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奋斗之第三帝国 >

第306部分

奋斗之第三帝国-第306部分

小说: 奋斗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墨索里尼的车队从拐角出现了,前面的引领摩托车上的喇叭喊话:“客人来了,大家起来欢迎。”声音猝然一变:“听到了没有,马上给我起来。那个抱小孩子的妇女没听到吗?还有那个大胖子,如果再不起来我要马上收去你的食物供应卡,听到没有?”最后一句是吼出来的。

    于是,在收回食物卡的威胁利诱下,市民们尽力挥舞鲜花欢呼雀跃起来:“热烈欢迎,墨索里尼首相。”“热烈欢迎,墨索尼里首相。”“热烈欢迎,墨索内衣手相。”

    在战战兢兢的弗拉索夫引领下,戴着白色礼帽的意大利首相墨索内衣两个鼻孔朝天,昂首走向主席台。左脚刚踏上主席台就夸张地伸出双臂,像莎士比亚话剧里的男主角一样,说出的话也像是背台词:“啊——我的朋友、历史上仅次于凯撒的伟大征服者阿道夫•希特勒,见到你非常高兴。”

    李德被墨索里尼紧紧抱着动弹不得,好不容易喘口气后只说了句“欢迎光临”,又被意大利首相抱住。德国元首比意大利首相高半个头,因而墨索里尼的又硬又尖的帽檐刺疼了李德的脖子。

    墨索里尼放开元首,酸溜溜地恭维道:“阿道夫,你如今是家大业大了,西欧、北欧、东欧、中东都成了你的了,跟看还要加上中亚,你真成了大财主了。怎么样,给老哥也分给点?哈哈。”

    “哈哈哈。”李德的笑简直是念出来的。墨索里尼见希特勒没搭腔,便向台下的观众挥手致意。大家有节奏地挥动双手,一遍遍呼喊他的名字,李德发现他的眼眶湿润了,看来这与此君在国内很少受到欢呼有关。元首听说有次墨索里尼在威尼斯广场上演讲时下起了毛毛细雨,大家争先恐后地离去,最后只有三个听众听完了他的讲演:一个是保镖、一个是给他打伞的,还有一个就是旁边餐厅的老板,因为演讲借用了他的桌子,他得抬回去。

    “下面请德国元首讲话。”主持欢迎仪式的弗拉索夫话音未落,猛然爆发出山呼海啸,大家伸出右手声嘶力竭地高喊万岁,台下变成了咆哮的海洋和手臂的丛林。

    李德站在台前,好不容易平静下来后,向俄罗斯人、乌克兰人高声叫道:“现在,我向你们宣布一个好消息,从今天起,罗斯托夫划归德意志联邦南普鲁士邦,也就是说,你们将成为德国人了。”

    人群像火山一样爆发,像山洪一样发泄,人们的激动已不是山呼海啸,而是天崩地裂。市民、学生冲破了呆若木鸡的俄罗斯军警的警戒线,把领袖卫队的警卫们挤到一边,冲上主席台,顷刻间就把元首包围。在墨索里尼嫉妒的目光下,在弗拉索夫失落的眼光下,女人们雨点般的吻落在他的全身,男人们把他高高举起来。

    下午,元首陪同首相到亚速海的海边,他们远远的就听到了美妙的声乐,走进了才发现原来是有一对新人在彼得一世雕像下面的小广场举行婚礼。云罅中透出几道夕阳的余晖。血红的残霞映耀着维斯瓦河的河道,给碧波荡漾的河水泼了一盆胭脂,使浅蓝的水面溢光流彩。

    这里驻扎着一支意大利摩托化小分队,负责保卫不远处的意大利海军灯塔。在一片“杜切(领袖)声中,墨索里尼进行了检阅。当头盔上插着羽毛的骑士们从他面前急驶而过时,他自豪地对受到冷落的德国元首卖弄:“你瞧,这就是凯撒的后代,他们血管里流着古罗马的血液。”

    “打仗尽往后缩,还凯撒呢。”“就是,说他们是意大利面条的后代我相信。”李德身后冉妮亚与丽达挖苦道。他们身边就站着意大利美男子、外交部长齐亚诺,他不仅没有生气,反而乘元首不注意,在冉妮亚的裤裆里抓了一把。

    意大利人出风头的时间并不长,几分钟后附近的德军和俄罗斯解放军闻声而来了,德国士兵围绕在他们的元首身边,俄罗斯士兵在稍远的地方向元首致敬,墨索里尼重新回到落落寡合中。

    意大利代表团的主要任务是向德国在东方索取一块土地。德军进攻苏联后,意大利派出十万官兵协助作战,虽然是出工不出力,毕竟是入了股,自然应该分红。从德国方面来讲,德国已与苏联西部各加盟国签订了条约,这些国家上完贡后都获得了独立,不管这种独立有多大水分,也算是独立了。如今,意大利通过别人向一个独立国家提出领土要求,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一切都好说好商量,只要他们提出领土要求,我们的原则是让他们鸡蛋走路——滚。”李德看透了意大利的图谋,便定下了这条原则。

    鲍曼小声反对:“能不能给点?比如说在黑海南岸划给一小块地方。”

    “不行!”元首吼叫起来,猛然意识到他有点过分,和声细雨地解释道:“亲爱的鲍曼,我们不能开这个先例,如果今天给意大利划给土地,那么明天,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斯洛伐克人都找来了。后天,西班牙、荷兰人会派出代表团来。再后来,整个欧洲的人都来分赃。到时候我们怎么办?再说了,不管乌克兰也好,俄罗斯也罢,实际上是我们的卫星国,我们还要指望他们与斯大林的亚洲部分作战,节省下德军全力对付美英,所以,我们不能听意大利的。”

    元首顿了顿,凝视着鲍曼:“你如此替他们的说话,是不是接受了墨索里尼的贿赂了?你不说我也知道。”他意味深长地望了一眼丽达。

    鲍曼脸色大变,摆手的动作差点把胳膊肘儿甩断:“没有,绝对没有,我只不过替我夫人接受了一件青紫蓝貂皮衣。”

    李德松了一口气,吩咐鲍曼从我的奋斗稿费中拿出钱按市场价付给意大利人,并嘱咐身边人此事不要声张,以免传到希姆莱耳朵里。

    鲍曼自然感激涕零。

    元首安排两个人与墨索里尼周旋:他把俄罗斯解放军总司令、俄罗斯临时政府首脑弗拉索夫推到前台当木偶,与墨索里尼交涉,他在后面牵线。弗拉索夫也明白自己是充数的,便要么充耳不闻,要么充傻装楞,整个一个聋子和痴呆,让墨索里尼没了脾气。

    元首安排的另一个人可谓活力十足。风尘仆仆从前线赶回的古德里安将军被安排向意大利客人汇报德意志的盖世武功。在一张大地图面前,古德里安得意洋洋地向客人们炫耀个不停,从粉碎朱可夫的进攻、南北两路德军的洲际会师,直到攻占一个无名高地,夹杂着当地的风土人情。每当墨索里尼提出领土要求时,他便讲起战场形势。他汇报的目的只有一个——不让意大利首相说话。

    “客不走,主不安。”9月4日,德意志独裁者送走了意大利独裁者,两国照例发表了公报:“在诚挚友好的气氛中,意大利王国与德意志联邦首脑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表示了对布尔什维克与美英财阀斗争到底的决心,并对今后新的世界格局作了规划。”实际上,墨索里尼空手而归。当然,黑海的鱼子酱管饱,伏特加管够,恭维话管听,另外就是俄罗斯或乌克兰姑娘尽管享用。在过了三天神仙日子后鸡蛋走路——滚了。

第07节 希特勒谈土改() 
隆美尔的中东军团与古德里安的坦克军团在外高加索胜利会师,整个里海与黑海之间的苏军被装进了巨大的口袋里,苏军两个方面军——南高加索方面军和外高加索方面军共110万兵员和3420辆坦克劫数已定。

    对于罗斯托夫帝国大酒店总统套房的元首来说,高加索像一只大锅,里面煮着上百万的苏军。丽达带来了最新的数据:预计德军只能抓到50万战俘,因为约一半苏军通过各种渠道自行解体:有的逃回家,有的迫不及待地加入德国培植下的各个民族军,让那些名目繁杂的解放军成了腰缠万贯的暴发户。有的逃进高加索山当起山大王,也有的成为真正的苏联游击队战士。

    李德私下里对冉妮亚说,他这次做了个赔钱的买卖。他本来答应高加索战役后给施佩尔提供80万的劳力,如今只抓了50万俘虏,而且在这50万中,有5万中亚人要充实给隆美尔中东军里的那结留着大胡子、戴着白帽子的这个斯坦、那个斯坦的军队。俄罗斯和乌克兰解放军也伸手要人,看来只能兑现一半人了。

    “一半也不错呀。”冉妮亚任何时候都能宽慰他,“正因为你懂得收卖人心,投奔我们的人越来越多。你想想去年秋冬季节,上百万苏军俘虏被饿死,几十万老百姓进入森林与德军作对,德军所到之处洒下仇恨的种子,工厂不能复工,学校不能开课,土地荒芜,百姓反目,德军别说作战,还得从前线抽调精兵看管后方。这样的占领区有个屁用?”

    “就是,就是。”薇拉深有感触。

    “脑残、弱智、二百五、神经病。”丽达躺在床上看书,书名是黑格尔哲学入门级的精神现象学。

    “我作出了让步呀,把土地分给了农民。”李德强词夺理。

    丽达起身盯着书引经据典地反驳“‘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应当只是单一的画家;应是兴趣广泛的多面手’。你怎么不说得到了实惠?我们从乌克兰得到的粮食二倍于原来从斯大林手里购买来的。你不过是解放了生产力,让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空前高涨,粮食产量增长了一倍半而已。”

    冉妮亚正色道:“不过丽达,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超人的胆识。好多所谓的“大救星”出于一党一人之私利,把一切资源都控制在自己手里,宁愿把农民们束缚在集体农庄里,逼迫那些不知黑白的愚昧农民乖乖听命他并向他喊万岁。他们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更不愿意搞包产到户。因为饿死的不是他。”

    李德稍有不适,躺倒在床上。丽达往里挪动了一下,修长的大腿搁在床头上。

    一阵纷至沓来的脚步声。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与哈尔德参谋总长领着一帮子将军闯进来了,他在屋子里转了一圈,终于发现床上的元首和旁边的丽达,难堪地扭转头对着墙壁报告:“我的元首,苏军在斯大林格勒以北反攻了。”

    李德动弹了一下,慢腾腾地回应:“他们天天在反攻。”

    他把手伸向丽达,让丽达把他拉起来。

    “我的元首,苏军在斯大林格勒以北大规模反攻了。”哈尔德生怕元首没听清,强调了一句。

    “大规模是什么?一个军、一个集团军?”李德仍旧慢吞吞地穿外衣。

    “整整两个方面军:萨拉托夫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大约150万人,光坦克就有3000辆,还有800门卡秋莎火箭炮。”哈尔德向前一步说。

    李德啧啧咂嘴:“你看人家多厉害,说进攻就进攻,150万人啊,就是抓150万只猪也够陆军忙碌一个星期的了,难道你们没发现他们的集结?”

    陆军两位总长面面相觑后低下了头。元首一声断喝又让他们抬起头:“你们真的没发现?”

    勃劳希契实话实说:“我们以为苏军完了,再说我们眼睛只往前看,没想到后方。”

    “这么说,你们在军校只学会了顾头不顾尾、把屁股亮给别人让人踢的本事了?”李德奚落道。陆军总司令脸腾地一下红了。哈尔德还想辩解,看到元首悠闲自得的样子,迷惑不解大于愤世嫉俗。

    原来,李德早就防备到苏军的这一招。别说是李德,就连一向有勇无谋的丽达站在地图前盯上两分钟,就能看出德军夏季进攻这幅美丽图画上的破绽:200万德军、150万东方部队和盟军通过罗斯托夫与顿河之间的狭窄通道,一头扎向高加索,最远的巴库离罗斯托夫有1200公里,如果苏军从顿河以北出发,突破几百公里,从北往南打到罗斯托夫,就可以一举切断德军后路,扭转乾坤。

    可惜他们遇到了老谋深算的李德。自从8月中旬以来,陆军副官施蒙特将军不翼而飞,人们都以为他回国休养了,实际上他奉命潜入顿河上游的沃罗涅日,从国土预备军、苏联其他战线、法国、挪威秘密抽调部队,秘密组建一支生力军,以应付敌人势在必行的大反攻。

    沃罗涅日到顿河中游由意大利第8集团军防守。施蒙特不顾部下抗议,让援兵穿上意大利军制服,造成换防的假象接近位置。所有装备都分散运输。进入9月份后,他奉命把部队移交给曼施坦因。

    随着顿河北岸苏军重兵集结,在元首的纵容下,曼施坦因连休假归来的士兵和补充前线的装备想方设法扣留在罗斯托夫,为此不惜与古德里安大吵了一架。

    古德里安不仅与施施坦因争吵,连元首他都敢于当面顶撞。一次,他气呼呼地对元首说:“又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草,这种事情只有你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