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名女知青-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孩子时候,从命运场上败下阵来的感觉,便如茫茫大海一样包围着她。那当儿,她漠然地只想飞到人迹不至之处,于是,首先想到的是张家营子,想到的是曾与她相依为命的天元和当初在老虎梁那些同乡上社会唇齿相依的人生岁月。还有她早夭的孩子及如母一样的婆婆。
101
满以为,腹中的孩子和亚细亚酒楼,成为她精神和物质的两大支柱,孰料孩子的降生,却是降落于她的都市灾难的更大源泉。在漫长的怀孕过程中,她几次漫步在妇产医院的门口,人们望着年近半百的女人,挺起一个圆鼓凸凸的肚子,仿佛看一种海洋怪物。流产的念头,并不是一次两次地吞噬了她的身心。既然男人和自己的关系早已名存实亡,感情上弹痕累累,沟壑纵横,那也就没有必要为他生下孩子。何况,他一再明确,生不生孩子是你的事情,与我没有关系。第三次走进妇产医院时,已经坐上了从美国进口的人工流产的手术椅,可医生检查了她的身体说,胎位正常,说不定是个男孩。你不觉到有些乱踢乱蹬吗?听了医生的话,她忽然从手术椅上走将下来,脸上凝了一层坚定不移的表情。
“我不做了。”
“怎么啦?做吧,长疼不如短疼。”
“我要把孩子生下来。”
男人对孩子漠不关心,自己就更应该把孩子生将下来。恩爱夫妻的孩子女人只有一半成就,另一半归男人所有。这样破裂的婚姻,一旦有子,孩子将归一人所有,另一人只是孩子的敌人罢了。自己已岁将半百,对男人无可奈何,对都市无能为力。可自己,培养一个孩子至二十周岁,男人已经走近花甲,孩子正热血方刚,于都市、于他的父亲,他都是不可取胜的天敌。不要说孩子是一条性命,毕竟是自己肉体中的一个部分,就仅仅为了替男人生养一个仇敌,大约也不是那种得不偿失之事。怀着这样一种心理,决计要让孩子降生于世,便感到自己并没有输给男人什么。只要在这个世界上能培养一个丈夫的敌人,那丈夫最终的惨败,便是一定了的。如此计算,也就拿定了主意:一是先不和男人办理离婚手续,用名存实亡的关系拖住他,使他并不能彻底洒脱,二是女人怀孕期间,政府部门一般不受理离婚案件,正可以争取时间,寻找得力律师,使丈夫不得从自己名下拿走太多的财产。这样捱过所谓的十月怀胎,丈夫虽然没有回过家里一次宿夜,也没有同哪个女人多么愉快。因为无论哪个女人,无论丈夫换成什么住房,不过三朝两日,那女人就能接到娅梅的电话或者信件,告诉对方,我是康华公司经理的妻子,还没有办理离婚手续,你如果不想成为被告,那就早些同我丈夫脱离关系。有的时候,也许他们正在床上欢天喜地,不是电话铃响,便是有人敲门,拿起电话没人讲话,就那么三五分钟响上一次。索性掐了电话,不久又有人敲门,打开房门一看,这个人影也没有。如此三番五次,闹得那点儿情绪烟飞云散。到了怒火中烧,和情人的烈焰如火如茶,爱不成也分不成时候,男人终于回了一次家。
“我低估你了李娅梅。”
“你回来干啥?回来情人的被窝就冷了。”
“回来给你离婚,满足你的要求。”
“离婚可以,把康华文化公司给我。”
男人当然不会答应。他说,我用一年多的时间给你写信,一年多的星朝天都在碧沙岗等你上钩,为的就是康华文化公司。不答应你就走吧,娅梅说,等我把孩子生下来,孩子将来会替我讨回这笔债的。世纪之初的那年四月,娅梅在亚细亚后街又买了别人一所宅院。因为生意上的失败,闹得经营萧条,精神失意,那宅院的主人丢弃了在郑州的全部产业,到广州寻找重振旗鼓的机会去了。新宅院除了一栋三层小楼,还有很大的一个院落。四月里,院落中盛满了阴谢阳施的风光。红砖院墙上,爬满了从国家首都移植过来爬山虎的藤子。楼前有一棵偌大的葡萄树。葡萄架差不多罩满了一个空院。楼上的大小阳台,都摆着随季节适时而开的花草。红花谢了,紫花开着;紫花谢了,黄花开着。有的时候,红、紫、黄、绿和淡白、淡蓝的花儿会开在同一天里。那当儿,不知从哪儿飞来几只都市少见的蜜蜂,在花架、花盆上叫得满壑满谷。几只麻雀,从都市吵架之中,沿着空降飞将过来,在葡萄架和爬山虎之间穿梭不歇。加上怀里的孩子即将临产,生命如同一只兔子,在她肚里不安分地蹦来跳去。于是,她便坐在正阳的凉台上,感到这次婚姻的失败,算不得什么大事。未来的日子,将会同过去一样,随着孩子的降生,而充满生机,欣欣向荣。甚至在某些时候,面对日光和院落中的景象,偶尔想到前半生在张家营的苦难岁月,也会立刻刹下回忆之车,驱赶着它驶向孩子出生后的行将到来的岁月。再或,明明知道丈夫又换了一个新的住所,正同新的女人忘乎所以地庆祝爱情和刚签的一项合同,也懒得用电话去扰乱一下。随他去吧,她总想,我有孩子,惨败终归于你。用极其大众的说法:最后的微笑才好看,最后的眼泪才痛苦。她将一切,都寄希望于孩子的出生。隔三差五,便用小车将妇产医院的医生接到这新宅里检查一次,或自己到医院检查一次,直到妇产医生对她说,你钱多也不要单往妇产医院送,倒不如提前准备一些孩子出生后的小衣小裤。
这才不去医院了,在家请了两位街道上的老人,专门给孩子缝制衣裤。至五月将尽,到了孩子出生的日子,不说自己多么兴奋,就连提前请来的保姆,也为这事激动得彻夜不眠。为是在家生产,还是到医院生产,直弄得她犹豫不决。在家里条件好、空气好,医生说她不是头胎,到时人家来家接生也就行了,可她又生怕发生意外。最后,决定到妇产医院去。因为床位紧张,又请妇产科的主任到亚细亚酒楼吃了一顿,这才把一个平民产妇赶出医院,将她扶上了人家先住的病床,开始了她人生命运中的又一次劫难。
102
老人是先一步回到家的。张老师因为昨夜和刘城女人又一次疯狂的情如雨注,使他辗转反侧,一夜不能成寝,被午时的阳光稍加温暖,也就朦朦胧胧。母亲说天元,娅梅真的不再走了。他说不会。她再也过不惯这乡村生活。她不能回了,母亲说是城市又将她逼了出来。城市逼她?儿子望着母亲的脸问。
“她生意折了,还生了一个死的孩子。那城市逼她出来了。”
母亲的话,仿佛从遥远的山外飘来,然却静心去听她的述说,事情的经过倒青山绿水,分明得还算可以。真也想象不到,在五月将尽的日子,娅梅躺在妇产病房的床上,望着窗外的天空和大厦,她是如何迈过了命运中又一道门槛。孩子出生在五月将尽的一个黄昏之后,下班的人流,在妇产大楼后面,如翻天覆地的一道洪水。她感到一阵剧烈的阵疼以后,便被抬进了急救室里,进行了一系列检查。进去时落日一片,在窗上紧紧贴着,及至检查完了,那些缺少红润的日光,都贴在了医生的脸上。她说我疼得要死了,拉着一个医生的手,我是不是真的要死了?你没事,医生说,主要是孩子。她感到肚子的下部有如千刀万剐,又仿佛有一个人用手一下一下在她肚里揪抓。记得生强强时候,并没有这么疼痛。那时候,在乡村接生婆肮脏的大手掩护下,孩子极其顺利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急救室是二十多平方米的一间大房子,四壁洁白,光秃秃的,如同一个人失去了一切的心房。几样医疗器械放在一张平推车上。她躺在救护床上,用手抓住床沿,上下嘴唇紧紧闭着,如同一定要关死人与地狱的一道通门。她知道自己是不会死的,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万般无奈的剖腹产在上世纪的中期,都已时兴了都市乡村。孩子、孩子当然不能死。孩子是她的未来,是她向丈夫、向世界宣战的唯一武器。她说:
“孩子怎么了?”
“胎位不正,还有点别的问题。”
“不能想点办法?”
“都想过了。”
“万不得以你们剖腹吧,我一定要有一个孩子。”
大约妇产科的医生护士全来了。他们围着主任,临时开了一个小会,商议了一项方案。主任过来问,你丈夫呢?她说我疼死了主任,主任说你丈夫怎么没来?她说我没有丈夫。主任把目光搁在她抽搐不止的肚子上。不要说气话,主任说现在必须有你丈夫在场。她一手抓住急救床,一手抓住主任的手,额门上汗如雨注、她说我丈夫死了,有什么事你给我说主任。门外汽车和人流的声息已渐渐平静,不消说,时间已是夜晚。你年纪大了,主任说我们已经十余年没有护理过四十多岁的女人生孩子。现在问题很多,大人和孩子我们只能保住一个。主任说这番话时,平静而又耐心,就如一个老师在向他的学生耐心地解释一道难题。她望着妇产科主任的那张脸,像望着一湖不知深浅的水。
“我先前生过孩子,我不会有难产。”
“会的,”医生说:“而且不是一般的难产。”
“我死也要把孩子生出来。”
“你死了生出的孩子谁养活?”
主任的话噎得她哑口无言。这是妇产医院,不是亚细亚大酒楼,万事皆由她说了做数。她望着主任脸上那张大白口罩,以为那是浩漫不可企及的天空。于是,眼角有了泪水。继而,突然爆发的又一阵阵疼,随着泪水的流出,乘虚而入,一下传遍了她的全身。就这一瞬之间,她看到了丈夫那张瘦小多诈的脸,在她眼前一闪即逝。她想起了三十岁的时候,她初次怀孕,天元天天守护着她,仿佛守护一盏风中的油灯,生怕那灯光有一闪失。接生婆虽然又脏又丑,可她却和婆婆一道,不停地替她擦汗,说咬着牙你,把嘴唇咬破你就不疼了。那当儿,她只感到疼痛和兴奋各半,在那屋里热烫热烫煮着她。眼下,她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孩子,还是丈夫的讨债人。生强强的时候,天元在屋里烧水消毒,在床边刨坑以埋下老大头胎的脐带。现在,到了夜里,也许丈夫已经和哪个女人滚在了床上,正播着情欲的暴雨,也许,在哪家豪华舞厅,踩着都市的节拍,一边搂紧新的舞伴,一边正盘算把哪个画家、书法家的字画廉价弄到手里,高价卖给国外的商人。他不知道她正在病房难产。他对此漠不关心。他所期盼的是她同孩子最好一块死于难产之中,然后,他便当然地继承了她的那些财产。他动用了她一百八十万元的存款,在这个城市开设了最大的康华文化公司。可他仍不满足,他想千方百计从婚姻法中寻找一个可乘之机,离婚时分走她一半的财产。她果真把自己的嘴唇咬出了血。医生去她脸上擦汗擦血时,她用手拉近了医生的胳膊,医生歪过头去,把耳朵贴在她的脸上。
“该怎么你们怎么吧,我要大人孩子都活着。”
医生直起腰来。
“我们尽力而为。”
一张双层的白布搭在她的脸上,把她和这个世界隔开了,她听见医疗器械碰撞的声音,又冷又硬,叮叮当当挂在她的耳边,如同挂着白白亮亮的几个冰凌条儿。还有脚步声,拖拖拉拉,又异常急速。不消说,医护人员是快步而又脚不离地地走来走去。这时候,她感到了向未有过的孤独。都市的嘈杂声,远处火车的汽笛声,楼后马路上走向夜生活的鼎沸的市民声,这一切都不属于她的,都不能占有她的脑海。倒是十余年前的生活景象:狐狸对她不尊重地动手动脚,天元对她奉若神明的思恩爱爱;黄黄时不时地咬她裤角;强强乘借月光捉迷藏后,在她的唤叫声中贼头贼脑从她身后溜回家里的身影,《欢乐家园》中山虎伴一具女尸睡了三年的图景,卖馄饨时同唐豹同心同德的奋斗……这些往事,温暖如春地占有了她的全部身心。还有婆婆,婆婆此时把她引到了另一世界的学校门口,目送着强强走进了一座半庙半寺的学校。又引她到一家不大不小的百货商店,一家坐落村头的饭馆。在商店婆婆说,需要什么你就拿吧。她说我没带钱,婆婆说在这边买东西不要钱的,你只要说句你们这边比那边人世好也就行了。在饭馆她们刚刚坐下,服务员就把饭菜端了上来。用过饭菜,婆婆走到那开馆的主人面前,她以为婆婆是去付钱,谁知婆婆对人家说,我引着我儿媳到这边看看。那主人说,多引她走些地方,让她把两边好好比比。就很热情送她们出了饭馆。站在饭馆门口,婆婆说这边好吧?她说果真是好,至少没有像我现在这个丈夫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