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第5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热水,相爷要沐浴吗?”
“嗯,帮我调好水,我泡个澡。”
“水依然是要烫一些吗?”刘内侍做事,总是能让人满意。
“嗯,稍烫点,天越来越冷,烫个热水澡,总能让人心情舒畅,晚上睡觉也舒服点。”
刘内侍办事很快,水很快就准备好了。
李超伸手试了试手温,恰到好处,有点点烫,正是他要的温度。除去衣服,坐进浴桶,那个舒适啊。
在后世,木桶浴还是很多会所的重要项目呢,价格不菲。
水里还放入了一些中药材,闻着挺香,都是些保健的东西,刘内侍按宫里方子抄的,也请示过李超。
躺在浴桶里,闭上眼睛,李超开始在脑子里回放着这一天里经过的事情。
他喜欢在每天快结束的晚上,回放白天的事情,把事情都在脑子里过一遍,可以检查得失。
太子的腿伤一天比一天好,但要下地走路还得很长时间。普通的伤筋动骨都得一百天,何况太子那么严重的伤。
太子的腿现在看治好是没问题的,可问题是,他现在和皇帝的关系。经此一事之后,李超发现自己跟李世民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亲密无间了。
李超现在留在武当,看似皇帝依然对他十分信任,让他照顾太子。
可李超却也因此暂时离开了朝廷中枢,他这个山南东道宣抚使、大都督、汉京营造使、襄州府尹、邓州刺史、户部尚书等兼着一连串要职的朝廷重臣,现在呆在一座大山上。
太子可能要在这里养上一两年的伤,那他这个朝廷宰相,可能也因此要离开中枢一两年。皇帝的这个安排,极可能意味着李世民现在真的讨厌他了。
李超现在也有些累了。
因为玄武门之功,他被李世民无比信任,也因此年纪轻轻得入中枢,甚至拜为宰相,但李超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做一个宰相。
也许这次的事情也是一个好事,自己可以暂时从中枢退下来,好好休息一阵。
闭着眼睛,李超什么也不想再想,只想好好的放松。
轻轻的脚步声传来,李超耳朵动了动。
然后分辨出这是平阳的脚步。
他没睁眼,“你怎么来了。”
“知道你在泡澡,过来为你搓背。”
“让长公主为我搓背,压力好大啊。”
“可没少给你搓,哪次你不是很享受的。”李秀宁一边说,一边拿起香皂打湿,然后给李超打香皂,滑滑的香皂在身上滑走,还有那指甲不时刮过。
“三娘,你说我向陛下辞职,乘船去南海如何?”
李秀宁手停顿了下,“你怎么突然有这种想法?”
“就是觉得挺累的,想放松下。”
“你这哪是放松,是不负责任。你是不是还因为太子的事情,觉得内疚?”
“没有。”
“什么没有,你就是这样想的。你自己倒是洒脱,要去南海,不说海上多么的凶险,南方疬疫多厉害,你就不想想你妻妾儿女?不为她们想,你不为我想?你要把我扔下?”
“我们可以一起走的。”
“这不可能,我舍不得离开你,可我也舍不得哲威和令武他们俩。再说了,你就不为太子着想?”
“太子?”
“对,太子。这孩子现在伤的这么严重,还没有好呢,这个时候,身边正需要你这个老师支持他,你却要跑去南海。再说,你也知道,太子断腿后,朝中已经有些人在说些怪话,甚至有人提议要改立太子,太子现在需要你这个老师在朝中支持他,你现在要去南海,你是不是对不起太子?”
李超捧了一捧水洗了把脸,“太子的腿没断,顶多一年多就能完好如初,陛下不会换太子的。”
“这个事情谁说的准?你这个老师能放心?你在朝中,好歹是宰相,有你替太子说话,总要多分保障的。”
“魏国公也是太子的舅舅,他也是宰相,他会保太子的。”
“长孙无忌可不止是太子的舅舅,魏王李泰,也一样是他的亲外甥呢。而且,魏王李泰,可非常得皇帝皇后的宠爱。一个魏国公,一个魏王,我倒更觉得他们舅甥关系更好些。”
“你莫胡说,我觉得魏国公对太子也很好的。”李超捏着下巴道。
李超其实不担心太子的地位问题,他的腿断了,可能会有影响,但腿没断。二来,皇后那个亲妈还在呢,她能容许废太子?而且李超也不相信平阳说长孙无忌会支持魏王李泰。
没道理,李承干和李泰都是他亲妹妹的嫡子,他为什么要弃长立幼?史上长孙无忌支持李治,那是有原因的。
承干和李泰相争多年,最后出昏招谋反,被废。
这个时候长孙无忌不支持李泰,却支持李治,那是因为李泰虽然原来得宠,可实际上李世民在废太子的时候也已经心里弃了李泰。长孙无忌不是支持李治,而只是看清了李世民废承干同时厌了李泰,这才支持李治。
毕竟李治是承干李泰之后最后一个嫡子了,不支持他支持哪个?
现在的情况,长孙无忌没有理由不支持承干。
李世民也没有理由废承干,承干的表现可是相当好的,哪怕这次摔断了腿,可表现出来的大气和成熟、坚强,却是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赞叹不已的。可以说,经此一事,承干的太子之位只会越发的稳固。
皇帝皇后的认同,加上国舅长孙无忌还有李超这个太子岳父,他们两个宰相的大力支持,谁还能翻天不成?
“你这人啊,就是成天想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你以前喊累,现在有时间休息,你又想七想八。你就不能在这里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武当山的空气多好啊,在这里没有那些让人心烦心累的东西,我们两个每天在一起,陪着太子多好。”
“文远,要不我们生个孩子吧!”
李超被平阳的话吓了一大跳,差点从桶里站了起来。
“你这算什么反应?”
李超那反应,让平阳很不满意。
天天睡一起,说生孩子你这反应,嫌弃我?
李超没有嫌弃的意思,只是他真没有想过要跟平阳生孩子。两人现在的关系,那是情人,生了孩子,那这孩子可是没名没份的啊。
“怪不得你每次都要体外,原来是真不想跟我生孩子!”女人一偏执起来,相当难缠。
现在平阳就要李超给个说法。
“我是在想,如果我们生了孩子,那这孩子地位很尴尬,会没有身份的。”
“什么叫没身份,他出生了,就是我李秀宁的儿子,是长公主的儿子,皇帝的外甥,怎么叫没身份了?”
“而且天下人也都会知道,他爹是宰相李超。”
李超有些无语,话是如此,但毕竟非婚所生啊。
“你到底担心什么?就算孩子生下来,大家都知道他是你李超的儿子,可他又不会去分你李家的财产,争你李家的爵位,你担忧什么?”
李超沉默,是啊,他犹豫什么呢。
李秀宁这样不要名不要份的跟着他,现在提出想生个孩子,这理由不过份啊。
只是李超不知道要怎么跟崔莺莺交待,他以前答应过十三娘,不养外室,不生私生子。
左右为难,不管答不答应,看来都要惹另一个不满了。
“好,生,今晚就生!”李超抬头,正看到李秀宁那忧伤的眼神,当下就没法坚持了。管他呢,车到山前必有路,先顾了眼前再说!(未完待续。。)
第702章 加封李超
地球离了谁,都照转。
朝廷没有了李文远,也一样运转良好。
救灾依然在继续,各地转运粮食也还在加紧,大量灾区的青壮已经开始一点点的调到了邓州,汉京的营造已经开始。平整地形,挖墙基的,挖黄土打砖坯烧城砖,浇屋瓦的。
整个邓州汉京城址处,已经聚集了不下三十万青壮,大量的青壮聚集让朝廷也是如履薄冰。从各地调集了好几万的府兵在四周警戒驻守,生怕这些灾民们会趁机闹事。
对于这些以工代赈的灾民,朝廷还实行了连坐制,以军事化管理,分成了一个个的大队中队小队小组等,各派人管理,同组相互监督等等。
逃跑、煽动、制造谣言、偷窃、斗殴、赌博等等行为,都要第一时间举报,这些行为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不过李超这个营造使虽然不在汉京,但这里运行的规章制度,却基本上都是用的李超原先拟定的那些。
各地的官府,都在发动那些在乡的妇孺老人们寻找食物,挖野菜掏鸟窝下河捕鱼捉虫子等等,但凡能吃的东西,都要弄回来。
粮食配给也更严格了,现在每次最多只能领三天的粮食,还得凭粮票。没有粮票吃救济粮的,一次更只能领两天的。
严格定量。
定量的粮食根本不够吃,大家只能想办法往里面掺入各种各样的野菜之类的。粮食紧缺,各种副食也缺的严重。
好在盐是定量供给,还能保证,但油、醋、酱油这些可就难了。
救济粮本就有许多糖皮之类的,饭菜缺油,结果许多人都经常拉不出来,便秘严重。现在过去拿来喂猪甚至是做肥料的豆饼,如今都成了珍贵的东西。
黑市上,一块几斤重的豆饼,能够换上一套上等的丝绸衣服,甚至换上一件金银饰口。
豆饼是大豆榨油时留下的渣,大豆榨油时,要先蒸熟,然后碾碎,再用稻草包成一个圆形的片状饼形,最后放入油榨中,一堆豆饼放进去,两边夹上,然后加楔子,再一群人抬着个大木槌,不停的打楔子,让豆饼越榨越紧,把里面的油一点点的榨出来。
当榨完油后,豆饼就成了硬的跟铁一样的饼渣。
硬的能跟混凝土一样。
这种渣饼,其实没什么营养了。拿去做肥田的材料最好,也可以用来做牲口饲料材料。但现在,豆饼也成了地下黑市上珍贵的食物了。
甚至一块几斤的豆饼,还得分成好几块来卖,一般人还买不起整块的。
豆饼买回去,外面的稻草都舍不得撕掉,而是直接拿榔头把饼敲碎,敲成块,再敲成粉,最后装上一点,放锅里蒸。
把硬的跟石头一样的饼再蒸散来,散了后,再加点米加点野菜根等,放点盐,再煮成粥。
豆饼不能直接吃。
因为豆饼是反复压榨后的,如果直接把豆饼吃下肚,结果就是豆饼在肚里膨胀,吃多点就会肚胀而死。
不会饿极的百姓,拿了豆饼结果吃多了,落得个胀死下场。
得蒸再煮,完全松散之后。
虽然这样的豆饼没什么营养,可比一般的草根树叶要好点。一块豆饼搭上救济粮,加点野菜草根,起码能撑下去了。
最好的油渣饼,其实是芝麻饼。有的芝麻是直接磨油,根本没什么渣,但也有的芝麻也是蒸饼然后榨,这种芝麻饼的饼就好吃些。不能吃的是油茶树饼,这种饼不能吃,因为这饼用的油茶仁外面有层壳,很苦,而且还会有点毒,以往人们都是敲碎了用热水一烫然后撒到田里,就能把泥鳅黄鳝等鱼从田里逼出来,鱼会晕番,直接捡就好了。
冬天到了。
野菜少了,田里一片萧瑟。
山上也枯黄了。
能吃的东西越来越少,连河里的鱼都少了。
朝廷努力在救灾,但各地饿死人的报告越来越多。
饿死的,吃各种野菜毒死的,吃一些野果仁毒死的,野蘑菇毒死的,野树叶毒死的,野草根,野草藤毒死的,无数的悲剧。
还有吃白色土胀死的,吃豆饼胀死的,吃草籽胀死的。
伴随着许多饿死人报告递上来的,还有不少地方零星发生的抢劫事件,已经有人因为饥饿,开始做强盗,抢劫他人食物。
甚至有一个县,出现了数百人的饥民团伙,他们把一个大户家攻破,把大户全家杀了,把他家所有的粮食钱财都洗劫一空,然后逃入山中。
形势越来越严重。
但这些也早在朝廷的预料之中,若是在以往,这样严重的灾情,各地早就爆发更严重的动乱了。
但今年,直到现在,情况都还一直在朝廷的控制范围之内,饿死的人也极少数,抢劫的饥民也不多。
虽说如此,可李世民看着这些报告,依然还是皱眉不已。
“朕做的还不够,朝廷做的还不够!”李世民拍着桌子红着眼睛叹道。
房玄龄直言不讳,“陛下,朝廷已经做的非常不错了,大业年间的几次灾害,规模并不比这次的严重,但每次都形成了流民潮,甚至引发饥民暴乱,形成流匪洗劫州县。而如今的情况,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