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永历四年 >

第270部分

永历四年-第270部分

小说: 永历四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达谄臣的事情也得包揽了才对劲嘛。至少不会像他们看见的这些监军官,每天不是和新兵们谈天说地拉家常,就是吃过晚饭后讲古,完全没有监军该有的架势嘛。

    当然,监军该有什么架势,其实他也不知道,只是模模糊糊的这么觉得罢了,要不怎么看得住如狼似虎的武将啊。

    旁若无人的走到了校场,讲古已经开始,早已预料到如此前那般人满为患,甘苍倒也很是放下了心——这么多人呢,军法官们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发现他来着。

    走到近前,甘苍很快就找到了一个位置蹲下,至于坐却是不敢的。转头一看,恰巧是个熟人,前两天一起受罚时认识的,叫做李还乡,是骑兵队那边的,只是不知怎的跑这边来听讲古来了。

    二人相视一笑,只是点了点头就继续听点兵台上的那位黄监军官说道:“从北直隶的天津卫,一路南下,上万里的路途啊,张世杰就这么一路走了下来,南下临安,也就是距离咱们所在的金华一府之隔的杭州去投效王师。”

    乍一听从北直隶的天津卫一路南下,还上里的路程,甘苍还以为是之前听人说过的侯爷的段子呢,可是谁知道,竟然是一个听也没听过的人物,张世杰,那是干啥的,也有侯爷那么能战吗?

    满怀着疑问,甘苍与大多数人一般听着那位黄监军官将南宋最后一位名将,越国公张世杰的故事娓娓道来,着实是鞠了一把感动的热泪,尤其是当他听到崖山之战的鞑子主帅张弘范竟然和张世杰还是堂兄弟,更是引起了一片惊呼。

    “这个不要祖宗的二鞑子,呸!”唾沫没敢吐出来,因为周围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吐别人身上不太合适。

    夜幕早已降临,眼看着已经快到了熄灯时刻,好容易讲到了崖山之战,正是关键的时候,甘苍聚精会神的听着故事,早已融入到了故事之中,对周围的一切充耳不闻。

    突然,他的肩膀上被身后的什么人人拍了一下。故事正听到关键处,甘苍对此有些不耐烦的把手指放嘴边发出了“嘘”的声音。奈何后面的人却并没有因此而停下来,似乎有什么极重要的事情。

    “有嘛事回来再说不行吗?正听着……”

    关键的时候,这五个字尚未出口,甘苍一回头看到的竟然是本区的军法官带着几个镇抚兵,而左近更是有几个好像也是今天挨罚在床上修养的新兵。

    “嚯,蹲功不错嘛,你这身体素质看来挨几军棍根本用不着养伤。”

    说罢,未待甘苍有所反应,只见那个军法官以着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下子就拍在了左近的李还乡的肩上。

    “本来都告诉了你们区的军法官叫他们来领人,这急急忙忙的看来我们还得给你送回去喽?”

    说罢,那军法官便站了起来,继而说道:“新兵营是练兵的地方,是让你们日后能够在战场上更有把握活下来的地方,不是专门给你们讲古的地方。来人,把这些不老老实实在屋里养伤的都押回去!”(未完待续。)

第六十九章 正月

    让监军官在新兵营讲古,这是陈文出于锻炼监军官能力以及给新兵洗脑的办法。效果具体如何,陈文还没有亲眼看过,不过据新兵训练营的训练官们表示新兵们的训练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只是不知道这是不是训练官们为讨他欢心而拍的马屁。

    监军官应该做什么,需要做什么,其实陈文也不是很清楚。他此前在大兰山使用过,如今又传授给那些监军官们的伎俩也都是他从电视剧里学来的——找战士拉家常、用分地和仇恨激发训练和战斗的热情、讲述汉家英雄的故事来振奋士气,提升士卒对清军的心理优越感之类的办法在描写共和国崛起那些的真实或是虚构的故事中可谓比比皆是,就连很多抗日神剧里面都会涉猎到一些。

    这些伎俩以前他都曾经用过,对于当初的那支老南塘营的颇有效果,眼下设立了监军官正好可以通过更多的人来将影响扩大化。就像周总理说过的那样——“要以耐心说服诱导的精神,争取官兵和人民的信仰,团结他们在革命主义与政纲的领导下而坚决奋斗”,与华夏复兴会的纲领和宗旨上即便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但是道理上面还是相通的。

    至于其他的,陈文就不甚了了了,只记得李云龙曾经对赵刚说过的那句名言,“团长管打仗,政委管生活”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但是这个生活具体到底是一个什么限度却还没有通过实践来进行衡量。

    新兵的军事训练的同时,正月的那半个月长假里只休息了除夕和初一那两天的文官训练班和卫所军官训练班也在正月的下旬完成了速成培训。

    大部分人都还能够达到合格的水平,这可能也和陈文急需大批官员来控制占领区有很大的关系。不过出乎了陈文的预料的是,除了李渔、陈忱和吕留良这三个才智上有些变态的插班生外,这三个府也很是出了一些成绩非常不错的培训生,其中更是还有一个祖籍湖广的生员引起了陈文的注意。

    陈文专门召见的那个生员就是此前在衢州围城中苦苦坚持的荣虔,曾经在湖广总督衙门里面给何腾蛟做过钱粮方面的幕僚的经历对他有着极大的助力,使得他在钱粮方面的考核成绩即便是那三个怪物也没能压过,毕竟这经验还是摆在那里的。

    除此之外,此人在南京求学时曾经读过《几何原本》。不过只有前六卷,因为这本著作在明末由徐光启翻译完成的只有前六卷,后面的九卷则是到了清末才由李善兰和一个英国佬合力翻译完成。并非难以翻译,只缘随着欧洲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开始展现在一些开明士大夫们的眼前才促使着他们自那两百年的黑暗之中重新睁开眼睛去看这个世界。

    《几何原本》成书于古希腊时代,但是真正对这个世界造成深刻影响却还是在文艺复兴之后,包括哥白尼、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许多伟大的学者都曾学习过,从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对于他们的伟大事业大有裨益。

    这部著作陈文一经听闻就萌生了继续将其翻译完成的心思,只可惜荣虔手中也只有他此前凭记忆抄写下来的。只可惜剩下那九卷,由于没有进行翻译,无法理解自然也更没办法记录下来了。

    这个读书人此前在湖广充任幕僚的经历按理说乃是面试时的一大助力,毕竟古今中外的老板都喜欢有工作经验的员工,但荣虔却对此丝毫不提,若非派去衢州负责招揽儒生的官员从他舅舅的炫耀中得知了这份经历,只怕到现在也没人知道此事。

    从他的解释中,陈文可以理解,毕竟浙江明军在去年遭逢了一场监军文官发起的内讧,对监军文官产生了普遍性的敌意,而若算来,搞内讧这方面曹从龙与何腾蛟相比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就连这支明军中对此有些了解的军官也不得不承认。

    陈文理解这是不想引发同僚的敌视,只是一旦联想到这个因几度劝阻不成而愤然离去选择避世的读书人最后还是在他的赈济和免税政策的感召下选择了为浙江明军效力,他就不由得想起了此前的孔家南宗、宣诏副使张恭彦以及更多因此而选择为浙江明军效力的人们。或许仁义,真的有着难以想象的力量。

    事实在陈文看来,老百姓自然是渴求着安宁,只有那样才可以更好的通过自身的力量来使他们和他们的亲朋好友过得更好。不幸遭逢了天灾**,老百姓已经快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官府自然应该免税和赈济,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这样还要收税来雪上加霜的话,那就怨不得老百姓揭竿而起了。

    仁德,使得陈文收获了一些意外之喜,但却也落下了妇人之仁的形象。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在这个时代的人眼中,武人应该是无视百姓福祉,满手沾满了血腥才对,仁德是文官才会拥有的品质。

    只可惜,现如今似乎绝大多数的文官做得还没有他这个野蛮的武夫来得更好,无论是明清双方尽皆在竭尽全力的盘剥百姓来满足上官以及自身的需求,导致了更多的家破人亡,想想却也真是有够讽刺的。

    在陈文和孙钰等人的努力下,得到光复已经有一年时间的金华府在民生上得到了很大的恢复,而在去年遭逢兵祸的衢州则更是在免税和赈济之下开始了急速的复苏。可是民生得以迅速恢复的代价,却是明军短期之内能够得到了资源却要低上很多,若非那两份意外的收入,只是免税所带来的资源不足就足以让明军的扩军计划胎死腹中。

    可是这样的意外之财确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就像清军赶明军这边的猪队友一样,都是充满了偶然性的,只有哪一个几率更大这点儿区别。

    为此陈文专门与郑家派来护送宣诏使者的队长很是商议了一番,而经过了这个正月,护送宣诏使者先行返回福建的郑奇也见到了被迫返回中左所的郑成功。(未完待续。)

第七十章 时移世易

    “你是说安远侯有意与我军互通有无?”

    “正是,卑职可以确定,安远侯是这个意思。”

    永历五年于磁灶、钱山、小盈岭的三战三捷,不仅使郑成功顺利的收复了漳南四县,更是于去年年初导致了海澄县守军的反正,使他得以将漳州团团包围起来。此后由于浙江明军的存在以及浙西南大战的连番上演,长达半年得不到援兵的漳州守军也选择了投降,使得郑成功一举将拥有闽南谷仓之称的漳州平原收入囊中,并进一步展开了针对泉州的围攻。

    可是接下来,随着靖南藩移镇福建以及同安之战的爆发,郑成功虽然没有像历史上的凤巢山之战那般元气大伤,就连后提督黄山、礼武镇陈俸、右先锋镇廖敬、亲丁镇郭廷、护卫右镇洪承宠等高级军官都在激战中阵亡,但是那场明清双方都宣称取得了大捷的战事却依旧使得他损失了大量在这两年得到了很多战斗经验,并且已经逐渐培养为精锐的老兵。

    去年年底开始收复漳州南部,今年更是收复了府城,这个府的粮食和人力资源给了郑成功不小的补充,但是相对他的那支大军却还是太少,远远无法达到自给自足的程度。

    如今两军尽皆返回占领区休整,以积蓄更大的力量来再一次扑上来撕咬对方。可相对仅仅丢了不到一个府的清军而言,郑成功的占领区实在太小,即便有着海贸的补充其积蓄力量的速度也无法迅速压垮对手,实现力量比的反超。

    郑成功知道,清军的损失同样不小,不光是左右两翼的福建提标和右路总兵标营这两支福建绿营,就连靖南藩的藩兵也损失良多。奈何满清如今已占据中国十之七八,甚至可以说是十之**的地域,这样僵持下去对他没有任何好处。

    原本他就已经萌生了与陈文进行贸易的想法,只是由于温州尚在清军之手,陈文没有出海口才暂且没有提及。可他却想不到,此番陈文竟先他一步想到,并且提出了通过闽北进入浙江的商贸路线来运输的想法,这倒让他有了意外之喜。

    “你是如何回答安远侯的?”

    “回国公的话,卑职说会将安远侯的倡议回禀国公,仅此而已。”

    “嗯。”

    陈文的计划很好,虽然不走温州,处州的松阳担并不利于粮食等物资的运输,但是小宗的制成品却完全通过走私和偷运送到海上。况且以如今浙江明军的军势,收复温州想来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深入内陆的浙江明军与海贸能力极强的福建明军之间的贸易可谓是对双方皆有极大的好处,当时郑奇也表示了极大的认同,只是商贸谈判经验尚浅,表现得有些太过操切,把话说得太满了。事后他也有所悔意,但所幸的是当时在场的只有他与陈文二人,即便是少说个一句半句郑成功也不会知道,自然也不会影响到对他的评价。

    见郑成功舒了一口气,郑奇也是心中暗自庆幸。只是这心中一有松懈他便立刻想起了另一件事,趁着此刻少有的能够单独面见的机会再为这份好印象来个添砖加瓦。

    “禀告国公,卑职向安远侯试探过了,也在金华私下调查了一番,安远侯似乎并非蓬莱戚家的女婿,如今也没有婚配或是聘妻,或许……”

    然而,后话尚未说完,郑成功原本还在为陈文同样倾向于商贸往来的事情而感到喜悦的那张笑脸登时便被愤怒所取代,只见他拍案而起立刻对郑奇喝问道:“谁让你问的这个?!”

    闻听此言,郑奇登时就愣在了当场,此事在亲戚中并非是什么秘密,毕竟郑成功也需要挑选合适的人选,只是他却远没有想到,此时已经远非彼时。

    见郑奇呆立在那里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