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圣记 >

第6部分

医圣记-第6部分

小说: 医圣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十一低了头,不敢接话。

    “末人!”身后一声厉喝,喊了陈七的字,打断了陈七对两个堂弟的打骂。

    听到声音,陈七后背一凉,头皮发紧。

    他站着没敢回头。

    “闹什么?”说话者快步上前,看到情况,浓眉紧拧。

    陈十挂着那块粗俗牌子,又捂着红肿的脸,无声哭得可怜,陈十一脸上也有五个清晰的指印。

    “二哥。”

    “二哥……”

    “二哥……”

    来者是陈瑛,旌忠巷玉字辈排行第二,字访里,是陈大老爷的嫡子,深得陈大老爷和陈老太爷的喜欢。

    因为陈氏玉字辈的长子夭折,所以行二的陈瑛是长孙,是未来家族的继承人。

    陈瑛沉稳练达,聪慧能干,这是他比较突出的优点。

    而他最突出的有点,是生得美,让人见之难忘。他遗传了他母亲的容貌,一头浓密乌黑青丝,一双明亮妩媚丹凤眼,眉梢斜飞入鬓;椭圆的脸,精致似画,鼻梁笔挺,唇峰微薄;下颌曲线坚毅,美却不失刚毅,没有妩媚,。

    今年已经三十三岁的陈瑛,因为养尊处优,脸上没有半点岁月痕迹。

    陈瑛扫了眼这三个弟弟,然后看到了陈十脖子上的牌子,声音顿时就冷了:“取下来!”

    他甚至没有多问一句这牌子是怎么回事,是谁让做的,为什么要做等等。根据他对兄弟们的了解,陈瑛一眼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

    他是不会在陈十和陈十一面前,数落陈七的不是。毕竟,陈七才是和陈瑛一个房头的兄弟。

    陈十如临大赦,立马把这块牌子丢了。

    陈七不甘心,瞪了陈十一眼。

    陈十吓得低垂了脑袋。

    “末人,祖父找你,跟我去松鹤堂。”陈瑛不理会陈十和陈十一红肿的脸,转身对陈七道。

    陈七恭敬道是,也低垂着脑袋,不见半点嚣张,乖乖跟着陈二去了祖父的院子松鹤堂,温顺极了。

    心里有很多问题,比如为什么祖父找他等,陈七都忍住不敢问。

    对于他父亲,陈七是不怕的。这个家里,他唯一怕的,就是二哥和祖父。在二哥面前,他似避猫鼠儿般,恭恭敬敬,不见平的蛮横和纨绔。

    兄弟俩很快就到了松鹤堂。

    陈大老爷和陈二老爷也在。

    祖父坐在正位,表情肃穆威严,陈大老爷和陈二老爷就毕恭毕敬的。

    “祖父,父亲,二叔……”陈二和陈七进来,一一问话。

    老太爷微微抬了抬手,让兄弟俩噤声,却并没有招呼他们坐。

    兄弟俩就不敢造次,站在一旁。

    “……你接着说。”陈老太爷看了眼陈二老爷,让他继续刚刚的话题,没有理会两个孙儿。

    陈二老爷道是,又接着说起来:“……央及一再保证,说那药温和,绝不是什么虎狼之药。一味车前子,用米汤送下。米汤也是温和滋养的。老三病得急了,跟我说,他想吃央及的药。

    我想着,老三好似和央及走得挺近,他们叔侄感情好,他应该更知道央及的底细。所以,我就同意让央及用药。

    着实奇怪,那药用下去,老三的腹泻立马就止了,见效简直惊人,跟灵丹妙药一般。我想着父亲和大哥还在等消息,等老三那边睡下,就急急过来回禀了……”

    陈大老爷听完,松了口气,道:“这是老三的造化。他病了这些日子,我瞧着够悬,还以为他命数已至。如今捡回了条命,都是祖宗保佑。”

    陈老太爷却沉默一瞬。

    “这世上,可没有灵丹妙药!”陈老太爷道,“央及那小子,定然使了什么法儿。去请了央及来,我问问他。”

    陈七听到这话,不由暗暗收紧了袖底的手。

    他真怕陈璟把他捧杀陈璟的事说出来。

    陈璟可能不明白陈七在三房的用意,但是老太爷这样精明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陈七的心思。

    在自家内讧、欺负自家兄弟、不顾叔父生病的死活,随便哪一条拉出来,都够禁足三个月的!

    陈七心里兜兜转转的,那边,陈二老爷已经吩咐小厮儿,去三房看看情况。若是三老爷还在睡觉,就让央及先过来。

    很快,陈璟到了松鹤堂。

    陈璟先跪下,给老太爷磕头:“孙儿给伯祖父贺寿,祝伯祖父海屋添筹、耆英望重,天保九如,寿同南山!”

    “好孩子,起身吧。”陈老太爷眉宇间,露出几分温和。

    今天因为老三贺寿时发病脱粪,弄得船厅臭气轰天,大家帮着安顿宾客,重设宴席,又忙着照看老三,直到现在,都没人正式给老爷子贺寿。

    陈大老爷之前有贺寿,还被打断了。

    所以,八十大寿第一个完整恭贺的,是陈璟。

    老太爷不由笑了笑。

    他觉得陈璟很心细。

    老太爷喜欢细心的孩子。

第6章 高手() 
陈璟给伯祖父拜寿之后,伯祖父微微笑了一笑,然后就问起陈璟的诊断和用药。

    陈璟给三叔用的法子,并非他原创,而是明代《名医类案》里的一个记载验方。

    像三叔那样的暴泄,很难遇到一次。

    中医的发展,和其他技艺一样,也是慢慢累积。累积不够,有些病就是看不准,这跟医术高低没有关系。就像登山,没有一步步的攀爬,是到不了顶峰的。

    陈璟所接受的教育,是在前人积累的基础上,所以他等于站在了山峰。而这个时代、整个时代的医学,都在半山腰。

    等伯祖父问起用药的原因,虽然他们不通医理,陈璟还是一一解释。

    “……三叔那病,就是个肠道失调。

    小肠有泌别清浊的功能。人饮食,至肠胃时,小肠将水谷中的‘清’分出来,再由脾脏输布全身,而将‘浊’的部分下注大肠;大肠再将水分吸收,剩下的成了大便,排除体外,水分则渗入膀胱从尿排出。

    三叔那暴泄,清浊不分,全部走大肠,故而暴泄不止。我用的车前子,性味甘寒,入肾、膀胱,有利尿的作用。只要小便通利,水湿不走大肠,清浊自分,暴泄就自止了。”陈璟道。

    等他说完,屋子里的几个人都愣了一瞬。

    “就这样简单?”陈二老爷错愕。

    陈璟用的方法很简单,不通医理的人也明白:他就是用车前子利尿,用利尿来治疗暴泄。

    那么可怕的暴泄,几乎要了陈三老爷的病,陈璟只是用利尿的方法……。

    这若不是治好了,谁也不会相信这番说辞的。

    怪不得治病之前,陈璟一直不解释他的用药,只说先试试。这等解释,没有事实,是很难叫人信服的。他一旦说出来,大家定然要笑话陈璟大胆狂妄,妄想用这种方法治好暴泄。

    偏偏他治好了!

    这……

    就算事实摆在面前,陈二老爷都觉得难以置信。

    “治病就是这么回事。”陈璟笑笑,“用药如用兵,贵在精而不在多。只要对症,再平淡简单的药也能出奇制胜。”

    听到这话,屋子里又是一静。

    一直站着的陈七腿都酸了。但是听到这话,他还是翻了下白眼,心想看把你小子狂妄的。“治病就是那么回事”,这种轻描淡写的语气,这种傲视医学的态度,真的很欠抽啊!

    天下闻名的大夫,才敢这样说话呢!

    你陈璟不过偶然运气好,治好了一例,就这般不知天高地厚。

    “央及有奇才……”陈大老爷呵呵笑了,赞赏陈璟。他和陈二老爷一样,心里颇为震撼,对这种方法仍是觉得奇怪。

    还真的治好了。

    唉,原来治病也有捷径啊。

    陈璟这小子,是怎么找到这捷径的?

    “好了,你们都去吧。”伯祖父最后开口,“外头还有宾客,老大你带着访里去待客;老二还去三房,看看情况,老三那两个儿子一点用也顶不上,你去坐镇,免得他们妇人孩子的,乱了套。”

    被点名的陈大老爷、陈二老爷和陈二陈瑛都道是,转身要走。

    陈七就慌了:我呢我呢?不让我走吗?

    他连连给父亲和二哥使眼色。

    陈大老爷想说点什么,给老太爷求个情,却被陈二拉了下,阻止了陈大老爷的求饶。

    老太爷虽然不管事,却对子弟颇严,最讨厌儿子们护着孙儿。

    等几个人出去,老太爷又对陈七道:“末人,你先去西次间稍坐,我还有话问你。”

    陈七都要哭了。

    什么有话问?您留着单独责骂我吧。

    骂完之后,估计又要被禁足了!

    他也不敢违逆老太爷,低低道了声是,乖乖去了西次间等候。

    松鹤堂的正厅,就只剩下陈璟和陈老太爷。

    “央及,你坐下。”老太爷道。

    陈璟从进来就一直站着说话。伯祖父和伯父们面前,轮不到陈璟坐着答话。直到众人都散去,老太爷才免了虚礼,让陈璟坐下。

    “是。”陈璟就依言,坐在了方才二伯坐的位置上。

    老太爷已经八十,偏瘦,鬓角花白如雪染。他精神矍铄,满面红光,看上去比他实际年纪小十来岁。

    别说古代,就是后世医学那么发达,在八十岁能有这等健朗,也是非常难得。

    比如大伯父,今年六十二,看着还不如老太爷有精神。

    老太爷眸光炯炯。

    顿了顿,老太爷才说:“央及学了医术!是哪位高人指点的?”他的语气非常肯定。

    旁人可能以为陈璟是运气好,或者碰巧治好了陈三老爷,老太爷却不这么认为。

    活了八十岁,治下这份庞大家业,老太爷的眼光依旧不失年轻时的精明犀利。就像陈璟所言,用药贵在精而不在多。能这么精准对症用药,用药又这般平淡无奇,陈璟的医术,远远高于世人的想象。

    炉火纯青的医术,才能做到化简单为神奇。

    这等高超医术,不应该出现在陈璟这样十六岁的年轻人身上。

    “并没有人指点。”陈璟道,“家里有几本医书,《黄帝内经》《难经》《金匮要略》等,都是兄长买的。念书累了,我也会读来消遣,一来二去,就记得个滚瓜烂熟。”

    七弯巷那边有医书,这个陈老太爷知晓。

    陈璟的先父母身体很不好。

    他先父一开始还算不错的,而后竟倏然消瘦,后来就慢慢靠药罐养着。陈璟的母亲,一连生了七个孩子,却只养活了陈璟和他哥哥陈璋,足见他母亲自身是有大问题的。

    父母双双卧床的那些日子,陈璟的大哥陈璋心里也烦躁。大夫说话,时常没个准,陈璋自负聪明过人,就花钱买了药书,自己在家里研读,想自己来医治父母。

    可最后,陈璋还没有读出个名堂,他父母就去世了。

    父母去世之后,陈璋放下了学医这条路,安心读书,次年就中举。

    陈璋是陈氏玉字辈子弟中,最为杰出的。无奈他生在七弯巷,若是生在旌忠巷,没有家里那些琐事烦心,只怕进学更早。

    而陈璟说,他随便看看药书,就能背熟,应该不是假话,从他这次出手治病就可以看出。

    难道这孩子,比他兄长更有天赋?

    怎么听闻从陈璟有点呆头呆脑,不及他哥哥半分聪慧呢?

    陈老太爷自诩看人目光精准,却也看不出来陈璟话里的真假。这孩子一派淡然,被陈七刁难不愤怒、治好了老三也不自夸,好似只是做了件随手之事,没有半点假装。

    这份荣辱不惊,让见多识广的陈老太爷心里纳罕。

    “……原来央及是自学成才。”陈老太爷笑了笑,然后又微露严肃,“学医,算个出身,到底不如读书。自从科举这一制开立一百三十余年,咱们望县,总共出了五十名秀才,二十一名举人,三名进士,算得上声名显赫的。”

    一百三十余年前,才有科举……

    那这是唐朝吗?

    陈璟心里,微微起了点涟漪。

    而后,这点涟漪又快速消去。夏氏梁国,夏氏梁国,这个时空在历史上不存在,为什么非要套进自己熟知的历史里去?

    他无奈在心底笑了笑。

    科举制有了一百三十多年,整个望县出了三名进士,二十一名举人,这的确是高产!

    要知道,每三年一次的春闱,总共才录取进士五十人。那是全国的参考人数。

    望县这个小地方,一百多年能出三位,实属难得。

    至于那二十一名举人,其中就有陈璟的哥哥陈璋。

    陈璋是陈氏这几百年来,第三个举人。

    足见,这科举有多难啊?

    偏偏,如此难,大家还趋之若鹜。

    陈老太爷现在说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