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家教智慧-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翁。
“请你告诉我。”美国游客说,“在以色列你是如何变成一个百万富翁的?”
“这很容易——你带200 万,然后你立即能挣100 万。”
只贷1 美元
一位犹太富豪走进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前,大模大样地坐下来。
“请问先生,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吗?”贷款部经理一边小心地询问,一边打量来人的穿着:名贵的西服,高档的皮鞋,昂贵的手表,还有镶宝石的领带夹子……
“我想借点钱。”
“完全可以,你想借多少呢?”
“1 美元。”
“只借1 美元?”贷款部的经理惊愕了。
“我只需要1 美元。可以吗?”
“当然,只要有担保,借多少,我们都可以照办。”
“好吧。”犹太人从豪华的皮包里取出一大堆股票、国债、债券等放在着上:“这些做担保可以吗?”
经理清点了一下,“先生,总共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不过先生,你真的只借1 美元吗?”
“是的。”犹太商人面无表情地说。
“好吧。到那边办手续吧,年息为6%,只要您付6%的利息,一年后归还,我们就把这些股票和作保的债券还给您……”
“谢谢……”犹太富豪办完手续,便准备离去。
一直在一旁冷眼旁观的银行行长怎么也弄不明白,一个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跑到银行来借1 美元呢?
他从后面追了上去,有些窘迫地说:“对不起,先生,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
“你想问什么?”
“我是这家银行的行长,我实在弄不懂,您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只借1 美元呢?要是您想借40万美元的话,我们也会很乐意为您服务的……”
“好吧!既然你如此热情,我不妨把实情告诉你。我到这儿来,是想办一件事情,可是随身携带的这些票券很碍事,我问过几家金库,要租他们的保险箱,租金都很昂贵,我知道贵行的保安很好,所以嘛,就将这些东西以担保的形式寄存在贵行了,由你替我保管,我还有什么不放心呢?况且利息很便宜,存一年才不过6 美分……”
第六十五课永恒的加法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一个犹太人佛拉尔对他的儿子杰尔说:“现在我们惟一的财富就是智慧,当别人说1+1=2 的时候,你应该想到大于2。”纳粹的奥斯维辛毒死536724人,父子俩却活了下来。
后来,他们来到美国,在德克萨斯州做铜器生意。一天,佛拉尔问儿子杰尔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杰尔答35美分。佛拉尔说:“对,整个德克萨斯州都知道每磅铜的价格是35美分,但作为犹太人的儿子,你应该说35美元。你试着把一磅铜做成门把看看。”
20年后,父亲死了,杰尔独自经营铜器店。他做过铜鼓,做过瑞士钟表的簧片,做过奥运会的奖牌。他曾把一磅铜卖到3500美元,那时他已是杰尔公司的董事长。
然而,真正使杰尔扬名的是纽约州的一堆垃圾。
美国政府为清理给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废料,向社会广泛招标。但好几个月过去了,没人应标。正在法国旅行的杰尔听说后,立即飞往纽约,看过自由女神像下堆积如山的铜块、螺丝和木料,未提任何条件,当即就签了字。
纽约许多运输公司对他的这一愚蠢举动暗自发笑。因为在纽约州,垃圾处理有严格规定,弄不好会受到环保组织的起诉。就在一些人要看这个德克萨斯人的笑话时,杰尔开始组织工人对废料进行分类。他让人把废铜熔化,铸成小自由女神像;他把木头等加工成底座;废铜、废铝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最后,杰尔甚至把从自由女神像身上扫下来的灰尘都包装起来,出售给花店。不到3 个月的时间,他让这堆废料变成了350 万美元现金,每磅铜的价格整整翻了1 万倍。
杰尔认为在商业化社会里,是没有等式可言的。当你抱怨生意难做时,也许有人正因点钞票而累得气喘吁吁。这里面的差别可能就在于:你认为1 加1 应该等于2 ,而他认为1 加1 永远大于2。
那么,犹太人为什么如此精明呢?他们是如何教育下一代呢?
每个人在童年时期都有一颗纯洁的心,他们并不知道世界的真实面目,只觉得世界很美好,世界在他们心中就像一片蔚蓝的天空。他们不仅相信自己,而且信任周围所有的人。如此天真单纯的人,当然是无法应付复杂的社会的。犹太人的习惯是不相信任何人,甚至连自己的父母和妻子也不相信。于是,这些父母从小就教育自己的孩子,世界是复杂的,绝不能轻信任何人。
有这样一则故事正好说明了犹太人的教育法:
3 岁的约翰,有一天和姐姐在客厅里玩得正高兴。这时,爸爸刚从外边回来,把约翰放到壁炉台上,然后松手道:
“约翰,跳到爸爸怀里来。”
约翰因爸爸也和自己玩,显得很高兴,笑着往爸爸怀里跳。可是,当约翰快要落到爸爸怀里,爸爸却突然抽回了手。约翰自然就落到地上,哇哇地哭开了。
小约翰哭着跑到坐在对面沙发上的妈妈怀里,妈妈也只是笑着说:“爸爸真坏!”父亲则站在一旁,以嘲弄的眼光望着可怜的上当受骗的小约翰……
在中国人看来,这种教育方法未免太残忍了!可是犹太人却认为这很正常,他们说:“像这样重复几次,孩子就自然认为,爸爸也不可相信,这样他们以后自然就不会轻信任何人。”
这种只信自己的思想,是孩子们独立意识形成的基础。从小在家庭中,他们便以一种平等的身价和父母相处,即使父母是大富翁,他们也直呼其名。他们要想得到零用钱,也必须帮家里干活,“除草10美元,卖牛奶1 美元,洗衣服5 美元,孩子无论年龄大小,一律同工同酬。”
正是这种平等和独立思想,使孩子从小就认识到,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可靠,要想生活得舒适,就得靠自己去奋斗争取!所以,他们成年之后即年满18岁后,就开始独立生活,自己赚钱养活自己!正因为这种从小就开始的教育法,他们很早就能适应社会,找到解决生计的好方法,而且凡事都小心谨慎,很少上当受骗。
其实,生意场上也是最忌轻信的。商场如战场,一不留神就会遭受巨大损失。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有一个日本商人,他曾多次模仿犹太商人的做法,在日本获得巨大成功,被称为“银座的犹太人”。但是一个犹太画家似乎还不相信他真具有了犹太人的精明,很想找机会考考他。
一天,这个日本人邀请那个犹太画家去日本的一家饭店共进晚餐。这家饭店的老板娘风姿绰约,这位画家灵感一来,立即拿出随身携带来的本子,立即画了一张素描递给她欣赏,果然名不虚传,画得确实不错。
然后,这位犹太画家接着画,一边望着日本人一边画,时而还用翘起的左手大拇指向他比画。该日本商人当然认为画家要为自己画像,便屏息敛气,正襟危坐,按着画家手指的方向左右摆好姿势。
画了足足十分钟,画家将画本递给日本人,这个日本人大吃一惊,画家画的原来竟是自己的一只大拇指!
这个日本商人面露愠色,气咻咻地对画家说:“你这混帐家伙,为什么不早说,让我空摆了半天架子!”
犹太画家哈哈大笑:“听说您被誉为‘银座的犹太人’,所以我特来考考你。
结果我发现你还不够格,因为你太容易轻信别人了,你怎么能因看见我给女老板画素描而想当然地认为我肯定会为你画素描呢?“
犹太人正因为从不轻信别人,不被许多事物的表象所迷惑,再加上知识和智慧的大脑,所以才能在生意场上纵横捭阖。很有趣的是,他们不仅不相信父亲和朋友,而且连自己的妻子也不相信。按中国的传统,妻子是丈夫的最亲密的人,要是一个人连自己的妻子也不相信,这个家庭岂不破裂?因此,许多犹太人为了避免婚后再遇到这些麻烦,就干脆不结婚,独身的犹太富翁很多。这正如一位终身不娶的犹太大律师所言:
“娶了老婆,她定会觊觎我的财产,为了得到我的财产,说不定什么时候她就会将我谋杀,我何必冒生命和财产的危险去结婚呢?”
第六十六课慈善与施舍
犹太人与中国人的巨大区别之一,慈善与施舍不仅是他们的义务,更是他们的责任。不妨先看几则笑话:
丢失的钱包
拉比和领唱人坐在拉比的书房里聊天,领唱人问拉比一个问题。
“告诉我,”他说,“如果你在街上散步,发现了一个钱包,里面有100 万元,你会怎么办?”
“嗯,如果这钱包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我想我会倾向于留下它,”拉比回答说,“100 万,多一点或少一点,对他又算什么呢?但是,如果这钱包是属于一个穷人的,我会立即归还原主的,并且在善行记录本‘拾金不昧’这一栏里填上一笔。”
乞讨的线路
有两个乞丐敲响了一所房子的大门。房子的女主人把门打开,认出了其中的一个乞丐,便问他怎么又带了个同伴来。
“我把这个线路卖给了这儿的朋友,”那个乞丐说,“我正在带着他向我的老主顾们引荐呢。”
乞丐的尊严
依地语“Shnorror”(乞丐)已慢慢融入了现代英语。自古以来,犹太乞丐就有傲骨。就连在犹太餐馆里工作的侍者,脸上也透着傲气。
故事中的乞丐来到一个大都市。他摁响了一个富裕犹太人家的门铃。女主人打开门,乞丐恳求得到些施舍。女主人很尴尬地说家中没有现钱,并建议乞丐第二天再来。
“不用了,”乞丐答道,“因为延期信贷,我已错过了一个发财时机。”
乞丐的女婿
几年来每个星期五晚上,乞丐都到富人家里去吃安息日晚宴。但是有一个星期五晚上,一个陌生的年轻人跟着他一起出现。
主人很奇怪,就问:“他是谁?”
“噢,”乞丐不耐烦地回答,“我以为我已经告诉过你了。这是我的新女婿。
你看,我答应供应他第一年的伙食!“
合法继承人
哥俩都是乞丐,他们过去常在月末去拜访富豪罗斯柴尔德,之后每人可得到50法郎。一天,哥哥去世了。这个月快过去时,弟弟又出现在富豪的府邸,领取他的“月末报酬”。然而,和以前一样,他只领到了50法郎。
“等一等,”他迫不及待地向罗斯柴尔德的秘书抗议,“我应该得到200 法郎!”
“但是你的哥哥去世了。”
“那么,谁是合法继承人,是我还是罗斯柴尔德?”
收款的办法
有个医生在维也纳过着富裕、快乐的生活,他决定抛弃自己的犹太出身,以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有一天,有个小个子犹太人来到了这个皮肤病大夫工作的医院,只见他蓄着胡子,头戴一顶绿色的圆顶礼帽,身穿一件褪色的外套,手里提着个破破烂烂的箱子。“我想见曼黑默尔教授。”他要求道。
“这不可能。”接待员立刻说道。
“‘不可能’是什么意思?我就等着他。”小个子说。在他接待室的一张凳子上坐下了,一直等了一天。接下来的几天里,他都来这儿一直等着。
到了第五天,有个刚来的接待员决定帮助这个小个子老人。“我给你透露一个消息,”他说,“曼黑默尔教授明天要开一个医学讲座,到时会用一些病人作为标本。你要想见他,惟一的机会就是混在那些病人中间。他们会在三点钟准时经过走廊,可你需要把衣服脱光。”
“哦,”老人说,“要我脱光,就脱光吧。”
于是第二天三点钟,这个老人除了戴着帽子,身上什么也没穿,手上还拽着箱子,这样来到了队伍的最后。过了一会儿,跟着其他六个“标本”,他来到了大礼堂。教授走出来,开始了演讲。
他用长长的教鞭指着第一个标本说:“看,先生们,这是一个典型的皮炎病例……”在对症候进行了冗长的描述之后,他对那“标本”道了谢,然后开始指下一个。
“这个是,”他宣布道,“第三期梅毒……注意症状……注意那个……”接着,他又指向另一个。
最后,教授终于和那个小个老人面对面了。他上下打量了“标本”一番,又擦了擦他的眼镜,然后迷惑不解地问道:“你有什么毛病呢?”
“我有什么毛病!”老头回答道,“应该是你有什么毛病,曼黑默尔教授?
连续四年来,你没有向犹太人慈善会捐过一分钱!“
握柚高手
布鲁克林不良治安区的一间酒吧里,人们正在围观一个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