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唐重生李世民-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是你的疏议,就没有不呈上的道理。拿来给朕。”陆贽呈上了折子,李世民翻看看了一眼,眉头就锁了起来。
“陛下……微臣这份疏议,是不是太过自做小人?”陆贽试探的问。
李世民微微笑了一笑,将折子折起来放到一边,说道:“身为谏议大夫,这是你地职责所在。朕很高兴你能想到这些。或许这些事情许多人都想到了。可是真正提出来的,却只有你陆贽一人。”
陆贽不动声色地说道:“那陛下……也想到了这些吗?”
“非但是想到,而且是一直都有些担忧。”李世民说道,“你说得对。朕虽然是登基了,而且在长安的地位稳如磐石。但是,在大唐其他地一些地方,那些仕族豪门却未必就对朕服服帖帖了。人心难收。人心难伏,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除了关内、西川这些地方,朕对其他的地域都没有什么控制力。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心不服。朕是用的非常手段登上的帝位,那些地方的仕族豪绅们。难免会对朕颇有微辞,口服心不服。而且正如你所说,太上皇与前太子贤王,经营大唐多年,亲信党羽遍布天下。朕赶走了他们自己登上皇位。也会让他们心存芥蒂,甚至是有些怒怨。朕一直在想一个切实可行地办法去抚慰那些太上皇和前东宫的旧臣。不知道敬舆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
陆贽拱手拜了一拜,微笑道:“陛下不回避这些问题。而且敢于直接面对并想着去解决,就已经是成功了一半。微臣以为,解铃还需系铃人。要想收服太上皇与前东宫的旧臣,让天下归心……唯有让太上皇或是贤王出面。没有比他们更好的说客了。”
李世民眉头微微一皱,定定地看着陆贽,也不答话。陆贽仰起头来迎上皇帝的眼光,并不退缩,反而谈笑自若的道:“陛下莫非有些不放心?让太上皇与贤王出面去招抚他们的旧臣。的确是很有风险。所以微臣刚刚说了,这份疏议,微臣不知道应不应当呈上来。”
“天下归心……”李世民微微地点头,喃喃自语道,“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唐的天下有那么多地门阀仕族。如果没有一个很有力的办法,短时间内的确是难以让他们都对朕俯首帖耳。你说的这个法子。还是可行的。不过……太上皇退居大明宫养病,贤王远在西蜀幽居。朕怎么好去劳动他们二人?”
陆贽呵呵的笑了起来,说道:“如果太上皇和贤王都不好出面,那只好退而求其次。让太上皇与东宫旧臣当中的最为得力和有声望的人,出面招抚。”
“言之有理。”李世民微微一笑,“那么,这个人选也就非你莫属了。”
“微臣倒是愿意接下这个差事。只是不知道,陛下和陛下身边地大臣们,能不能放心?”陆贽平静的说道,“微臣是前太子一手提拔起来的,也是太上皇比较信任的宰相。陛下就不担心,微臣到了地方,会鼓动那些仕族豪门朕合起来反抗陛下、复僻旧帝吗?”
李世民微眯着眼睛盯着陆贽,缓缓的站起身来。片刻后,他摇了摇头,说道:“你,陆敬舆,不会干这样地事情的。”
“为什么?”陆贽露出了一丝冷笑。
李世民扬嘴一笑:“因为你不仅仅是太上皇和东宫旧臣,也是社稷之臣。你忠于太上皇忠于前太子,更忠于大唐地社稷和天下。朕不相信,你会干出那些为祸社稷的事情来。所以,朕可以放心大胆的放你出去,招抚太上皇与东宫旧臣。没有人比你更加合适。”
陆贽的脸色微变,凝神一怔,有些呆呆的看着李世民:“陛下……当真信得过陆贽?”
李世民微微一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以为朕敢启用你陆贽当宰相,当真只是为了照顾太上皇和前太子的情面、稳定长安官将们的心吗?朕看中的是你的忠诚、正直和才华。你敢于给朕上这道疏议,也更加证实了你的坦承和磊落。给朕说说,你如果要离京招抚,最先到哪里?”
“并州,太原。”陆贽简短的说出了四个字。
“很好。朕也很想你先去北都。河北现在局势动荡,有你这个招抚使去一趟,朕也才能安心。”李世民说道,“事不宜迟,你马上动身。朕即刻下旨,加封你为监察御史、河北道巡察使,代朕巡牧并州。赐尚方宝剑,所到之处,如朕亲临。另外,王丕和王叔文这两个人,你也一并带去。朕派飞龙骑将军薛平,率二百飞龙骑卫士当你们的钦差卫队。”
陆贽周身一颤,怔怔的看了李世民半晌,双膝一弯拜倒下来,大声说道:“微臣遵旨!谢陛下隆恩!”
李世民面带微笑,心中暗道:陆贽,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天下归心……这比获得千军万马还要重要。我在关内帝都这一带的地位固然是无可动摇,可是天下仕族豪门的拥戴,也是必不可少的。就看你的了,陆贽。
陆贽走后,李晟进到了御书房。他犹豫了一下,对皇帝说道:“陛下……准了陆贽的疏议?”
“嗯,准了。”李世民微微一笑,说道,“这件事情,陆贽先和你商议过了?”
“是的。”李晟也不否认,说道,“微臣当时也有些犹豫。让太上皇和贤王出面,这肯定是不现实的。到头来,陛下肯定会让陆贽出面去办这件差事。可是陆贽……他可是太上皇和前太子的亲密心腹,一直对他们二人忠心耿耿。微臣是有些担心,陆贽到了地方,会不会真的去为陛下办事。”
“放心吧,他会的。”李世民十分肯定的微笑,说道,“陆贽是忠臣,是贤才。他忠于太上皇和前太子,可是更忠于大唐的天下。他这样的人才,知道什么事情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那就好……”李晟吁了一口气,转口说道,“陛下,阁部刚刚收到河北传来的奏折。马燧那边,有重要消息传来了。”
“哦?快拿来给朕看看!”
第三卷 九鼎 第324章 阻力重重
黑龙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7…18 11:11:03 本章字数:4497
李世民展开奏折来看,没读几行,就有些不痛快了。李晟看着皇帝的脸色有些不悦,惊讶的道:“陛下,马燧在奏折中说了什么?”
“怎么,你都还没有看吗?那拿去看吧。”李世民将奏折递给马燧,脸色有些不好看。
李晟看了一遍,也愕然的惊道:“马燧……要乞骸骨归田?怎么会这样!”
“这个马燧,跟朕玩起了矫情了!”李世民有些生气的说道,“朕只是想让他归朝做宰相,辅佐朕来进行兵制改革。他肯定是以为朕担心他拥兵在外放不下心,调他回朝是要夺他的兵权。”
“这……”李晟也一时语塞,接着看了奏折,说道,“马燧又举荐了他手下大将李光进、李光颜兄弟二人,统兵镇守河北。他这样做,倒是有点安排后事的味道。”
李世民问道:“李光进和李光颜这两兄弟,你熟悉么?”
“略知一二。”李晟说道,“大哥李光进,今年还不到四十岁;二弟李光颜,比他兄长年少十岁。他们兄弟二人,一直是马燧麾下最为得力的战将。李光进擅于用兵极富谋略;李光颜武艺超群勇冠三军。这兄弟二人在河北军队里的声望极高。军中的将士们称呼李光进为大大夫,李光颜为小大夫。再加上一个段佐,这三人就是马燧最为倚重的三员大将。这些年来,马燧之所以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离不开这三人的鼎力相助。”
李世民眉头轻锁思索了一阵,缓缓点头道:“朕明白马燧是什么意思了。”
“何意?”李晟疑惑不解。
李世民微微笑了一笑,说道:“马燧和他手下的那一批战将,都是太上皇与前太子的人。虽然在最关键的时候他们倒戈投效了我,但是心中仍然无法割舍对太上皇和贤王的感情。同时,又担心朕会对他们不放心。会削他们的权,甚至是暗中忌惮治办他们。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马燧为了保全部下,愿意自己退出朝堂不问政事。这就是为了向朕表示,他马燧无意在朝堂之上争权夺利。如果没有了他马燧,朕要控制他手下那些大将,就会更容易了。”
“哦。原来如此……”李晟恍然大悟,说道,“可是陛下一直以来都对马燧十分的信任。当初陛下还是太子地时候,就将十万大军和大唐在河北的半壁江山都交给马燧了。事到如今,他为什么还这样疑心忡忡呢?”
“呵呵!”李世民笑道。“良器,你说错了。不是马燧疑心忡忡,而是马燧的部下们,对朕并不完全信任。马燧的这道折子,朕第一眼见了着实有些不舒坦。可是细心一想。又觉得他这道折子上得很聪明。良器,你想一想。既然他马燧都要退位不管事了,为什么还举荐了自己的两个大将来坐领河北?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对呀……”李晟寻思了一阵。突然醒悟,说道,“马燧,这是为了给陛下一个收拾河北将士之心的机会?!”
“说得很好!”李世民称赞道,“马燧上的这道折子,肯定是事先跟部下说明了地。假如朕是一个小肚鸡肠的昏君,肯定会答应让马燧回归田园,并且不会放心让李光进、李光颜兄弟二人坐领河北。马燧却是大胆的反其道而行之。自请辞官,又举荐自己的两名大将。假如朕先重用马燧为相,然后又启用李光进兄弟的话……”
“那李光进、李光颜以及马燧麾下旧部,一定对陛下诚心佩服、誓死效忠!”李晟有些激动地说道,“陛下能有这样的胸襟和气度。他们没理由不折服!”
“说得好。”李世民面露微笑,说道。“让中书省起草一份圣旨。朕正式任命马燧为尚书左仆射,率八万大军回到长安,入朝理事。任命李光进为河北道行军大总管,总摄河北道诸州县兵马;徐光颜为并州大都督,镇守北都。”
“行军大总管?”李晟疑惑道,“陛下,何不任命李光进为并州节度使?行军大总管一职,大唐已经弃用多年。现今,其职务范围已是有些模糊。微臣担心圣旨下达后,李光进与河北诸官将会有些迷惑不解,导致职务混乱。”
“放心吧,不会的。朕会另外下旨给河北其他各州县的官将,让他们的兵马一起听候李光进调谴。”李世民说道,“马燧归朝后,兵制改革势在必行。这个时候,朕怎么还能任命节度使?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地脚么?节度使一职军政大权独揽,朕会逐渐的取缔这一项不合理的制度。”
“取缔节度使?!”李晟眉头皱起,缓缓摇了摇头,“怕是难哪!”
“难,确实是难。可是为什么难呢?就是因为大唐已经被节度使荼毒得病入膏肓、积重难返了。”李世民说道,“每个人都默认了节度使地存在,认为它的存在是合理的。也没有人想过要怎么去解决这一问题。就像当初朕在西川百对赤松德赞的猛扑一样。悬殊的实力差距让许多人都认为朕是必败无疑。可是结果呢?朕两次击败了赤松德赞,让他丢盔弃甲退回高原。事实证明,越是困难的事情,就越要有信心去面对它。先要让自己确立能够战胜它的决心,才会主动的想出能解决地办法。如果打从一开始就认定了必败无疑,那才是真的会失败。”
“陛下说得是……事在人为。再困难的事情,只要敢面对、肯努力,其实也不是不可能做到的。”李晟说道,“如果要取消节度使制度,那么诸军镇行军大总管一职,就职能明确了。到时候,刺史治民,大都督或是行军大总管治军。职能分工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衡,能很大程度的避免军政大权独揽地局面出现。可是。那些尾大不掉的节度使们,已经习惯了在自己地领地如同帝王一般的生活。他们……会甘愿放弃这样的权力和地位么?”
“所以,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苦的工作。期间,也少不了流血和战争。”李世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说道,“良器,等马燧归朝后。再加上你和李怀光、浑他们,一起帮朕出谋划策改组当前的兵制。就先从大唐的关内和西线开始。朕是打算先将朔方节度、泾原节度、凤翔节度和剑南西川节度这四个地方的兵力,进行一个重组,先做出一个示范和表率。效果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大唐天下的局势。风险很大。所以,朕要请你们竭力相助。”
李晟拱手弯腰拜了下来:“微臣一定竭尽全力!”
“嗯……”李世民点了点头,问道,“李怀光和浑,最近有什么特别的情绪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