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奋斗之第三帝国 >

第283部分

奋斗之第三帝国-第283部分

小说: 奋斗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德国热乎起来。

    一个人搭错了车,不算多大的事,下得车来,说声拜拜,重新找一辆就是了。赶巧的,说不定不下车了,就此展开了一趟新的旅程,乃至新的人生。可是,一旦一个国家搭错了车,就要遭到国破家亡的下场。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伊朗宣布严守中立,而英俄两国和奥斯曼帝国很快便在伊朗土地上大打出手。看着在本国领土上肆虐着的仇敌,伊朗人民怒火中烧。1915年3月,经过德国领事瓦斯穆斯的努力争取,在亲德的瑞典教官指挥下,法尔斯省的伊朗宪兵队向英军开火,占领了英国领事馆。

    在大战后期,德军节节败退。在伊朗的亲德势力虽然在奥斯曼土耳其军队的支援下尽力挣扎,但毕竟不是力量强大的英俄军队的对手。1917年3月,在英俄军队进逼之下,临时政府迁往伊斯坦布尔。4月2日,英俄军队在克尔曼沙赫会师。伊朗第一次联络德国对抗英俄的尝试惨淡结束。

    1933年,希特勒执掌德国,马上与伊朗攀亲戚,宣称德伊两国人民同属雅利安民族,要团结起来,共同对抗英俄。德伊两国关系因而更加密切。德国派出近5000工程技术人员赴伊朗工作;伊朗的各个领域都能看到德国人的身影。德黑兰大学等重要学府也交给德国人管理。数以千计的伊朗学生去德国留学。双方贸易也迅速增长,德国很快成为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额占到伊朗对外贸易的近一半。

    在越来越热乎的氛围中,两国越走越近。德国向伊朗军队提供了全部武器装备,伊朗军队全副德式装备;并由意大利帮助伊朗建立了海军。面对辛勤工作的盟邦朋友和蒸蒸日上的国运,礼萨•汗对希特勒真有些感激不尽了。但他始终没有走出希特勒希望的最后一步:与德国结成真正意义上的同盟。礼萨•汗清楚,伊朗还不具备与英苏对抗的实力,在大国的纷争中游走,力求避免灾祸,才是唯一可取之道。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树欲静而风不止。与上一次世界大战一样,伊朗宣布严守中立。仍与上一次一样,伊朗最终未能置身事外。

    1941年,德军把触角伸向中东。在北非大败英军的同时,在伊拉克扶植了亲德政权。英军迅速作出反应,5月30日,英军在巴士拉登陆,几天后即占领了巴格达,摧毁了亲德政权。与此同时,另一部英军和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军队占领了叙利亚和黎巴嫩。伊朗周围已是危机四伏。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大敌当前,苏联和英国这两个曾不共戴天的国家终于携手抗敌。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英国须向苏联提供战场急需的军火物资。其中一条拟议中的通道,便是纵贯伊朗的铁路。而这条铁路线上,正活跃着很多德国人。

    1941年7月18日和8月16日,英苏两次照会伊朗政府,表示在伊朗工作的德国人严重危害了两国的安全利益,要求伊朗驱逐这些德国人。伊朗以这样做会影响伊朗国内经济发展和中立地位为由,复照拒绝。礼萨•汗在关键的时刻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与希特勒藕断丝连,世仇们就要对他下手了。

    1941年8月25日凌晨,英苏军队从南北两个防线入侵伊朗。苏军五千人兵分三路,迅速攻占马库、霍伊、拉什特、戈尔甘等地。英军分两路一路偷渡过伊朗与伊拉克的界河——夏台阿拉伯河,直取阿巴丹。另一路从伊拉克的哈纳根出发,逼近克尔曼沙赫。

    与此同时,英国海军和空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袭伊朗舰队和阿瓦士机场。意大利辛辛苦苦建立的伊朗舰队基本被摧毁,伊朗飞机大多尚未升空就被炸毁。全部德式装备的伊朗军队虽顽强抵抗,但无法阻止英苏军队前进的脚步。

    8月31日,英苏军队在加兹温会师。9月10日,英苏向伊朗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伊朗必须在四十八小时之内交出德国侨民,关闭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使馆。

    即使到了这种时候,礼萨•汗仍拒绝交出德国侨民。如果礼萨•汗是一介平民,他的义举无疑可以拯救很多朋友。但不幸的是他是一国元首,如此作为只能断送他的国家。9月16日,英、苏军队逼近德黑兰,伊朗危在旦夕。万般无奈之下,礼萨•汗宣布逊位,传位于其子,21岁的礼萨•巴列维。自己揣了一块伊朗泥土,黯然登船,走上了流亡之路。

    这位对轴心国忠心耿耿、治国有方而不会见风使舵的国王对政治已经厌倦了,想到加拿大养马度过残生,但英国不想让他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牧场生活,把他发配到非洲的毛里求斯。纳粹德国占领伊朗后,英国人生怕希特勒派人劫持,再次秘密迁到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严加看管。1944年7月,因心脏病发作在南非去世。

    1942年1月29日,伊朗与英国、苏联签署同盟条约。伊朗交出了全部交通设施和电报电话,军队也把对外防御的任务交给了盟军。苏联军队控制了伊朗的北部,英国军队控制了伊朗的南部。伊朗再一次丧失了大部分国家主权,遭到了事实上的瓜分。

    此后,英国、美国通过伊朗北部,为苏联运去了三百万吨战略物资。

    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现如今,隆美尔的德军已经陈兵伊朗边境,随时可以为伊朗复仇。

第02节 鳄鱼吃掉了日军() 
曼苏尔饭店以烤全羊款待元首,一阵大朵快颐后,元首与随从们回到各自的房间。

    伊拉克人的盛情款待适得其反。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有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整个巴格达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这样的天气下又吃了那么多羊肉,让人不燥热也难。

    酷热加上成团成群的苍蝇,让李德没有一点睡意,几个人干脆凑在一起胡吹乱赞起来。

    隆美尔穿着裤头进来了,身后跟着一个身穿海军服装的人。隆美尔指头身后说,这个人从柏林追赶到这里,说是要回到元首旁边。

    屋子里的人怔忡了半天,丽达最先反应过来,一把抱住来人:“米沙——”

    “米沙——”其他人,包括元首都异口同声地喊叫起来。米沙从丽达怀里挣脱出来,奔前几步一把抱住元首。李德没想来这么一手,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两步,一屁股跌倒在床上。

    米沙从天而降,让大家欣喜不已。丽达心疼地摩挲着他的脸啧啧:“你从那儿掉下来的?瘦了,看来吃了不少苦吧?”

    李德从床上坐起来迷惑不解道:“米沙,自从你在蒂朗岛失踪后,大家都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你得以生还,我们很欣慰。但是,这一切都是怎么回事呢?”

    自从进门后,米沙一直笑逐颜开。几天前他就到了柏林,但找元首足足找了三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打听到元首在山间别墅,等他到了那里时,发现元首到了奥地利。又一直跟踪追击,得以相见。

    呼啦啦冲进来几个人,他的队友们闻声赶来了。鞑靼在他头上一拳头:“嗨,伙计,你没死呀?”强奸犯哭天抹泪。狗蛋在角落里长吁短叹,卡尔梅克人虎着脸故意不理睬他,待米沙正要向他时,他一把举起他扔到床上。

    米沙的目光在四处搜巡着,半晌问道:“还有一个人呢?他死了吗?”

    大家知道他寻找格鲁勃斯。冉妮亚嗔怪道:“乌鸦嘴。你的那一位在华沙住院呢。”

    “好人命不长,祸害一千年。米沙,你和格鲁勃斯都不是好人,自然长命百岁。”狗蛋不说话,一出声就一鸣惊人,说出了这么富有哲理的话。

    “你——好。”米沙上前抓住狗蛋的手,又搔挠着头发。丽达开心了:“哈,说不出名字了吧?今天你要是说不出狗蛋的名字,我们把你扔到河里喂鳄鱼。”

    米沙脸色大变,没有任何征兆地跑到角落里呕吐起来。哇哇地吐了个昏天黑地,吐得上气不接下气,吐得泪如雨下,吐完后嘤嘤地哭起来了:“鳄鱼鳄鱼,吃人。”

    大家面面相觑又百思不得其解:这是什么话?鳄鱼吃人有什么稀奇的,这里面定有隐情。“别急,慢慢说。”李德劝导他。半个小时后,米沙向元首和大家讲述他九死一生的经历

    带着死亡气息的金属弹丸划破空气发出骇人的嘶啸,蒂朗岛上空形成密如蜘蛛网的橘红色弹道,十余门六管火箭炮几乎同时发出尖叫,一排排炮弹被射向远处的蒂朗岛上,整个蒂朗岛上被笼罩在一片爆炸的灰尘和浓烟之中。滩头3辆美国m4坦克正在燃烧和爆炸,几十具英国军人的尸体横七竖八的栽到在滩头的沙滩边上。两门英制155炮和一门英国305毫米炮被德军的大口径火炮摧毁在滩头上。

    那天下午,几十艘登陆艇从四面八方拥上滩头阵地,德军士兵们跳下船,在齐腰深的水里向岸上艰难进发,周围是机枪子弹激起的水花。一些士兵一头栽进水里,然后尸体重新从水里飘浮起来。鲜血染红了海水,米沙随着突击队冲上岸。

    英国工兵起爆了事先埋设在公路两边的炸药,十几吨tnt炸药将方圆数平方米内的坦克和几十名德军士兵炸上了天,士兵残骸漫天飞舞。

    突击队冒着硝烟弥漫冲进堑壕。忽然从斜面喷过来一股火焰,两个队员被火吞噬,发出撞见鬼那种嚎叫。突然,米沙周围的几具尸体复活了,一个大块头印度兵把米沙按倒在地,用绳子勒住脖子,让他喘不过气来。紧接着几个红头巾阿三七手八脚把米沙抬进了瓦伦丁步兵坦克里,然后飞也似地开走了。

    米沙与三百多个德军战俘被押上了萤火虫号驱逐舰。他们在印度洋上航行了好几天,出现在兰里岛附近。

    当时的南亚形势是这样的。1942年初,日本占领马来亚后,开始入侵缅甸。1月30日,日军攻克缅甸东部重镇,随后分两路继续前进,3月8日,日军占领缅甸首都仰光。3月到4月间,日军进攻重镇曼德勒,企图切断滇缅公路。

    这时,在英国的求助下,中国方面以杜聿明为代理司令长官,集合中国精锐力量的中国远征军约10万人向缅甸进发。远征军第200师与日军在缅甸同古展开交火。然而日军在饭田祥二郎指导下率优势兵力兵包围了同古,迫使中国远征军突围。

    不过,中国远征军在孙立人等将军的指挥领导下,在缅甸曾多次击败日军的进攻,拖住了日本的力量。不久,中英两国军队预定在曼德勒筹划会战,但日军在同时夺取了英军控制的仁安羌,并领兵迂回至中国军队背后。英军开始向印度方向逃避,令中国远征军右翼暴露,结果联合作战失利,远征军被迫后退。

    在日军的不断打击下,英军一路溃败,最后全部逃至印度。4月29日,中国军队与后方联系的要点腊戍被日军占领。远征军被迫兵分三路:一路退往印度,另两路分兵撤回中国境内。最终缅甸失陷,滇缅公路中断,10万远征军经血战只有4万余人安全撤离。200师师长戴安澜率部突围时牺牲。原有的作战物资转而通过驼峰航线与中印公路输送。缅甸被日军占领后,日本既封锁了国际援华运输线,又打开了西攻印度的大门。

    米沙与德军战俘们是作为修建机场的劳工来到这里的。兰里岛为缅甸最大岛屿,面积2300平方公里,位于孟加拉湾东侧,距大陆最近处30余公里。岛上海湾曲折,潮滩广阔,全是红树林沼泽,涨潮时树梢露出水面,退潮时是风雨不透的密林,气根纵横,泥淖陷足,成为锷鱼的巢穴。

    兰里岛以风景秀丽著名。小岛周围水面波平如镜,水中到处矗立着数不清的莽莽苍苍的“山脊”,其实这些“山脊”是鳄鱼———这是一座著名的鳄鱼岛,岛上长期居住着数万只湾鳄。它们借助这里奇特的地形地貌和特有的保护色,平静地生存和繁衍。

    萤火虫号驱逐舰在这里一停就是半个月。因为英军发现这座岛屿可以修筑飞机场,恰值此时,一股日军在那里登陆。股掩护登陆的日本海军与英国地中海海军展开了激烈的炮战,英军舰队力量远胜于日舰,不一会儿,日军的几艘护航炮艇被击沉。

    军舰对决之时,装载有1000多名日军的两艘运输船,慌忙驶到兰里岛周围,日军在那里登陆。日军打算把兰里岛作为阵地负隅顽抗。但英国海军调集军舰,立志夺取这座岛屿。

    皇家海军先对这股日军进行狂轰滥炸。日军龟缩在兰里岛一个海湾沼泽地。入夜,疲惫的日军七零八落地躺在地上。正当他们准备好好睡一觉来应付第二天的战斗时,突然,他们白天没有注意到的那些鳄鱼蹿出水面,向他们凶猛地扑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