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主要将帅的最后结局-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国防及治安秩序委诸贵国,所需经费由我方负担。
2。贵国军队在国防上所需之铁道、水路、航空等的管理及铺设新线,委任贵国或 指定之机关办理。
3。援助贵国军队必需之设施。
4。贵国人中具有远识名望人士可选为参议府参议,亦得任中央、地方官吏。贵国 人士之选定、推荐、免职,在贵军司令官同意之下进行。变更参议人数及总数时,另行协议 。
5。将来两国正式缔结条约时,以上述各项主旨为基础。
以上约定事项,应成为日满关系及有关指导满洲国将来的基础。溥仪心里当然明白,只要一签字,他就成了日本人的傀儡,而这个“满洲国”, 也只是日本人用来掩人耳目的傀儡政权罢了。即便有一天真的登基做了皇帝,恐怕也是个日 本人的儿皇帝。可事到如今,已经没有其他办法了,无奈的溥仪拿起笔在“换文”上签了字 。3月9日,溥仪在关东军的安排下,在“新京”举行了“就职典礼”,并发布了《执政宣言》,任命板垣征四郎为“满洲国”“执政顾问”。在溥仪的强烈要求下,1934年3 月,“满洲国”更名为“满洲帝国”。
板垣征四郎终于实现了侵略中国东北,将其变为大日本帝国殖民地的计划,“功 勋卓著”的板垣自然被日本统治集团大为嘉奖了一番。1932年8月,板垣征四郎被破格晋升 为少将。
话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后,大大刺激了其侵华野心,很快便挥师南下, 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华北。
1933年2月,关东军大举进犯热河。板垣征四郎披挂上阵,从奉天奔赴天津,建 立“板垣”机关,负责北平和天津方面的“谋略”工作,配合关东军作战,企图策动华北“自治”,以炮制出一个和“满洲国”相似的傀儡“华北国”。
刚到天津,板垣征四郎就立即向日本军部提交了一份分裂华北的计划。在这项“计划”中,板垣根据对中国情报的刺探,把华北的中国军政要员分为四派:蒋派、反蒋派、 现状维持派、首鼠两端派。他认为可以通过策反工作,利用后三派及北洋军阀的残余势力, 从而将蒋介石在华北的力量排挤出去,再以这些人为骨干,建立起由日方操纵的傀儡政权。 获得军部首肯和支持后,板垣征四郎开始秘密实施这一计划。他先是和密友土肥 原贤二计划,策反北洋军阀段祺瑞、吴佩孚和孙传芳,在北平成立亲日政权。但这些人物慑 于当时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抗日浪潮,对于板垣的登门拜访要么让其吃闭门羹;要么就是 嘴上答应,实际不行动;或者想答应,却被舆论抓住小辫子,不敢妄动,总之板垣的计划 一直难以得逞。
板垣征四郎后来看上了曾任湖南省督军的张敬尧。张敬尧任湖南督军时,苟捐杂 税、鱼肉百姓,后被赶下台,闲住天津,妄想东山再起。当板垣征四郎找到张后,两人一拍 即合。板垣计划由张敬尧在天津收罗旧部,然后发动一次“平津暴动”,宣布成立“自治政 府”,由张敬尧任“自治政府”头目。双方拍板后,板垣征四郎随即给张敬尧700万日元, 作为张的活动经费。
张敬尧投降卖国的行径,被北平的民间抗日组织“专锄汉奸救国团”得知,该团 于是接连向张敬尧寄出7封警告信,警告张敬尧立即停止卖国行动,否则将采取严惩手段。 可是,张敬尧不思悔改,他改名化装从天津潜往北平继续活动。1933年5月7日,汉奸张敬尧在所居六国饭店被刺,次日身亡。因为张的遇刺身亡 ,板垣征四郎花了700万元的钞票,结果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关东军对板垣这段期间的活动极为不满,撤去了他奉天特务机关长兼天津特务机 关长的职务。接着,命他以“参谋本部特派员”身份去欧洲、印度、菲律宾及南洋群岛等地 “视察旅游”一番,先离开对华工作一段时间。
1933年6月,国民政府与日本关东军代表在塘沽签订《塘沽协定》,实际上承认 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东三省及热河的占领。这时,华北就更加成为日本一定要得到的猎物 了。
1934年8月1日,板垣征四郎调任“满洲国”军政部最高顾问,同年12月关东军人 事变动,武藤信义离任关东军司令,南次郎继任,西尾寿造担任关东军参谋长,板垣征四 郎则被晋升为关东军副参谋长,兼驻“满洲国”武官。1936年3月,升任参谋长,直至1937 年3月调任广岛第五师团师团长以前,板垣在关东军任职的这两年半时间里,一方面继续强化 日本对“满洲国”的统治,另一方面,不愿放弃“华北国”的梦想,伙同土肥原贤二先是 策动内蒙独立,后是苦心孤诣地策划所谓“华北自治”。
炮制傀儡政权的板垣征四郎(7)
关东军的内蒙工作早在板垣征四郎出任关东军副参谋长之前就已经展开,并先后 在乌珠穆沁右旗、阿巴嘎旗建立了特务机关。板垣出任关东军副参谋长和参谋长期间,曾先后三次“不辞辛劳”地亲赴内蒙, 为日本谋求在内蒙的“权益”而竭尽全力。
板垣不仅亲自帮助扩建蒙古军队,促成德王与关东军司令南次郎会谈,而且企图 把内蒙从中国分裂出去,阴谋策划内蒙古“独立”,制造一个由日本人控制的“蒙古国” 。但这一阴谋计划不久后就败露了,一个日本间谍和被收买的一个美国人、一个瑞典人在西 安被杨虎城将军抓获,迅速执行枪决。板垣征四郎的“蒙古国”之梦又破灭了,但是“蒙古 军政府”却还是建立起来了,它与“满洲国”、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连为一体,共同为日本帝 国主义侵华服务,这被板垣视为自己的“得意之作”。
1935年1月,副参谋长板垣会集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等在大连开会。会议以《塘沽协定》为中心,商讨了进一步对华政策。会议最后形成了下一步的行动方针:对满洲的 方针是由“治安第一主义,变为经济第一主义”;对华北的方针是“始终企图整个问题之解 决,在达到最后目的之前,则用侧击旁敲的办法,逐步前进”。
按照既定方针,1935年5月,关东军与日本华北驻屯军勾结,以天津日本租界内 两个汉奸报社社长被杀和国民政府遵化县县长资助热河抗日武装的孙永勤部队,违背《塘沽 协定》为借口,挑起所谓“河北事件”,乘机以武力相逼,迫使国民党政府让步。蒋介石奉 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不愿与日军正面对抗,步步妥协退让,最终派何应钦与日华北 驻屯军司令达成所谓《何梅协定》。通过这个协定,日军不废一枪一弹即占领了河北和平津 的战略要地。板垣征四郎策划的所谓“逐步前进”的阴谋得逞。
同时,板垣又指挥关东军炮制了“张北事件”,迫使国民党政府再次妥协退让, 于1935年6月27日,秦德纯与日方代表土肥原贤二签订《秦土协定》。日军通过《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攫取了华北大部分权益,占据了华北的 战略要地,为进一步武装攻占华北做好了准备。
板垣征四郎随后又与土肥原勾结在一起,拟订了以“反共”为口号,建立所谓“华北防共自治政权”的计划。在大本营的支持下,土肥原策动大汉奸殷汝耕,于1935年12月 25日,在通州成立了“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从此,冀东20余县落入日寇之手。
加紧对国民党华北实力人物的策反工作是板垣征四郎进行的另一项阴谋。
以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为代表的河北及平津地区的地方实力派人物,面对日军威 逼利诱,而南京中央政府又无力支持其抵御日军进逼的情况下,不得不宣布自治,成立了 以宋哲元为首的“冀察政务委员会”。随着这个委员会的成立,整个冀察实际上已半脱离国 民政府,板垣基本上实现了其“华北自治”的目标。
屡立“奇功”的板垣被天皇委以重任,把历史悠久、装备精良的“王牌”师团第五师团归其指挥,荣耀一时。不想却先遭平型关一役的重挫,再吃台儿庄 战役的败绩,他只有“切腹以谢国人了”
伴随日军的步步进逼,整个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1936年12月12日,张学 良、杨虎城在西安软禁蒋介石,实行“兵谏”,迫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7年初,国共 两党实现停战,共同抗日。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城西南的卢沟桥附近制造了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 战争,疯狂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
早在1937年3月,板垣征四郎即被裕仁天皇亲命为精锐的第五师团师团长。板垣 为天皇的赏识而诚惶诚恐,立志要率这支“王牌”部队,为天皇“尽忠”!
战争爆发不久,板垣征四郎所率第五师团,即作为第一批增援中国战场的部队, 编入华北方面军。与其他增援部队分别沿平绥、平汉、津浦线出击,企图速战速决,先拿下 华北全境,再南下西南,“三个月内征服中国”。
板垣率领机械化装备的第五师团横扫察南,得手后,野心勃勃的板垣准备南下进 攻山西,这样一来就超越了华北方面军的作战限制范围。大本营开始不同意板垣的方案,担 心仅靠板垣师团深入山西腹地,没有取胜的把握,而且会对平汉线主要作战方向造成严重影 响,一旦开辟山西战场,必然会牵涉到东条兵团。除此以外,关东军要对付的是苏联,如其 南下山西,则会对帝国的“整体国防”带来危机。
板垣对山西蓄谋已久,这里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是华北的天然屏障。在他担任 关东军参谋长时,便以考察为名于1936年秋,对平绥铁路沿线各处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 板垣认为“制服山西就能制服华北,制服华北就能制服全中国”。
板垣通过私交将电报发到时任参谋本部作战课课长的石原莞尔处,请他帮助在参 谋本部进行游说。
大本营最终批准了板垣的计划,发起规模巨大的太原会战。板垣如愿以偿地率领 第五师团野心勃勃地向山西腹地推进,企图与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所率关东军察哈尔派遣 兵团配合,先攻占大同,再越过内长城,沿同蒲路攻下太原。
炮制傀儡政权的板垣征四郎(8)
组织太原会战,抵抗日军侵略的是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官阎锡山。他知道日军欲 取山西北大门——大同,便集结重兵准备与日军决战。板垣征四郎采取迂回战术,先集中兵 力攻占阳高、聚乐堡,使大同的中国守军侧翼暴露。面对这种状况,阎锡山对是否与日军决 战大同举棋不定。9月13日,大同守军弃城而逃,日军不战而取大同。
占领大同后,日军右翼沿同蒲铁路南进,左翼在板垣征四郎的指挥下,进攻平型 关等要隘。
板垣先命令所属第二十一旅团及第十一联队攻打广灵。拿下广灵后,板垣又命令 部队继续向浑源与灵丘方向进逼。14日,由于华北方面军主力开始攻打保定,寺内寿一命令 板垣师团主力迅速转入保定作战。板垣接到命令后仍命令所率第二十一旅团向山西方向进攻 ,在攻克灵丘后,随即将目标指向大营。
大营,位于恒山与五台山之间的滹沱河北岸,东距平型关仅15公里,自古便是屯 兵重地,攻下大营,则太原指日可待。平型关是长城南端的重要关隘,横亘于灵丘与大营之 间,地势险要,公路两侧均为山地,为河北、山西两省之交通要道。要占大营,必先取平 型关,但如果孤军深入,则可能在平型关遭到围歼。
板垣征四郎虽然清楚这些,但从他率军以来,日军所到之处从未受到什么顽强抵 抗,所以求功心切的板垣决定冒险一试。
这次,板垣征四郎失算了!
9月21日,板垣征四郎令第二十一旅团主力从灵丘出发,进犯平型关。22日傍晚 ,日军向国民党守军平型关阵地发动猛烈攻击,两军展开激战。23日,傅作义奉阎锡山之命 率预备队增援,日军进攻受阻。板垣故伎重施,命二十一旅团分兵迂回,其一部就踏入了八 路军一一五师的伏击圈。
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北的山地设伏,准备战斗24日深夜,林彪、聂荣臻所率一一五师3个团冒雨埋伏在平型关东河南镇以北公 路两侧的山地,严阵以待。25日拂晓,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第二十一联队第三大队和旅团 辎重部队,满载日军和军用物资进入平型关东河南镇山地。100多辆军车在前开路,又有200 余辆马车在中,少数骑兵殿后,一行人马一进入八路军的伏击圈便被迎头痛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