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之第三帝国-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凭安德里这点兵力是无法突围的,只有就地据守待援。
元首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旁边冉妮亚与丽达护卫在两边,一幅标准的保镖形象。希特勒急速地判断着形势,强劲的冷风吹拂他的脸,他一个激灵,脑子里升腾起一个不错的、也是万般无奈的主意来:刚才经过的路旁边不是有座小山吗?据说是苏军的一个通信站。既然突不出去,应该马上占领那个小高地,不然,他们非得让苏军包了饺子不可。
“命令部队转向西北,向那座山头发起进攻。”他发布命令。
德军潮水一般漫向小高地,安德里亲自率领一个连德军只一个冲锋就拿下了高地,上面的二十几个苏军通讯兵稀里糊涂成了刀下鬼。
元首乘坐t35坦克从东面上山,他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了:这里易守难攻,设施齐全,北面是几百米的陡壁,南面是陡坡,西面是成片的云杉林,凸起的石山下面竟然有一汪冰封的泉水,除了苏军通讯站外,上面还有一座占在几百亩的鹿场,真是上天专门为他准备的应急避难所啊。
李德从对方不紧不慢的动作上判断苏军还没有发现他,他从这辆银样蜡枪头的庞然大物上爬下来,随着打前站的安德里走向养鹿场。那里有一排水泥平房,还有修建了一半的地下避弹室,尽管气味不佳,安全系数蛮高的。
安德里把剩下的坦克和装甲车沿小高地棱线围成一圈,士兵们疯狂地把木头堆在冻地上,准备烧化冻土挖掩体。一时间高地上烟雾弥漫,远远望去,仿佛火山在爆发。
鲍曼簸箕了一天,呆若木鸡地坐在一张铁床上。也许他在心里埋怨元首:“这个希特勒胆子也太大了,这下可好,领着我们陷于苏军的团团包围中。”李德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对他大讲起拿破仑亲率大军征战的事迹,让鲍曼倒头睡着了。
元首、莫德尔和安德里商讨下一步行动。出其不意穿越俄军防线的机会已失,更多的苏军正赶往这里。
第三帝国元首、41军军长和装甲侦察团团长又聚集在一起,几人惊讶地发现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罐头,他们一边狼吞虎咽,一边讨论,决定利用暗夜,派出一支小股部队向东运动,调开敌人,大部队向北突破,与党卫军汇合。
李德让两位姑娘陪他到外面走走。俩人一边一人挽着元首的胳膊,漫无边际地走在残雪上。夜,冬夜,寒夜漫漫,冷风习习。星星被乌云笼罩,天空象墨汁染过,看不到对面的景色,只有偶然升腾起的照明弹,才能向他们展示周围的一切。
冉妮亚打破沉默,回忆起克里木半岛的那个东正教圣诞之夜,她乘着酒劲,与元首在农场甜菜地里和果园间转了大半夜,天上弯月嬉云,人间佳偶相恋,清冷的风吹佛他俩的脸,下弦月的寒光映照着他俩的脸。冉妮亚把脸偎在他的肩膀上,深情地背诵起元首教她的那首词:莺语燕呢喃,花开满院间。倚阑春梦觉,无语敛愁颜。
元首解释:“这是中国的易经地山谦中的。今晚我给你们来几句喜庆的吧: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来自中国古代王安石的一首著名的诗作元日,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元日’就是中国的农历正月初一。”
李德把两人搂在怀抱里,望着漆黑的夜空,仿佛透过层层云雾,飘向遥远的东方,嘴里喃喃:“元日就是今晚:1942年2月14日,今晚是除夕夜,没想到在这里过除夕。花非花,梦非梦,心如梦,梦似花,花开如梦,梦如人生。”
一长串照明弹划亮夜空,李德脑海深处逸出迢遥的梦幻泡影:过年的鞭炮声震耳欲聋,到处洋溢着节庆的气氛,孩子们穿着新衣裳,在大街小巷间欢呼雀跃,在午夜钟声敲响后,放起了烟花。
李德偏爱烟花。烟花是艳丽的,她向人们绽放五彩世界;烟花是无私的,她牺牲自己造福人间;烟花是永远的,因为它在人们心里刻上了永恒的美丽;烟花是幸福的,它成功谱写了自己的美好人生。她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她的精神永远存在。
午夜,月牙儿发出微弱的光芒。坦克的轰鸣声打破了寂静,装甲侦察团的两个连组成诱饵部队,率先沿着公路向东进发,霎时间枪炮齐鸣,马达轰鸣,苏军的照明弹把黑夜照成白昼,德军的烟幕弹又重新拉回到黑夜中。坦克连怒吼着,颠簸着冲向黑暗,步兵连跟在后面,很快他们到了公路,向喷射火焰的地方压过去。
诱饵出发后不久,大部队丢弃多余的装备,悄无声息地朝北进发,最前面的步兵们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冲下小山坡。然而,冲了不到一公里,他们前面一排灯突然亮了,亮得让人眩晕,还没等士兵们寻找到掩蔽物,密不透风的捷格加廖夫dp-28轻机枪以及波波莎冲锋枪像狂风一样把他们打倒。
步兵后面的坦克变成一团猛然膨。胀的火球,对方至少有十几门100mm反坦克炮,在后方的元首惊骇地看到,一辆捷克坦克被炸得破膛开肚,成为名符其实的零件状态。白色的戈光弹、桔红色的枪弹、银色的照明弹和暗红色的炮弹把夜空照亮如白昼,像一堵火墙挡在德军面前。
后面的人没命地向后逃窜,一直退回到那个小高地上。剩下的坦克、装甲车掉转车头开上小空地,沿着坡地棱面围绕成一圈。刚才,仅仅一个冲锋就损失了七辆坦克和近百名士兵,安德里考虑的不再是进攻,而是再次组织防御的问题了。
第18节 军人不喜欢寂静()
手下只有一个团兵力的德军第41军军长莫德尔一脸沮丧地冲进房间,声言突围失败,令他惊讶的是元首竟然咧嘴笑了。安德里也风风火火地进来:“我的元首,敌人好像有一个师,我们冲不出去呀。”
元首镇静得让人害怕:“冲不出去就不要冲了呗,在这个养殖场里,人家给我们预备了整整几十只梅花鹿,不享用多对不起人家呀?”
莫德尔的单片眼镜唬得掉了下来,他与安德里面面相觑,目光又一齐投向冉妮亚和丽达:元首是不是昨晚受凉了,怎么说起胡话来了?
莫德尔上前一步,语气哽咽着:“敌人足足有一个师呀。元首,万一敌人发现您在这里?他们会不顾一切地攻打我们,万一您在我的防区有个三长两短,我就成了帝国的罪人了,我怎么向德国人民交待?”
“是不好交待。别说是德国人民,就是希姆莱和戈培尔这两位就够你受的了。”李德成心给他添堵,他看到上将几乎哭出声来,感到很开心。
卡尔梅克人闯了进来,一进门就喊叫上了:“查清楚了。”元首对一脸迷惑的莫德尔解释说:“在你们突围的时候,我让他化装侦察去了。你慢慢说,嗯。”
卡尔梅克人汇报说,敌人并没有发现这里有元首或军长,他们正心急火燎地通过山坡下的公路向东移动,德军突围时正遭遇他们过路的一支机械化部队,因而遭到挫折。现在,对方只留下两个团对付他们,大部队仍然向东进发。
“这么说不是一个师的苏军了?”莫德尔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是的,你们看到的是向东增援的过路部队。”卡尔梅克人略带讥讽地回答。
元首对卡尔梅克人叮嘱了几句继续侦察之类的话后,招呼莫德尔和安德里坐下来:“看来形势不妙,但也不是糟糕透顶。敌人正通过下面的公路,源源不断地赶往前方,他们越是这样,就越有利于今后围歼他们。”
元首说,目前,南方德军第56军和41军增援部队对阿列霍夫希纳的反攻已经全面展开,而敌人第39集团军的北翼像一把铁钳,正通过前面的道路,向洛杰伊诺耶波列以东进军,这里位于敌人铁钳的根部,安德里的装甲侦察团坚守在这里,等于在敌人的血管上扎上了一枚钉子。等到南方的战局已定,部队就会四面八方赶往这里,到时来个中心开花,里应外合,从右肩头一举切断敌人伸得太长的右胳膊,全歼这支假洋鬼子部队。
“这当然是一出险棋,其实说穿了也没什么。俄国人有个毛病,好大喜功,他们不顾一切冲向拉多加湖,我们这里反倒没有什么,你们没听过这样的话吗?台风的中心是平静的。”
确认元首说完后,安德里插了一句:“还有一点,白天与我们交战的俄国坦克是第11独立旅的,现在剩下的全是美国货了。”
“不行,我们还得突围。”莫德尔并没有被元首说服,安德里可没有他的军长乐观:“怎么突围,我只剩下7辆坦克了。”
莫德尔站起身,整理了下军装,无奈地下达了防御命令,他命令,把凡是见过元首的士兵都调到第二条防线,并禁止元首出门会见战士。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如果敌人发现这里有条大鱼,定然会不顾一切地拼命的。“假如我是敌人的指挥官,我那怕不攻拉多加湖也会攻上这个小山头的。”
冉妮亚建议元首和军部的无线电台采取静默,以免让苏军发现重要目标,丽达言:只收不发就可以了。冉妮亚白了她一眼,小声咕嘟道:“就你能。”
元首盯着鲍曼:“我们被包围了,你还在这里睡觉?”鲍曼回答得很妙:“有元首在,肯定能化险为夷的,我们在克里木比这还糟,还不是攻占了塞那个什么波?”他翻了个身继续睡觉。
将校们离开后,元首认真地问鲍曼是否真的不担心,他回答说,是有点担心,但是其他德军肯定会拼命来救援的。“我只担心一件事。”他望了望屋里,“担心一发长了眼睛的炮弹正好落在这个屋子里,所以我们得搬到地下室,我跟丽达去过,那里比这儿热。”
“你俩干什么去了?”话一出口他后悔了,心想,自己从何时起变得疑神疑鬼了。冉妮亚替鲍曼解释:“我和丽达收拾好房间,请主任去验收的。”
鲍曼说得一点都不错:曼施坦因发来电报说,他已派出一个装甲师星夜北上,前来接应元首。北方师也发来电报,声言今天一定突破苏军防线,与元首会合。此外,驻挪威的党卫军第6山地步兵师前锋也通过芬兰防线抵达斯维里河,等待元首召唤。
“好吧,那我现在就召唤他们,让他们向东面运动,配合163步兵师向我们靠拢。”元首下达命令,并得意地向大家夸耀:“早在半个月前我就知道苏军反攻,所以我命令这个师借道瑞典向这里开拔。哈,现在正好用上。瑞典开始还不让过境,后来我给他们出主意,伪装成医疗车。”
希特勒期待大家伸出大姆指对他奉承一番。也许是大家对元首的自夸自吹习以为常了,大家都忙自己的事,只有鲍曼没头没脑地咕噜了一句:“闲着也是闲着。”
整夜,德军都在用炸药炸开冻土,构筑工事。莫德尔不愧是防守专家,他指挥构筑的野战工事别出心裁。小高地顶端是个平面圆台,中间就是养鹿场。按常规,守方的工事应该构筑在山坡平台的棱线部,这样可以对攻方的动态一览无余,也便于居高临下发扬火力。
可是,莫德尔偏偏把环形工事构筑在高地上的平面圆台里面,围绕养鹿场修建了两道环形防线,攻击部队在坡下看不到守军,直射火力便失去了作用,攻击部队冲上陡坡,只要一露头,马上就会被德军狙击手打倒。
元首到地下室,见鲍曼正饶有兴趣地翻一本卡尔梅克人打扫战场时发现的花花公子,这支俄国部队连书都是美国的。书已经很破了,不少俄国人已先睹为快了。
元首接过来翻了一番,听到鲍曼说:“这些美国人,一个男的对付两个女的,那男的简直是牲畜。”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李德想起那晚的双飞燕,苦笑了一下,扔还给他,并叮嘱鲍曼收藏好,以免让两个姑娘看到。
鲍曼用奇异的眼光看着他:“你指丽达她们吗?人家是燕子,克格勃色。情间谍,你以为是黄花闺女呀?口口声声还姑娘呢。我发现你怎么越来越像中国人了?谈性色变,心胸狭窄。就在昨天晚上,你还唠叨着给那个狗蛋过春节呢。”
李德心里一阵战栗,惊吓出一身冷汗,再看鲍曼,他又把头埋在那本描绘牲畜的画报里。他的话给李德提了个醒:这是德国,他是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必须在思想观念上都要融入这个社会才对。
他悻悻地向鲍曼解释说:“我当然有中国情结。年轻时在维也纳流浪,我曾经得到过张姓中国人无私的资助,可惜一直找不到他,无以回报。”
鲍曼把头埋在书里说:“是的,全德国都知道这件事,你把他写进我的奋斗里面了。只是表述上有点不同:以前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