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军工帝国 >

第20部分

大明军工帝国-第20部分

小说: 大明军工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叮咚,请注意,新任务提醒。

    你的第四个生存任务:在这个世界存活一年。

    任务奖励:燧发式手雷图纸。”

    朱慈炅有点蒙了,他以为枪后面接着就是炮呢,没想到却是手雷。

    系统美女没给他思考的时间,又继续道:“友情提示:明朝即将进入快速衰败时期,请做好心理准备,骚年,加油啊!提示结束,祝你游戏愉快。“

    好吧,系统美女罕见的调侃了他一句,但这提示内容却一点都不好笑,对朱慈炅来说,这简直就是个噩耗。

    什么叫明朝即将进入快速衰败时期?前面在万历和天启两个败家皇帝手里衰败的还不够快吗!

第二卷 第七章 兵变

    惊闻噩耗,朱慈炅瞬间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他勉强保持着微笑,看着一众官员惊叹的表情,脑海里却在想:“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呢,大明现在好的很啊,没有一点衰败的迹象啊!”

    明朝衰败的内因他还不甚明了,但外因却是很清楚的,无外乎东北的后金入侵和西北的农民起义。

    但东北那边,皇太极新败,暂时无力组织大规模的进攻,宁锦防线近期是不可能被攻破的。

    西北那边,今年陕西和四川的确大旱,但赈灾银两早就拨付下去了啊,现在国库还算宽裕,朱慈炅下旨一次就拨付了五百万两白银赈灾,按理应该够了啊。

    他实在想不出哪里还有问题,只得放下担心,陪着孙承宗他们四处巡视了一圈,然后又将徐光启等一众亲信单独叫到工部营缮清吏司的一个书房里,将燧发枪的图纸一一画出来,同时详细的跟他们讲解了每个零件的功能。

    其他人或许一时半会儿还理解不了燧发枪的原理,但毕懋康却是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他早就开始研制燧发枪了,只是一直苦于没有借鉴,所以进境不是很快,现在有现成的图纸摆在面前,他自然是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精髓。

    燧发枪讲解完这次巡视就算是圆满结束了,后面就等毕懋康他们做出样品来测试了。朱慈炅匆匆的接见了一下营缮清吏司的各级官员,简单的勉励了几句,便摆驾回宫了。

    他想尽快回宫翻阅一下最近的奏折,看有没有纰漏的地方,只有找出了问题,才能去解决,这都不知道是什么问题,再想解决也是老鼠拉龟无处下嘴啊。

    其实,他完全想错了,奏折是看不出什么问题的,很多事情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大明现在远没有表面上那么平静,很多问题都处在爆发的边缘,衰败只是迟早的事情。

    。。。。。。。。。。。。

    崇正元年七月二十五日午时,辽东都司宁远卫。

    这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是个难得的好日子。按理天气这么好,这些边兵应该心情愉悦才对,但大家都愁眉苦脸,打不起一丝精神。倒不是后金来犯了,而是没发饷,四个月没发饷了!

    说到这个饷银,就不得不说边军的收入了,其实明朝边军的待遇还是不错的,平时有粮草、饷银、衣物,打赢了还有赏钱,打输了也有补偿,打死了更有安家费。

    毕竟这些当兵的基本上都是一个大家庭的主劳力,你把人抽调过来拼死拼活保家卫国,光让他一个人吃饱是不够的,他还有一大家子要养呢。很多不知道当时情况的都说什么宁锦防线的边兵没饭吃,饿的受不了了!这些都是屁话,你找个人饿几月再去跟人打仗试试,别说挥动武器了,爬不爬的动都是个问题。

    这不发饷银,其他地方的兵还好一点,四川和陕西的兵就有点受不了了,皆因四川和陕西连年大旱,颗粒无收,大部分四川兵和陕西兵的家人就等着这点饷银过日子呢,再不发饷,真的要饿死人了。

    这天宁远军中的四川老兵杨正朝正好接到家里人稍来的口信,口信很简单,再不寄钱,家里五口人都要饿死了!他闻信自然是坐不住了,怎么办呢?

    他想了半天,实在是想不出办法,只能去找到同村老乡张思顺,这张思顺是个小队长,算是老乡里面混的比较好的,大家有事都去找他。

    来到张思顺的营帐,张思顺正好在休息,杨正朝走过去,急切的问道:“老张,有钱没,借几个给兄弟,家里实在熬不下去了。”

    张思顺闻言,愁眉苦脸的道:“唉,我哪里来的钱啊,上个月家里就稍信来了,米早就吃光了,这几个月都靠挖野菜维生呢。”

    杨正朝闻言,气愤的道:“这饷银到底什么时候发啊,都四个月了,连句话都没有,到底让不让人活了?”

    张思顺也生气着呢,发泄道:“是啊,我们为大明在这里拼死拼活,家里人连饭都吃不上了还不发饷,这些当官的也太不是东西了。要不我们组织大家伙围住巡抚衙门讨个说法?”

    杨正朝也豁出去了,他大声应和道:“好,我去叫人。”

    张思顺一把拉住他,没好气的道:“要去就一起去,还能让你一个人担事儿啊!”

    于是两人各自跑到相熟的老乡那里鼓动起来,这一鼓动可不得了,谁家里不缺钱啊,不光是四川兵和陕西兵,宁远卫十四个大营,几万人全部被鼓动起来了,所有人全部跑出营房,吵吵嚷嚷的跟着杨正朝和张思顺想宁远城中的巡抚衙门聚集而去。

    这人一多就容易乱,几万人乱糟糟的来到巡抚衙门,也不知道是哪个王八蛋第一个往里冲的,所有人也都不讲规矩了,直接跟着就冲进去了。

    巡抚毕自肃正召集一众官员开会呢,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就被蜂拥而入的乱兵给围住了,大家只有一个问题:“巡抚大人,什么时候发饷银啊,再不发家里人就没法活了。”

    毕自肃一看这情形就急了,他两袖清风,哪里来的银子啊,只能耐心的解释:“我也没钱啊,正跟朝廷要呢,要到了马上给你们发。”

    这帮乱兵一听说没钱就急了,逮住毕自肃就是一顿揍,旁边机灵点的官员,一看形势不对撒腿就跑,总兵官朱梅、通判张世荣和推官苏涵淳还算有点良心,竟然跑上来劝阻。这些乱兵已经急红眼了,管你是谁呢,敢上来劝架,连你一起揍。

    揍了半天,毕自肃都快被揍死了,还是念叨着没钱,没钱。看样子他真是没钱了,这些乱兵一时无法,不知道是谁出了馊主意,干脆把他们都绑到钟鼓楼上示众,让他的亲朋好友拿钱来赎人。

    于是,一场兵变演化成了绑票,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通判张世荣和推官苏涵淳全部被绑到了钟鼓楼上,乱兵们则将钟鼓楼团团围住,扬言不拿钱来就不放人。

    按理就算他们的亲友有钱也不敢拿来赎人,因为这里可有几万人,你再有钱能有几十万两,没有几十万两就补不上这欠饷,搞不好人没赎回来,倒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但真还有这不怕死的,这人就是兵备副使郭广,他东拼西凑整来了两万两白银,就跑来赎人了。

    乱兵们自然是不干了,这宁远卫可有五六万人,两万两怎么够分。郭广一咬牙,干脆跑去县城中的商户那里,挨家挨户的借。人家不借就威胁道:“你们可看见了,这到处都是乱兵,你们要不借,他们一直聚在城里,到时候万一开抢,你们可就借条都收不到了。”

    就这样,他硬是借来了五万两白银,才算是把人给赎出来了,但乱兵说了:“这事没完,不把饷银给他们发齐了,他们就会一直闹下去。”

    巡抚毕自肃自认监管不利,匆匆的写了份奏折,言明宁远的情况,然后便趁人不备,上吊自杀了!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宁远兵变,崇祯皇帝时是派袁崇焕来解决兵变的,崇正皇帝又会派谁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

    宁远兵变的消息传到京师,连一向和颜悦色的朱由检都发飙了,他将毕自肃的奏折往桌子上一拍,厉声道:“辽东上半年的粮饷不都已经拨付了吗?这户部怎么回事,王之臣又是怎么回事?”

    朱慈炅早就有心里准备了,倒没怎么生气,他好奇的问道:“噢,辽东经略王之臣,这不是先帝时期魏忠贤任命的吗?他不是阉党吗?怎么会留任到现在?”

    孙承宗满脸羞愧的回道:“皇上,这都是微臣的错,我识人不明,请皇上责罚。”

    他心里这个悔啊,其实他早就听说王之臣善于巴结贿赂朝廷重臣,所以才能在魏忠贤当权时期爬上辽东经略的高位。但自己被东林党几个好友一吹耳边风,竟然就把他给放过了,一直让他留任,到现在终于出事了。

    他马上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他那些好友多半是被收买了,或者他们的亲戚朋友被收买了,不然不会无缘无故跑到他跟前说王之臣的好话!

    想着以清正廉明自居的东林党人也会被人收买,孙承宗不由感觉内心一阵苦涩,现在的东林党与刚开始的时候已经不一样了,已经慢慢被时间给腐蚀了。

    孙承宗知道是王之臣的问题,朱慈炅不知道啊,他还怀疑户部呢。

    他安慰道:“这饷银的拨付和太傅又没有关系,太傅不必自责,我们从户部开始查,一路查下去,看到底是谁侵吞了这笔饷银。”

    孙承宗知道户部肯定是没问题的,来道宗的为人他很清楚,清廉自律,深谙为官之道,绝对不可能犯这种错误。

    果然,来道宗被召到乾清宫御书房的时候直接带来了证明他清白的接收文书,上面有王之臣的签名和印信,一点问题都没有。

    事已至此,不用怀疑,肯定是王之臣的问题了,孙承宗苦涩的道:“此事因微臣而起,微臣愿亲自前往宁远安抚乱兵,惩治贪腐。微臣保证,定然还皇上一个坚不可摧的宁锦防线。”

    朱慈炅本来还在苦思这件事情怎么解决呢,最合适的人选袁崇焕已经被他晾了半年多了,现在冒然去请他出山,肯定要许下督师之位,不然他是不会乖乖为自己去擦屁股的。袁崇焕一旦被重用,居功自傲的老毛病肯定又会发作,到最后还是免不了一个凌迟处死,这是朱慈炅最不愿意看到的。

    现在孙承宗愿意亲自出马,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朱慈炅知道,孙承宗本就是比袁崇焕更合适的人选,只是一直以来,孙承宗都是太傅的身份在辅佐他,让他忘记了这孙承宗本就是辽东经略,宁锦防线就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

    想到这里,朱慈炅欣然应允道:“那就麻烦太傅了,这宁锦防线乃是防御后金的根本所在,绝对不容有失,太傅能亲自前往,朕就放心了。”

    孙承宗又建议道:“微臣还要辅佐皇上处理政务,肯定不能在辽东久留,微臣斗胆请皇上给安排两个人,有此两人,便可保宁锦防线不失。”

    朱慈炅闻言,心里咯噔一下,不会还是让袁崇焕去当蓟辽督师吧!他小心的问道:“是哪两个人啊,太傅但讲无妨。”

    孙承宗拱手回道:“三军营提督袁可立,老成持重,又曾和微臣一起在辽东当过巡抚,若能出任辽东经略,辽东各镇必定固若金汤。兵部左侍郎袁崇焕,原本就是辽东巡抚,如果能再次赴任,这次兵变必能轻松解决。”

    朱慈炅闻言,暗自松了一口气,只要不让袁崇焕去当蓟辽督师就行了,他实在不是个当一方大佬的料。不过,这货不是还在广东种田吗,这远水可解不了近火,他不禁好奇的问道:“这袁崇焕不是还在广东吗?宁远情况紧急,他能赶的过来不?”

    孙承宗尴尬的回道:“袁崇焕已经到兵部上任半月有余,随时可以随微臣一起出发前往宁远。”

    原来这货闲不住了,自己跑来上班了,倒是省却了路上的时间,既然都在京师,那就准备出发呗,朱慈炅连忙道:“一切但凭太傅做主,只是不知太傅要带多少饷银去?”

    说到这里,朱慈炅只感觉一阵肉疼,如果光是宁远那几十万两还好,要是整个辽东都四个月没发饷了,那可就不得了了,起码得三四百万两才能堵住这个坑。

    这从阉党那里抄没来的银子还真是不够用啊,三军营现在常备兵马是五万,一个月粮饷加起来就不下二十万两,刚过完年又给西北拨了五百万两,三月份又给工部拨了一百万两,现在东北又出现一个大坑,要是这样下去,那四千多万两银子都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两年!

    还好,孙承宗并没有狮子开大口,他反而摇头道:“饷银倒是不必带了,微臣尽量将他们贪墨的银两追缴回来,到时候如果还有差额,皇上再给补发就行了。”

    朱慈炅闻言不禁又暗自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不用全额补发,不然他还真有点受不了。

    孙承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