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兵锋 >

第199部分

三国之兵锋-第199部分

小说: 三国之兵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行忖度!自即日起,你我兄弟,再无瓜葛!”言毕,转身自回后院歇息去了,且神色泰然,仿若其兄并未来过。

    张肃恨怒交加,欲往寻别家,只恐事泄,却又无颜留宿张松府上,遂引从人夤夜奔回广汉。。。

    (本章完)

第237章 李叔明致仕尽忠() 
长安城,自李迪、李开针锋相对之后,众官皆各怀心思,相互熟稔或结有姻亲之人莫不聚集一处,私下商议。

    吏部大堂,众官分左右而立,姜叙首先开言道:“日间政务省争端,诸位皆亲眼目睹,未知是何主意?”

    众官见问,皆垂首而立,良久后,仍无一人出言。

    姜叙面色一沉,即吩咐左右抬一瓮上堂,令众官取纸笔,将各自见解写下,不必署名,皆投于翁内。

    众官闻言,互视一眼,乃背身写就,依次投入翁内。

    姜叙见此,即令散去,亲取观之,但见或有言唐公当立者,或有言尊崇汉室者,甚或模棱两可,唯姜叙马首是瞻者。。。

    晚间,姜叙回府后,不知如何是好,烦郁之下,辗转难眠。

    因禅位诏书之事早已天下皆知,故其妻亦有耳闻,见此,遂问之道:“夫君何事在心?可是陛下诏书之事?”

    姜叙不答,翻身假寐,斥之道:“妇道人家,何多言也?!”

    其妻闻言郁郁,良久后,轻声言道:“军国政事,妾身自难置喙,然夫君自随唐公,便得展骥足,如今身居侍郎高位,妾常闻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况知遇之恩乎?且小妹乃唐公之妻,夫君与之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局也,自当戮力从之!夫君以为如何?”

    姜叙见说,顿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乃佯作恼怒,呵斥其妻道:“为夫郁郁,并非忧烦此事!若此浅显之理,为夫岂不知焉?”言毕,翻身入睡,一夜无话。

    礼部,太学之中,又是一番景象,虽司马徽、管宁等默而无言,但众学子却分为两派,士族子弟大论忠君,寒门学子偏道爱民!各自引经据典,争论不休。礼部众官亦各执一词,羊衜不胜其烦,乃拍案而起!

    众人见此一静,但见羊衜拱手问司马徽到:“未知先生有何见解?”

    司马徽起身还礼,下堂四顾,自问自答道:“唐公治下有民几何?四千余万!唐公麾下大军几许?几近百万!唐公已然接诏否?未也!”言毕,拂袖而去。

    庞德公、管宁等互视一眼,亦起身离去。

    一时间,堂下众人寂然无声。

    羊衜闻言皱眉,沉思片刻后,即令众人散去。。。

    十余日后,李迪再度召集众官,于政务省议事,开门见山道:“时隔十数日,诸公可有定论?”

    杨阜当先出列,朗声道:“唐公自起兵以来,内修德政,外击夷狄,使百姓安居乐业,再不复饥馑流离之苦,单论此功,便堪比尧、舜!故阜以为,我等当联名上书,请唐公接诏,就继汉统,以安天下!”

    话音一落,张既、姜叙、辛毗、王达等六部主官,以及杜畿、高柔等各州刺史纷纷出列附议。凝立不动者,只余刘璋及一众豪门世家子弟。

    李迪见此,心下大定,却佯作悲愤道:“既如此,迪当自请致仕!”

    李开闻之,大急!暗忖道:“不想李叔明忠心至此,竟甘愿致仕为唐公铺路,吾当劝之!”思及此,忙出列,拱手道:“眼下唐公并未接诏,叔明公何出此言?”

    李迪转目视之,一语双关道:“老夫才浅德薄,恐不足辅佐唐公!”言毕,转头环视众官一眼,起身径自回府。

    众官见此,顿时面面相觑,方才附议马超即位者中,竟有数人复又回身入列。李开尽收眼底,暗自冷笑一声,略微拱手后,当先离去。众官见之,亦无言而散。

    晚间,李开亲自过府,就问李迪因何致仕?

    李迪神色淡然,先延请李开入座,令老仆上茶,继而缓声道:“迪自知才具下乘,诸事多赖孔明协助。眼见主公大业可期,迪年近七十,何堪重负?故致仕之念早已有之,不过借此时机,扫清疑二之徒耳!”

    李开闻之,顿时肃然起敬,乃躬身一礼,摇头道:“主公素来重情重义,若闻此事,岂能心安?”

    李迪洒然一笑,起身扶起李开,言道:“此间诸事,迪自修书上禀主公,文优不必多虑。”言至此,略微一顿,继而神色转肃,沉声道:“迪以为,除刘季玉外,未曾附议者,皆为居心叵测之徒,与各地士族门阀必有往来,尤其冀、益二州,可将其等连根拔起,文优切不可心慈手软!”

    李开拱手应下,面色阴沉道:“似此等蝼蚁之辈,尽在开之掌握,抬手间皆为齑粉矣,还请叔明公宽心!”

    李迪闻之,微微颔首,转口道:“眼下河洛在望,司州之地尽属主公矣!然主公事冗,恐无暇虑及其他,故我等当预先斟酌治理人选,以供主公调用。”

    李开然之,问道:“既然叔明公提及此事,想必已然成竹在胸,开愿洗耳恭听!”

    李迪稍作谦逊,沉吟道:“昔日主公攻入函谷关时,孔明曾提议调刘季玉出任司州刺史,言道其乃汉室宗亲,若领此职,意义重大!迪以为,此议甚妙!只是不知刘璋是否愿从?至于别驾、治中、主簿以及各郡太守、郡尉,迪已整理成册,还请文优先行过目。”言毕,取案上书册,递于李开。

    李开起身,双手接过,览毕,指名册道:“除去刺史刘璋,余者皆志虑忠纯之辈,足矣令司州大治,叔明公费心了!”

    李迪淡然一笑,起身道:“迪本欲亲往驿馆,面见刘璋,劝其领受此职,如今恐多有不便,不知文优可否代为一往?”

    李开苦笑道:“刘季玉乃宗室子弟,开恐不宜前往。”

    李迪恍然,歉意一笑后,提议道:“既如此,便请杨义山前往劝之,文优以为如何?”

    李开稍作思忖,摇头道:“杨阜虽亦为主公家臣,奈何过于刚直,不如往请辛佐治,其人乃颍川名士,望重河北,且为辛夫人之父,若闻此事,必倾力相助!”

    李迪然其言,又与李开谈论片刻后,便联袂过府,往见辛毗。

    辛毗闻之,满口应下。次日,即身着便服,前往驿馆求见刘璋。

    刘璋正一筹莫展,皱眉苦思,忽闻辛毗来见,略微愣怔后,即整衣冠出迎。

    不想,未及见礼,辛毗已长揖到地,朗声道:“辛毗见过使君!”

    刘璋愈惊,忙上前扶起,躬身道:“璋虽忝居刺史之职,不过外官耳,不敢当佐治公之礼!”

    辛毗再次拱手道:“非也!使君贵为都乡侯,爵位在毗之上,更兼乃汉室宗亲,且今日并非公廨,依礼毗理当拜见!”

    刘璋闻言,连道不敢,忙请辛毗入内叙话。

    二人坐定,寒暄几句后,辛毗即转口道:“如今唐公克靖司州,故欲请使君出任司州刺史,未知意下如何?”

    刘璋见说,大觉意外,心下暗忖道:“司州比邻魏境,实乃举足轻重之地!且马孟起麾下能人无数,按理应调心腹担任此职,却为何令某领之?莫非其中有何深意?”一时思之不透,乃双眉紧锁,沉吟不语。

    辛毗亦不催促,好整以暇,静坐品茶。

    (本章完)

第238章 刘季玉主政司州() 
且说李迪寻思刘璋乃宗室身份,若能令其出任马超治下司州刺史,其影响远胜主政益州,故请辛毗前往劝说。

    待辛毗赶至驿馆,道明来意后,刘璋即默然不语,似心有所思。

    辛毗情知其心有所疑,遂淡然一笑,直接道:“使君帝室之胄,众士仰慕,若能执政司州,异日唐公号令天下,何人敢于不从?”

    刘璋闻言惊省,如遭雷击,乃遽然起身,瞋目欲言时,忽又颓然落座,凄哀道:“唐公亦为忠良之后,岂无半分忠君之念?”

    辛毗缓缓摇头,起身拱手道:“自三皇立基业,五帝定人伦,天下兴衰交替数千年矣!若依使君之论,昔日高祖斩蛇起义,何如人也?唐公困据边陲之时,陛下已然被囚许昌,怎不见忠君之士拨乱反正?蛮夷掳掠幽、并,占据河套,凌辱大汉子民之日,陛下可有作为?所谓忠君之士又安在哉?唯有唐公血战塞北,兵临西域,扬我大汉天威!虽立唐国,却仍以汉人自居!何也?盖因唐公心系大汉族裔,着眼华夏民族,曾立誓扫平天下,重兴汉室!然陛下何为?乃纵容操贼、放任孙策,今趁唐公兵发西域时,乃聚集大军,攻伐关中,欲与蛮夷两面夹击,置雍凉千万大汉子民于死地!被唐公击退后,竟掳掠河洛,致使十数万百姓饥寒交迫,命垂一线!然陛下非但不降旨加罪,反随操贼退往许都,下禅位诏书,陷唐公于不义!敢问使君,若换位处之,该如何应对?”

    一席话落地,刘璋面色惨白,无言以对。半晌后,方才嗫嚅道:“陛下为操贼胁迫,身不由己。。。”

    话未说完,便为辛毗喝止,厉声道:“所谓君王死社稷!陛下但有半分高祖余烈,岂能任由操贼摆布?!即便被害身死,天下宗室子孙不少,何愁无人承继汉统?!以此论之,乱天下者,并非操贼、孙策,乃陛下惜命之故也!君不见昔日董卓威势十倍操贼,只因少帝蒙难,即被诛族弃市乎?!”

    闻此言,刘璋心下翻江倒海,闭目暗忖道:“辛佐治之言虽大逆不道,但言之在理,若陛下果如其言,曹操安能专权?”思及此,不由长叹连声。

    辛毗见状,趁热打铁道:“如今陛下虽安居许都,然若操贼走投无路,就以陛下生死要挟唐公,试问使君,该当如何应对?莫非舍弃数千万百姓,按甲束手待毙乎?!抑或退避三舍,任由操贼荼毒天下?!唐公曾有言: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毗以为,此论乃亘古之至理也!若其能代天而立,即成万世之基业!使君以为如何?”

    刘璋闻之,暗自长叹道:“大势若此,夫复何言?”念及此,遂起身拱手道:“佐治公微言大义,璋受教!然实不知如何自处,还请佐治公教我!”

    辛毗闻言暗喜,忙起身还施一礼,复请刘璋入座,沉声道:“汉室颓微,主上失德,气数已尽矣!使君何不出任司州刺史,辅佐唐公,克靖帝业,以期青史留名,传颂千古?!”

    刘璋见说默然,良久后,放胆言道:“璋乃汉室宗亲,即便戮力辅佐唐公,日后又岂能见容?”

    辛毗闻之,哑然失笑,摇头道:“使君以为唐公何如人也?昔日辽东公孙氏、袁氏兄弟等莫不与唐公敌对,然归顺后,皆复得重用!鲜卑侯步度根出身蛮夷,其子秦仁现统大军效命疆场,使君之子亦领上校军职,就于黄老将军帐下听令!故使君只需勤政爱民,唐公胸怀天下、海纳百川,又岂能不容?”

    刘璋闻说,暗自放下心来,拱手道:“唐公宽仁恤下,信义素著!承蒙不弃,璋父子愿供驱驰!”

    辛毗大喜,又寒暄几句后,拱手辞出,径自回报李迪。。。

    建安二十年春,函谷关,因马超不遗余力,故十数万河洛百姓安然度过严冬,鲜有冻饿而死者。一时间,民皆大悦,视马超犹如再生父母。

    这一日,忽报李迪遣人来见,言称司州所需吏员已然齐备,并奉上吏部所拟官职人选名册,另有李开书信一封。

    丁禄见此,即上前接过,检视火漆、印信无误后,转呈马超。

    马超拆视之,忽见内附密文,览毕,长叹一声,转身令亲军往唤诸葛亮来见,复又回身细观官职人选。但见吏部列书道:“暂拟益州治中温恢升任刺史之职,原益州刺史都乡侯刘璋改任司州刺史,调右北平太守牵招出任司州别驾,步度根二子秦义出任治中从事,原辽东郡主簿阳朔擢为司州主簿。。。凉州敦煌太守庞林升任洛阳令,冀州高阳令杜恕领弘农太守。。。长安尹所属贼曹从事孙起擢升洛阳尉。。。”洋洋洒洒数千言。再拆视李开之书,乃长安新军五万,已然齐备,就请令是否起行?马超略作沉思,皱眉忖道:“新军当然要尽快调到洛阳啊!这还用问?倒是这名单有点意思,应该是姜叙写的,但肯定是得到李迪、李开、杨阜的认可以后,才会上呈给我看,牵招、秦义等人的官职倒是合情合理,算得上量才委用,可是怎么会让刘璋当这个刺史呢?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门道?还有李迪为了引蛇出洞,竟然甘愿致仕,要知道他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照这样说,他这份忠心,千古少有啊!”正感慨万千时,人报诸葛亮来见。马超即令唤入,挥手示意其不必多礼后,吩咐丁禄取李迪书册予之。

    诸葛亮览毕,叹道:“主公兵锋无敌天下,只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