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1051部分

唐朝好地主-第1051部分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皇后娘娘。”徐惠连忙答道。

    张超在一边道,“徐惠每天下午要给朕整理御书房,上午还要去给公主们上课讲诗,只怕没那么多功夫,婉言不是做的衣服很好嘛,你让她给你做就是。”

    崔莺莺扑哧一笑。

    “你还心疼啊。”一边伸手悄悄在他腰上拧了一下。

    张超哎呦一声,引得徐惠三人望过来,眼中都充满艳羡。皇后和皇上二十年夫妻,居然还能如此情深,真让人羡慕。

    徐惠甚至马上脑海里幻想着,自己依偎着皇帝,搂着皇帝的手臂,跟皇帝聊着天。

    要是如此,该多好啊。

    “你们也坐啊,何必这么拘束。外人总以为一入宫门深似海,以为天家皇宫冷血无情,其实也许别如此,但我华朝张家不会。你看我与皇后二十年夫妻,关系和睦,与郑杜卢等妃嫔们关系也很好,她们之间也很亲密,情同姐妹。”

    “你们既然入了宫,以后也要记得这一点,莫要争风吃醋,挑拨离间等,要把彼此当成一家人。刚才看你们三个有说有笑的,如姐妹一般,朕和皇后都很欣慰,以后关系莫要生了。”

    三人坐到一边。

    徐惠倒还经常能跟张超说话,也已经是习惯了些,但郑韦两才人入宫许久,却还是头次跟皇帝离这么近,小心脏都是紧张的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

    张超平时对人多是比较亲切的,所谓有理不在言高,他并不喜欢在说话时表现的太过强势逼人。

    虽然张超不是个面人,狠起来的时候也是杀伐果断,但并不在说话时表现。甚至就连长孙无忌也承认,张超说话挺有技术水平。

    跟张超聊天,往往会是一种享受。

    博闻强记,总能把话说的很有意思。

    三个姑娘坐在旁边,开始还紧张的不行,一句话也不敢插。可没一会,已经被张超逗笑了好几次,徐惠也胆子大起来,跟平时一样在张超面前充当着好奇宝宝,不时的提出几个疑问。

    很好的配合了张超的话。

    连韦郑两才人也是惊叹连连,小女生的那种崇拜感,也确实气氛挺融洽的。

    到后来,郑婉言、卢音音、郑红线、杜采薇她们也都过来了,于是更加热闹了。

    此时刚好天气又不算太炎热,河边风也凉快,这里一片草地,又有树荫可摭阳,大家在张超边上围了一圈,拿张毯子就席地而坐。

    倒成了皇家的一个野营般气氛。

    杜采薇等人倒是不拘束的,她们早习惯了张家的气氛,说起话来较随意。有她们加入,气氛更轻松,聊的话题也更随便。

    开始聊着大家准备种点什么,后来变成要在这里修个休闲的小院子等。另外九个新入宫册封的才人们,坐在最外面点,听的如痴如醉的。

    聊到后面,甚至又聊些以前打仗的事情啊,还聊些诸如吕宋、信度、罗马等等的情况。

    张超虽然其实也没去过罗马,没去过美洲、非洲,可毕竟有那么多的后世知识,加上此时他身也确实对各方有许多情报收集,因此说起来,那是既新鲜又有趣。

    什么美洲土著其实是中原古代的殷人,殷商被灭后,一支在东边征讨夷人的军队,于是乘船出海,结果顺风航行很远,最后顺洋流飘到了美洲,在那边安家落户,经过千多年的时间,终于成为了如今的美洲殷人。

    又比如说波斯和罗马人的千年争雄,欧洲的野蛮人等等。

    还说当年的匈奴人被汉朝打的西逃,结果到了西方,却把那些欧洲蛮子们赶离老家,蛮子们老家被占,于是只好西迁,结果就把罗马打的几乎灭亡。

    内侍宫人们见皇帝他们聊的开心,便干脆拿来了各种点心瓜子水果之类,又送来茶水。

    于是大家一面吃着点心磕着瓜子,一边继续说,还能边品味着茶。

    波斯姬和罗马姬两个胡姬,这个时候也说一些故乡时的见闻,讲讲她们的波斯、罗马老家。

    “波斯那么强大,已经被灭了吗?”

    波斯姬阿梅沙有些心情低落,点了点头。

    虽然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离家二十多年了,可心里还是经常记挂着故乡的。

    “阿拉伯人很强大吗?”

    “阿拉伯人之于波斯,就类似于北方草原游牧部族,之于过去的中原王朝。以前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各部族林立,一盘散沙,并不曾对波斯人构成过什么真正的威胁,但这一次,阿拉伯人却把波斯人给直接灭了。”

    阿拉伯人这次如此厉害,还是因为他们在那位先知的带领下,以宗教联合在了一起,一盘散沙,凝聚成了一枚金刚石,谁挡谁死。

    尤其是他们的那种同化策略,那就是野蛮的征服,谁不服就毁灭谁。可以说,在历史上,他们的这种同化策略,比汉家的同化政策更加充满侵略性。

    汉家的同化,还是比较温柔的,怀柔为主。

    而阿拉伯人的同化扩张,却是极为野蛮和凶残。

    扩张到哪,就征服到哪,然后撒下种子,越来越强。

    “现在阿拉伯人已经成了公敌,罗马帝国与西欧日耳曼蛮族诸国,还有北非的那些国家,现在都联起手来,要一起围绞阿拉伯人,我们大华也是同盟。”

    这些国事,不涉及什么机密,对她们说说也没什么,她们其实也就是当成一个比较新奇的见闻听听罢了。

    夏风徐徐。

    河边杨柳依依,河边绿草青青,野花五颜六色的绽放着。

    抛下政务,与妻妾女儿们这样在野外享受着自然,让人陶醉。

    张超在享受着自然,享受着悠闲的时候,内阁的诸相却正忙着与罗马奥古斯都赫拉克进行谈判,列席谈判的还有大华的数百家大型商团,既有工商银行、民生银行等银行机构,也有如四海船厂、大华航运等船舶行业,也有钢铁联合公司、军器监这样的武器军工产业。

    更也还有许多丝绸、瓷器、茶叶、蔗糖、香料等诸多热销外贸商品的商家。

    大家与罗马奥古斯都谈的是一桩大生意。

    内阁谈的是与罗马人联合遏制阿拉伯人,而那些商人则是来跟罗马人谈贷款、军购、外贸的。

    上一笔贷款都还刚变成各种军备等陆续运往地中海,现在罗马人又要更大的贷款,要更多的军备和商品。

    “尊敬的奥古斯都殿下,我们大华是希望罗马帝国将苏伊士运河转让给大华,如果实在不行,也可以改为租借给大华。”

    内阁首相马周向赫拉克提出了一个合作方案,罗马帝国将他们控制下的红海与地中海之间的苏伊士运河租借给大华帝国。

    “包括运河两岸百里内地区,都一起划为租界,租让给大华帝国。”

    租借运河给大华做为贷款的一个保证条款,大华租下运河,同时也愿意承接运河的安全保护任务。

    赫拉克根本没有想大华会提出这样的一个计划,有些怔住。

    “为了保证大华罗马联盟的稳定,大华帝国还希望在罗马君士坦丁堡设立一个大使馆,我们将向罗马帝国都城派出大使,大使长驻罗马国都,全权代表大华帝国。”

    设立大使馆,派驻大使,这个赫拉克倒是比较赞成的。有这样一位使者长驻君士坦丁堡,以后两个帝国联络起来肯定更加方便些。

    只不过,大华提出租借苏伊士运河,这还真是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苏伊士运河千百年来,存存废废,罗马帝国疏通维持运河也是花了不少代价的,尤其是这条运河还是与东方贸易的重要通道。

    若别人提出这要求,罗马肯定是绝不会考虑。

    但现在提出的是大华,而且租借运河,甚至与贷款和军备捆绑的,那他们就不得不慎重考虑了。

    “首相阁下,请给我些时间,容许我仔细考虑如何?”

    马周微笑着道,“当然可以!”

第1457章 一揽子

    内阁给罗马帝国的贷款条约还算不错的,利息不高,还能分期偿还。条约相当的为罗马人考虑,怎么拿到贷款,怎么用贷款购买他们需要的军械战船,甚至是商船以及紧锁的华帝国货品,一揽子计划。

    内阁全为他们考虑好了,只要赫拉克签个字,那么罗马就能得到大笔的贷款,得到各式各样所需的军备,以及各种极赚钱的商品。都不需要他们再去一家家去找银行商谈贷款。

    不用跟银行谈贷款条件,谈担保这些,也不用再跟各个军械厂造船厂谈订单。

    所有一切,由内阁出面,组建了这么一个贷款团,然后将银行、军工厂等等组织起来,为他们提供一个打包协议。

    签字就行了,其它的都是最优惠的组合方案。

    赫拉克皇子拿着协议书,一条条的仔细看,越看越喜欢。

    大华的内阁办事效率是真的高啊,他才来多久,跟皇帝陛下提出贷款军购的事情,这么些功夫,大华就已经拿出了如此好的协议。

    省心省力,还十分优惠。

    若是由他们自己去找大华银行、商行谈,也许能谈下来,但肯定要更多的时间,而且价格也不会有这么优惠。

    赫拉克非常羡慕张超,有一个如此强力的内阁,真是轻松啊。

    “尊敬的奥古斯都殿下,你以为协议如何?”

    褚遂良问。

    对于这次合作,张超给内阁的指示很明确,这次合作对罗马人很重要,但对大华同样重要。不单是政治上有极大帮助,而且就是经济上,也对大华有极大帮助。

    罗马帝国现在已经成为大华对外出口最大的市场,占据了七成左右。所以说,罗马帝国的安稳和存续,对于大华是很重要的。毕竟大华和罗马人的合作是非常愉快的,若换成阿拉伯和波斯这种比较野蛮的家伙,就要麻烦的多。

    过去和波斯人的贸易就不太顺,他们仗着自己卡在东西方中间,于是就想要垄断这种转口贸易,不让东方的商人将货直接运到西方,而且还故意压低价格,收购后再转手高价卖到西方,从中赚取巨大的贸易差额。

    贸易的大头都让他们赚去了,而且因为他们搞垄断,还使得贸易的额度大大下降,这对外贸出口大国的中原,可是损失巨大的。

    尤其是如今,大华不但掌握了西方市场上极受欢迎的丝绸、瓷器、茶叶、糖等商品,而且还掌握着香料的输出。

    大华需要西方的这个外贸易市场,虽然现在大华本身也是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但很多东西运到西方去更赚钱。

    外贸对大华来说,不仅是朝廷多收点关税这么简单。

    而是涉及到一个庞大的贸易经济体系,航海运输、海外殖民、外贸商品的生产加工等,这涉及的是多少的人,占据了整个大华经济体系极大的一个份额。

    若哪天,说与西方贸易断绝,那大华的经济不说崩溃,但也将遭遇极大的重创。

    这也正是过去大唐联合罗马对付波斯人,现在又要联合罗马对付阿拉伯人的关键所在。

    不是因为说信仰不同,或者说远交近攻,领土争端。

    而是实实在在的他们卡在东西方之间,还想要阻碍东西方贸易,想要垄断这贸易的大头利润。

    过去罗马人为此与波斯人展开几百年的战争,为的就是一个丝绸和香料。

    如今大唐积极的参与到西方战争,根本还是因为经济。

    而由商人们自己去开辟商路,跟由朝廷主导当然还是有巨大的差别的。如晚明时的航海,民间航海很火,可朝廷的态度却是各种禁,结果是既阻碍了航海贸易,又让朝廷没得到实利。

    对内阁来说,组织这么一个贷款军购团,其实很轻松的事情。

    “尊敬的次相阁下,我对于协议各方面都很满意,就是希望贷款数额能更大一些,还款期能长一些,另外就是军备数量更多些,另外各种丝绸等商品也需要多些,尤其是生丝。”

    褚遂良微笑着道,“贷款数字要提高,这倒也不是问题。我们大华有四大银行,都是实力雄厚,殿下想多贷,完全没问题。我们甚至可以帮殿下做担保,拿到同样优惠的利息。”

    褚遂良根本不怕罗马人多贷,也不怕他们还不了贷,更不怕他们不还钱。既然敢贷,当然是有把握的。

    再说,所谓贷款,其实也就是个名头。

    贷再多,钱也一文不会流出境外,所有的贷款得来的钱,其实都有严格限制使用的。每一笔贷款,其实都在协议里规定好了,是要用来支付军购案的费用。

    说白了,就是罗马人贷款,然后用来支付军备款。

    而这些军备价格,其实都是比较贵的,远远高于成本,其中利润极大。军工企业拿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