼得不行。

  哈蒂和汤姆一样,被这种肆无忌惮的偷盗行为逗得哈哈大笑。但她一直警惕地、有点不安地注视着周围。在所有这些镇上人和乡下人中间,说不定有人会把她认出来,然后闲言碎语地议论她怎么会一个人在这里。还好,哈蒂运气不错,似乎根本就没有人注意到她。

  冰刀绑好了,哈蒂和汤姆准备往冰上去:两个滑冰者穿着同一套冰鞋和冰刀,这在汤姆看来是世界上最古怪也最自然的事情。他突然具有了一种新的技巧和本领,似乎这套冰鞋和冰刀比滑冰者本人更擅长此道:他可以滑得跟哈蒂一样好了,因为他穿着哈蒂的冰鞋。他们俩之间惟一的区别,就是他的冰刀从冰面划过时没有留下任何印迹和划痕。

  他们没有像许多结伴滑冰的人那样手拉手地滑,生怕别人会注意到这副古怪的模样。可是,他们离开聚集在小镇下面的那些喜欢社交的人群之后,便肩并肩地一起往前滑,保持着同样的节奏、同样的步伐。那天下午一丝风也没有,他们以越来越快的速度穿过寂静的空气。

  哈蒂早已用别针把裙摆别在了脚脖子上面,为的是活动起来更加方便。现在她的手笼也不用了,为的是更加自如地跟着滑冰的节奏摆动手臂。他们滑的速度太快,手笼连着带子在她身后飞舞,最后,随着一个猛烈的滑步,带子断了,毛绒绒圆溜溜的手笼飞出去,落在一场冰上曲棍球比赛的场地中间,也成了比赛的一部分,后来就再也不见了踪影。哈蒂眼睁睁地看着它消失,既没有停下来,也没有放慢脚步,她只是哈哈大笑,似乎她再也不在乎什么手笼,不在乎体面不体面,不在乎她的婶婶了。他们继续朝前滑去。

  他们彻底离开了卡斯尔福德流域,前面出现了一道水闸,闸门都冻死了,拦河坝也被冻住,他们只好一瘸一拐地走上岸,绕过水闸,再重新回到冰上。他们滑过—座桥下,尽管有桥遮挡着,那里的冰也冻得很结实。一路上,所有的渡口都被冻住了,那些摆渡的人愁眉苦脸地站在他们被冰封住的小船旁。

  哈蒂和汤姆继续往前滑。现在他们遇到的滑冰者大多是男人。汤姆看到,即使偶尔有几个姑娘,也都有人陪伴。他们俩滑到一个孤零零的河边酒馆前,那上面的招牌上写着:“不管去哪儿都是五里路——不用着急。”他们不时可以看见一些滑冰者在岸上休息,都是在沼泽地带的农庄上干活的人。他们快活地朝哈蒂大声打招呼,问她愿不愿意让他们中间的某个人陪她一起滑。他们不停地大喊大叫,最后哈蒂大声回答说,她身边有人陪着,只是他们都看不见罢了。那些滑冰者以为这是一个很幽默的玩笑,并没有见怪,反都哈哈大笑起来。哈蒂也笑了,就连汤姆也放声大笑,但除了哈蒂,没有一个人听见他的声音。

  他们继续往前滑,惨白而刺眼的太阳开始缓缓地西沉,哈蒂投下的黑影在他们右侧,在晶莹闪烁的冰面上灵动地掠过。有时他们在河道上滑,有时则在洪水冲出的冰面上滑。只有岸边的柳树注视着他们,只有他们脚下的冰发出刷刷的声音。

  他们已经停止了谈话,也停止了思想——他们的腿、胳膊和身体像钟摆一样,精确地、有规律地、永不停歇地左右摆动——过了很久,哈蒂突然喊道:“看,汤姆——伊利大教堂的钟楼!”

  然而,从河上望过去,伊利的钟楼似乎在跟游客捉迷藏。哈蒂和汤姆不停地滑啊滑啊,滑了很长一段时间,钟楼似乎并没有让他们接近一点点,而是在玩一种神秘的把戏,它随着河流婉蜒曲折的方向,忽而跑到左边,忽而跑到右边,忽而又跑到前面去了。最后,他们终于离得越来越近了,而这时教堂钟楼反而藏在许多屋顶后面若隐若现。现在他们到了河流拐进伊利小镇的地方。

  他们上了岸。哈蒂解下冰刀,穿着冰鞋走路——她没有别的鞋子。汤姆把冰鞋和冰刀都挂在脖子上,穿着短袜走路。

  他们穿过小镇,朝大教堂走去,然后进了大教堂宏伟宽阔的西门。冬日的暮色越来越浓,开始给空旷的教堂内部笼罩上一层阴影。他们穿过教堂中殿,朝八角楼的方向走去。在汤姆看来,似乎大教堂的屋顶就像一个小一号的天空,尽管他们一步不停地往前走,但抬头看看,跟那雄伟宽阔的屋顶比起来,他们几乎没有移动多少。哈蒂眼花缭乱地走着。“哦,我真没想过会有这么大——这么漂亮的地方!”她说。

  他们从一个教堂司事身边走过,汤姆小声对哈蒂说:“问问他去钟楼怎么走。”哈蒂转身问了。教堂司事说,年轻女士在西侧顶端的洗礼盆旁等着,十分钟之后就可以上去。那是当天的最后一次登楼。票价是六个便士。

  登楼前的这段时间,他们就在大教堂里随便走走。出了圣母堂,汤姆停下来读纪念某位罗宾逊先生的纪念匾,他是伦敦城的一位议员,在一八一二年十月十五日他七十二岁的时候,用他的时间换得了永恒。汤姆心想,从某种形式上说,他正是打算模仿罗宾逊先生。他想拿普通的、一刻不停朝星期六逼近的时间,去换得一种没有穷尽的时间,换得在花园里的永恒。“用时间换得永恒。”汤姆又大声念了一遍,他注意到大教堂的墙壁没有返回来一点儿回声。这寂静令人毛骨惊然。

  哈蒂转回来看汤姆在这里磨蹭什么。她越过汤姆的肩膀也看到了匾上的纪念文字,并且也被那句精巧别致的话所吸引。“用时间换得永恒,”她大声念道,“时间……永恒……”哈蒂的话有了微弱的回声,哈蒂的声音及其回声填补了汤姆说话后的寂静,使他心里多少得到了一些安慰。他冲动地转向哈蒂:他要向她吐露心头的秘密——他要把自己的打算全部告诉她。他现在就说。

  可是哈蒂正朝洗礼盆望去,那里已经有人排队等着了,于是她赶紧过去跟他们站在一起。汤姆不想耽搁她,因为他自己也想到钟楼上去看看。他跟着哈蒂过去。没关系,他以后再跟她说吧,等他们踏上返回卡斯尔福德的漫长旅途时再说也不迟。那时候他有的是时间。 


第二十四章 兄弟相逢
 
  那个星期四夜里,彼得刚睡着了一会儿,就很不满意地让自己醒了过来:他做的梦完全不对头。以前的一个个夜里,他总能梦见自己跟汤姆在一起,总能梦见汤姆信里描绘的那座花园。今天夜里,他对汤姆的计划一无所知,就更盼望着能够在想象中看到汤姆在做什么——然而,今天夜里他根本就没有梦见花园。刚才他梦见的是一个非常高的灰乎乎的东西,像一艘停泊的大船,耸立在周围的水平面上。他起先不知道自己看到的是什么,后来他从睡梦中睁开眼睛,一下子就看见了那张伊利钟楼的明信片。明信片放在壁炉架上,被路灯的亮光照着,模模糊糊的能看出个大概。

  彼得又把眼睛闭上了,他不愿意看见那个大教堂的钟楼。他集中意念,幻想汤姆此时此刻会做些什么。同时他开始默默地数数,想让自己赶紧睡着。他没有像往常那样数一只只羊越过栅栏,因为花园里既没有羊,也没有栅栏。他只在心里默数着数字。

  一个个单调、有节奏的数字,慢慢地将彼得送入梦乡。他迷迷糊糊地感到自己正在急切地寻找汤姆,这使他很高兴,不用说,他肯定很快就会看见花园了。他只要跟着汤姆……这时候他真的睡着了。即使在睡梦中,他也在继续数着数字,现在这些数字变成了某一种具体东西的数目。花园仍然没有找到。他数的是一些台阶——一座灰色钟楼里盘旋着向上延伸的台阶,尽管在睡梦中,他也懊恼地看出这依然是伊利大教堂的钟楼。

  到伊利大教堂钟楼顶上的台阶一共有将近三百级——准确地说,是二百八十六级。至少,汤姆边走边数时得到的是这个数目。他走在那批游客的最后,他的前面就是哈蒂。

  终于,他们猫着身子穿过一道小门,来到钟楼的铅皮屋顶上。这是这里最高的地方了。他们从低矮的挡墙上朝下面望去,看见下面宏伟的教堂大中殿的屋顶。越过伊利城的鳞次栉比的房顶再往远处眺望,他们看见一个个黑糊糊的烟囱管帽,冬天取暖的青烟从里面袅袅地冒出来。烟的轨迹不再是垂直向上,因为四下里起了一点儿小风。这微弱的风声,以及伊利火车站一辆火车开过时扑哧扑哧的喷气声,就是他们所能听到的全部声音了。

  他们刚看到小镇,紧接着就看到了小镇外面,因为伊利镇是个很小的地方。他们看见小河顺着小镇的一侧流过。他们的目光向下游追寻,看见一片白茫茫的冰面,婉蜒曲折,在夕阳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朝着利特尔港、丹佛、金斯林和大海的方向,消失在远处的迷雾和黄昏之中。然后,他们又回头眺望他们从卡斯尔福德一路过来的路线:多么远的距离啊,远得简直令人震惊。

  钟楼管理员指着远处的什么东西,说那就是卡斯尔福德的尖塔。接着,他又引导游客们到另一边去眺望彼得伯勒的方向。哈蒂跟着其他人一起过去了。

  汤姆待在原地没动,仍然望着卡斯尔福德那边。这时候他是独自留在屋顶的这一边,可是接着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感觉,似乎他并不是一个人。有人刚刚从旋转楼梯的那道小门出来,此刻就站在他的旁边。他还没有转身就知道了,那个人是彼得。

  哈蒂从屋顶的另一边转过头来,寻找汤姆的身影。结果,她看见的不是一个男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