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第7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戏础�
不是他真的不愿意反,他只是在等时机,等一个最佳的时机。
当中原的李密王世充窦建德等诸方争霸,纠缠不休的时候,当杨广再没能力北返的时候,李渊才终于举兵,并一举攻入关中。
李渊是真正的能屈能升,对杨广屈过,对李密屈过,对突厥人屈过,可最终笑到最后的人都是他。
玄武门之变,他也识大体的废了建成,把太子之位给了李世民,并且不久之后把皇帝之位传给李世民。
可是今天,李渊抓到机会,终于又出手了。
李渊对机会把握的也很好,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这一次,他算是齐了。
“你有把消息告诉朝廷吗?”李超问。
柯青点头。
当暗影综合收集到的情报,确认了太上皇要复辟这一重要结论后,立即禀报给了柯青。
柯青接到消息,第一时间就是安排李府里的女主人和小郎君小娘子们,全都离京去襄阳的武当山。
然后他把这一重要情报,秘密的放到了马周的桌上。
再然后,她就亲自赶来辽东。
“你做的很好。”李超表扬。
“当时形势紧急,我没有征得三郎同意,就把这事情透露给了马相,请三郎恕罪。”
李超摇头。
“你的决定没有错,这件事情做的很对。朝廷如果没有半分准备,那么事情后果不堪设想。”
不管怎么说,李超肯定不希望看到李渊复辟成功的。
李渊如果复辟成功,那灞上李家,也将遭遇灭顶之灾。
“振东,去请卢国公过来议事。”
柯庆站在那,“三郎打算怎么办?”
“柯叔,你帮我个忙,你现在和青娘立即返回襄阳,赶到武当山去,把十三娘她们接到登州来。”
“接到登州来?”
武当山虽然在襄阳,可距离汉京也并不远,李超不敢保证承乾他们能控制的住局势,万一控制不住,李渊他们复辟成功,只怕就会立即对李家下手,到时就算是在襄阳,只怕也保不住安全。
自己的妻妾儿女全都在那里,李超可不敢有半点大意。
“算了,我派几条风帆快船给你,你用最快的速度赶去。”
“那三郎你呢?”
李超道,“这次的事情来势汹汹,陛下又远在西域,我担心太子他们恐怕处置不了。我们得做好最坏的准备,我会在这里做好准备,一旦太上皇真的复辟做乱,我会立即举兵勤王。”
李超这个时候入京,他觉得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带兵去,此时李渊还没举事,那他以什么理由带兵去,谁敢跟他这样去。
不带兵去,李超不会去。
那样空手过去,于大局无补。倒不如留在这边,做好准备工作。
“你到了襄阳安排十三娘她们上船南下后,你再进趟京,替我送封信给马周。你留在京城,若是局势真不可为,想办法把太子接出来。留的青山不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太子不落在李渊手里,哪怕整个汉京城都被李渊控制了,李超都不会有丝毫的担忧。
皇帝在西域,太子在保住了,那李渊的复辟,也翻不起多大的风浪。李渊毕竟已经退位几年了,如今朝野几乎都是李世民的人。
哪怕有人心因新法不满,可他们也不可能真的登高一响,万众响应的。
柯庆父女悄然退下。
程咬金进来,见李超紧皱着眉头。
“我正跟参谋们研究着怎么挖地道呢,火急火了的叫我来干嘛?”程咬金拎着两把大板斧走进来,一屁股坐在李超旁边。
“出大事了,太上皇阴谋复辟。”
“什么?”
程咬金先是一惊,跳了起来,然后又站在那不动。
过了一会,突然仰天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
“你没事把我叫来,就为了跟我开这么个玩笑?一点也不好笑,说吧,到底是什么事。”
“我没跟你开玩笑,太上皇真要复辟。”
程咬金坐下,哼了一声。
“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太上皇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复辟,谁还跟他?”
李超叹声气,“你别高兴的太早,参与的人还不少。你也知道,贞观这几年推行各种新法,虽都是强国富民之法,可奈何有些人就是不满。如今陛下远征西域,太上皇这个时候跳出来搞复辟,到时支持的人怕是不少。”
“事情会弄的很难看的。”
程咬金收起笑容。
“没这么可怕吧。跟我说说,你怎么知道这消息的,太子送来的?”
“消息不是太子那得来的,只怕现在太子他们根本还意识不到这件事情的可怕性。据我所知,太上皇已经暗中联络了柴绍等一大批人,来势汹汹。”
程咬金再次跳了起来。
“他娘的,还真反了啊。走,我们还在这等什么。”
李超问,“去哪?”
“当然是起兵勤王啊。”
“太上皇都还没举事,我们勤的哪门子王,这地方的府兵,禁军的水师,我们能调的动吗?连兵符印信都没有,谁能听我们的?你这弄不好,他们还以为我们两个要造反呢,到时先把我们两个绑了送京城去。”
“那我们总不能坐视不理啊?”
“当然不能,我已经派人赶去京城,给太子殿下送信去了。希望还能赶的及,若是信早到一步,太子就可以早做防备。再不济,也能及早离开京城。”
“最重要的,太子接到信,就能下令,让我们带兵入京了。”
老程急道,“可如果信晚到一步呢?”
“那我们只能期盼信能早到一步。”
“真晚到一步呢?”
李超叹声气,“期盼殿下能够逃离京城吧,只要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程咬金抹了把额头,这会功夫,额头居然见汗了。
“他娘的,这事情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呢。太上皇都六十了,安安心心当他的太上皇,在大明宫里享清福不好吗,还折腾个什么劲啊。”
李超无奈的摇头,人不都是爱折腾的吗。
第995章 人质
承乾慢慢冷静下来。
老师李超曾经多次告诉过我,遇大事越要冷静。
他长呼一口气,“我们现在必须找人来商量对策。”
马周赞同,“殿下言之有理,臣也觉得眼下情况不明,不宜仓促行动,但必须先稳住自己的阵脚,起码得先保证东宫安全。臣马上去将中书门下诸相、枢密院的枢密们,还有翰林院的学士们召入东宫议事,另外,请殿下发太子令,令东宫侍卫紧守宫门,最好是紧急调整一下防守顺序位置等。”
玄武门之变时,马周也是跟着李超一起参与过的,清楚的了解当时的整个宫变的谋划与过程。
宫变不同于一般叛乱,最重要之处,就是突袭与控制。
汉京的宫城与长安的宫城不同。
玄武门之变时,长安的宫城只有一座,东宫在太极宫之东,但也基本上是相连的。当时宫变的目标是太极宫,最重要的是当天早上建成元吉他们通过玄武门入宫面圣,李世民他们收买了禁军将领,在玄武门埋伏。
而汉京城的宫城,其实是三座在一起,又互相独立的宫城,由北宫大明宫,南宫紫微宫以及东宫组成,三座宫城自成体系,门禁守卫等都是单独的。
“马相觉得东宫守卫将领有人投效太上皇了吗?”
“此事暂时不知,但不得不防。”马周道,不怕万一,就怕一万。当年一个常何,就让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他们成了赢家。
承乾点头,“此时调动东宫侍卫,会不会打草惊蛇。”
“那也是没有办法之事了。”
东宫如今虽然被撤去了东宫的诸卫率,但东宫本身还是保留了一支侍卫,也就是东宫亲勋翊三卫五府,只不过是不再统领外府兵而已。三卫五府的兵加起来,也有五千,平时分成几班轮值,每班也有一千余。
换岗调防命令下来,东宫侍卫们倒也没有觉得哪不妥,一切进行的很顺利。
中书门下,魏征和高士廉最先到来。
两位留守宰相,皆身着紫袍,头戴梁冠。
“殿下,不知派人相召,有何要事?”
马周简要的把事情说了一遍,“两位相国,事情紧急,需要你们共商大计。”
两人震惊的不轻。
杜如晦也来了,他是被抬着进宫的,他的病情很重,但这个时候东宫需要他的经验和威望。
杜如晦咳嗽的厉害,听完,眼珠瞪大。
“马相的计划没错,先把朝廷中枢重臣召入东宫,然后封锁东宫,稳住阵脚,再谈其它。”
面对着要复辟的太上皇,且是已经谋划多时的太上皇,他们都感觉到可怕。没有人想着毫无准备就冲去大明宫,那样太冒险。
“等枢密院的枢密使们到了,我们立即调兵。”
翰林院的学士们来的比枢密院早,褚遂良和岑文本两个内相,都认为应当先下手,早下手。
不过就算下手,也得先等枢密院的人。
太子现在监国,代天子摄政,有统兵大权,但调兵依然得通过枢密院的兵符。
枢密使屈通突,副使柴绍、刘弘基、段志玄、殷开山。
一正四副,唯有柴绍没到。
“柴绍呢?”马周问。
“柴枢密刚才说家中有些事情要处理,先回府去了,我们接到太子令后,已经派人去柴府通知他入宫了。”屈突通道。
承乾却是小脸阴沉,他现在越发的相信太上皇复辟之事了。因为那封信上,柴绍就是太上皇复辟的重要联络人。
这个时候,柴绍不入宫,肯定就是有鬼不敢来。
中书门下、翰林院、枢密院,这三个朝廷最重要的衙门主官,在京的基本上到了,只有一个柴绍没到。
“现在怎么办?”
在座的一众大臣,不少还处于震惊之中。
太上皇要谋反,怎么听怎么觉得惊讶。
“殿下,我觉得应当立即下令,调南北两衙在京兵马入城,先围住大明宫,将太上皇请到东宫来。”
褚遂良提议。
而马周认为,现在最关键的是谁是友谁是敌还分不清,甚至连这在座的重臣里面,有没有太上皇的人都还难说清。
“殿下,我以为,现在应当立即召三省六部五寺九监主要官员,还有南北衙十八卫军的将领们进入东宫。”
马周的这一周,就叫擒贼擒王。
刚才柴绍没来,让他想到了这一招。如果是太上皇那边的,那他们可能不敢来。不来,就证明他们已经倒向太上皇,这下敌我分明。
而如果来了,那他们单独入宫,就被与外面隔离,不能再与太上皇联络,尤其是那些将领,就不能带兵了。
杜如晦咳嗽了几声,他从马周的话里,也想到了一条。
“立即派人去通知京城各勋戚贵族,让那些勋戚们来东宫。”
把好些勋戚贵族们叫入东宫,这算是让他们做人质了。这个时候也顾不及去分清谁是太上皇的人,谁是皇帝太子这边的人,先把人召入东宫,也就有了个人质。
谁若是不来,那就是有问题。
来了的,就成了人质。
“好,就这样办。”承乾果决的下决定。
各位重臣开始忙碌起来。
承乾走到马周身边,“马相,你觉得那封信,会是老师让人送给你的吗?”
“我也不知道。”马周其实早就觉得,这信可能是李超送来的。能在朝廷这边都没发现太上皇复辟计谋时,他们就掌握到这么多消息,还能送到他桌上的,他估计也就是李超有这本事了。
皇帝若是知道太上皇复辟消息,肯定是先告诉太子的。
不过李超为何能知道这些,马周也不好多说。
“马相,你马上安排,把赵国公府的家眷,还有朝中重臣们的家眷,都接到东宫里来。我们把那些大臣勋贵们召入宫,也还得防着太上皇把大臣们家眷劫持了。尤其是赵国公府的人,一定得马上接进来。”
“好。”马周说。
很快,马周找到承乾。
“殿下,赵国公府上下,昨天一早就离京了。”
“离京了?”承乾意外。
“嗯,昨天一早,崔夫人带着府中上下一起离开,他们乘船走的,去武当山净乐庄园度假去了。”
第994章 谁是敌,谁是友!
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马周抬起头,一双眼睛布满血丝。他吹灭了面前的蜡烛,只感觉自己头晕眼花,耳鸣目炫。
真是漫长的一夜。
清冷的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