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奋斗之第三帝国 >

第252部分

奋斗之第三帝国-第252部分

小说: 奋斗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黑海、亚速海、顿河到伏尔加的运河运到伏尔加河。哈,这等于把给养直接送到前线德军口袋里。”

    冉妮亚似笑非笑地望着他,又轻轻摇晃着脑袋说:“我是您的副官、速记员、保镖、秘书、参谋、翻译、勤杂、情人,我到底是什么?”

    “哪一样你做好了呢?鼯鼠五能,无一而精。”李德说。冉妮亚猛划了几桨,反驳道:“你是属鸭子的,肉烂嘴硬。在我面前都死要面子。”

    早餐后赫普纳指着一位军长说:“我的元首,费尔贝尔步兵上将邀请你们到上沃洛乔克视察,他已经准备好了午餐;弗尔斯特工兵上将邀请你”

    “别说了。”李德生硬地拒绝,“我只想与莫德尔见上一面后赶到霍尔姆。我已经出来好多天了,南方战事紧急,埃及前线也好长时间没去了,我得抓紧时间。”

    “上萨尔茨堡很长时间也没去过。风景如画。”鲍曼补充道。

    李德说完用餐巾擦拭嘴巴,然后起身示意大家动身。鲍曼三下五除二吃掉盘子里的果子酱,临走还抓起只面包塞到“新娘子”薇拉手里。

    赫普纳知道元首打定主意后再说也白搭,只得吩咐厨师收拾点路上吃的食物。元首现在可是一分钟也等不及了,尽管早上有时间与冉妮亚荡舟湖面。

    一辆中巴车停在木桥上,那是某位军长的车。李德不管三七二十一征用了,害得军长救火一般往下扔他的东西。赫普纳一边帮忙一边试图说服元首:“等半个小时吧?接送你的大轿车刚从大卢基出发。”

    卡尔梅克人打开驾驶室的门,对司机喊叫:“立正、向左转、起步走、立定!”他喊“立正”时司机向他瞪眼,喊第二声时司机看清他是上校,喊起步走时司机刚来得及从车上跳下来。“立定”一出口,他已经坐在驾驶室里了。

    “敬礼——”赫普纳与众军长们行举手礼。在一阵熟悉的嘎吱声中,中巴车往前冲出,冉妮亚向他瞪眼。李德猛然记起了什么,让卡尔梅克人返回。

    如释重负的赫普纳刚放下手与军长们谈话,看到车又高速倒回来了,愕然中重新举手敬礼。

    李德从车窗里探出脑袋冲他喊叫:“赫普纳,昨晚我想了一夜,我觉得你还是在雷宾斯克水库和白湖之间进攻比较好,那里有河港和沃洛格达机场,后勤好解决。”

    李德从车窗缩回头,正好看到冉妮亚望着他笑。他咳嗽了几下,顺手拿起一张报纸挡在面前。

    中巴驶出栈桥走上公路,速度明显加快。李德看到对面驶来几辆陆军的桶车,坐在第一辆车上的正是第9集团军司令莫德尔。

    元首的车正好与莫德尔擦身而过,那家伙猛醒了,让司机掉头追元首的车子。李德回过头看到那家伙从车座上站起来哇哇喊叫,连跑边喊:“我的元首,我让赫普纳欺骗了,他说你今天早上才能来”

    李德哈哈大笑起来,结果往下他嚷嚷什么听清了,只好问与薇拉坐在最后一排的鲍曼:“他喊什么?”

    鲍曼说:“谁知道这个大舌头嚷嚷什么?我只听到他要找赫普纳算账。”

    “停吗?”卡尔梅克人好心好意地问道。李德凶巴巴地喊道:“开好你的车,我不让停不准停车,那怕见了天王老子也不停车。”

    鲍曼也说:“莫德尔不是刚参加前两天的会吗?不会有什么事吧?”

    “除了要兵要枪还能有什么事?对上当受骗的人不能迁就,不然他永远长不大。”李德振振有词。

    从地图上看,大卢基到霍尔姆只有一百公里,实际路程要远得多。中巴先沿着铁路往北,从洛克尼亚分路,然后拐向东南,到达波日尼亚后又北行,最后再往西。整个路段充斥着绿得发蓝的草地和沼泽,还有无数小河流,只是在波日尼亚周围有一些村庄和村镇。

    中央集团军群司令从昨天起就等候在霍尔姆。中巴车磕磕碰碰地驶入霍尔姆时,受到了十几个将领的欢迎。克卢格元帅向前迈出一步大声报告:“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克鲁格元帅代表驻霍尔姆守军向不畏艰险前来视察的帝国元首和办公厅主任致敬。”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让他剧烈咳嗽起来,举到脑门上的手也随之剧烈晃动。

    在克鲁格的示意下,一名长满胡子的少将向前跨出一步,敬礼的姿势活像整个身子都要跳起来了:“报告元首,德军霍尔姆驻军舍雷尔少将等候您的指示。”

    “啊,你就是大名鼎鼎、威震敌胆的舍雷尔啊?”李德也上前一步与他紧紧握手。将军除了眼睛和鼻子外,多半边脸和下巴都覆盖着密匝匝的胡子,牙齿被烟熏得焦黄,只有一根接一根抽烟的人才能达到这种程度。

    舍雷尔原是第39装甲军的一个团长,在霍尔姆保卫战最危急的时刻,他率领一支援兵南下支援。后来因老将军身体不佳,包克把防守的重担全部交给了舍雷尔。

    3月1日,第39装甲军军长阿尼姆将军通过无线电得悉了霍尔姆守军所经受的苦难,因此再次制定了一个新的救援行动并组建了一支新的战斗群。他打算一路激战,强行打通一条道路,直抵被孤立的守军。

    救援部队的第一个目标是占领在地图上的标注代号为72。7的高地。当2月2日阿尼姆派出的步兵向这个方向发动进攻后,防守在此的苏军第31步兵旅也意识到了这里的重要战术价值,立即与来犯的德军展开了激战。

    这片地区的积雪淹到了士兵们的胸部。德军步兵不但要随时与苏军交火,而且在雪中前进时必须要把步枪和机枪高举过头,这样才能避免积雪污染枪机或将其冻住,每前进一百米的距离对于他们而言都是意志的极大地胜利。

第09节 霍尔姆战史馆() 
李德不顾旅途劳顿,在将领们的陪同下,参观“霍尔姆保卫战战史馆。”

    战史馆修建在霍尔姆新修的二层楼房里,下面是舍雷尔的指挥部,上面临街道的一间30平方米的小屋子开辟成战史馆。元首、鲍曼、克鲁格及其随从进去后,整个屋子人满为患,丽达、薇拉和海空军副官只得退出。

    战史馆有点名不符实,因为只有几张相片,唯一的一件实物是缴获的苏军爱沙尼亚第7步兵师军旗。这个师阵前全体哗变。还有苏军爱沙尼亚第249步兵师对德作战三心二意,不断有人投奔德军,最终被苏军解散,剩余人员被赶到哈萨克斯坦摘棉花去了。

    舍雷尔引领着元首从头看起。首先是战役介绍:1941—1942年冬季,苏联出动优势兵力发动大规模的反攻。一支苏军穿越冰冻的沼泽地,迂回到德军的冬壁防线背后,包围和孤立了驻守在霍耳姆的步兵48军的一个步兵团和其他部队。

    霍耳姆处于中央集团军群与北方集团军群分界线,是洛瓦特河与库尼亚河交汇处的一个战略重镇。霍耳姆5000名防守者被3个师的苏军包围,大约是他们人数的5倍。

    德军在第48军老将军丹尼尔上将的指挥下展开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防御战。德军击败了优势的敌人,自己也付出了重大伤亡。在长达几个月的浴血奋战中,丹尼尔上将的步兵团损伤过半。

    3月中旬,援军赶到,老将军把防守的指挥权交给了西奥多•舍雷尔准将。舍雷尔带来的是一些杂牌军——只有几辆老爷车的装甲兵、只有一门37战防炮的炮兵连、一个连的工兵、军事警察、空军和海军人员,以及来自3个步兵师的500名士兵。

    他的士兵只有少量迫击炮和反坦克炮;他们既没有坦克也没有重炮。为了阻止俄国人的进攻,防守者依靠空中支援和无线电指引环形防御圈外6英里的德军火炮射击。

    尽管实力悬殊,但是霍耳姆的驻军严格执行阿道夫•希特勒元首“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不准后退一步”的命令。经过3个月残酷无休止的战斗,他们终于守住了,而且当德军解围部队最终于5月5日突破进来时,受到1200名面容枯槁幸存者的欢迎。

    战役介绍的结尾激昂地写道:霍耳姆保卫战最终证明:用国家社会主义和传统普鲁士精神武装起来的德意志士兵,具有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她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李德对鲍曼和克鲁格说道:“嗳,我什么时候下达过‘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不准后退一步’的命令的?霍耳姆战役最激烈的时候我在地中海,中央集团军群一直是陆军指挥的。”

    鲍曼向他挤眼睛:“这是宣传嘛。人家哈罗德也是为了突出你的威信嘛。”

    大家哂笑着望向走在最后的哈罗德,鲍曼意识到口误,向哈罗德倒打一耙:“我说的是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上将,你老在眼前晃悠什么?害得我老说错话。”

    接下来是照片,有几幅照片印象深刻:在一个厚雪堆积的浅坑里,两个德军士兵披着白色的伪装服装,正爬过几具俄军尸体。天空灰蒙蒙的,不远处的树干上冒着烟,整个画面给人肃杀的感觉。

    一名士兵冒着炮火穿过霍尔姆被战火摧毁的街道上,那些断垣残壁仿佛随时都要倒塌。

    一个德军五人炮组正在射击,一人在炮右侧瞄准,一个把炮弹推进炮膛,第三个人在炮左后方用望远镜观察,第四个人的右胳臂无力地吊着,看来只连着一些筋,可他还在用左手搬运小炮弹。第五个人躺倒在离炮不远的地方,胸前有一个脸盆大的洞,鲜血把地上的雪变成一片黑。

    笑容满面、长满胡子的舍雷尔给士兵们授铁十字勋章。在这场保卫战中,身为第二任最高指挥的舍雷尔也负伤了。从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出他的左手上缠着绷带。

    霍尔姆解围后,哈尔德总长以元首的名义,制作并颁发了名叫“霍尔姆盾牌”的纪念徽章,颁发给1200名幸存者。同时也没忘记阵亡者。在霍尔姆镇北面紧靠着沼泽的一块干地上修建了烈士陵园,4000名阵亡者的每个石碑上都刻着“霍尔姆盾牌”的图样。

    还有一张照片让人感到生命的渺小:茫茫雪原里凸起着几座小山,细看那不是小山,而是堆积如山的苏军尸体。照片旁边明白无误地注释着:这是无数座布尔什维克尸体山中的一座,他们倒在德军机枪和37毫米反坦克炮下。在英勇善战的德军面前,敌人的每一步都要用鲜血来换。

    战场上并不总是鲜血和眼泪。这张照片上三个德国兵笑逐颜开,有人左手抱着面包条,右手抓着面包。中间的士兵向摄影师炫耀整箱的雪茄,第三个士兵左手提着酒瓶,右手伸向镜头,摆出一副“呕耶”的动作。

    李德奇怪地问克鲁格,为什么没有丹尼尔将军的照片和介绍?克鲁格尴尬地笑了笑,让舍雷尔找张将军的照片挂上,并有口无心地训斥他:“不要把全部功劳都归于你的头上,至少老头防守了一个月。”

    舍雷尔把李德领到一座地下室,他假装尊敬地指着几个地方说:“我的元首,这是老将军战役前睡觉的地方;这是老将军战役进行中睡觉的地方;这是老将军战役胜利后睡觉的地方。”

    李德在这里闻到了书香气:在一张床头上挂着一首诗,其中两句是:“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元首发现一个现象:这里的人都把老将军遗忘了,他们都毫无保留地把舍雷尔当做偶像。后来他明白了老将军不来这里的原因:人走茶凉。

    老将军尽管知识渊博,其古板教条和严厉批评也让士兵们闻风远逃。在大战中,德军很少出动督战队,但老将军在紧急时刻出动军事警察督战,伤了德军士兵的心。这是李德事先没想到的。

    李德把一枚骑士十字勋章别到舍雷尔的胸前,并提升他为中将。通过实地视察和与士兵们的亲切交谈,李德更加感知了战争之残酷

    3月上旬,舍雷尔率领手下艰难地向霍尔姆突进。为他的小型战斗群选择的西面突破地带是一片开阔的平地,开阔地旁边有一座地形优越的小高地,关键问题是:要占领这片开阔的平地,首先得占据着这块高地;而要占据高地,又必须得占领那片平地。

    舍雷尔派出了第8山地轻型突击队担任此项任务,经过了一整天不懈的进攻之后,德军的先导连终于前进到了靠近高地山顶的位置。他们只剩下最后冲刺的距离。但是这一段约300米的距离成为了天然的“狙杀地带”。

    在步兵发起第一轮冲击之前,德军先用火炮对山顶上的苏军阵地进行了弹幕射击,但炮弹钻进积雪中爆炸,只炸起一阵雪雾,对苏军没有造成多大的损失。炮击停止后,德军步兵站起来呈散兵线艰难的向前推进,随即就被居高临下的苏军火力击退。

    后来的每一次进攻都是这样,他们被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