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军工帝国 >

第289部分

大明军工帝国-第289部分

小说: 大明军工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了皇城自然是不能再骑马了,他撇下两个亲卫,在一个太监的引领下急急的向皇宫中赶去。

    很奇怪,太监带着他走到乾清宫的时候竟然没进去,而是直接领着他往坤宁宫赶去!

    这是怎么回事?皇上招他觐见倒也没说在哪里见,他只能跟在引路太监的后面,蒙头向前赶去。

    关于在坤宁宫接见他的问题,也不是朱慈炅想标新立异,主要还是两宫皇太后的意思。

    这陈子龙可是皇上给太子找的老师,还要负责所有皇子的教导,不亲眼看看,她们怎么能放心呢。

    这么一路疾赶了差不多半个时辰,终于到地方了,就算陈子龙正值壮年,也有点气息紊乱了,这可是好几里地,要上了年纪的老臣这么疾赶,非得累趴下不可。

    到了书房门口,引路的太监停下来,躬身引手,做了个请的姿势,这意思就是皇上在里面,您自个儿进去吧。

    陈子龙整了整衣衫,又平复了一下气息,这才躬身走了进去。

    走了几步,眼前一黑,他连忙停下来,抬头一看,竟然是个屏风,还好自己小心,差点就撞上去了!

    屏风后面隐隐传来欢笑声,竟然都是女声,这又是怎么回事?

    陈子龙硬着头皮,低头躬身,绕过屏风,前面的欢笑声跟清晰了,真的是女声,他都有点不敢抬头了。

    正当他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前面的欢笑声突然消失了,就剩下小孩子咿咿呀呀的声音了。

    还有小孩,陈子龙感觉自己要晕倒了,皇上这是招他来干嘛啊!

    朱慈炅刚正趴在书桌后面的暖炕上逗自己的大儿子呢,要不是皇后秦明月拍他,他还不知道陈子龙来了。

    他抬头一看陈子龙低头躬身的样子,不由笑道:”懋中你这是干嘛,快来看看朕的儿,以后你可就是他的老师了。“

    皇上口中的儿是谁陈子龙自然知道,那是大皇子殿下,妥妥的皇太子,给太子当老师!

    他吃惊的抬起头来一看,这下他真感觉有点站不住了,两宫皇太后,皇后,皇贵妃竟然都在!

    正好还没见礼了,他顺势朝着皇上的方向跪下来,朗声道:”微臣陈子龙,叩见皇上,两位太后,皇后,贵妃娘娘。“

    朱慈炅连忙上前将他扶起,亲切的道:”懋中不必如此多礼,你可是朕的师兄,也算是一家人了,以后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候不要这么客气,来来,看看你的两个小弟子吧。“

    两个,什么意思?

    这时候皇后已经抱起了大皇子,安娜公主也抱起了二皇子,两人走过来将儿子面向陈子龙,异口同声道:”快,快叫老师。“

    不到一岁的小孩那里会说话,朱慈炅看着目瞪口呆的陈子龙,摇头笑道:”懋中,朕这次招你回来,主要是负责詹事府的事情,另外恩师也老了,你有空就去帮帮他,朕暂时给你挂个礼部侍郎,詹事府詹事,太子少师,以后你再接恩师的位子吧。“

    太子少师可是正二品,还暂时挂个!

    陈子龙连忙跪下来磕头道:”微臣多谢皇上恩典!“

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战群雄

    话说陈子龙都三省总督了,一个正二品的太子少师他激动个什么劲呢?

    其实,这总督、巡抚甚至督师、巡按什么的都不是常设官员,都是皇上临时指派处理某事的,有点类似于钦差大臣的性质。

    明朝历史上总督、巡抚、督师、巡按什么的简直多如牛毛,那么明朝的皇帝为什么要派出这么多钦差大臣呢?

    这主要还是因为明朝地方上的官制问题,地方上的三司,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各省的行政、军事和刑罚,他们相互之间是没有从属关系的。

    这样的架构,平时没事的时候还好,一旦遇到什么外敌入侵或者农民起义的时候,三司意见往往不统一,大家各自为政,就耽误事了,所以朝廷不得不派出一个官员去协调,这个官员就是巡抚,职权高于三司,节制当地所有地方官员。

    这个巡抚一般由兵部侍郎担任,也就是说他的品级并没有三司的主官高,但是,他是钦差,所以三司都得听他的。

    但是明朝那会儿,不管是外敌还是农民起义,闹起来都不怕事大,一般都跨越了几个行省,这样的话,一省的巡抚就管不了,甚至还出现几省巡抚相互扯皮的问题,这个时候,皇上不得不派出一个更大的钦差大臣,来协调各省军政,这个钦差就是总督了。

    还有那种闹的特别厉害的,跨越了几个总督的辖区,这个时候就需要派出更大的钦差来协调了,这个钦差就是督师了。

    扯的有点远了,言归正传。

    其实陈子龙出任三省总督之前,还只是正四品的知府,按理他是没资格当这个总督的,不过,他总督西北三省并不是去打仗,而是去处理旱区粮食种植的问题,而且他还是状元出身,再加上朱慈炅的一力主张,他这才当上了总督。

    按规定,不管是总督还是巡抚,处理完皇上交待的事情,都是要回京复命的,也就是说,他卸了三省总督的职位之后,品级还是正四品。

    当然,如果皇上交待的事情处理的漂亮,一般回京之后都会升官。

    陈子龙主政西北这几年,的确做的很好,直接把一个几乎颗粒无收的灾区变成了一个碧波万里的大粮仓,虽说这与西北旱情逐渐缓解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还是他大力推广耐旱作物,不断兴修水利的结果。

    他想着,回京复命以后,能升到正三品的侍郎就顶天了,不曾想,皇上直接就将他提到了正二品的太子少师,他能不激动吗?

    至于两宫皇太后的考察,以他丰神俊朗的外表、儒雅的气质和不俗的谈吐,这两位对他出任太子少师自然是没任何意见。

    詹事府那点事,对于历任奉天知府和西北三省总督的陈子龙来说也是小菜一碟。

    总之,皆大欢喜,关于子女教育的事,朱慈炅是不用操心了。

    接下来就是教育部和商业部组建的问题了,教育部的事倒也不需要朱慈炅操心,黄道周对教育事业之狂热,简直到了着魔的地步。

    刚一上任,他便四处网罗人才,左右侍郎,启蒙、技艺、科举、大学、汉学五个清吏司的郎中,甚至包括各清吏司的员外郎和主事都是他一个个亲自挑选出来的。

    一时间,京城各部衙门被他搞的鸡飞狗跳,人心惶惶,他却求贤若渴,浑然不管。

    经过一个多月的考察,满满一份教育部各级官员的名单便交到了朱慈炅的案前。

    朱慈炅对这份名单倒没什么意见,但各部大佬对于这种**裸的挖墙脚行为却颇有微词,合着就你的衙门需要人,我们都不需要,合该被你挖来挖去吗?

    所以,第二天早朝,当名单公布的时候,各衙门的大佬不干了,大有联合起来围攻黄道周,谴责这货的不道德行为的架势。

    舌战,这是黄道周的强项啊,这货发起疯来连皇上的话都敢顶,更何况是这些跟他平级的衙门大佬。

    这下早朝的场面就热闹了,首先发难的是内阁首辅礼部尚书徐光启,他对这货明目张胆挖墙脚的行为也颇有微词,因为这货选中的左侍郎就是礼部右侍郎范景文!

    礼官刚把名单念完,徐光启便咳嗽了一声,朝朱慈炅行了一礼,然后严肃的道:”黄大人,你就这么把梦章调走了,礼部的事情怎么办,现在每个衙门都缺人,你不能从地方上想办法吗?“

    徐光启是帝师,而且德高望重,黄道周倒不敢太过分,他快步走到台阶下面的地毯上,跪下来给朱慈炅行了个礼,然后直起身子,对着徐光启拱手道:”首辅大人,教育部有很多职能都是从礼部分出来的,梦章对这些都很熟悉,调他过来负责能保证尽快展开工作,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徐光启闻言一滞,下面的话都没法出口了,他看了看皇上,见皇上没什么开口的意思,只得华丽的败退了。

    紧接着工部尚书毕懋康又咳嗽了一声,快步来到黄道周旁边,跪下来行了一礼,然后直起身子对着黄道周道:”黄大人,我们工部跟你的教育没多大关系吧?你直接把复斋调走,他负责的项目怎么办?“

    毕懋康是不得不站出来说话,因为这货选中的右侍郎就是工部侍郎徐孚远,这不耽误人家研究有线电话吗。

    黄道周闻言,脖子一梗,直接顶道:”毕大人,话不能这么说,什么叫教育和工部没多大关系?京城很多大学可都是挂在你们工部名下的,这一下塞过来,你让我怎么接的住?而且现在的教育可不光是科举,还有技艺,那些东西我可不懂,不找人来负责怎么行?再说了,复斋在工部只是个闲职的侍郎,我把他调过来掌握实权不好吗,你不会阻挡下属的进阶之梯吧?“

    毕懋康闻言,错点喷血,让徐孚远挂个闲职侍郎主要是为了方便他研究,什么阻挡下属的进阶之梯啊,这是皇上的意思好不,他只得抬眼向皇上求助了。

    朱慈炅这个尴尬啊,增添衙门可是他提出来的,现在有个猛人在这里风风火火的干,是好事啊,他怎么能去阻止呢!

    所以,他只能装作没看见,任黄道周去发挥。

    这下,黄道周更是开足了马力,一顿狂喷,各衙门大佬都被他喷的无言以对。

    什么国以民为本,教育是国民的根本;什么教育是千年大计,你们懂个屁!

    黄道周喷的那叫一个舒爽啊,口沫星子溅射出去,群雄退避,最后,一个官员没拉下,全被他抢到手了!

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娄东二张

    黄道周舌战群雄,一经传出,便成为京城百姓热议的话题。

    这家伙猛啊,在皇上的默许下,仅凭一张嘴,几乎喷翻了京城所有衙门的大佬!

    教育部组建的问题至此就算是差不多了,所有官员一到位,各项工作便可以展开了,朱慈炅也不用去操心了,唯独这个商业部让他头疼。

    他为什么头疼呢?因为孙铨不肯应招啊!

    他都拍了几封电报到孙家洲了,孙铨就是不来,他也没什么办法。

    孙铨为什么不来呢?倒不是他想抗旨,他实在是不能来,因为他在丁忧。

    丁忧也就是守孝,泛指官员的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去世以后,官员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

    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期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

    这种制度,源自汉代,往往用于拥有官吏身份之人,丁忧期间,丁忧的人不准为官,如无特殊原因,国家也不可以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因特殊原因国家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夺情”。

    守孝三年,貌似有点太蛮不讲理了,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丁忧的道理是什么呢?就是要报父母的恩,因为孩子出生三年内都离不开父母,时时刻刻都需要父母的照料,所以子女长大以后对父母晚年都要尽心尽力,父母去世了做子女的也要时时感念他们的恩情,至少守孝三年。

    这不但是孝道,更是对人性本善的维护,父母的恩情是最重最大的,如果连父母的恩情都能忘,你让他爱别人、爱社会、爱国家,那怎么可能。

    至于夺情,一般皇帝都很少为之,因为这样有违孝道,就算夺情把人留住,也不一定会有好结果。

    像万历朝的张居正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万历五年,张居正的父亲去世,当时张居正刚掌握权力不久,各项工作刚刚铺开,他当然不愿意就此回家守孝,再加上年幼的万历也十分崇拜他,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夺情!

    这一夺,直接夺得张居正自我膨胀,开始从一个贤相转变为一个权臣。

    后面万历长大以后,发现自己被张居正骗了,从此几乎不再相信任何官员,以致与文官集团离心离德,甚至创下了几十年不早朝的记录。

    研究明朝历史的,常有“明实亡于万历”的说法,追根溯源,正是因为张居正在权力与孝道之间的迷惘,造成了万历皇帝性格上的扭曲,以致朝政日非,把大明的元气一点点全消耗光了。

    朱慈炅也不敢随便让孙铨夺情,为此,他特意请来了自己的恩师徐光启和师兄陈子龙,征求他们的意见。

    这两人也反对让孙铨夺情,以孙承宗的威望,孙铨如果夺情,不知道要面对多大的舆论压力,在世人的口诛笔伐中,他很难专心于工作,还不如找人来替代他。

    找谁呢?朱慈炅心中真的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了,要说朝廷事务,不管是什么事,都能找到那么几个合适的人选,唯独商业这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