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第5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大唐要拔乱反正,支持突利可汗夺回汗位。
大唐不是趁火打劫,而是来为大唐的友邦突厥主持正义的。
眼下颉利势强,突利和郁射设有力弱难支之势,大唐当然本着正义的原则出兵了。
国与国之间,从来都是如此充满着利益纠葛。颉利此前还刚娶了大唐的公主,跟当今大唐天子还是亲戚呢,要喊大唐皇帝一声大舅子。但那又如何,灭了颉利,到时给突利也许一个公主,或者到时大唐皇帝直接把突利的妹子纳入宫也一样啊,没妹子,那突利总有女儿吧。如果女儿也没有,那就认个女儿也一样,反正要的只是个身份而已,唐朝送给颉利的大唐公主,就不是什么真正的公主。
如许多战争一样,代北之战,也是一场早有预谋的战争。
在此之前,起码是在一年前,突厥还是强大的能随时南下抢劫大唐的存在,想什么时候南下就什么时候南下,大唐被抢了,还得每年按时送上贡品。
可仅在半年之后,局势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个跟突厥关系极好的大唐皇帝,就换了人。
换上了一个更年轻,也更冲动更好战的皇帝。本以为这样的年轻皇帝好对付,可事实却不是如此。
年轻皇帝用他更年轻的重臣李超,很轻松的在西南拉拢了更多的番国为盟友,甚至把好些个番国直接变成了大唐的内附国。他们以前用来牵制骚拢唐人的吐谷浑,也被李超给弄蔫了。
而李超收拾了吐谷浑后,用更迅速的时候,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又收拾了梁师道,夺了朔方。再加上此前刘黑闼、高开道败亡,使得形势突变。
最措不及防的还是突利和郁射设鬼迷心窍的造反,加之北方铁勒人也造反,这让颉利焦头烂额,强大的东部突厥,居然陷入内乱之中。
唐军趁机又把苑君璋杀了,连萧后和他们立的隋王杨政道都给俘虏了。
攻守易势。
李靖和李绩攻过来的时候,突厥人忙着内战呢。青壮都被集结起来,骑着战马提着刀,相互撕杀、追逐着,他们留在草原牧场上的,是他们的父母他们的妻女儿子和他们的汉人奴隶们。
长城外。
紫河边的牧场上,原河东代州五台山下人王玉顺,正在给羊剪羊毛。天气很好,羊身上的毛也很长,这正是剪羊毛的好时机。
这户牧民的男主人出门打仗去了,带着十几岁的大儿子一起去的。家里还剩下父亲、年幼的兄弟,以及母亲、妻子,还有他的几个儿女们。
除了这一家子外,家里还有好五个奴隶,两女三男,有一个年长的男子是个铁勒奴隶,其余四个都是二三十岁,都来自中原。有的已经在草原上为奴十余年,有的只有一年多。
王玉顺是在武德五年的突厥劫掠中被抓的,最后几经易手,被这家主人买下。
做为一个奴隶,他已经慢慢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虽然一开始他也跑过,可每次逃跑都会被抓回,打的死去活来。要不是其它几个汉人奴隶同胞照顾他,他早就死了。
他后来也明白了,根本跑不掉。在草原上,如果奴隶逃跑,所有的突厥人都会帮忙抓逃奴。要是独自在外,突厥人看到就会抓捕他们,很多人甚至逃跑的时候直接被杀。
茫茫草原,哪里逃的出去。
现在他不逃了,也认了命。
每天放牛牧马,虽然身上没有链子,可他也不跑了。
不再逃跑后,也不会挨打了,在老家,他的生活过的一般,到了这里,反倒能每天吃饱饭。只是身为奴隶,远离家乡,再见不到父母妻儿这些,让他常常夜里心痛万分。
他常常在夜里梦想着,有一天朝廷的官军能打到草原上来,能将他救回去,让他再回到故乡,再见一见家乡的父母妻儿,只要能见上一面,能死后埋葬在家乡,死都愿意。
把刀子磨的很快,王玉顺开始抓羊。他现在已经能很熟悉的把一只大羊扯着一条腿就给提过来,轻松的把羊按下,然后拿着刀子熟练的割羊毛,能把羊毛又快又好的剪下,还不伤到羊半分。
当他把又一只羊的羊毛全割下来,送到另一边给两个汉人同胞女子简单纺成粗绳的时候,听到了一个消息。
听说唐军打出关来了。
虽然这个消息并不确定,但他心里有种莫名的兴奋,他能够意识到,朝廷真的打出长城来了,他也许能回到家乡了。
当天,羊毛还没剪完,天上还有着温暖太阳的时候,远处天边出现了一线黑影。
有突厥牧民在前面骑马慌张的逃窜!
唐军出关北伐了!
突厥主人慌张的去牵马,他们什么都不顾了,慌张万分,惊恐万分,只想马上逃离,丢下帐篷,丢下牛马,丢下还在剪前毛的羊群,还有他们的奴隶!
握着锋利割羊毛刀子的王玉顺呆呆的看着那条黑线越逼越近,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大!
突然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王玉顺提着那把锋利的刀子,猛的冲向了那家想要逃跑的突厥人。
平时,他都不敢抬头正眼看他们,可现在,他眼里喷着火,带着兴奋。
他高喊,他尖叫,他举着刀子,全身热血沸腾。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这样做,只是头脑发热,血液上冲,然后跟着想法去做了。
一刀,猛的扎进了刚转身的那个老突厥人的胸口。
“去死吧,突厥老狗!”
这个老突厥男子,虽然看起来干瘦,可一双眼睛很毒辣。他甩起鞭子来,又狠又准,曾几次打的王玉顺死去活来。
甚至那两个汉人女同胞,也不止一次被这老狗拖进帐玷污。
鲜血喷涌。
见了血之后,王玉顺越发的亢奋。
他拔刀,再刺,拔出,刺进。
一连刺了十几刀,直接把老狗刺死,然后又冲向了下一个。
在王玉顺的带头下,其它几个奴隶也都拿起了刀子冲向这家突厥人,当唐军骑兵冲过来的时候,那一家子已经死了一半,还有几个正在惊惶的躲逃,他们甚至都忘记了反抗。
“好了,我们是大唐府兵,现在把他们交给我们吧!”
穿着明光甲的那名府兵军官在马上冲着王玉顺说道,几名府兵冲上,一枪把剩下的几个突厥人打翻在地,然后拿牛皮索全给捆了起来。
“杀了他们!”王玉顺喊叫。
“杀之可惜了,这些人带回去,正好可以送去矿山挖矿送去开山修路,不能浪费了!”
“你是汉人吗?”
王玉顺点头,看了眼手里染血的刀子,他抛下。
“等下我们会给你们登记下身份,回头会去核实。只要身份属实,我们会送你回家乡的!”
“谢谢!”
“不用客气,是我们来的晚了。”府兵军官说道。
停顿了下,那军官继续对他道,“你应当清楚这家突厥人的牛羊有多少,都在哪放牧吧,我们需要你帮下忙,把这些牛羊马匹骆驼都找回来,我们需要这些!”
王玉顺点头,“我知道,我带你们去!”(未完待续。)
第685章 福利
房玄龄早上起来,发现天气又凉了许多。打了个寒颤,他让妻子给他翻出裘衣。
“那件裘衣放哪了?就是文远去年送我的那件,貂皮的。”家里刚从长安搬来不久,许多东西还都是一箱箱的装着,没有拿出来。
房夫人问,“你不是要留在鱼梁洲上吗,又不去打猎,要什么貂皮大衣啊。”
“天冷了。”
“现在天还不算冷了,起码这里比长安要暖和的多,你看现在炕都还没烧呢。你就是不舍得吃,天天忙碌到半夜,人都瘦了许多了。这样下去不行,得多吃点。我今天一会去李相家拜见李夫人,他家在襄阳有不少产业,据说还养了奶牛奶羊,我看能不能找李夫人要几头奶牛或奶羊,到时每天早上给你弄点鲜奶。”
房玄龄自升任了尚书左仆射之后,算是成了朝廷的首相,每天各种事务,日理万机。经常忙碌到深更半夜,加之如今灾荒,他说百姓苦吃不饱饭,不肯自己大鱼大肉,每日饮食清淡,肉都吃的少,这人看着就瘦下来了。
晚上脱去衣服,身上都看不到几两肉,房夫人心疼不已。
“算了,我喝不惯鲜奶。”
“喝不惯也得喝,平时家里的奶粉,你又舍不得冲泡,我知道,你经常拿家里粮食送给下人们,让他们拿回家去。可你自己也要照顾自己啊!”
“我知道的,我昨天是给了王婶一包奶粉,那是因为她儿媳刚生了孩子,家里没什么营养的东西,我把奶粉给她了,王婶是我们家的老人了,他儿媳妇,那也是我们家出去的丫头。”
“我知道这些,可你要照顾他们我不反对,但总也得照顾自己啊。你是宰相,难道一点粮食也弄不到?我知道,你不想乱搞,可文远家有粮啊。他家不缺这些,米面糖油奶粉肉干,这些他家可不少的,我们又不白伸手拿,找他借点啊,以后还就是。我说你就是太死板了。
房夫人说到这里的时候,有点生气。房家本来就不如李家这样家大业大,虽然丈夫是首相,但家里产业不多。还是跟着李家投点本钱,跟着做个股东,每年才有不少的收益。如今灾荒,丈夫却跟李超一样豪爽,动不动就捐粮一万石。
结果现在,家里粮食全捐光了。
连口粮都还是每月从朝廷领,这样的人真是也没谁了。
“夫人你也不用过多操心,我只是瘦点,又不是没饭吃。咱们一日三餐呢,有早餐,有时还有宵夜,还有茶有点心的,哪里不好了。外面的百姓们还在挨饿呢,你知道的,如今朝廷又下令,降低了救济粮的定量标准,一个丁男,一个月也才二十斤粮了,妇人老幼更少。那点粮哪吃的饱,全靠外面挖野菜煮菜粥,但天冷了,野菜也能找了。只能加水煮粥,稀粥,喝上一大锅,也只是个水饱而已。”
房夫人听了有些生气。
“那天下总是如此的,难道天下有一人吃不饱饭,你也要跟着饿肚子?这是什么道理?你是宰相,你更应当保重身体,这样才能更好的处理好军国大事,防灾救民啊!”
“你看李相,人家也是宰相,可就不会跟你一样死板。心忧灾民,放在心里就好。该吃还得吃,该喝还得喝。”
说到李超,房玄龄只能笑笑,他真跟李超没法比。
李超这人,大灾之年,别人吃糠咽菜呢,李家的日子却是舒适无比,甚至依然还顿顿吃的讲究。家里养着奶牛奶羊,天天还有鲜牛羊奶喝。鸡鸭鱼肉,那是从来不缺的。
大冬天的,他家居然还在后院搞了什么大棚,种起了冬季的蔬菜。什么黄瓜白菜油菜葫芦茄子,听说是拿一种特殊的绢布做的棚,让蔬菜既能保暖又能晒太阳,冬季里也能长出夏季的果菜。
他还打了几口很深很深的井,每天引水灌溉他的菜园子,大冬天的,还天天有新鲜的果蔬吃。
外面黑市里的粮食价格越来越高,粮食金贵无比。
但李家养着那么多的仆人、奴隶,却一个也没有放掉,因为他家有粮食。他家的仆人奴隶都能吃饱,完全不用领救济粮。
听说李家的仆人发的粮还都是细粮,数量比救济粮的定量还多。
不少李家奴仆就经常拿细粮到黑市上换救济粮,这样用少量粮就能换到足够口粮的救济粮,然后多出来的细粮拿去换钱,也算小发了一笔。
如今李家的仆佣们在襄阳城都算是极让人羡慕的,不少人都想着把女儿嫁给李家的仆人。特别是那些得过李家放免,有自由身,现在算是李家雇佣的仆人,大把人争着把女儿嫁过去。
条件开的也很低,不要什么彩礼。
只要两斗大米,或者一石救济粮就好了。
别人家吃粥咽菜,李家不但主人大鱼大肉,连仆佣都天天吃香喝辣,让人羡慕妒忌恨啊。房玄龄他们倒也劝过李超低调一点,但李超不听。
李超的话说,他向朝廷和买的粮食、捐献的粮食,那都是数一数二的。家里还有些粮,自己吃的好点也没什么,给自己家的奴仆们吃饱就更没什么问题了。至于他们拿着这些细粮去换粗粮吃,然后把多余的粮换钱,甚至去娶妻或给儿子娶媳妇之类的,这李超管不着,也不想管,这就算是李家给仆人们的一点福利吧。
反正他李超也没贪污官家一粒粮食,该和买的粮也交了,没要求和买的,他也还捐献了许多。
总不能因为天下还有人吃不饱饭,他李超就也不能吃饱了吧?
这就是房玄龄和李超之间的价值观差异,对于房玄玄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