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369-丹溪治法心要 >

第3部分

369-丹溪治法心要-第3部分

小说: 369-丹溪治法心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一
大头天行病(第十五)
属性:此湿气在高巅之上,从两颐颊热肿者是也,俗云鸬 
温。东垣有方,羌活、酒芩、酒蒸大黄,随病加减,切勿用降药。十五、六日服小柴胡汤。不效仍用发散,紫苏、 
陈皮治效。东垣云∶阳明邪热太甚,资实少阳相火而为之,视其肿势何部,随经取之,治之当缓,勿令重剂,过其病所, 
阳明为邪首,大肿少阳为邪本,于耳前后,以酒芩、酒连、炙甘草、水煎,少少不住服。或剂毕,再用鼠粘子,于新瓦 
上炒香,同大黄煎成,去渣,纳芒硝等分,亦时时呷之,毋令饮食在后。微利及邪气已,只服前药;未已,再同前次第 
服之,取大便邪气已则止。阳明渴,加滑石、石膏;少阳渴,加栝蒌根∶阳明行经,升麻、芍药、葛根、甘草;太阳 
行经,羌活、荆芥、防风,并与上药相合用之。 

卷一
冬温为病(第十六)
属性:非其时而有其气者,冬气君子当闭藏,而反泄于外,专用补药带表散,如补中益气汤之属。入方∶以竹筒两头留 
节,中开一窍,纳大粉草锉碎于中,仍以竹木钉、油灰闭窍,立冬日浸于大粪缸中,待至立春先一日取出,于有风无 
日处,干二十一日,愈久益好,却破竹取草为细末,大治阳证疫毒。一云亦治肿毒,并治金疮水调敷之。其脉左寸大 
于右寸,浮缓而盛,按之无力。 

卷一
疟(第十七)
属性:有风、有暑、有食、有痰、有老疟、有疟母。老疟病者,此系风暑入在阴脏也,用血药引出阳分而散,一补一 
发,川芎、红花、当归,加苍术、白术、白芷、黄柏、甘草,煎露一宿,次早服之。无汗要有汗,散邪为主带补。 
有汗要无汗,补正气为主带散。散邪发汗,紫苏、麻黄之 
属。补正气,人参、黄 之类。有疟母多在胁下,令人多汗、胁痛,以丸药消导。醋煮鳖甲为君,三棱、蓬术、海 
粉,醋煮香附、青皮、桃仁、红花、神曲、麦 、随证加减用之。一本自香附以上俱用醋煮。三日一发者,受病一年; 
间日发者,受病半年;一日一发者,受病一月;连二日发住一日者,气血俱受病。一日间一日发者,补药带表药,后以 
截疟丹截之。在阴分者,用药彻起在阳分,方可截。入方∶川常山、草果、知母、槟榔、乌梅、穿山甲炒,甘草 
炙,以水一大碗煎至半碗,露一宿,临发日早,或发前二时,温服之。如吐则顺之。大法暑风必当发汗。夏月多 
在风凉处歇,遂闭窍不泄;恶食者,必从饮食上得。疟而虚,须先用参、术一、二帖托住其气,不使下陷,后用他药 
治之。内伤挟外邪同发,内必生痰,外必以汗解,二陈汤加草果、常山、柴胡、黄芩之剂。疟而甚者,发寒热,头痛 
如破,渴而饮水,自汗,可与人参、黄 、白术、黄芩、黄连、栀子、川芎、苍术、半夏、天花粉等治。久病疟者, 
二陈汤加川芎、苍术、柴胡、白术、干葛。一补一发,近午时发者;近午发而汗多烦渴者,黄 三白汤加芩连。寒 
多、脉弱、体倦、食少,局方人参养胃汤。疟因劳役,或忧思而作,汗多食少,倦甚懒言语补中益气汤。痰滞胸 
满,热多寒少,大便燥实大柴胡汤。疟病能食而痰伏者,小胃丹。疟大渴大热之甚,小柴胡汤去半夏,加知母、麦 
门冬、黄连。大率暑疟,多用小柴胡汤、人参白虎汤之类。疟渴,生地黄、麦门冬、天花粉、川牛膝、知母、炒 
柏、干葛、生甘草。疟后,白术 半夏(各一两) 黄连(五钱) 白芍药(三钱) 陈皮(五钱) 上末之,粥丸。 
久疟不得汗,二陈加槟榔,倍苍。白术。一人疟后手战,此痰郁格涎吐后 
好。截疟青蒿丸∶青蒿(一斤) 冬瓜叶(二两) 官桂(二两) 马鞭草(二两) 上将三叶焙干,为末,丸如桐 
子大,每一两分四服,当发日前一时服尽。又方∶槟榔 陈皮 白术 常山(以上各二钱) 茯苓 乌梅 浓朴(以上 
各一钱) 上作二帖,每服酒水各一盏,煎至半盏,当发前一日进一帖,临发日进一帖,服后少睡片时效。疟必数发 
之后,便以截药除之,最为好法。若发得中气虚弱,病邪愈深,或数月、周岁者,虽神医亦不能愈。虽治而暂安,或因 
饮食与外邪所伤,又复举发,近世多苦于此,用好常山一两,槟榔五钱为末,面糊丸,如桐子大,每丸当发前一日 
两服,即效。或常山饮子亦可。截法,用守真先生丸子,雄黄一两,人参五钱,五月五日用粽子尖为丸,桐子大,于 
未发早,面东,井华水送下一丸,忌诸热味。(人参一云人言) 又方大黑豆(七钱) 雄黄(一钱) 轻粉(五 
分) 人参(一钱) 薄荷(五分) 甘草(一钱) 上为末,滴水丸如小豆大,鸡鸣时新汲水面东吞一丸。(人参 
一云人言) 又罗谦甫方紫河车丸用∶紫河车(一两) 生甘草(五钱) 绿豆(一两) 人言(一钱另研) 上为 
细末,每服五分,新汲水少许送下。如隔日发夜服;频日发者,则夜睡深时服。忌荤腥、瓜果、酒面、鱼鸡等肉,并生 
冷等物。三两日一发者;受邪气深者,只一服。十岁以上服一字,三岁半字,孕妇勿服。一人年六十,禀 
壮味浓,春病疟,先生教以却欲食淡,不听。医与劫药三、五帖而安,旬后又作又与,绵延至冬求治,先生知其久得 
汗,惟胃气未完,时天大寒,又触冒为寒热,非补不可。以一味白术为末,粥丸,与二斤令其饥时,且未与食,取一 
二百丸热汤下,只以白糜粥调养,尽此药,当大汗而安。已而果然如此者多,但药略有加减耳。一人久疟腹胀,脉不数 
而微弦,重取则来不滑利,轻取则无力,遂与三和汤索氏者 
三倍,加白术入姜汁服之,数服,而小便利一、二行,腹胀稍减,又随小便短少,作血气两虚治,于药中入人参、牛 
膝、当归身,作大剂,服四十余帖而愈。一妇人病疟,间两日一发,饮食绝少,经脉不行已三月矣。诊其脉,两手俱 
无,见其梳妆不异平时,言语行步并无倦怠。因悟经不行非无血也,乃痰所碍而不行也;无脉者,非血衰少而脉绝,实 
由积痰生热结伏,而脉不见耳。当作实热治之,遂以三花神 丸与之。旬日后食稍进,脉亦稍出,一月后六脉俱出,但 
带微弦,疟犹未愈。盖胃气既全,春深经血自旺,便自可愈,不必服药。教以淡滋味,节饮食之法,半月,疟愈而经 
亦行矣。一老人患疟半载,脉之两尺俱数而有力,色稍枯,盖因服四兽饮等剂,中焦湿热下流,伏结于肾,以致肾 
火上运于肺,故疟嗽俱作,用参、术、芩、连、升麻、柴胡调中,一、二日与黄柏丸服之,两夜梦交通,此肾中热解无 
忧,次日疟嗽顿止。一富人年壮病疟,自卯时寒,至酉方热,至寅初休,一日一夜止苏一时,因思必为入房感寒所 
致。用参、术大补,附子行经,加散寒以取汗。数日不得汗,病如前。因误足腑之道远,药力难及,用苍术、芎、桃 
枝煎汤以器盛之,扶坐浸足至膝,一食顷以前,所服之药饮之,其汗通身大出,病即愈。久病者,不可直截,必用一 
补一发,凡砒霜等药不可轻服,以其有毒故也。在阴分者,难治;在阳分者,易治。疟母必用毒药消之,行气削 
坚为主。东垣谓寒疟属太阳当汗;热疟属阳明当下;寒热疟属少阳当和。在三阴即不分,总为温疟,此言甚是。但三 
阴经之说不明,作于子午卯酉日少阴疟,寅申巳亥日厥阴疟,辰戌丑未日太阴疟。其脉弦,热则弦而带数;寒则弦而 
带迟。亦有久病此,而脉极虚,微而无力,似乎不弦,然必 
于虚微之中,见弦,但不搏手耳,细察可见。 

卷一
咳嗽(第十八)
属性:有风寒、有火、有痰、有劳、有肺胀,风寒行痰开腠理,二陈汤加麻黄、杏仁、桔梗之类。火主降火,清金化 
痰。 劳主补阴清金四物汤加姜汁、竹沥。肺胀而嗽者,主收敛,用诃子、青黛、杏仁。诃子能治肺气,因火伤极, 
遂成郁遏胀满,取其味酸苦,有收敛降火之功,佐以海粉、便浸香附、栝蒌、青黛、半夏曲、姜蜜调噙之。痰饮嗽主 
豁痰,随证加减。肺胀嗽,左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养血以降其火,疏肝以清其痰,四物汤加桃仁、诃 
子、青皮、竹沥。血碍气作嗽者,桃仁、大黄、姜汁为丸。食积痰作嗽发热者,半夏、南星为君,栝蒌、萝卜子 
为臣,青黛、石碱为使。妇人形瘦,有时夜热嗽痰,经事不调,青黛、栝蒌仁、便浸香附为末,姜蜜调噙。清金丸 
治食积火郁嗽,知母、贝母各半两,巴豆霜五分上末,姜汁丸,青黛为衣,每服五、七粒,食后温汤下。劳嗽吐红, 
人参、白术、茯苓、百合、红花、细辛、五味子、官桂、阿胶、黄 、半夏、门冬、杏仁、白芍药、甘草,上件服,热 
则去桂、 用桑皮、麻黄和节、杏仁和皮用。火郁嗽者,诃子、海石、栝蒌仁、青黛、半夏、香附。咳嗽声嘶者, 
此血虚受热也,用青黛、蛤粉,蜜调噙化。久嗽风入肺者,宜用烟筒法。干咳嗽者难治,此系火郁之症,乃痰郁 
火邪在肺中,用苦梗以开之下,用补阴降火药不已,则成劳。用倒仓法好,此症不得志者,有之。肺郁痰嗽,睡不 
安宁,清化丸∶贝母、杏仁,末之,砂糖入姜汁、炊饼丸噙。定嗽劫药,诃子、百药煎、荆穗,末之,姜蜜调噙 
化。嗽而胁痛,用青皮,挟痰须用白芥子。又方二陈加南星、香附、青黛、姜汁。痰喘嗽,杏仁、莱菔子炒,等分 
研,糊丸服。嗽而口燥咽干,有痰不用半夏、南星,而用栝蒌、贝母。水饮者不用栝蒌、贝母,恐泥膈不快。治心 
烦咳嗽等症,以六一散加辰砂。上半日嗽多者,有胃火,知母、石膏。午后嗽多者,阴虚,四物加炒柏、知母。 
五更嗽多者,此胃中有食积,至此时流入肺经,以知母、地骨皮、降肺火。黄昏嗽多者,火气浮于肺,不宜用凉药, 
宜用五味子敛而降之。有痰,因火动逆上,先治火,后治痰。肺虚甚而嗽者,用人参膏以陈皮、生姜佐之,此好色 
肾虚者有之大概。有痰者加痰药。知母止嗽清肺,滋阴降火,夜嗽宜用。饮酒伤肺痰嗽,以竹沥煎紫苏入韭汁,就 
栝蒌、杏仁、黄连,末丸服之。吐血嗽血∶红花 杏仁(去皮) 紫菀 鹿茸 枇杷叶(去毛) 桑皮 木通(以上 
各一两) 大黄(半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噙化。久嗽痰喘,杏仁去皮尖,用来复丹炒,等分为末,粥丸如麻 
子大,每服十五丸,白汤下。阴虚气喘,四物汤加陈皮、甘草些少,以降其气,补其阴,纳白芍药须用酒浸日干。 
湿痰带风喘嗽,一味苦寒不可,宜服千缗汤、坠痰丸。一方∶皂角、卜子、杏仁、百药煎,共为末,姜蜜为丸,噙 
之。痰嗽方∶酒洗黄芩(一两半) 滑石(五钱) 贝母 南星(各一两) 白芥子(五钱去壳) 风化硝(二 
钱半,取其轻浮追降) 上为末,汤浸炊饼丸,青黛为衣。治嗽痢者,多用粟壳,不必疑,但要先去病根,此乃收后 
药也。阴分嗽者,多属阴虚。有嗽而肺胀壅遏不得者,难治。治嗽有痰,天突、肺俞二穴灸之,能泄火热,大泻气,一 
作火泻。肺热穴在三椎骨下,各横过一寸半是穴,多灸壮数。痰积嗽,非青黛、栝蒌不除。有食积人,面青、白、黄色, 
常面上蟹爪路,一黄一白者是。咳逆嗽,非蛤粉、青黛、栝蒌、贝母不除。治嗽烟筒法∶佛耳草(一钱) 款冬花(一 
钱) 鹅管石 雄黄(各五钱) 艾铺烧烟吸,茶汤送下。治嗽劫药∶五倍子(一钱) 五味子(五钱) 甘草(二 
钱半) 风化硝(一钱) 上为细末,蜜丸噙化。气虚喘嗽,或肥人面白色,脉细弱,气弱,少食,有汗,苍术 
调中汤。热症加黄苓、紫苏;痰多加半夏、贝母、栝蒌。肺痿嗽者,人参平肺散。血虚喘嗽,或瘦人面红色,脉弦数 
者,久嗽阴虚者,少食涕唾稠粘者,初嗽成劳者,痰苏带红者皆主之。热甚加黄芩、紫苏、半夏。气虚喘嗽倦懒者, 
不食不睡,自汗发热,脉洪大而虚,或沉细弱,或喘,或嗽,补中益气汤。甚者加五味子、知母、麦门冬;汗多者,去 
升麻、柴胡;喘嗽甚者,加桑白皮、地骨皮。阴虚喘嗽或吐血者,四物汤加知母、黄柏、五味子、人参、麦门冬、桑白 
皮、地骨皮;脉细数痰盛,或加栝蒌泻之;食少加白术、陈皮。风寒郁热于肺夜嗽者,三拗汤加知母;脉大而浮有热加 
黄芩、生姜。气血俱虚咳嗽吐红者,八物汤加麦门冬、知母,并泻肺气药。喘嗽遇冬则发此,寒包热也,解表则热自除。 
用桔梗枳壳汤,枳、桔、橘、半,再加防风、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