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兵锋 >

第44部分

三国之兵锋-第44部分

小说: 三国之兵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瑜思之亦然,虽仍心有不甘,但不再言语,众人皆目视孙策,看其如何决断。

    孙策本欲采用周瑜之计,但又虑及鲁肃之言,一时左右为难。正烦躁时,亲军来报,曹操遣使持节,已至城外。

    孙策暗恼,喝道:“就说本将军微恙,令其于驿馆暂住几日!”

    鲁肃道:“主公,其人持节而来,依礼当出城迎之。”

    孙策怒极而笑,言道:“曹操威逼陛下,欺凌群臣!敢问子敬!其人果为陛下所遣乎?”

    鲁肃道:“不论如何,曹操占据大义,主公须依礼迎之。”

    周瑜亦道:“主公,子敬之言是矣!”

    孙策大怒!喝道:“策宁死不从!”言毕喝退众人,自回后堂。

    周瑜谓鲁肃道:“主公刚勇太过,我等年岁相若,不便直言相谏,何不遣人往建业一行,请张子布前来?”

    鲁肃赞叹道:“公瑾此计大妙!张子布德高望重,定能劝谏主公!”

    周瑜遂遣人急奔建业。

    数日后,钟繇仍枯坐于驿馆,无人传唤,心下焦躁不已,忽闻门外喧哗阵阵,好奇之下,唤驿吏问道:“外间何事?如此嘈杂!”

    驿吏道:“乃雍州来使。”

    钟繇大惊!立于窗角暗窥,但见一人儒袍冠带,昂首阔步而入。

    钟繇急视之,乃杜畿也!忙上前拦住,道:“来者莫非杜伯候乎?”

    杜畿见是钟繇,忙拱手道:“正是在下,元常公别来无恙!”

    钟繇佯作欢欣,笑道:“今日方知伯候已投马超,惜哉!不知伯候到此何意?”

    杜畿见问,淡淡道:“畿奉大将军之令,出使襄阳,未知元常公缘何亦在此间?”

    钟繇暗惊,正欲答话,忽见驿馆门外涌入一队军兵,为首者大呼道:“雍州使者杜畿何在?主公传见!”钟繇闻言失色!

    杜畿对钟繇略微拱手,转身缓步而出,随军兵前往州牧府。

    少时,孙策令唤入,杜畿目不斜视,径直入见,长揖不拜。

    孙策微怒,目视杜畿,喝问道:“大将军遣先生来此,有何见教?”

    杜畿闻言暗忖道:“久闻孙伯符骁勇刚烈,万事争先,何不誉而激之?”心下定计,乃从容道:“不敢,畿临行之时,大将军曾言孙将军领千余子弟,竟能据有荆扬,乃盖世之英杰也!大将军自愧不如,故遣畿前来拜贺,以期永结盟好,共扶汉室!”

    孙策闻言大悦,微笑道:“大将军过谦了,策亦久慕其威名,恨不能亲往相见。待先生归时,策定遣士回拜!”

    杜畿拱手相谢,又出言道:“敢问将军即定荆襄,复有远图否?”

    孙策未及答话,旁边周瑜接口道:“欲取西川,先生以为如何?”

    杜畿目视周瑜,对其拱手一礼,沉声道:“畿窃以为不可,西川险阻,仓促伐之难竟全功。再者,刘益州汉室之胄,恭俭爱民,与孙将军并无仇怨,若恃强凌之,恐失大义于天下!”

    周瑜闻言,双目微凛,扬声道:“然以先生之见,该当如何?”

    杜畿道:“现今曹操专权,囚陛下于许都,但凡忠臣义士,莫不切齿!孙将军乃忠良之后,何不与大将军共伐曹操?以期伸大义于天下,匡扶汉室,名留青史!”

    周瑜心下哂笑,却佯作激愤道:“曹贼欺君罔上,伐之必然!但我主新下荆襄,民心不固,非不欲北进,实力不能及,烦请先生回复大将军,待我主稳定荆襄诸地后,必起兵应之!”

    杜畿闻言,抗声道:“都督此言差矣!天下乃大汉之天下,若孙将军决意北伐,除贼诛逆,兴汉安刘,则大军起行之日,便是荆襄士民归附之时!”

    孙策早已不耐,不等周瑜答话,奋然起身道:“先生之言是矣!策意已决!不日定然起兵攻打樊城!”

    周瑜大惊!疾步行至孙策面前,叩拜道:“主公!此事须从长计议!”

    鲁肃亦下拜道:“主公不可急于决断,可令贵使于驿馆暂歇,然后召集众将详议!”

    孙策见此,不便强令,遂对杜畿歉意一笑,道:“先生放心,策誓除曹贼!敢请先生歇息数日,待议定之后,便予答复。”

    杜畿见说,忙拱手道:“将军忠勇,天日可鉴!但陛下困于许都,危若累卵!畿恳请将军以大义为重!”言毕辞出。

    周瑜待其走远,当即愤恨不已道:“此人竟以大义蛊惑主公!着实可恨!”

    鲁肃沉声道:“公瑾言重了!此人之心,主公岂能不知?我军若以尊奉天子为名,出兵樊城,则荆襄可立定也!”

    周瑜闻言愕然,孙策讶然道:“既然子敬亦有此意,方才为何阻我?”

    鲁肃道:“肃之意,乃整军而不备战。”

    周瑜恍然道:“主公,子敬之谋是矣!我军只需作势即可。”

    孙策略加思忖,点头道:“就依子敬之计,由公瑾自行斟酌行事。”周瑜领命。

    鲁肃又道:“主公,曹操使者亦需传见。”

    孙策怒道:“曹贼欺人太甚!竟假借天子之名辱我!策誓不见之!子敬不必再言!”言毕,即转入后堂。

    鲁肃、周瑜相顾默然。

    (本章完)

第51章 败庞德士族显威() 
徐庶等一行百余人,溯丹水而上,尽弃马匹,一路翻山越岭,竟不意间越过青泥隘,直抵蓝田。

    放眼望去,四野遍布田垄,耕夫穿行其间,不时扬声呼喊,相互问话,更有小儿成群结队,肆意玩耍,笑闹追逐,间杂其父兄呵斥之声,好一片田园风光!

    徐庶立于山脚,感慨万千,叹道:“庶年近不惑,从未见过此等景象,雍州真乃百姓之乐土也!若非主公大仇未报,庶愿永世躬耕于此!”

    赵云等怔怔而立,皆觉匪夷所思。

    糜竺不由抬手揉眼细看,忽不顾矜持,飞奔而去,众皆大讶!

    只见糜竺拉住一人,急声问道:“敢问兄台,此间乃谁家田地?”

    那人闻言先是一愕,继而紧握挖锄,警惕道:“尊驾定非本地人氏,敢问从何处而来?”

    糜竺一窒,忙道:“在下徐州人氏,因避战乱,辗转来此。”

    那人后退数步,忽纵声大呼!片刻间,便聚拢十余人,且皆乃壮年!

    糜竺大惊,道:“在下并无恶意,兄台这是何故?”

    那人扬声大笑,喝道:“徐州离此何止数千里!你等如何得到?速将出通关文告!否则定为敌军细作!”言毕,引众人上前,围住糜竺!

    糜竺连声道:“我等翻山越岭而来,故并无文告。”

    那人怒喝道:“既无文告,便系奸细!诸位先随我拿下此人,然后冲将过去,将其同伙一并擒之!”

    众人顿时一拥而上,糜竺哪堪争斗,转瞬便被捆绑结实。

    赵云见糜竺被擒,大怒!急奔向前,挺枪大喝道:“住手!”

    一断臂之人见此,大呼道:“钱伍长!此人恐非易于!”

    钱伍长道:“我等百战余生,怕的谁来?!钟兄弟速回堡告急,某引众兄弟拖住此间人等!”

    钟姓之人也不废话,闻言即转身飞奔而去。

    赵云赶至面前,枪指钱伍长道:“我等并无冒犯,为何拿人?”

    钱伍长傲然道:“大将军有令!进我雍州地界须有文告!否则便系私自潜入!以细作论处!劝你等束手就缚!免得伤及自身性命!”

    赵云大怒!便欲厮杀!

    徐庶望见,忙急声大呼:“子龙稍安勿躁!”赵云乃收枪立定,瞪视众人。

    少时,徐庶领众人前来,拱手对钱伍长道:“这位兄台请了,我等并非细作,乃是久慕大将军威名,故前来相投。敢问兄台尊姓大名?”

    钱伍长正欲领众人与赵云相斗,闻言不由住手,依然直视赵云,沉声道:“不论你等为何而来,既无文告,便须随我前往县尉处登名录姓!”

    徐庶暗松一口气,道:“即如此,烦请兄台引路。”

    钱伍长手指赵云等,冷声道:“那是自然,但你等兵器皆需上缴!若查明确非奸细,再予以奉还!”

    赵云怒道:“兵器乃我等自有!何需上缴?”

    钱伍长尚未答话,只听旁边一人怒喝道:“伍长何必多言,将此间人等尽数拿下,解往县尉处便了!”

    旁边关平早已怒不可遏!越众而出,挺刀喝道:“乌合之众,也敢叫嚣!”

    钱伍长闻言,并不动怒,约退数步,沉声喝道:“列阵!进!”话音刚落,身后十余人竟瞬间成阵!一股凛然杀气冲天而起!

    徐庶大惊!喝退关平!急声道:“兄台且住!我等并无恶意!”

    钱伍长不为所动,依然手执挖锄,缓步逼近!

    徐庶见钱伍长右手只余三指,其余众人或断臂、或瘸腿皆有残疾在身,虽布衣葛袍,但阵列森严!顿时心下了然,喝令赵云等不得妄动,正欲再次出言,忽闻一阵大笑远远传来,急视之!但见一眇目大汉引数百民壮狂奔而来!

    钱伍长闻听笑声,大喜!喝令道:“守!”身后众人瞬间立定!

    赵云亦心下暗凛,自思此间人等必为百战余生之辈!

    转眼间,大汉便至,斥钱伍长道:“钱三指!区区百余人,你有何脸面遣人求救?!”

    钱三指老脸通红,嗫嚅道:“什长,对面之人绝非易于,定为兵丁所扮,且我等兄弟兵器皆存放家中,恐不利厮杀,故而。。。”

    什长闻言,脸色一变,刀指徐庶众人,喝道:“某乃百胜堡里正孙起!你等放下兵器,随我前往县衙验明正身,自然无事!若负隅顽抗,定斩不饶!”

    赵云大怒!喝道:“若你接得我一枪,我等随你处置!”

    孙起亦怒,大叫道:“莫说一枪,便是十枪又如何?”言毕,提刀欺身而上!

    赵云猛然前突,手起一枪,快如闪电,直取孙起咽喉。

    孙起急待闪避,已然不及!众民壮大惊,正欲列阵突击,但见孙起并未倒地,转目视之,惊见枪尖离孙起咽喉不及一寸!

    赵云持枪而立,巍然不动。

    徐庶见此,急令赵云收枪,拱手对孙起道:“孙里正,我等并非歹人,更非奸细,乃慕名往投大将军,方才多有得罪,还望孙里正见谅。”

    孙起惊魂未定,暗忖道:“此间人等定非泛泛之辈,强攻未必可胜,不如行拖延之计,待县令统役吏前来,再一网成擒!”心下定计,乃朗声道:“这位壮士真乃勇士也!某自愧不如!何不令众人列阵决之,若你等仍然获胜,便可随意去留,如何?”

    徐庶略为思忖,便知其诈,暗道:“与此等人计较有何益处?待其援兵到来,定有官吏,届时再言之不迟!”遂朗声道:“有何不可?但若刀兵相见,难免误伤,何不单论拳脚?”

    孙起大喜!自以为得计,遂喝令众人列阵。

    赵云亦下令列阵,双方同时发喊,霎时扑击在一起。

    正斗间,忽见远方尘头大起,赵云大惊!对徐庶道:“对方援兵已至!军师速退!”

    徐庶微笑道:“子龙不必惊慌,庶等的便是援军。”

    孙起见之,喝令众人后退,大笑道:“你等中计矣!还不束手就擒?”

    徐庶并不答话,微笑静立。

    少时,数百役吏兵甲俱全,围徐庶等于垓心。

    忽一人排众而出,大呼道:“来者莫非元直否?”

    徐庶惊视其人,乃孙乾也!不禁大喜!道:“公祐如何在此?”

    孙乾喝退孙起等人,疾步上前,拱手泣道:“乾奉主公之令前往长安求援,谁料大军尚未攻破武关,便闻噩耗!乾悲痛欲绝,立誓为主公雪恨!故投入大将军帐下,现为蓝田令。方才役吏来报,言称此地有百余强人,且无文告,乾便急领众役吏赶来,不想竟得遇元直、子龙!诸公也皆在此间!”言毕,上前逐一施礼。

    赵云等亦大喜,刘封道:“军师,有公祐先生引荐,何不急往投奔大将军?以期为父亲及二位叔父雪恨!”

    徐庶闻言,略微沉吟,问孙乾道:“果如少将军所言,公祐以为大将军能否见容?”

    孙乾不假思索,脱口道:“军师乃济世之才,诸位或勇冠三军,或文才出众,大将军求贤若渴,绝不不允之理!”

    众人闻言大喜!

    孙乾又转身对众民壮道:“孙里正及诸位乡勇,你等此番立功非小,乾定上报大将军,必有重赏!”孙起等大喜拜谢。

    孙乾又遣人飞报马超,然后领徐庶等前往县衙稍歇。

    壶关,庞德数万精锐大军,离关五里下寨,虽并未攻关,但犹如悬剑,乐进双眉紧锁,苦死御敌之策。

    忽亲军来报,冀州甄、耿、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