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26部分

唐朝好地主-第26部分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桑俊�

    “这话可不敢说,马是好马,要是郎君诚心想买,那价格好商量。”

    “怎么个好商量法?”

    “二百五十贯怎么样?”

    你才二百五,你全家都二百五,你会不会做生意啊?

    “我看五十贯还差不多,我刚才从那边过来,人家也是匹八岁口的马,都只有二十贯。”

    “哎哟,我说这位小郎君,你这不是故意拿老汉我开玩笑嘛。你说的那马是什么马,那是八岁口的老弩马,而且还是弩马中的下马,怎么能跟我这战马相比呢。那样的马你想要,二十贯我给你挑一匹,保证比那匹还好。”

    “那五十贯你看如何,我番两倍半了。”

    “五十贯你只能买到最普通的战马,可买不了透骨龙。”老头直摇头。

    张超看了眼老爹,发现老爹一直围着马打转观察,心知老爹可能有些喜欢这马。要是不想买,根本不会看这么仔细。

    “那你开个实诚价,老伯,可别再漫天要价,要那样,我调头就走。”

    那老汉想了想,遇到了识马的,但对方样子又是喜欢这马的样子,而且看他们后面还跟着随从,明显是武官,要不然也不敢买战马。

    “那就一百八十贯。”

    “老爹,咱们走吧,我们想照顾他生意,可这老汉根本就没诚心想做生意嘛。真当我们是什么也不懂的乡下汉子?哼,居然想骗我们,也不出去打听打听,我们可是翼国公府里来的,咱们翼国公是干什么的?秦王府的马军总管,秦王殿下虎牢大破窦建德的玄甲骑兵,可都是我们翼国公管着,什么样的好马没见过,这样的老马你也敢朝我们要一百八十贯,哼。”

    张超这番话故意说的很大声。

    旁边的人都听清楚了,翼国公府、秦王殿下、虎牢关大战,玄甲铁骑。

    每一个字都刺激着这些马牙子马贩子们,那老汉更是吓了一跳。

    “小郎君慢走,原来你们是翼国公府的,恕老汉眼拙,失敬失敬,真是斧班门前弄大斧了,这样,一百贯,这马你牵走。”

    张超心喜,秦琼的招牌真好用,刚一亮出来,马价就从一百八降到一百了。他正要再乘胜追击,结果老爹却出口了。

    “好,一百贯,成交。”

    张超愣在那里说不出话来,老爹,买东西讨价还价不是这个样子的啊。让我继续来,肯定还能再降他二十贯。

第三十八章 昆仑奴、新罗婢

    张超觉得有秦琼的招牌不用白不用,不用就是资源浪费。可老爹却明显没有这种想法,他反而反感借秦琼的名头。

    不管张超心里多可惜,最后还是以一百贯的价格成交了。八岁的黄骠马成了张老爹的战马,那老汉倒也是个实在人,果然帮张超又挑了一匹赶车的马,也是匹八岁马,只收他二十贯。

    张超还想让老汉跟马主说下,让马主附送下鞍辔,可惜这马主小气的很。就算张超搬出秦琼和秦王的名头,都不让他所动。最终只送给了张超两根马鞭,一看就知道还是最便宜的那种。

    买了马,岂能没有好的鞍辔?

    张超嘴里碎碎念着亏了,跟老爹他们一起转到街对面的鞭辔行,这边都是卖马鞍马鞭等东西的,一排排的店铺开着,各种各样的鞍辔都有,倒也方便选购。

    货比三家,最后挑了半天,张超选了一家货质量不错价格也较便宜的店,他再次主动上阵,发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跟店主讨价还价起来。

    为了千把文钱的让利,张超跟掌柜的把口水都说干了,最后终于让头疼不已的掌柜答应,两套鞍辔总价十贯卖给张超。张超最后还要掌柜的又附送了两根马鞭,才算是笑嘻嘻的收功。

    “刚才马主已经送了两根马鞭了,没必要再争两个马鞭。”

    “马鞭又不嫌多。”张超可是有便宜不占就白不占的,赠品能要当然得争取。

    “马也买了,鞍也买了,现在去药店吧。”老爹算了一下,今天虽然从崔家那里拿到了一百两金子的收益,可这会功夫钱也流水般花出去了。

    买店铺前后花了差不多三百二十贯,这买马买鞍又前后花了一百三十贯,合一起,这么会功夫,都已经花了四百五十贯钱了。一百两黄金八百贯钱,都花了一半多了。

    张超倒没觉得钱花太快,该花的地方就得花。

    老爹是武官了,得配战马,这是军府规定的。军府只给了二十五贯钱,总不能真的用这点钱去买匹老掉牙的弩马给老爹骑吧,将来万一上战场了,这不是坑自己吗。

    而张超给老爹买了战马又买了一匹弩马,也不是给自己买的。而是考虑,战马是比较金贵的,平时得供祖宗一样好好供着。家里以后做生意,肯定得用到车马,总不能把这战马牵出来拉车代步吧。

    钱都是王八蛋,花完再挣就是。

    “咱们再去旁边订辆马车吧。”张超对老爹道。有了挽马,当然还得弄辆车。现在长安城里买了铺子,以后肯定得经常来往于长安和灞上,几十里路呢,总不能叫他天天两头用脚跑吧。

    “回去请木匠打一个呗。”老爹崇尚俭朴。

    不过张超觉得没必要省这个钱,马车不光是能代步,有时也是身份的体现啊。都说人靠衣裳马靠鞍,一匹好马没有好鞍,显不出价值。一个人也得靠衣裳来彰显身份。

    张超不是那种爱炫的人,但以后要做生意,肯定衣裳车马这些得注重一二。这也是脸面招牌,二来自己请木匠打的,哪有人家车马铺里做的好呢。

    既然要置办马车,就不要在意再多花几个钱。

    最后还是老爹让步。

    在鞭辔行旁边,就有好几家制作马车的铺子。这些铺子不愧是专业的,他们那里有现成的展品,各式各要的马车,甚至还有牛车。各种马车大小不一,式样不一。既可以私人订制,也有现成的物美价廉的。

    不过都是两轮的马车。

    这年头没有四轮马车,也没有什么悬挂式,避震式的。这种马车就算用料再奢华,装饰再漂亮,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就是坐在上面会很震,非常震。

    张超最后选了一个经济实惠型的马车厢,车厢里能做四个人,空间还可以。还能防风防尘防雨,但就算是这样经济型的车厢,也要三十贯,比他买的拉车的马还贵。

    付钱的时候,张超觉得有些心痛。

    不知不觉,都花了四百八十贯了。

    他只能在心里对自己说,他已经抱上了金大腿,在长安城有了店铺,黄馍馍事业和面碱事业马上就能起飞,以后开元通宝会源源不断的流进口袋。

    “走,去药店。”

    付了定金,约好了取车日期,张超和老爹一人牵着一匹马离开了。

    街上人多,老爹没骑黄骠马,而张超则完全是不会骑马。因此那匹二十贯买来的八岁口老白马,只能牵着走。

    深感遗憾,张超决定,回家以后,立即要向老爹学骑马。

    出了马市,张超发现前面好多人。

    有黑人。

    这西市有波斯人,突厥人,怎么连黑人也有了?

    “那是昆仑奴,今天是人市开市的日子。”秦管事看了一眼,很随意的说道。

    昆仑奴,也就是长的非常黑的奴隶。听秦管事说,是那些从海上来的大食人带来的。张超听他的意思,好像这些昆仑奴并不是非洲人,而应当是印尼、马来土著。这些人虽然较黑,但不是真正的非洲黑人。据说那种黑的跟炭一样的奴隶也有,但只有极少数。

    昆仑一词,在中国古代除了指昆仑山外还指黑色的东西。

    “昆仑奴,新罗婢,这可是如今长安富贵人家最喜欢的。三郎,你现在也不缺钱,恰好今天又是开市,不妨去挑几个回去,也好使唤。秦公让你们来秦府你们又不愿意,那你俩在灞上住总不能还得自己洗衣做饭赶车喂马吧?”秦敢在一边说道。

    买奴婢,这个张超原来还真没有想过。他倒是想过雇人来着,但现在听秦敢的意思,雇人哪有买人方便。买来的人那可是能用一辈子的,甚至生了孩子也继续是家生奴婢。

    昆仑奴和新罗婢,算是大唐奴婢圈中比较火的品牌了,这新罗婢女就是后世韩国来的女婢了,据说这些新罗女婢是被海贼掳掠或者是他们自己父母买卖,这些新罗女孩被买走后,还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学汉话,培训礼仪、女工厨艺等,要经过好长的培训和包装,最终就会成为优质的女婢,卖到中原的那些富贵之家。

    唐朝的新罗婢,应当跟后世的菲佣一样,是个大品牌,昆仑奴也差不多。

    唐律,官私奴婢,律比畜产。

    奴婢可以明码标价,自由买卖。西市就不定期举行奴婢买卖,而且是在牛马市旁边买卖。

    买人,不错的提议。

    这才几天啊,张超居然都要买奴婢了。以后就能享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好日子了。将来等新窑洞弄好了,说不定还能有婢女暖床呢。

    对了,张超突然响起,现在家里就一孔窑洞,一个新炕上天天躺着六个老少爷们呢。这要是再买几个奴婢,住哪啊?

    “要买,最好就买一家人。这样男的可以看家护院,女的可以洗衣做饭,若是还有姑娘儿子,那女儿可以端茶倒水,儿子还能喂马赶车或者做长随。”秦管事非常有经验。

    买这样的一家人是非常划算的,一来买一家人,他们好相处,也容易稳定。再则,一家人正好可以胜任各个工作。

    买昆仑奴和新罗婢虽然并不会有什么语言沟通麻烦,但这些奴婢价格太高,不是大富大贵人家,买这些人不划算。就跟有钱人买女乐舞姬一样,买这种纯是为了享受的,她们可干不了什么粗活。

    “买啥人,不用买咧。家里就两个人,哪还要买人。”老爹又反对了。

    不过张超可不理会,他觉得秦管事说的确实非常有道理。买这么一家子,那以后家里洗衣做饭啊,劈材喂马啊,看门赶车啊,都有人了。

    老爹虽有四个官府拔的勤务员,但那些毕竟都是老少爷们,有些事情也做不好。

    “老爹,就买一家人嘛,等我们新窑弄好,到时就要接七娘他们进门了,那时家里的杂活总不得还要七娘来做吧。”

    张老爹想了想,“那就买两个,一奴一婢就好了。”

    “先看看再说,就是现在家里没地方住啊?”

    “咱家后头有孔旧窑洞,回头让你那班人收拾收拾一下,暂时住着没问题。”

    老爹一说,张超也想起来了,张家后面还有孔破窑洞呢。那窑洞和张老爹家现在的都一样,都是原主人早年间逃难离开,再没回来的无主之窑。破旧不堪,村民放点柴火等杂物,但如果收拾收拾,临时住段时间还是行的。

    “那就好,走,买人去。”

    大唐人市上,奴婢就跟货物一样的任人挑拣买卖。

    明码标价,任人挑选。

    男女老少都有,甚至还有少量昆仑奴、新罗婢、波斯胡姬这样的高级货,张超对什么昆仑奴新罗婢不怎么感兴趣,倒是对那几个充满异域风情的波斯胡姬非常感兴趣,现在的阿拉伯帝国都还没建立,因此波斯也还没被阿拉伯帝国所灭,更没有开始改信伊shilan教,这些美丽的波斯胡姬也没有穿黑袍戴头巾摭挡她们的美丽。

    多美丽的胡姬啊。

    “这个波斯胡姬多少钱?”

    “五百贯!”

    张超闻言头也不回的走了,五百贯,好看却买不起啊!

第三十九章 有女仆了

    长安奴隶很多,多到能让张超吓一大跳。据说长安的奴隶数量占到长安城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

    刚经历隋末乱世的长安城,人口并未到达盛唐之时的百万之数。可长安城有长安和万年两县,在籍人口和脱籍人口,以及非编户的贱民、僧侣,以及番上的府兵和宫庭人员等,再加上往来京城经商等的流动人口,此时起码也有不下三四十万。

    这意味着长安城中的奴隶就有十万。

    长安城是皇帝都城,也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士族商贾们聚集扎堆的地方。这些人要钱有钱,要权有权,不事生产,饭来张口衣来张手,凡事离不开奴仆们的侍候。

    奴婢们料理家务、劈柴生火、做饭洗衣、打扫庭院、鞍前马后随从侍候。

    唐代的户籍也按士农工商划分,但奴婢却不在其中的。有户籍的是编户,也就是良民。而奴婢都是贱民,他们是没资格有户籍的,只能依附官府或者主人。

    长安城里,稍有点身份的人都普遍蓄养奴隶。官有官奴隶,私有私奴婢,甚至连寺院道观都有奴婢。因为佛教内律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