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第6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那些人比,他们没太多竞争力啊。
因此,虽然说新规打破了以前拦在他们头顶的壁垒,但同样的,他们以前独掌吏职的好处也没了。
有些比较上进的吏员,但还是很喜欢这个新规的,意味着他们以后可能还有上升通道,但是绝大多数吏员,其实就是老油条,混日子,占着位置谋私捞好处。
“这个李相,简直就是不让我们活了啊。”
襄阳城南的一处酒楼,今天尚书省的一群吏员下值后,在这些聚餐。
其实吏员虽然身份不高,但好处不少。哪怕是个地方上的胥吏,往往都能过的不错,更别说在尚书省这个重要无比的中央衙门里了。
吏员们也有自己的圈子,有自己的共同利益,他们也会定期举行一些聚餐,甚至在每年的年节时候,凑钱请省内的官员们吃饭喝酒。
聚餐,是一个很不错的交际方式,吏员们喜欢这种方式。平时呢,三五同房的吏员一起吃个饭,偶尔也会聚集更多的吏员。
比如说同司、同部,甚至是同省。
据说在隋朝时,有一次三省的吏员们举行大聚餐,并凑钱宴请三省六部的宰相尚书们,那一次,他们凑了一万五千贯的钱请客。
可以想象那规模是有多大,一万五千贯吃顿饭,简直是海天盛宴啊。
今天,在酒楼里聚餐的吏员倒是不多,也就十来个人,但都是尚书省里的老吏,换句话说,基本上都是尚书省里吏员的头头。
本来,这些也是最有希望坐上堂后官,成为尚书省首席吏员的,可现在他们得到消息,这次尚书令李超可能要来真格的,据说是要选一些年轻而又有为但品级不高的官员来充任堂后官。
世家出身,名师弟子,兼之在地方上任过县丞主簿甚至是县令县尉,到尚书省来当堂后官,听起来不可思议,官当成了吏。
但以他们听到的消息,以后这堂后官可就真的成官了。据说李超说过,堂后官做的好,干满两任,就有资格出任州长史或者司马、各曹参军了。
总之,以后堂后官会更加炽手可热。而这么好的位置,以后却跟他们要无缘了。
“那些名门出生的年轻子弟,除了家世好多读了几句书,有什么好的?他们有实际的办事经验吗?凭什么只靠个考试,就能得到吏职?这不公平!”
有人嚷嚷着道。
“经验?谁会在意这些?我看啊,表面上说是以后吏也能为官,但其实就是给那些读书人准备的。读书人也来当吏员,以后他们再直升官员,反倒是我们,恐怕以后别说升为官,就怕连眼下这吏的饭碗也要保不住了。”
“不能这样坐以待毙啊!”
“可李超都已经把新规定下来了,连陛下都支持他这一套,我们有什么办法?”
一个老吏发狠。
“也别把人逼急,逼急了兔子还咬人呢。要我说,咱们也不能表现的太好欺负了,这事情,咱们自己得争。要不然,谁替我们争?”
“怎么争?”有人问。
“这次的考核,其实省里的官员们也都不满意,只是慑于李超的威风不敢出声。他们不出声,咱们出声。这尚书省,官员数百,但吏员加起来更多,咱们分头联络一下,来一个罢工!”
“罢工?”一阵惊唿响起。
“对,罢工,尚书省没有了那几百号官转不动,可没有了咱们这上千号吏,更加运转不了。李超要玩,咱们这次就跟他玩次大的,咱们都请假,不去衙门做事,看他李超一人怎么玩!”
“这,会不会玩的太大?”
“事到如今,咱们也没其它的选择了,拼了。等事情一闹大,陛下兴许就把这新规给废除了。”(未完待续。。)
第854章 两只狐狸的合作
魏国公府。
吏部尚书长无忌坐在官帽椅上,听着面前的那老吏的小声禀报。听完之后,他沉默许久。
“嗯,某知道了。”
老吏略微抬头,试图猜测出这位国舅爷的想法。可是他看来看去,也只看到了长无忌那张古井不波,不知深浅的脸。
“相国,我当时真不知道他们叫我去是谈这个事情。我绝没有想要跟这些人合谋乱来的意思啊。我一回来,就立即赶来向相国禀报了,没敢丝毫的隐瞒。”这老吏是吏部的老刀笔头,也算是吏部的首席吏员。
今天被其它几个老吏叫去聚餐,一开始还只以为是去喝个酒发点牢骚,谁知道后来,那姓张的老不死,居然提出了那么胆大包天的计划。而偏偏其它几个家伙也一样的不知死活,真是服了这些人,喝了二两马尿,就一个个的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相比于他们,他要谨慎的多。
说来,他跟长孙无忌也是有点点的亲戚关系,只不过是那种很远的关系。
“你做的很好,你放心,这件事情不会牵连到你的。”长孙无忌安慰和表扬了老吏几句,便让他退下了。
厅里只剩下了长孙无忌一个人。
他在沉吟思考。
李超在尚书省搞考核,而且牵动的这么大,那已经不是简单的考核了。他已经看清楚了,李超是准备在朝廷的吏制上动大刀子,要搞大文章。
核心,还是打破官和吏的分隔,同时打破吏的世袭垄断,让吏员不再是个世袭和封闭的圈子,让官员不再受吏员的欺瞒玩骗。
让更多的读书人也加入到吏员中去,甚至更长远看,李超是要用这种新的吏员制度,进而改变大唐的官制。
以后读书人先为吏,后升官,他们能有基层的实干经验,官员的能力会大大提高。
李超在下一步大棋,若真的成功了,可以说意义深远,将改变极大。
现在许多官员对此不满,更有些胆大的老吏试图要来一次罢工,要公然对抗李超的新制。
长孙无忌在考虑,自己是应当帮李超一把,还是坐看风云?
“管家,备车。”片刻之后,长孙无忌有了决定。
赵国公府。
李超笑着接待长孙无忌。
“魏国公可是稀客啊,难得登我李家的门。”
长孙无忌拱拱手,“赵国公这话,是怪我平时少上门走动了?那我给李相道个歉,我们两家如今也是亲家了,以后可得多走动。”
李超笑笑。
“长孙公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前来,莫非是因为省内吏员们要罢工一事?”
长孙无忌大惊,“李相原来已经知道了吗?”
李超哈哈大笑。
“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省内的这些老吏胆子是大,但做起来事来可就差远了,他们公然四处串连,想罢工造反,可不想想,这省内上千吏员,有多少人是真正愿意跟他们一起干这种大事。”
李超不是那种书生,他做事,谋定而后动。
他推出省内吏制改革,早就防着官吏们的反弹了。
那些老吏吃饭商谈,事后如何各自串连,甚至有些吏员向一些高官暗中通报,这些李超都知道的八…九不离十。
对于这些吏员们的动作,李超倒不惊讶,也不慌乱。
若是一群吏员就能逼的他没有了办法,那他还如何当这尚书令。
长孙无忌也不由的一阵哈哈大笑。
“果然,什么都逃不出李相的掌控之中啊,这事情,你原来都知道。”长孙无忌走到一边坐下。“既然相爷早知道了,那还不知道准备打算处置啊?如今省内官吏人心不稳,要出事啊。”
“出不了事。”李超在长孙无忌的对面坐下,拿起茶杯给他先倒了杯茶,再给自己倒了一杯,云淡风清,不急不缓。
“这些吏员若是一起罢工,这省内事务可就无人可办,整个尚书省都要瘫痪了啊。”
尚书省这么大的衙门机构,官吏众多。官多,吏更多,大量的事务,都离不开那些吏员经办,没有了吏员,光有官,是办不了事情的。
一旦这些吏员一起罢工,那真的要瘫痪,这可不是一个两个吏员请假,上千吏员都不来做事,就算从别的衙门调人过来都做不动。
“放心吧,我对此早有准备,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相国打算如何做?”长孙无忌倒是好整以暇。
“其实对付这些吏员,有的是办法,我相信就算是魏国公,现在也肯定能随时拿出个十个八个办法来吧?”
“我可没有这种办法啊。”长孙无忌笑道。
李超不理会这个滑头。
堂堂尚书令和吏部尚书,会没有办法收拾这些吏员?
这些吏员如果串连起来固然影响很大,可李超用不着跟所有的吏员做对。这其实就好比是一个公司,如果员工突然要集体罢工或者跳槽,这个时候公司确实被动,但也不是没解决的办法。
首先,集团罢工,不表示他们就真的不愿意做了,这只是一种讲条件的方式罢了。对面这种情况,老板有两种选择,要么答应要求,要么就来硬的。
李超不打算妥协,他准备来硬的。
但这个硬的,也不是说直接把那些罢工的人都给开除了什么。
擒贼擒王,其实把领头的干掉就够了。
李超已经掌握了这次串联带头的吏员名单。
“开革那些带头吏员?这样做只怕并不能解决问题吧,也许反而会火上浇油。”
“嗯,所以我准备了两手,先宣布给吏员们增加薪水,然后宣布一批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的吏员,并将他们开革逮捕,交给有司审讯惩治。”
杀鸡给猴看。
长无孙忌一下子就明白李超要做什么了。
那些吏员们一股气势下,联合起来闹,但李超这两招一出手,直奔要命。
拿下领头的,同时给其它吏员们加薪,这两下能够直接瓦解他们的反抗。
“李相高明。”
“算不得什么手段,不过对付一群刀笔吏,却是足够了。”(未完待续。。)
第855章 自由诚可贵(感谢墨翠党的万赏!)
御书房。
尚书省左仆射萧、右仆射陈叔达,正向皇帝打着小报告。
“文远年轻有干劲,可是做事太冲动草率了,这次省内搞这个考核,事先基本上就没跟我们商量过,直接就在会上抛出来了,然后就宣布执行。弄的我们是措手不及,现在我们得到消息,省内大多数官员都对此不满,而吏员们更加认为这是朝廷要用读书人抢他们位置,暗中商量着要罢工呢。”
李世民捻着自己的小胡子,漫不经心的听着。
“李超还真是斗劲十足啊,跟谁都要斗一斗。不过文远提出的这个改革,朕是看过的。朕还打算,等尚书省推行有好效果的时候,到时还要做为国策,推行天下呢。怎么,现在官吏们都齐齐反对?”
“人人反对。”两个仆射异口同声。
“你们也反对吗?”李世民盯着两仆射问。
萧和陈叔达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
李世民哼了一声,脸上没有了笑意。
“萧相,陈相,你们两人既是中书门下宰相,可也是尚书省的左右仆射,是尚书令的佐贰官,负责协助辅佐尚书令主持尚书省事务。你们就算对李超的方案有不同意见,也应当在他的会上公开提出来,如果会议的最后结果是推行计划,那你们就应当无条件的支持他,而不是会上不说,现在却又跑来朕这里说东说西,这非宰相作风。”
一番话,说的两个宰相都有点面红耳赤。
两人来告李超的状,没想到最后反倒是他们吃了皇帝一通挂落。
吃午饭的时候。
皇帝、皇后、太子三人一起吃饭。
皇后身体好了点,今天亲自坐饭,菜式不多,也就四菜一汤,可爷俩却吃的很高兴。
“还是母后做的饭好吃。”
长孙笑笑,“我做的饭肯定没有你师父做的好吃。”
“李超最近也是有点焦头烂额的。”李世民夹起一筷子葱花饼,一面说道。
“李相又怎么了?”长孙皇后问。
“李超最近的事情不少,朝廷的两税法,大普查,还有现在又在尚书省内试行官吏新制,以及还准备推出奴隶保障法这些,这些新政,不知道要惹到多少人,一个就足够头疼的了,可李超一下子要弄好几个,这还得了。”
“李相是不是太急了些,这样惹动贵族官僚们的众怒,只怕不好收场。”长孙皇后担忧的道。
李世民想了想,伸手握住皇后的手,“皇后说的有理,朕可能逼的有点紧了。过李超如此聪明的人,能把握好的,朕相信他。”
“只要朕坚定不移的支持李超,他的那些好的想法,都能实现的。”
外面风雨欲来,乌云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