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平息这场弹劾风波。
现在御书房就徐光启、毕懋康、曹化淳等一众亲信,大家都矗在那里满脸忧色,皱眉沉思,整个书房除了低沉的呼吸声,没有任何其他声音,场面压抑无比。
朱慈炅想了一会儿,见众人都不吭气,只得指着书桌上一沓一沓的奏折,无奈的道:“怎么办,大家说说吧。”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顾无言,只能摇头叹息。这次事情太大了,几乎半个朝廷都跳出来反对了,众人实在是想不出什么万全之策。
最后徐光启长叹一声,悲壮的道:“他们的目标是我,皇上只有把我撤职查办就没事了。”
朱慈炅闻言一愣,开什么玩笑,徐光启可是自己的头号大将,把他给办了那不是自废武功吗。他摇头道:“这是朕的主意,不能怪恩师,再说他们的目标也不是你,而是。。。。。。。”
说到这里,朱慈炅脑袋里面灵光一闪,拍手道:“对啊,他们的目标是要阻止西学的推广,我们暂时不推广不就没事了!”
徐光启闻言,眼中露出希冀的光芒,但是他想了想又黯然摇头道:“不推广西学这军工厂怎么办,燧发枪谁来做,光靠我们几个,一天又能做出几把,根本不顶用啊!”
朱慈炅也不答话,他沉思了一会儿,又问道:“现在招了多少生员了?”
徐光启叹息道:“总共才招了一千来人,还都是工部下属的匠户子弟,他们这么一闹,还有谁敢来报名啊!”
才一千来人,貌似有点少啊,他又问毕懋康道:“孟侯,工部下属的匠户不是有一万多吗,怎么才这么点人来报名?”
毕懋康闻言尴尬的回道:“皇上,这匠户也有分工的,有泥瓦匠、有木匠、有铁匠、有石匠,真正能短期内训练出来制作燧发枪零件的也就木匠和铁匠了。再说他们都有一门手艺在身,没人想改行来学这个,只有那些家里人丁比较兴旺的才会送一两个后辈来碰碰运气。”
朱慈炅闻言一呆,自己倒是有点想当然了,算了,一千就一千吧,必须早下决断,不然这个样子下去迟早要出大事。他一咬牙,低沉的道:“那就这样吧,这一千人全部招到王恭厂,也不用倒班了,白天就让他们跟着你们干活,现场指导,晚上再教他们怎么识图。至于那四处学堂,就交给黄道周他们去折腾吧,让他们拿去传播圣人文章,这样总行了吧。还有,要委屈恩师一下了,罚俸一年,你看怎么样?”
徐光启都做好丢官的打算了,这罚俸一年算个什么事,他无所谓的道:“微臣还薄有家产,罚俸一年倒也没什么,只要能把事情压下去就行了。”
朱慈炅当然不是真要罚他的钱,闻言立马解释道:“这罚俸一年只是拿来堵他们嘴的,朕怎么能让恩师吃亏呢,曹公公去内库取五千两银票来给恩师。”
徐光启闻言,感动的热泪盈眶,他赶紧阻止道:“皇上,使不得,使不得,”
明朝的官员工资是很低的,他一个一品大员月俸禄也就一百多两,这五千两都够他几年的俸禄了,他自然是连连推辞。
朱慈炅才不在乎这点钱呢,硬塞到他手里,把他们打发走了,然后便令曹化淳拟旨,明日早朝当众宣读。
大概意思就是:这次推广西学是他崇正皇帝考虑不周,他决定虚心接受大家的建议,停止推广西学,建好的学堂就交给侍讲学士黄道周管理,用来传播圣人文章。礼部尚书徐光启虽然不负主要责任,但他是帝师,教导不力,特罚俸一年以为惩戒。
第二天圣旨一宣读,黄道周自然是满意了,他不但劝阻了皇上,还整治了帝师,赚足了面子。作为一个博学大儒,礼尚往来的道理他自然是懂的,自己的面子有了,自然不能让皇上太没面子,于是,他立马变脸,大赞皇上英明,年少有为。
钱谦益却是郁闷的不行了,这都两次了,每次都是误中副车,根本没有达到目的,他枉做了两回小人,却什么好处都没得到。
朱慈炅也很郁闷,这事情是解决了,但燧发枪的产量也严重下降了,光这一千来人,一年能做两万把出来就不错了,这让他清剿起义军的时间又拖后了几年,这帮东林党真是害死人啊。
他当然不会就此放过这帮人,下了朝以后,他马上把曹化淳叫道跟前,咬牙切齿的交待道:“给我派几个文采不错的番子打入他们的内部,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谁老跟我过不去。”
他气的连朕都忘了说了,直接用上我了,曹化淳知道他正在气头上呢,也没指出来,只是默默的下去安排去了。
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机床
天气慢慢转冷,眼瞅着还有两个来月就要过年了,年节是华夏传统上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是合家欢庆的日子,按道理应该欢欢喜喜、热热闹闹才对,但朱慈炅现在却一点都欢喜不起来。
陕西的农民起义还在继续,杨鹤对招抚工作还是很负责的,已经招抚了多股义军,但他的招抚速度还赶不上起义军增加的速度,一般他招抚了一股,就会新冒出来两三股,主要还是没钱,当人面临要么造反要么饿死这么简单的选择题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造反。所以陕西的局势不但没有改善,还有越来越糟的趋势。
这招抚不起作用,那就要准备剿了,为了节省开支,朱慈炅选择了用燧发枪武装军队,然后再去剿灭义军。但这燧发枪的生产却又遇到了问题,招不到人啊,建了个起码能容纳上万人的大型军工厂,结果却只招到一千来人,而且全是白丁,还需要从基础开始培养,这产量怎么上的去。
说到这个产量,朱慈炅倒是有办法,因为他前世就是工艺工程师,合理的工艺流程是可以提高产量的。朱慈炅想来想去,要显著的提高产量,就只有增加机床种类了。
他脑海里还有很多机床,倒不是他不愿意做出来,只是当时的加工水平,要将这些机床做出来实在是太麻烦了。
比如说铣床,结构倒不复杂,只要将钻穿竖起来,然后再将钻头换成铣刀,再做个固定零件的平台就行了。其他都不是很难做,唯独这个铣刀是个很大的问题,明朝这加工水平,要把铣刀做出来,难度那不是一般的大。
铣刀的毛胚倒不是很难做,淬火之前用车床就能车出来,关键在于铣刀的刀刃,要在一个圆盘上加工出一圈刀刃来,在没有金属切削设备的明朝,那难度可想而知。
毕懋康倒是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磨,明朝没有金属切削设备,但是天然的磨刀石还是很多的,反正那些石匠也不能参与军工生产,不如让他们用磨刀石慢慢把铣刀的刀刃磨出来。
朱慈炅把铣刀的图纸给他一画,他额头上的冷汗马上就冒出来了,这么复杂的刀刃,一个石匠怕不得磨个把月才能磨出一把铣刀!
朱慈炅当然不会让人真去磨一个月,现在这高碳钢的材质,一把铣刀能用几天就不错了,要是弄个十台铣床,那不得安排几百个人专门去磨铣刀,成本太高了。
磨刀石多那铣刀加工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了,可以做个简单的砂轮机,活塞系统是现成的把磨刀石加工成圆盘形,再固定到转动轴上就行了。用简易砂轮机磨的话,一个熟练工一天可以磨出好几把铣刀,成本就不至于那么高了。
朱慈炅发现,现在还有很多加工手段他不知道,毕懋康他们却是很清楚的。这不和他们一商量,铣刀的问题就解决了,有了铣刀铣床就可以做了。朱慈炅一口气让他们做了十台,燧发枪里面各种奇形怪状的零件基本上有一半能放到铣床上加工,有了铣床产量最少能提高三成。
还有些奇形怪状的零件是片状的,拿到现代来那根本就不是个事,买一堆薄钢板,直接上冲床,一个人一天能冲出几千个来!但明朝没有标准的薄钢板啊,冲床也需要现做。
先说这冲床吧,就算是加工小零件也得把个几百斤的重力轮抬起来,然后啪的一下冲下来,才能把模具上的薄钢板冲成想要的样子。这模具倒还好说,做一个冲几万个零件是没问题的,就让人去慢慢磨出来都可以。关键是这个重力轮,几百斤重,还得车成车轮状,小车床压根禁不起这么大家伙的折腾。
没办法,朱慈炅只得先做了一台大型车床,这冲床的问题才算是基本解决了。
有了大车床,这薄钢板的问题也解决了,钢板无非就是用轧车轧出来的,也就是把加热软化的钢块从两个巨大的钢辊子中间碾过去,钢块就变成钢板了,要想薄点可以多加几组钢辊,一路碾过去就行了。
有了大型车床这钢辊自然是能加工出来的,只是直径不能做太大,太大了毛胚都做不出来,还好这薄钢板用量不大,做几个半米宽的钢辊就行了。就这样一台轧板机轧一天做出来的钢板,一个月都用不完,这就属于产能严重过剩了。
朱慈炅也管不了这么多了,没有现成的钢板买就只能自己加工了,这钢板多做点也没什么,好多地方都能用上呢,只是现在还没人知道有这好东西卖而已,要大家都知道有上好的钢板卖,估计马上就会供不应求。
冲床,轧板机一做出来,这燧发枪的产量又将提高三成,当然,这已经是极限了,其他机床就没必要做了,有的零件工艺太复杂,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间才能做出来,而且做出来对燧发枪的生产也没多大助益,纯粹浪费时间而已。
就这样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朱慈炅和毕懋康他们商量着把简易的铣床、砂轮机、轧板机还有冲床都配齐了,一千多名新手也差不多能上手操作了,这年节也快到了。朱慈炅干脆下旨,大家好好休息一下,过完年再正式开始生产燧发枪。
一转眼崇正元年就这样过去了,经过这一年的风风雨雨朱慈炅总算是体会到了做皇帝的辛苦,同时也坚定了他发展军工的决心。
后金的入侵和西北的农民起义让他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有了绝对的武力才有绝对的话语权,后金为什么不顾大明的警告,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辽东,就是因为他们现在的武力比大明强。西北的农民为什么敢放下锄头起义,就是因为大明没有多余的军队去镇压他们。
如果能有几十万装备新型燧发枪,配备充足火炮的准现代化军队,你让农民造反他们都不敢造反,你求后金来打你他们都不敢来打你,在先进的火药武器面前,放下锄头的农民就是移动的靶子,后金的骑兵也只是一个移动的比较快一点的靶子。让他们拿着冷武器和装备了先进热武器的明军战斗,纯粹就是让他们来寻死吗,谁有这么傻!
当然,现在这些还只是朱慈炅的一个梦想,前路艰辛,他也不知道这个梦想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状元
京城的正月很冷,气温一般都在零度以下,早晚更是冷的厉害,零下十几度都是很正常的。一般人都会窝在家里,围在炕上,抱抱老婆,逗逗儿女,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基本不会出门。
朱慈炅自然不能像一般人一样天天赖在炕上抱着明月,或者说让明月抱着,享受温馨甜蜜的时光。因为他是皇上,整个大明有无数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
刚过完年节,朱慈炅便迫不及待的来到王恭厂,亲自启动了第一台机床,以此宣告大明正式开始生产先进的火药武器……燧发枪。
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随着燧发枪的逐渐普及,大明的军队将在装备上超越当时所有国家,逐渐成为军事强国。同时,一种新的战斗模式将登上历史舞台,热武器将逐渐主宰战场。
当然,由于人员严重不足,燧发枪的产量并不是很高,添加了十多台机床之后,一个月也只能堪堪做出两千把。朱慈炅准备等做出大概五千把后,统一给神机营换装,然后再由神机营教导三军营,将火药武器作为京营的常规武器,逐渐取代刀枪箭戟。
燧发枪的生产才刚刚开始,崇正朝的第一次科举却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是古代平民晋身官场的唯一途径。所以,科举制度在古代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朝廷重视,黎民百姓更重视。
在古代有句诗叫:“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句诗的意思就是,人生最大的两件喜事,一是娶妻生子、传宗接代,还有就是考中进士、金榜题名,由此可见民间对科举的重视程度。
科举这么重要的事情自然不能迟到,会试是二月份开始,各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