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726部分

唐朝好地主-第726部分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天的时间,他们的动作还是很快的。

    裴寂是中书令,封伦是侍中,萧是左仆射、陈叔达是右仆射、温大雅是翰林承旨学士。

    柴绍是枢密使、罗艺是枢密副使。

    李渊坐在金殿龙椅之上,看着满殿百官,脸色却并没有三天前的欣喜。三天过去了,他拿下了汉京,却连一个小小的东宫都没拿下。

    最让他不满的是,东宫里聚集了原朝廷的各省部衙重臣。

    连调兵的兵符,都还被他们握着。

    “罗艺,你还想要多少时间,才能拿下东宫,再来个三天吗?”李渊不满的问罗艺。

    三天前,伤了皇后一剑的罗艺,为了将功赎罪,亲自带兵去打东宫,并保证一天就拿下东宫。

    可已经三天了,罗艺在东宫宫墙下损兵折将,结果连东宫的门都没摸上。

    罗艺额头冒汗,其实他也觉得很冤。

    若是长安城的东宫,他保证早就拿下了。可这是汉京城的东宫,不但完全独立,而且十分的坚固。

    四周有筒河围绕,那筒河宽阔的跟个湖似的,又宽又深,只有几条极窄的路通往东宫各门,可还都有吊桥。那种狭窄的小路进攻,简直跟排队送死没区别。

    尤其是东宫的墙还高不可攀。

    最让罗艺损失惨重的,则是撤入东宫的左右神机军。左右神机军有一万人,这次皇帝亲征带去了大多数,只留下了两千人在京。

    这次举事,他们事先渗透到了各军之中,左右神策、左右羽林等,可偏偏这个左右神机军,他们却是水泼不进去,针插不入。

    到起事之时,两千神机军一个都没倒向他们,还第一时间接受太子命令,撤入了东宫。

    本来罗艺瞧不起神机军的,结果被他们的火炮一通猛轰,火枪齐射后,对这些家伙现在是恨的牙痒痒的。

    有神机军在,尤其是有他们的大炮在,想攻下东宫,别说再给他三天,就是三天之后再三天,罗艺也没有半点底气。

第1001章 李超的勤王军

    卑沙城下。

    李超带着五千人马兵临城下。

    大黑山上,卑沙城的山墙如盘龙蜿蜒,但城上的高句丽守军却无人敢出城应战。这支唐军太邪乎了,他们一路而来,似乎无人可挡。不管是什么样的城堡,都挡不住他们前进的脚步。

    外围的堡垒虽小,但却是十分坚固的,正常情况下,哪怕是十倍之敌,也起码能守上一两个月。但在唐军面前,却只是几天的功夫而已。而且他们还几乎是无伤拿下。

    高句丽人已经知道,唐军的火药太厉害了,再怎么坚固的城门城墙,都会被他们轻易轰开。

    “可惜了,本来我们真的可以有机会拿下这卑沙城的。”李超道。

    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他的陆战队已经脱变升华了。对于地道爆破,和火炮射击,技术都已经十分不错。

    卑沙城确实坚固,但再坚固的城,面对火炮和爆破,也是没用的。在历史上,当火炮的威力不断强大起来后,传统的城池堡垒就变的不堪一击,后来有人改革了城堡建造之法。

    建造出了能够防御火炮的坚固堡垒,棱堡。棱堡就是把单一薄弱的防御圈,变成了一个纵深防御,搭配火器后毫无射击死角的强大堡垒。

    这种棱堡出现后,攻城战就重又变成了长期的围困战。再后来,又有人发明了壕沟破城法,挖之形堑壕接近城堡,利用特殊的方位以避开城上火力,最终接近城下,然后搞爆破。

    因而对于城池来说,爆破其实是一种最简单最粗暴的攻破方式。

    而现在,高句丽人根本不会那么复杂的防御方式,他们还在用传统冷兵器时代的守城方式,来防守拥有火炮拥有高超爆破能力的陆战队。

    大黑山城虽是在山上,但其实难不了多少。毕竟城中守军才五千,李超自己也有五千。

    若是拿下大黑山城,那整个辽南,就真正的彻底在李超的手里了。

    大黑山的扼守险要,城高墙坚,再搭配上火炮火枪,谁还能从他手里夺下来。

    只是现在,李超却没有那个时间了。

    这段时间,李超一直在等汉京的命令。

    他不顾一切,在疯狂训练手里的三千各家护卫组成的陆战队同时,还又新增了两千。

    五千陆战队,这数量,都已经让不少的贵族子弟们心里暗暗惊心了。

    “程叔,去把各家的人都叫来,这一天终于到了。”李超收起那封勤王诏书。

    老流氓程咬金脸色通红,“他娘的,就等这一天了。”

    大黑山下。

    李超的大营。

    擂鼓聚将。

    隆隆的鼓声,让山上的高句丽守军一个个面色不安,神情紧张。

    但在山下,听到鼓声后,这支联合船队的各船主们,还有陆战队里的连以上军官们,都迅速的赶来。

    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已经彻底的习惯了李超的那一套。

    军法。

    哪怕他们本质上其实只是一支自由联合的私掠船队,但在这里,一切按李超的规矩来。

    李超的规矩,就是军法管理。

    拥有大小三百多条的联合船队,来自大小一百多家贵族,他们共同组成了这支五千人的陆战队,还有那三百多条私掠船。

    一百多大小贵族之家,在这里的都是各家的庶子之类的,但也代表着各家在这里的脸面。

    李超目光在这些人身上一个个扫过,其实这些人里,不少人的父兄,已经在汉京站队中,选择了太上皇那一边。

    不过李超并没打算就把这些人怎么样,贵族是无耻的,最无耻的一点,就是这些大家族,枝系旁多。

    他们也习惯于多方下注,四处站队。

    反正总有一边是以下对的。

    这是他们的惯常做法,就算最后下失败的那一边,其实也并不会株连到其它支系。

    满门抄斩,株连九族这种事情,在魏晋以来,都是极少的。

    当年杨玄感叛乱,杨广从高名丽回师平乱,洛阳城下,就有许多勋贵子弟,在战场上相互交战,兄弟俩,各为一方。

    甚至父亲是国公是宰相大将军,可儿子却站到杨玄感叛军中一方的,也不在少数。

    “诸位,有天使自汉京而来,携带重要诏书,现在请天使宣读诏书。”李超道。

    从汉京来的使者日夜兼程,三天三夜,一路上换马不换人,又在登州乘坐快艇到来。

    信送到时,距离汉京之乱发生已经五天。

    这其实已经是极快的速度了,不过李超却已经在几天前就收到了汉京变乱的消息。

    他的消息,是通过暗影的飞鸽快信系统传来的。

    两天,信就通过飞鸽站一站站的传到了辽东。

    只不过,李超秘而不宣,他一边在做着准备,一边等候着太子诏令的到来。

    有诏令在手,才能明正言顺的勤王起兵。

    勤王诏书一宣布,帐中立马就沸腾了。

    大家完全不敢相信这个事情,李超等他们激动了好一会,才大声喝止他们。

    “汉京来的天使也宣读了诏书,大家也看到了,柴绍伙同罗艺、李孝恭、温大雅、裴寂、封伦等一部分阴谋野心家,发起了叛乱,他们劫持了太上皇,然后围攻东宫,夺取京城,现在假借太上皇之名,欲动乱天下。”

    “如今陛下远征西域,一时难以赶回平乱。太子诏令天下忠义之臣,起兵勤王。我等身为大唐封家,与国休戚,岂能坐视?”

    “我决定,联合船队和陆战队,现在起就是勤王军。诸位与某,一起回京勤王!”

    李超把太上皇图谋复辟,说成是柴绍等人劫持太上皇叛乱。并且,他除了公布柴绍几人的身份后,并没有把其它投到太上皇一边的贵族等身份公布出来。

    “赵国公,这是真的吗?”一些贵族子弟,到现在还不敢相信。

    “天使带来的诏书大家都可以来过目,上面既有太子的亲笔签名,也有中书门下诸位宰相的签名用印,还有翰林院内相的署名,并且还有枢密院的调令和兵部的兵符。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李超目光一扫,再无人敢说话。

    “各家的船只现在起都征用,各家的护卫,也都为勤王军。各位,你们现在开始,就都是某的参谋顾问了,留在我身边协助参谋,各家的船和护卫,则统一编为勤王军,由各级将领军官们指挥统领。”

    一句话,李超把这些贵族子弟对船和陆战队的控制权全剥夺了,并且直接把这些人都留在了身边,算是变相的把这些人变成了人质。

    哪怕他们中有父兄亲人投向太上皇的,他们也不可能再妨碍到李超了。

第1002章 清洗(感谢yyww668的万赏!)

    “传我军令,即刻撤兵,返回登州。”

    李超下达军令。

    相比起汉京的局势,区区一座卑沙城微不足道。

    满帐的勋戚子弟,神色复杂。汉京突如而来的变故,让他们措手不及。他们并不会相信李超的那番话,什么柴绍罗艺劫持太上皇作乱,这怎么可能。

    他们可都是清楚玄武门之变真相的,因此这次的汉京之乱只有一个真相,那就是太上皇抓到了机会,联络了柴绍罗艺李孝恭等一大批旧部,或者说是对新朝不满的这些人,来了一场复辟。

    大家其实并不关心直相到底如何。

    他们忐忑不安的是,他们的家族在这场变乱中,究竟是站在哪边?

    他们关心的是,到底谁会笑到最后呢。

    他们忧心忡忡,可面对着李超,却又充满无力感。李超一句话,就把本来属于他们的船和护卫都接手了。

    该死的他们一句反对的话也说不出,说出来也没有。船是他们买的,护卫是他们花钱请的,但不代表这些人就是他们的。

    从名义上来说,他们的船只和船员护卫,本就已经是隶属朝廷的预备役,发生如此重大的事情,李超手里有太子的勤王诏,他可以光明正大的把兵拿走。

    而另一方面,李超这几个月来,把船队弄成联合私掠舰队,把各家船上的护卫编成了陆战队,几月操练统领,这些船员护卫,早就唯李超马首是从了,他们就算下令,那些人在他们和李超的命令之间,肯定是选择李超的。

    相比起这些贵族们的犹豫担忧,那些船长和陆战队的军官们,倒是十分配合。听李超下令,要起兵勤王,入京救太子,这些人还十分兴奋。

    命令一下,李超立即拔营回师。

    卑沙城里,高句丽人莫名其妙。

    “这莫非又是唐人的一个奸计,想故意引诱我们出城追击?”

    “我们绝不能上唐人的当,坚守不出,严禁出击,谁敢抗令出城,斩立决!”

    山下。

    李超的五千陆战队撤退的井井有条,几个月的时间,这支经过实战的部队,已经有模有样。

    程咬金看着排着整齐队列前进的陆战队,感叹着道,“我总感觉你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你告诉我,你是不是去年就知道了什么,早就猜到会发生这些事情?”

    要不然,李超怎么会要求什么私掠,还让朝廷通过了这什么预备役等规矩。而李超,又为何跑到登州,跑到辽南来练兵。

    他把各家的船和护卫,联合到了一起。把一群乌合之众的护卫,练成了眼前这支规模不小的陆战队。

    五千人啊。

    尤其是这战力,有枪有炮有船,甚至都相当于朝廷北衙的一个水师舰队了。

    李超摇头。

    “我可没有这个本事,你说的那是神,不是人。”

    “可你?”

    “你说眼前这些吗?我本来只是想联合大家,为我们各家的封地努力。我也没有料到,六十岁的太上皇,还会来这么一出。更料不到,这次的变乱,会闹的这么大。”

    李超说的是实话,暗影那边源源不断的把汉京的最新情报传过来,事情的发展,超出李超的预料。

    可以说,太上皇他们的复辟顺利的不像话。

    无数的贵族官僚倒向太上皇,真是登高一呼,应者云集。

    那些本来应当看守太上皇的禁军,成了太上皇的卫士。汉京许多部门官吏,摇身一变,都投奔太上皇的新朝了。

    忠于皇帝和太子的人不少,但投效太上皇的人也那么多,这是李超原先没想到的。他相信,李世民肯定也不会料到。

    “这几年,新法变革较大,也比较快,以致于有太多的人看不清,他们只是一味的反对新法,为了反对新法,甚至都不惜站到了太上皇那边。”

    程咬金却是不屑的冷哼。

    “看不清形势的,主要还是那些关陇旧贵族们,还有不少的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