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天下-第3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三十三票左右,只占三分之一,根本无法左右朝政,明显吃了大亏。
「而萧剑秋虽然名义上不能够决定法令和朝政,似乎只是一个傀儡而已,但是可以通过和公孙世家、令狐世家以及那些正统派的关系,获得了京畿、齐鲁、江南三地的票数,再借着天子的身分,争取获得一些荆州乃至岭南的支持,很容易超过五成以上,可以实际的掌握天下大权。风雨怎么可能同意这样的条件?」
「表面看来确实如此!」张兆微微一笑,说道:「但是根据宪政的规定,天子和九大总督在执政议会中,其实是有着不同于一般代表的特殊地位和权力的。
「天子为终身世袭,主持执政议会,如果议会表决恰好成五五之数,则天子有权再投一票;九大总督由各行省代表推选,主掌地方军政大权,每十年换选,对议会负责,如无谋反、分裂和勾结外国等大罪,则天子和议会均无权干涉。
「各行省代表则由各自行省学、士、农、工、商、军各界公选,任期五年,且每五年必须换选三分之一,不得连任超过三届。
「天子、总督、宰相或者十位普通议员联名,拥有提案权。天子或者至少三位总督联名便有权力否决议会的法案、拒绝宰相的人选乃至罢免宰相,而一旦提出否决案,则只要议会有三分之一的票数支持,则该法案和宰相的人选都将视作无效,或者就此搁置、或者重新修改,宰相则必须被罢免重选。
「即便议会没有三分之一的票数支持,则只需要天子或者至少其他三位总督联名提案,便有权提议改选议会之后重新投票表决;其中,议会成员的改选仅涉及普通代表,如果改选后议会依旧没有三分之一票数支持否决,则法案和人选通过便不得再有异议。
「同时,天子和九位总督将各派一名代表,组建中枢院,隶属于宰相,在遇到有对议会所立法案产生争议和不同理解时,有权解释和决断,但是一旦议会重新诠释,则此项解释和决断自动作废,无追溯权!」
「妙极!」燕南天苦笑着道:「涉及这个方案的人必定是个天才!五年由各界公开改选换选和不得连任超过三届的规定,可以保证人员的流动以及自主,从而削弱总督对议员的控制,维系中央的权威;天子的特权则巩固了皇室的地位,在最大程度上影响议会的进程;至于风雨拥有的三位总督和三分之一票数,便可以在实际上获得了和天子并重的权力。
「此外,中枢院的设立,宰相的产生,在议会的特殊权力以及对于地方军政的独断,则使得九位总督获得了完全的地方统治权,并且可以有力的影响到朝廷的大政方针。这个方案可以说是面面俱到,既皆大欢喜,又能够互相牵制,不会让某人大权独揽!」
「可是,这个方案虽然好,那也得诸侯们认同才行啊!」一旁始终都没有出声的颜如玉,有些担忧的说道。
的确,权力架构的维系,必须是各方势力的平衡,一旦有哪一方势力有意挑战,就必然带来权力体系崩溃的危险。
如今的宪政推出,归根究柢是因为萧剑秋和风雨联手的结果,这就必然出现了诸侯们是否心悦诚服,以及风雨、萧剑秋两人是否有意一直维系,这两个决定了宪政能否持续的根本问题。
「哈哈,你没有发现这个方案一旦推出,其实各方势力在获取各自利益的同时,也自我束缚住了吗?」燕南天不以为然的说道:「诸侯们不得不面对天子的正统名分和风雨的兵马威慑,而没有自己强大军队的天子,也必须受到诸侯的牵制;至于风雨,由于诸侯们有希望获得实际上的世袭领地和独立王国--这也正是这些无力统一天下的家伙们最渴望的东西。
「所以想必他们一定会一个比一个更为积极的维护这个宪政的,除非风雨有能力席卷整个神州,借着强大的力量彻底打破这个体系,否则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恐怕将不得不承认这个现状。」
「不错,眼下就算是最为强大的风雨,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吞下整个圣龙,所以他才会止步于巴蜀,并且支持宪政,以免……」张兆点头赞同,只是说到一半,便仿佛突然意识到什么,立刻住口。
「以免重蹈老夫穷兵黩武的覆辙吧!」燕南天却不以为意的道:「智庵但说无妨,风雨的心计和眼光的确很厉害,不能不让人佩服!」
说着,一直都谈笑风生纵横天下的燕南天,突然脸上显露出了些许的落寞,显然是勾起了自己因为逞一时之气,导致如今兵败的惨痛回忆。
「大帅说得是!」眼见气氛有些沉闷,张兆急忙将话题转回道:「以张兆看来,既然如今还没有任何一个势力,能够拥有压倒性的力量,那么这个权力体系应该会大体确定下来,而且很有可能成为一种长期的制度,来替代圣龙原有的秩序!」
「那么,燕家在此次权力分配中,岂不是非常不利?」
事实已经明摆着,一旦宪政正式实施,则燕字世家由于既和风雨有仇,又不容于天子一系--燕家勾结呼兰、异姓成王以及更早之前支持广陵帝登基这些历史,足以让河北和圣京之间产生无法逾越的鸿沟--因此,只有一个行星的资源可以利用,地位十分孤立和尴尬。
然而,看到张兆和燕南天依旧满不在乎的样子,颜如玉不由得十分迷惑。
「你别忘了,我刚才说过,九大行省的议员们,必须五年公开改选和轮替,这个措施虽然是为了增强议员的流动性和自主性,削弱总督对议员的控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但是在客观上,却也给我们造成了一个很好的机会!」看着颜如玉迷惑的神情,燕南天得意的说道。
「大帅果然深谋远虑!」紧接着燕南天话语的,是张兆。只见这位燕家第一谋士眉目上略略地思索,便立刻恍然大悟,当下含笑道:「燕帅故意摆出大败之后心浮气躁的样子,让人误以为燕家分崩离析,实在乃是示敌以弱、以退为进啊!高明,高明!」
颜如玉略略皱眉,尚未明白怎么回事,便听见燕南天大笑起来。
「哈哈,不错!」燕南天仰首眺望苍天,眼中射出逼人的神光,傲然道:「真可笑,风雨为了让燕家陷入分裂,和避免其他势力在荆州独大,特意先后让朱全从凉州全身而退,用以在中原插入一个钉子,又将燕耳秘密释放,利用他来阻挡天子和令狐家族,以及岭南对于荆州的染指,可谓机关算尽,到头来,却平白的让老夫有了良机!」
「这一招让学生好不佩服!」张兆显然已经对燕南天的部署了然于胸,当下便接着道:「只要燕耳和朱全暗中继续效忠大帅,则风雨的这一番苦心谋略,只能够是一场黄粱美梦;而燕家除了拥有河北一个行省之外,还可以从京畿、荆州获得一些票源。
「如果再能够进行外交上的纵横,争取到三分之一的票数,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未来的圣龙将是外交家和政客们纵横的舞台!如此一来,虽然实力依旧弱于风雨,甚至不如天子,但绝对可以成为左右全局的一方!更何况……」
说到这里,张兆脸上浮现出了淡淡的微笑,道:「风雨西北的三个行省,也不是铜墙铁壁、滴水不漏!首先,由于巴蜀的战事尚未结束,那些当地士绅们,从最初慑于风雨军兵威的恐惧中缓过神来,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开始对于风雨的法令或明或暗的抵制,一旦宪政正式执行,还怕他们不闹上了天?
「高唐其实是依赖宗喀大师的宗教威信来维系,最近风雨为了出风头,执意要将从印月得来的佛指舍利运送到大佛寺,无疑和喇嘛教闹得很不开心!
「再加上他的那个宝贝弟弟风雪,不知道为了什么,居然处处和他哥哥作对,甚至还私下里透露云明月为风雨生了孩子的消息,引发了各方势力的高手纷纷出动,这一切恐怕够我们刚刚上任的凉国公头疼了!」
「说得好!」燕南天冷哼了一声,说道:「虽然高唐和巴蜀暂时还闹不出什么大乱子来,但是这些隐患隐藏下来,迟早会让风雨吃苦头的;至于风雪和那个女人的事情,倒是需要好好打探一番,如果是真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圣京,恐怕会很热闹了!」
说着,燕南天和他的谋士之间,流露出了心照不宣的笑容。
~第六章 耶律楚昭~
就在燕南天和他的谋士谈论宪政的时候,在新近为风雨入京而修缮起来的凉国公府内,也正在同样的讨论着。
相较于燕南天府邸的豪华,胜利者的宅第,却显得格外简朴。
出身于平民的风雨,显然十分厌恶这种贵族的排场,所谓的凉国公府,也仅仅是当初李氏家族的一处地产,虽然也有数个庭院,但是无论装饰还是点缀,充其量却不过是富商或者三、四品官员的水准。
只是四周的铁甲森严,还有府内布局的曲折层迭,无不暗合兵法,又彰显了恢弘的气度和威严的肃穆。
一个不懂得享受的家伙!
无论是出于敬意还是出于傲慢,在那些京城的达官贵人和目光如炬的有心人眼中,对于风雨身居高位却又远离贵族所流行的奢华,不由得产生了共同的评价,只是前者有些不屑,而后者则是戒虑。
但是不管外人的心中如何想,风雨似乎并没有改变自己行为的意图。
他在接受了天子率领诸侯,以前所未有的隆重礼节迎接,以及随即与之长时间的秘密会谈之后,风雨返回自己的府第时,已经是掌灯时分。
相对于外面百姓们接着迎接风雨而兀自没有停歇的欢庆热闹(部分是圣京很久没有这样的欢庆了,部分则是由于朝廷官员为了逢迎风雨这位新贵而下达的命令),堂堂凉国公府似乎有些落寞。
以万人瞩目的英姿进入圣京的主角,也并没有任何显耀与庆贺的意思,而是不顾旅途疲劳,立刻召见了自己的心腹,先一步进入圣京,最终促成了此次宪政的最大功臣--风雨军特使耶律楚昭。
「恭喜凉公,根据宪政的法案,您拥有了和天子等同甚至更大的权力,不仅可以名正言顺的彻底拥有西北三个行省;而且可以否决执政议会提出的任何一个法案。
「您也可以在必要时解散整个议会;可以解释议会任何一个法令;最重要的还可以提名宰相的人选和更换宰相,从而控制朝廷中枢的运作。」
在书房内,耶律楚昭一边格外兴奋的称呼着风雨刚刚获得的爵位,一边自豪的介绍着自己一手缔造的杰作。
的确是一个杰作。
在复杂繁琐的种种规定之中,耶律楚昭非常自豪的认为,自己为风雨军争取了最大的权益--以三分天下的力量,获得了对于整个议会进而对于整个帝国的支配权。
这,是一场足以名垂史册的外交斗争。
而这一切,完全有赖于自己杰出的外交才华。
早在风雨军攻打巴蜀的时候,耶律楚昭便奉命秘密前来圣京。
当时,他是以西北名儒、风雨军重臣陈善道的副使的名义前来的,给外界造成的印象,便是协助陈善道运用其名望拉拢各方诸侯,以便和天子对抗,从而在即将到来的宪政中获取好处。
恐怕当初谁也料想不到,在这个来到圣京之后便时常周旋于达官贵人、名流士绅之间的特使团,其实真正掌握大权的,不是那个德高望重的老学究,而是耶律楚昭--一个来自于草原部落,被人们视为蛮夷胡人,然而又没有草原部落的野人那样孔武有力,反而更像南方人般文弱的古怪青年。
作为当年一手促成举族南迁投奔风雨军的有功之臣,耶律楚昭在外交谈判中功勋显赫,他曾经挑拨草原各部落,削弱呼兰帝国的实力,导致风雨的「汉月计画」达到了最大的成效。
他也曾经孤身一人深入敌帐,借着风雨的威势成功地说服了呼兰的大将,不费一兵一卒、兵不血刃的占领了玉门关。
不过这一切,并没有被圣京的那些自恃甚高的天子近臣们放在心上,直到谈判开始之后,自认为才高八斗的大臣们,方才发现了这个年轻人的厉害之处。
他坚忍不拔、灵活机动,时而怒发冲冠、威武不屈,时而巧妙周旋、以退为进,在彬彬有礼丝毫不逊于圣龙名门的风度礼节背后,有的却是对于既定目标的执着,对于复杂陷阱的敏锐,对于唇枪舌剑的娴熟,对于方式方法的现实,以及实现目标的狡猾。
虽然说外交的成功源于力量的根基,但是同样的力量,却完全可能在不同的外交家手中,结出不同的果实。
耶律楚昭则的确没有辜负风雨的信任。
通过不懈的努力,风雨军获得了战场之上无法获得的利益--对于风雨军极其有利的势力范围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