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代伟人:叶剑英在关键时刻 >

第3部分

一代伟人:叶剑英在关键时刻-第3部分

小说: 一代伟人:叶剑英在关键时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总统行辕和大本营来到桂林,驻扎王城,原是明代靖江王朱守谦的府第,前清为贡院,民国后改作咨议局(现为广西师范学院所在地),这里城开四门,相台阁轩,小桥流水,格局幽雅。尤其被喻为“南天一柱”的独秀峰,拔地而地,陡峭如削,高耸入云,使这座王城奇中见秀,另具风采。
  孙中山北伐心切,筹设北伐大本营的结果不久就公之于众了。大本营参谋总长李烈钧、文官长胡汉民,下设幕僚、兵站、军务、军法、参军、政务、建设、度支、宣传等九处和军事委员会。叶剑英根据《大本营条例令》,负责参谋作战军令事宜。
  风景如画的桂林,一时成了中国南方各路兵马的大兵营。驻扎在市内及其附近的军队极其复杂,不仅有粤军、桂军、滇军、湘军、黔军,还有赣军,这些军队名曰“北伐”,实则各怀异志,要钱要饷,争夺地盘,扩充势力。孙中山领导大本营三令五申,整顿军队,好不容易才把各路兵马组成北伐军七个军团,共四万余人,准备取道湖南出师北伐,待命出发。当时,大本营的公务异常繁忙。自从组成北伐大军,打出北伐旗号以后,北方各地的军阀大为恐慌,重新组合,各方军政首要纷纷派代表前来桂林商谈国事。孙中山日夜操劳,与胡汉民、许崇智等筹划北伐大计,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一方面组织联合阵线,分化敌人,连续接见张作霖、段祺瑞等派来的代表,商洽联合征讨直系军阀的计划,以对付曹锟和吴佩孚;一方面调整粤军内部矛盾,与陈炯明几经会晤,劝其北伐,防备这个掌握军政实权的野心家在“后院点火”,颠覆广东的革命政权。在这种情况下,叶剑英作为大总统的一个干练随员,每天要承办的事情是很多的。他同参谋处的同志一起,无日无夜地搜集研究敌军、友军各方面的情报,整理谘文,上报大本营参谋部和大总统参阅,此外还要根据上峰的部署,随时完成各种复杂琐碎的事务。

  在中国连年战乱的年代(5)

  一天,叶剑英和警卫团副官张国森出行,发现一个奇景:在几家不太显眼的商店门口挂着黑布帘子,门旁边贴着用红色纸剪贴的三个大字:“谈话处”。
  “这是个什么去处?”
  两个人说着,走进屋里,只见烟雾缭绕,一股鸦片烟味扑面而来。在一排排的床铺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一群烟客。原来这里是大烟馆。这是军政府早已明令禁止的。两人细问,原来这个烟馆竟是一个滇军团长开的。叶剑英掏出笔记本记下姓名,便同张国森转身离去。
  第二天一早,叶剑英来到参谋总长李烈钧办公室,向李烈钧报告了近几日在桂林的所见所闻,提出两点建议:
  一、按照大总统颁布的《严禁鸦片令》,对鸦片烟严格执行“禁种”、“禁吸”、“禁运”法令,立即关闭各军办的烟馆“谈话处”,并对主办人追究刑事处分;
  二、借鉴邓参谋长在广州整训第一师的办法,对各路军队进行整饬,使官兵明确革命职责,提高素质,否则就不能统一步调,进行北伐。
  李烈钧对叶剑英的两点建议很感兴趣,随即召来副官,要他通知宪兵队立即查禁关闭桂林市的“谈话处”,滇军那个开烟馆的团长要撤职法办。接着,他告诉叶剑英,大本营正在根据大总统的指令,研究对各省的军队进行整军的问题,然后以命令的口吻说:“听说你在邓铿一师参加整军很有经验,要利用这些经验参加桂林的整军,回去准备准备吧!”叶剑英遵命告退。
  孙中山根据数十年革命几起几落的沉痛教训,深深感到,要想革命非有革命的武装不可,但是怎样才能使各系各派的旧军队变成革命武装呢?经过研究,决定采取三种办法:第一,将各省军队团长以上官佐集中到大本营,由孙中山亲自训导;第二,对下级军官举办军官教导团,分批轮训;第三,对各个连队普遍进行三民主义教育,加以整训。
  叶剑英被分配到军官教导团,担任少校教官。
  1921年12月10日在王城大礼堂里,上千名北伐军的团长、旅长、师长和更高级的官佐们,全神贯注地听孙大总统的演讲。题目是《军人精神教育》,已经连续讲了三堂课。叶剑英每次必到,像个虔诚的教徒,毕恭毕敬,认真仔细地听课,记了一大摞笔记。他白天听讲,晚上整理笔记,写出心得。27年之后他在《忆孙先生在桂林》一文中写道:
  “受过孙先生亲口教诲的人们,在当时也许有些人不十分了解孙先生精神训话的全部真义,在今天看来,特别是十多年来,不断的在革命斗争中工作的同志,自然会深深地知道孙先生的大仁、大智、大勇,已成为努力于民族解放、民主自由、民生幸福,创造新中国的人民所朝夕奉行不倦的真理了。”
  在王城附近的一所学校里,大本营举办的军官教导团开课了。叶剑英分工担任精神教育的讲授。他根据孙中山给团长以上官佐的演说,针对初级军官的水平和特点,编写了一本教材,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
  首先,讲到革命军人须有革命主义(即三民主义)、革命精神。军人革命精神三要素为智、仁、勇。军人之“智”:一要能别是非,二要能明利害,三要能识时势,四要能知彼己。他引用孙中山的话说,智何自生?由于天生者,由于力学者,由于经验者。谚云:“不经一事,不长事智。”讲到“仁”时,叶剑英说,仁有“救世”、“救人”、“救国”三者,其性质皆为博爱。军人以救国救民为目的,有救国救民之责任。“勇”者,一往无前、临事不避之谓也。叶剑英阐发孙中山先生关于“勇”的定义,概括为“不怕”二字。有发狂之勇,有血气之勇,有无知之勇。这是小勇,而非大勇,而军人之勇,是在夫成仁取义、为世界上之大勇。此即为有主义、有目的、有知识之大勇,所以异乎游勇之勇,而为真正军人之勇。最后讲到,讲军人责任、军人之决心。叶剑英鼓动大家说,诸君此次随孙大总统出发,从事革命事业,就要有改造国家的责任感和为国捐躯的誓死决心。

  在中国连年战乱的年代(6)

  叶剑英在讲授这些课程时,善于用典,联系现实,举例生动,通俗明白,深受学员欢迎。
  在军官教导团,叶剑英放开施展才干,大有用武之地。他把自己对孙文学说的领会,和在云南讲武堂学得的军事知识,全部用来浇灌在这块整军练武的园地上,使其开出灿烂的北伐之花。
  护送大总统返粤,在陈炯明发动兵变、
  加害孙中山的关键时刻,迎接大总统登舰避难
  军官教导团还未结束,新的使命又来到叶剑英面前。
  当时筹备北伐兵运紧张。抚河上航行的船舶,来往频繁。孙中山以陆海空大元帅名义,下令陈策任抚河航务管理局局长。任命叶剑英为护航第二营长。
  1922年春节刚过,桂林王城中敲响了北伐的战鼓。2月3日,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发布动员令,命令各军分两路出师北伐。先锋部队很快进入了湖南境内。但是,早已从广西返回广东的陈炯明,阳奉阴违,千方百计破坏北伐,迟迟不接济军饷,使北伐失去后方支援。他还秘密联络一些军阀头子,给北伐设置种种障碍。
  4月中旬,孙中山在江防舰队护卫下,由桂林沿西江顺流直下梧州。
  叶剑英率部担任护航,保卫大总统乘舰从梧州经肇庆、三水到达广州。随后驻扎在天字码头附近,继续整训。孙中山返回广州后,即派温树德、陈策接管驻黄埔北洋舰队,并扩充海军陆战队。任命陈策为海军陆战队司令、海防司令,叶剑英受命为海军陆战队营长。
  5月4日,孙中山以中华民国政府大总统名义下令讨伐北京政府首脑徐世昌,以除民贼。6日,孙中山离开广州,亲赴韶关督师。北伐军兵分三路,向江西进击,连战皆捷,迅速攻克赣州,威逼南昌。但就在这时,大本营得到陈炯明有意叛变的情报,6月1日,孙中山从韶关乘火车紧急返回广州总统府。
  陈炯明听说孙中山从韶关回来坐镇广州,便策划加害孙中山的阴谋。
  孙中山回到广州后还是一心想争取陈炯明,让廖仲恺筹款补交陈军欠饷,派夫人宋庆龄前往白云山郑仙祠,到陈炯明部将叶举住处劳军,并设宴召请陈军将领晓以大义,但叶举等托词不来,竟要求孙中山辞职,并秘密召开军事会议,部署叛乱。陈炯明还扣留了前去惠州进行谈判的廖仲恺,决意叛变。
  一场蓄谋已久的反革命军事政变终于爆发了!
  6月16日清晨二时,叶举先在全城密布岗哨,断绝交通,占领各要害机关,同时以4000人围攻观音山前的总统府和孙中山住所越秀楼。越秀楼通街道的架空栈桥已被叛军控制,越秀楼的左右的文澜阁、振武楼也为叛军占领。枪声四起,火光冲天。当时总统的卫队只有50人,死命抵抗。情况相当危急,孙中山命令副官马湘和黄惠龙迅速送宋庆龄从后门出走,到天字码头海防司令部去找陈策,让他安排到舰上暂时避难。宋庆龄执意不肯,劝孙中山先走。孙中山决意坚持职守。二人争执不下。这时炮弹接连在院内爆炸,掀起了巨大的气浪,震耳欲聋。秘书林植勉和参军林树巍不顾一切,强架着孙中山,走出越秀楼,冲出叛军的包围,向长堤天字码头奔去。
  枪声四起,陈炯明叛军到处烧杀抢掠,五羊城一片混乱。
  当时,驻守在天字码头附近的海军陆战队打退了几股叛军的袭扰,还弄不清叛军作乱攻击的目标。叶剑英凭着自己学过炮兵的经验,判断出炮弹的落点在总统府方向,十分焦虑。他到海防司令部去见陈策司令,得知通往总统府的电话早就断了,情况不明。陈策急得团团转。于是他和陈策商量决定派人去接应孙大总统。陈策下令派出几个小分队,从几个方向向总统府搜索前进,寻找孙中山下落,同时命叶剑英亲自带一个连守在码头岸边,随时接应孙中山和夫人登上宝璧舰。
  市区内枪炮声越来越紧,浓烟滚滚。叶剑英眼望着总统府的方向,时刻挂记着孙中山先生的安危。过了一会儿,只见几个人护卫着乔装打扮的孙中山走了过来。他迎上前去,护送孙中山一行数人,乘小艇登上停泊江中的宝璧舰。陈策和全体水兵远远望见孙中山先生脱险出来,又惊又喜。待他踏上舰来,列队向大总统致敬,热烈欢迎,亲切问候。孙中山十分感激众官兵,一一握手寒暄,然后要来纸笔以大总统孙文名义草拟第一号公告:

  在中国连年战乱的年代(8)

  这里有两件事情须作交代:一件是宋庆龄夫人从广州脱险中流产,辗转赶来与孙中山会合,孙中山考虑战事危急,坚令其离去,不得已转道赴上海。第二件,早已辞职回乡的蒋介石经孙中山几次电邀,于6月25日从上海启程赴广州,到永丰舰上参加平叛战斗,协助孙大元帅参与作战指挥。
  英勇出击,再战白鹅潭
  白鹅潭首战之后,叛军首领陈炯明坐镇白云山粤军总指挥部,命令叶举、熊略加强江边防守,封锁口岸,派兵攻占虎门要塞、长洲、沙角等处炮台,用炮台上的大口径岸炮不断轰击停泊黄埔的海军舰队和江防舰队,同时致电洛阳的军阀吴佩孚报捷,约其派兵急袭北伐军的后续部队,牵制和破坏许崇智回师入粤的军事行动。
  孙中山率领舰队处境危难:陈炯明叛军占领并控制了整个广州;北伐军远去江西,回师讨贼无望;魏邦平、温树德不听指挥,虎门要塞已被敌军所控制;其他的沙角、威远、长洲、车歪等要塞炮台也相继落入叛军手中。
  叶剑英临危不惧,以高昂的斗志护卫着大总统,时刻准备战斗。
  这时鱼珠炮台的叛军竟发来最后通牒,要孙中山的海军各舰于午夜以前退出黄埔,否则即施攻击。“两军相交,退者先败”。孙中山决定转败为胜,主动出击,下令海军向鱼珠、牛山炮台射击,又命海军陆战队由海军掩护渡江,同时进攻鱼珠、牛山两炮台,以便重新控制虎门要塞,打开出海大门。叶剑英奉命率领士兵迅速出击。各舰炮火一时齐发,打得炮台叛军措手不及。但是这时被陈炯明用26万元巨款收买的海军司令温树德,居然于7月8日率领海圻、海珠等全国最大的几艘主力舰离开黄埔,公开叛变投敌。紧接着,驻守长洲炮台的海军陆战队司令孙祥夫叛变,继虎门要塞失守之后,长洲炮台又落于敌手。
  战局险恶。孙中山召集各舰长商议,决定再次大战白鹅潭,等待北伐军回师平叛。7月10日凌晨,孙中山亲率舰队启航,发起攻击。车歪炮台上叛军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