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兵锋 >

第76部分

三国之兵锋-第76部分

小说: 三国之兵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统愈发好奇,见说,忙应道:“如此,叨扰大将军了。”

    诸葛亮无奈,只得随行。

    少时,几人坐定,马超先举杯邀饮道:“孔明、士元远道而来,超未及远迎,谨以此盏谢过!”言毕,一饮而尽。

    二人口称不敢,举杯陪饮。李开、李迪自然亦饮胜。

    马超停盏,谓李开、李迪道:“自凉州起兵以来,超便每有奇思妙想,你二人可知是何缘由?”

    二人愕然摇头。

    马超先挥退仆从,亲自斟酒,继而缓缓道:“时建安四年也,忽一日,超昏迷不醒,延请良医无数,尽皆束手。两日后,超竟不药而愈!只是前事尽皆忘却,反而生出诸多神异念想,超百思不得其解!苦思数日,方忆起一鳞半爪。”说到这里,举杯再次邀饮。

    几人毫不客套,一饮而尽。庞统催问道:“不知大将军忆起何事?”

    马超假作叹气道:“子不语怪力乱神,故此事超闷于心底十余年矣!即便家父、拙荆亦不敢言及,今日甫见孔明、士元,竟心生亲近之感,不由忆起昔日超昏迷之时,一老者曾于耳边言道: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所以神思不属,盖因此也!”

    李迪惊声道:“主公!孔明、士元之道号便为卧龙、凤雏,莫非此乃天意乎?”

    马超点头,接着道:“超当日昏迷之后,便有一老者,自称南斗星君,言称超乃紫薇星君降世,寿数九十有五,曾言及诸多神仙妙法,又描述诸多器械样貌及制法,一件一样皆宛如亲见,除霹雳车、护臂外,尚有铁制大船,长何止数百丈!更有铁制马车,一日可行数千里!凡此种种,多不胜数!然超愚钝,皆不曾记得,所余仅剩只言片语而已。惜哉!”

    众人闻言,亦嗟叹不止,孔明问道:“敢问大将军,方才堂上所言之高论,以及理政治军之法,亮等闻所未闻,莫非亦乃昏迷之时所得闻?”

    马超见问,心下暗笑,面上却假作愧然道:“正是!超本庸才,唯恃勇力耳,若非文优、叔明等尽心辅佐,超岂能有今日?是故,方才力邀二位相助!为百姓谋福,还天下太平!”言毕,离席躬身一礼。

    二人感其诚,忙亦离席,郑重下拜道:“大将军自有神明相助!我等敢不从命!”言毕,肃容叩首,口称主公。

    马超大喜!扶起二人,大笑道:“超得孔明、士元,无异于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言毕,复请二人入席,嘱咐道:“方才超所言,诸位切勿外传!”

    众人点头应下,复又举杯畅饮。

    是日,马超大醉!

    (本章完)

第87章 兴教化广为设学() 
却说马超次日醒来,便觉头疼欲裂,不由举手拍击,心下道:“昨晚喝的酒不多呀!再说现在的酒跟后世啤酒差不多,而且用的都是小盏,总共也没超过五瓶的量,怎么后劲这么大?”

    杨氏见马超醒来,忙唤仆妇将出醒酒汤,忽见其双眉紧皱,面现痛苦之色,顿时大惊!忙将汤药置于榻前几上,急声问道:“夫君有何不适?可要传唤医士?”

    马超闻言,摆手道:“醉酒而已,少时便好,娘子宽心便是。”

    杨氏心下稍安,上前扶其坐卧,端起汤药,柔声道:“夫君昨日烂醉如泥,故而汤药难下,以至于醒来不适。”言毕,服侍马超饮用。

    马超伸手接过,一气喝完,递碗于杨氏,微笑道:“娘子何处寻得良方?果然神效!”说完,一跃而起,揽过杨氏,便欲温存。

    杨氏羞恼,嗔道:“青天白日,夫君休得作怪!”

    马超大笑道:“子曰:食色,性也!何分时辰?再者,娘子自诞下远儿,便再无身孕,此皆为夫之过也。今日闲暇,且又在房中,光天化日又有何妨?”

    杨氏大羞,扭捏不从。

    马超佯怒道:“本将军令已下,娘子安敢抗命?”言毕,俯首欲吻。

    杨氏半推半就,羞不自抑。

    夫妇正嬉闹间,忽亲军来报,言称诸葛亮、庞统引数人求见。

    马超大怒!喝道:“令其等书房相候!”

    亲军领命,转身欲行,又被唤回,却听马超问道:“你方才报说是何人求见?”

    亲军见问,遂复言一遍。

    马超闻知诸葛亮求见,心道:“一大清早的就来坏我好事!难道孔明昨天没喝醉?酒量可以啊!还领了几个人,不会是司马徽等人吧?不行,得去看看。”

    少时,马超行至书房,便见三位老者就坐,诸葛亮、庞统竟侍立在旁。

    众人见马超入内,忙起身施礼。马超令坐。

    诸葛亮便即引荐,从左至右依次为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

    马超连道久仰,逐一见礼。

    司马徽首先出言道:“今日方知大将军心忧天下黎民,实乃仁主也!老朽等感佩不已,故冒昧拜见,还望大将军不罪。”

    马超连声逊谢,拱手道:“久闻德操先生清雅有知,学究天人,今屈尊驾临,使超阖府生辉!谢犹不及,安敢怪罪?”

    司马徽大笑道:“大将军过誉了,老朽愧不敢当。”

    庞德公亦大笑,接口调侃道:“老朽乃襄阳野叟,不知大将军何言久仰?”

    马超微笑道:“德公先生抱经纬之才,却寄情山水,独具识人慧眼,却疏名远利,乃南州第一隐士也!道声久仰,实不足表超仰慕德公之心!”

    话音刚落,众人轰然大笑!马超亦笑,心下却道:“你们都是大佬级人物,后世耳熟能详,拍你们的马屁简直太容易了!”

    黄承彦乐不可支,笑谓马超道:“大将军真乃妙人也!老夫乃沔南黄承彦,不知大将军何言以誉之?”

    马超见问,但以手指诸葛亮,并不言语。

    众人起先愕然,待明了马超之意后,无不开怀!

    原来那黄承彦乃诸葛亮之岳父也!

    诸葛亮亦觉好笑,苦于岳父当面,只得强自忍耐。

    待众人笑罢,马超对司马徽等三人拱手一礼,诚恳道:“超知三位皆生性淡泊,不喜约束,但尚有一事相求,敢请三位长者允准。”

    司马徽等忙起身还礼,互视一眼后,皆道:“请大将军直言,但凡老朽等力所能及,无不应允!”

    马超大喜!言道:“超之治下远离中原,多为边陲苦寒之地,今虽人口繁茂、粮草丰足,但教化不兴、民智未开。诸位皆饱学之士,超敢请三位立院授学,所需皆有大将军府划拨。”

    众人闻言,震惊莫名!司马徽遽然起身,肃容拱手道:“此举非一朝一夕之功,不知大将军意欲我等教授何人?”

    马超愕然,心道:“不就是让你们教个书吗?不至于这么激动吧!”思及此,淡然道:“超欲兴教化、开民智,自然是有教无类。”

    庞德公道:“如此生员何其众也?我等恐力不从心。”

    马超道:“此事易耳,三位可选取出众者教之,然后再令其等转授便是。超明日便行文各地,于县乡设蒙学,郡治设中学,州治设大学,长安设太学。三位只需于太学任教即可。”

    司马徽见说,问道:“我等所学驳杂,且各有所长,然生员或智愚有别,或各有所好,似此一并教之,恐误人子弟。大将军以为然否?”

    马超道:“先生所虑极是,不如三位分开授学,譬如德操公,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等,门下弟子众多,可分设数科,择其专精者授课便是。诸位以为如何?”

    司马徽等耳目一新,皆赞此法甚妙!马超见此,暗自得意。

    忽黄承彦出言道:“大将军,如此一来,恐书经等不敷使用,需遣人作速誊抄。”

    马超微笑道:“超既决意大兴教化,此事自然早已虑及。”言毕,取出印绶,交予众人观看。

    众人不解其意,唯诸葛亮面露笑意,拱手道:“大将军智深似海!亮不如也!”

    黄承彦闻言奇道:“孔明有何高见?速速直言!”

    诸葛亮目视马超,见其点头,方自开言道:“诸公,大将军之意乃将书经文卷皆镌刻成碑,先以墨涂之,再以纸覆之,书即成矣。”

    众人闻言恍然。

    黄承彦忧道:“此法虽妙,但靡费时日,恐非数年可就。”

    马超接话道:“诸子百家,所著何止数万言,逐一镌刻自不可取。何不择其同字者,一字一刻,大小厚薄均等,然后依书经之序列之,再以孔明所言之法印制。如此一来,工匠只需镌刻千余字即可,最多十日可就,诸位以为何如?”

    司马徽等大悟!庞德公抚掌赞叹道:“大将军触类旁通,聪慧无人能及,且仁厚爱民,骁勇善战,孔明、士元得其主也!”

    马超连声逊谢道:“先生谬赞了,超不通经史,不明大略,乃无学之人也!”

    司马徽拱手一礼,道:“大将军休得过谦,若大将军为无学之人,我等何异于童蒙?”

    马超忙起身还礼,道:“论及年齿,超乃后辈也,先生等无须多礼。”心下却大感不耐,暗道:“天天礼来礼去的,烦不烦啊!”见司马徽作势又待拱手,忙出言道:“诸位先生淡泊名利,然此功超不可不酬之,故明日便行文诸地,但凡授学为师者,见官皆可不拜!”

    司马徽等闻说,竟一齐起身,下拜道:“大将军尊师重学,老朽等谨代天下学者叩谢!”

    马超无奈,只得起身将之扶起,喟然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师者不易,超亦代治下百姓谢过三位先生!”言毕,便欲施礼。

    司马徽等忙道不敢,扶定马超。

    诸葛亮击节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好辞!主公每出妙语,皆发人深省!”

    众人自是又赞叹一番。然后商讨设学事宜。

    及至午时,马超留饭,司马徽等坚辞不就,言称急欲归家整理书籍,以备镌刻。

    诸葛亮、庞统亦欲告退,马超不允,令设宴,唤丁大贵入席相陪,暗自嘱咐道:“务必使其等大醉!若不能,杖责之!”

    丁大贵毫不在意,应声道:“主公宽心,似此等文士,何足道哉?!”

    是日,丁大贵果不负马超厚望,诸葛亮、庞统尽皆酩酊。。。

    次日未及辰时,马超便遣人召二人于书房议事。

    比及二人入见,皆紧锁双眉,马超见之,心下大笑,却佯作不知,问道:“孔明、士元为何满面愁容?”

    二人面带苦笑,拱手道:“昨日醉酒,现下只觉头痛难忍,主公见笑了。”

    马超大乐,佯作关心道:“既如此,你等先回府歇息,明日再议不迟。”

    二人见说,忙摇头道:“无妨,主公但请示下。”

    马超强忍笑意,出言道:“本将军奉行文武分治之法,你等皆乃旷世之才,不知原居何职?”

    诸葛亮略作思虑,拱手道:“亮虽通军略,但更长于治政,请主公下令。”

    庞统则毫不迟疑道:“统并无政才,但堪军略。”

    马超闻说,稍作思忖,道:“孔明初来乍到,恐不明雍凉新政,可暂屈领主簿一职,日后别有重用。士元则暂为参军,待辽西大船造就,便即前往赴任军师之职。”

    二人拱手领命。

    庞统道:“敢问主公,辽西大船何日可就?”

    马超见问,以手抚额,叹道:“本将亦不知,马德衡虽为良匠,但于船舶并不精通,本将心下甚急,惜无计可施。”

    诸葛亮进言道:“主公,家岳精通机关之学,或可助德衡公一臂之力!”

    马超闻言大喜!心道:“孔明的老婆不就是黄月英吗?那可是奇女子啊!传闻诸葛连弩就是她设计的!就是不知道长什么模样,到底是美是丑。女儿都这么厉害了,爹肯定更厉害!”念及此,遂道:“本将亦知承彦公擅长此道,奈何辽西偏远,恐其年老,不堪跋涉之苦。”

    诸葛亮道:“家岳犹喜出游,常年在外,今虽年老,但精神矍铄。且主公治下,道路阔直平坦,沿途驿站林立。若坐卧马车之内,不需二十日便至,何来跋涉之苦?”

    马超道:“既如此,孔明可往告之,若承彦公应允,便即起行可矣。”

    庞统闻言,请令道:“主公,统愿随行。”

    马超稍作思忖,允之。

    庞统又道:“敢问主公,辽西主将何人?”

    马超道:“赵云、李敢、张郃三将并统之,凡事计议而行。”

    庞统肃容道:“主公不可,此三人皆乃忠勇无双之将,所部多为悍勇之辈,恐其等临战争功,统以为,须分主副。”

    马超思之亦然,遂书手令,任赵云为主将,李敢、张郃副之。

    诸葛亮进言道:“主公,李将军领中军都督,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