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奋斗之第三帝国 >

第203部分

奋斗之第三帝国-第203部分

小说: 奋斗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贝洛笑而不答。鲍曼凑到她跟前说:“别吃醋了,元首对你够好的了,为了找你差点把命都搭上。”

    “这倒是。”冉妮亚释然,片刻后以手掩嘴对鲍曼说:“你瞧着吧,丽达又要受重用了。”

    丽达看到各有两道蓝色的粗箭头越过哈尔科夫南北,在这座城市以东合拢,战火烧遍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别尔哥罗德州、沃罗涅日州西部和乌克兰哈尔科夫以东和以南的广大地域。

    丽达惊呼起来,一手在地图上大扫特扫:“这么说,在东西300公里、南北200公里的大包围圈内,网上了近100万苏军?”

    李德双手抱胸,得意洋洋地望着因惊愕而合不拢嘴的丽达,片刻后拿起指挥棒说:“我来给你讲解下歼灭战经过,先从古德里安方面讲起。”

    “你们别嘀咕了,都来听一下。”李德像后脑勺长眼睛一般,忽然扭头朝他们喊叫。

    鲍曼、冉妮亚与副官们赶紧上前,军长和第6军参谋长也围拢过去。冉妮亲昵地搂着丽达的肩膀,对元首洗耳恭听

    最早发动进攻的不是坦克,而是步兵。克劳斯中尉,第6集团军的一名年轻连长。1942年6月25日凌晨,他向他的士兵布置任务。他们将在五分钟后发动进攻——他们的目标正前方的一个森林地区,在早晨的光线下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这个连将排成五列纵队向前进攻,每列中间有弹药手和重型机关枪手。克劳斯提醒部队禁止照顾伤员或尸体,直到战斗结束——逃兵将同平常一样遭到惩罚,当场枪毙。

    “现在,祝大家好运,”他最后说,“让我们狠狠打击苏联人!”结果,苏联人首先发动进攻。克劳斯的连仅仅前进了300码,这时躲在树上和灌木丛下的俄国人使用机枪、步枪和迫击炮开火。

    克劳斯高声命令冲锋并同他的士兵一起向前冲。瞬间,德国人和俄国人就陷入到残酷的肉搏战中。树木里回响起伤员和死者的惨叫声。突然间,俄国人溃败了,向最近的镇子扎鲁斯卡亚逃去,这是哈尔科夫东北90公里的一个棉纺中心。德国人追击到扎鲁斯卡亚镇边,然后架起机枪并雨点般地向镇上木制建筑射击,许多建筑在一次施图卡轰炸机突袭后已经燃烧起火。

    由于控制了第一天的目标,克劳斯中尉命令暂停进攻并发给他气喘吁吁的士兵一份特别定量的烈酒。他自己痛饮了一大口,在一棵白桦树下同他的上士、一个名叫博格曼的老兵休息。目前为止,一切顺利。

    6月25日这个炎热的夏日,古德里安开始向南进攻。满天的灰尘落在饰有巨大白色字母g的车辆上。

    为确保侧翼安全,并给斯大林造成错觉,他先命令第33摩托化军向沃罗涅日突破,其它3个军继续往南,第三天上午,先头部队进行到了距会合地近一半的地方。

    第32装甲军的先头坦克沿顿河南下,四天内前进了170公里,夜幕降临时他们到达了目的地:顿河弯曲部的利斯基在西。河面宽900多码,两岸是300码高的陡峭悬崖。为了过河,德军必须阻止守军炸毁一条750码长的木桥。

    第二天一早,精神饱满、足智多谋的军长利特尔少将派出一小股战斗部队向城市和顿河进发。这支部队包括的第6装甲团的一支坦克分遣队和一队载着工兵的装甲运兵车,由斯托克中尉指挥。

    突击部队刚出发不久,从顿河行人桥方向传来一声巨大的爆炸声,这表明俄国人已经开始爆破。工兵们迅速冲进利斯基,混入罩着厚厚一层灰尘的苏军撤退车队中,并快速向顿河前进。他们发现主桥还屹立在那里。

    15名德军士兵制服了警卫并总冲向桥墩,在那里炸药的导线已经绑在栏杆上。他们扯掉导线并把炸药推进河里。桥的中央放着一个俄国定时炸弹,定时器发出滴答声。斯托克检查了机械装置,然后沉着冷静地拆除了雷管。工兵们把报废的炸弹扔到一边,冲向了对岸。他们点头火把清楚地向在西岸待命的装甲特遣部队发出信号。

    苏军军官也看到了火把并向桥派出了爆破小队。俄国工兵们在桥下徒步疾行并带着汽油罐、莫洛托夫鸡尾酒和炸药包爬上桥梁。一阵奇袭已经在等待他们。当绝大多数德军坦克一直在西岸提供掩护时,斯托克中尉指挥的一辆坦克已经冲下河岸并在桥下停住以阻止任何炸桥的企图。他处在非常好的位置,机关枪手扫倒了苏军爆破小队。接过装甲先头部队不到一个小时就开过了这座桥。

    古德里安急速前进以拓宽和加深杰斯纳河对岸的桥头堡。一支摩托化步兵师渡河以加强第6装甲团,但俄国人的抵抗非常顽强。下游15英里,第10摩托化师被猛烈的攻击从东岸的立足点赶了回去。一场大灾难之所以能够在最后被避免,古德里安写道,全亏了“派出这个师的最后一部分士兵,在这种情形下就是野战面包连。”

    这场古德里安形容为一场“血腥拳击赛”的残酷战斗就在顿河不远的地带激战了一天一夜。

    6月29日古德里安获得好运。从一架被击落的苏军飞机上缴获的一张地图发现他们正面苏军两个集团军之间存在一个薄弱环节。第6装甲团从桥头堡发起突击。6月30日,他们越过顿河,攻占扎卢日诺耶。

    在南部110公里的地方,另一支铁钳、克莱斯特的第1装甲军团,正准备向北进攻同古德里安会合。6月25日,克莱斯特的坦克从哈尔科夫东南的伊久姆建立的桥头堡发起进攻。经过激战,穿过敌人的沿河防线,在延绵起伏的大平原呈扇形展开并向北攻击,第一天前进了大约60公里。

    时刻关注敌人最新行动的斯大林在两个问题上做出了错误估计。首先,他一直肯定地认为,向东面的沃罗涅日运动的古德里安进攻目标不是基辅而是莫斯科,并且仅仅是想从侧翼包围部署在首都前面的苏军。然后,6月30日,形势已经明朗,德军的大口将会在顿河上游附近合拢时,斯大林拒绝批准战地司令官撤退的要求。“一步也不能后退。”他宣布。

    按照朱可夫最初制定的防御战略,斯大林准备大批地牺牲一些部队以换取时间完成战略预备部队在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周围的部署。但是在这种情形下,甚至连朱可夫也不同意。几个星期前,朱可夫压根儿就不同意哈尔科夫反攻,敦促放弃进攻。现在,哈尔科夫附近成千上万的红军士兵也不执行命令。他们没有组织地成群结队向东溃退。在他们后方德军集结的机动防线中寻找缺口。

    对于他们来说,这已经太迟了。7月1日晚6点刚过,北路第6装甲师团的一支工兵特遣队在扎卢日诺耶以南的养猪场附近与北上的第一装甲军团会合,这些部队一直在一架德军侦察机的指引下前往指定会合地点。突击部队只有10辆坦克——其中6辆是轻型2型坦克。这是第6装甲团正常编制150多辆坦克最后剩下的全部坦克;其它坦克不是陷入泥潭,就是出现机械故障,或是在这次决定性的会合前的惨烈战斗中被敌人摧毁了。

    哈尔科夫包围圈是战争中史无前例的。在开始压缩被包围在里面的苏军前,这个包围圈直径大约是180英里。截止到7月2日莫斯科下达为时已晚的撤退命令时,也即是装甲部队会合后1天、步兵拉上第二道包围圈3天后,这个包围圈已经退化为一口混乱和屠杀的大锅。

    被包围的苏军疯狂地寻找突围之路,“就像台球一样在包围圈内乱撞,”哈尔德日记里写道。斯大林要求战斗到底的录音讲话从挂在树上的扩音喇叭里高声播出:“党和人民在注视着你们。”

第01章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李德规定的24个小时过去了,战斗依然没有结束,他心急如焚。

    在过去的一天中,德军拿出吃奶的力气从空中和地面上展开立体攻势。空中,二千架飞机整日在包围圈内的苏军上空投弹扫射,并投下雪花般的宣传单,又是大棒又是胡萝卜,苦口婆心地劝他们投降。

    地面上,二千多辆坦克、几万辆履带车横冲直撞,把本已分成无数小块的孤立无援的苏军聚歼。在各级军官的督促下,几十万德军士兵们再一次鼓足勇气,冲向当面之敌。

    可是,至少还有二十万苏军仍在负隅顽抗。李德对苏军的牺牲精神和顽强作战敬佩之余,情急之下打破了自己制订的无线电禁令,把以下电文传遍了前线:

    “致南方集团军群各位将士:我要求你们在十二小时内结束战斗。请你们拿出最后的勇气,运用各种军事与政治手段达成这个目的。上帝与我们同在。

    ——阿道夫•希特勒!”

    看来李德急不可待了,竟然把上帝也抬出来了。当然,他不会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上帝身上,此时他面前站着的是一群东方人。

    哈尔科夫红场,李德、鲍曼、第6军军长弗里斯特上将正与几个俄国人握手告别。帝国师师长克普勒本来不愿意,在元首严厉目光的逼视下,也排在最后与他认为的下等种族们握手,还得挤眉弄眼堆出点笑容来。

    他们送行的第一拨人是刚从火线召回的卡尔梅克、红色猎人和哥萨克等几支突击队,他们全部是苏军装束,将混入苏军中枪杀阻碍士兵投降的苏军政委和指挥员。几个月前,他们潜入列宁格勒暗杀绑架、打家劫舍,为攻陷这座全苏第二大城市立下了功劳。

    “拜托你们了!”元首出人意料地逐一向突击队敬礼。

    卡尔梅克人默默敬礼。他深知作为元首的左胳右臂,赴汤蹈火义不容辞。

    眼镜大学生像以往一样要过过嘴瘾:“请元首把心放到肚子里,谁让我起了个名字叫‘红色猎人”呢。不过,我的手下不仅能打家劫舍,更会打情骂俏。”

    眼镜大学生转身对手下作战前动员:“你们都给老子听着,德国人用得着我们,我们也得给他们长脸。不过有一条:只能动俄国女俘虏而不能动德国女护士。如果谁闯祸,把我押上军事法庭之前,我先把你们的球割下来喂狗。”

    一句粗话说得大家哄堂大笑,连元首也笑了,只有帝国师师长咕嘟了一句:“都是些什么人呀?简直是流氓。”

    眼镜大学生说完后故意瞟了卡尔梅克人一眼,把后者气得悟住胸口,像哑巴被爆菊花一样有苦说不出。去年年底北方战线上,卡尔梅克人两个手下醉酒后,误把德国战地医院的德国女护士长当成俄国女护士强。暴了,卡尔梅克人因管教不严被押上军事法庭。

    李德再次巡视他们一眼,这些人个个摩拳擦掌,看起来是三天不杀人手痒痒的亡命之徒。他大手一挥,吼声与手掌同时迸发:“出发!”

    卡尔梅克人与眼镜小伙子像乌鸡一样互相瞪着走了。走出老远传来两人的恶语相加声。

    腰里挂着弯刀、披着黑色耸肩外黑里红斗蓬的大胡子哥萨克粗声粗气地吼叫:“勇士们,上马。”他的部下与他同样的装束,骑在马上像一只只昂然站立的秃鹫。

    目送突击队离去后,李德转向一男一女两个俄国人:弗拉索夫和丽达。今天,他们将带着几个助手,各自坐在飞机上,通过扩音器直接向战场喊话。

    简单交待几句后,这一高一矮奔向各自的飞机。几分钟后从安装在飞机上的扩音器里传来讲话:先是甜蜜蜜的女声:“亲爱的俄国同胞们,我是苏联克格勃七处的间谍,以前我也是光荣的苏军军官,但是丧尽天良的‘纵火者命令’擦亮了我和许许多多人的眼睛。你们不知道‘纵火者命令’是怎么回事,让我慢慢道来”

    弗拉索夫的声音诱惑与威胁并存:“同志们,我是苏军西北方面军副司令员弗拉索夫中将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有400万苏军战士被俘,还有几百万人丧失了宝贵的生命,这一切都应该由死死地抓着权利不放的布尔什维克负责。难道俄国人的血还没有流够吗?在德国人的帮助下,一个自由的俄国就要建立了你们不要破坏武器,否则将会受到惩罚。云云。”

    好多人倾听,也有人向宣传飞机开火。李德为丽达捏了一把汗。他看到帝国师师长不以为然的表情,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挨个儿指着帝国师、第6军、俄罗斯解放军和乌克兰军军长们,命令他们亲临第一线督战。

    战场上的枪炮声时断时续,李德的心也七上八下。他已经决定在明天召开帝国最高规格的现场会,届时各政治局委员、三军总司令和参谋长、陆军总部及南方集团军群都要参加。他主导的“坎尼会战”即将大获全胜,有必要为下一步的决定性战役总结经验。

    李德睡了个午觉。连日的运筹帷幄让他的神经高度紧张,现在应该歇口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