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兵锋-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稍作思忖,拱手道:“刘璋所部不乏高士,定能窥破曹操所谋,安肯相助?且那张任并非庸将,必然按兵不动,主公无须多虑。”
马超然之,待二人辞出后,独自筹谋良久,心道:“看来还是我太幼稚了,什么富国强兵、悬而不发?在冷兵器时代是行不通的!再强大的武力也需要真刀真枪的大战一场,威慑是没有用的!不就是死人吗?这次要不把曹操打残,我马字倒着写!”心下计较已定,遂传令丁禄,近卫军暂由杨恒统之,留守长安,听令于李开,再传令大军集结,定于三日后出兵!
次日,马超召集文武,宣布亲统大军往援汉中,令杨奇沿路备下粮草,又使人传令马靖即刻回长安留守,再令李迪行文诸地,预征三年赋税,雍、凉、肃三州皆送往陇西广平仓,并、幽、冀三州则屯于魏郡新设之长盛仓。
张既出列道:“曹操于宛洛皆屯大军,唐公不可轻动,何不令一将统兵往救之?”
杨阜闻之,奋然出列,抗声道:“汉中若失,雍凉震动!曹操亲统大军十数万来犯,自须唐公亲往,方可敌之,何人可代之?”
马超见此,遽然起身,扬声道:“孤意已决!将不惜代价,全力进击中原!还望诸公戮力助之!”
众人闻之,下拜道:“我等谨遵唐公令谕!”
马超挥手令其等起身,即令众人各司其职,务必两日后准时出兵!
众人再拜辞出。
待众人散去后,马超自回后院,唤众女来见,告之其等自己不日出兵之事。
杨氏等闻之,自然不舍,辛宪英道:“眼见年关将至,天寒地冻,恐不宜出兵,夫君何不缓些时日?”
马超摇头道:“为夫所部,皆为骁将悍卒,装备精良,且军令即下,莫说年关天寒,即便封冻千里,仍须一往无前!”
杨氏等虽为妇人,闻此言,亦觉振奋。
正说话间,仆妇入报,言称马秋求见。
马超闻之,知其必来请战,遂令仆妇传令马秋,领亲军三十,前往青泥隘,迎马靖回返长安,违令者斩!
董氏见此,忙躬身道:“秋儿自幼好武,莽撞无知,还请夫君宽宥。”
马超上前扶住,柔声道:“所谓子不教,父之过,即便秋儿顽劣,亦为孤之过也!且其欲随父出战,乃孝道使然,何来宽宥之说?再者,秋儿刚强,故以军令令之,即便其不服,亦不敢多言,若非如此,必来纠缠,岂不麻烦?”
董氏闻说,微笑点头,心下感激不已。
蔡琰笑道:“此所谓知子莫若父,古人诚不欺我!”
众女皆掩口而笑。
忽仆妇再报,言称赵夫人求见唐公!
马超闻报愕然,不悦道:“赵夫人系何人?一阶妇人,见孤作甚?”
仆妇道:“赵夫人乃镇西赵将军之妻。”
马超闻之,心道:“那不就是乌兰朵吗?坏了,肯定是听说汉中危急,担心她老公了,这要是闹着随军,怎么收场?还是不见为妙!”思及此,便吩咐仆妇道:“便推说孤已前往校场。”
仆妇领命而去,不料少时便回,禀告道:“赵夫人欲打马赶往校场!”
忽杨氏惊声道:“乌兰朵怀胎已近七月,岂能骑马?!”言毕,即令仆妇往止之!转身谓马超道:“乌兰朵忧心赵将军,其情可悯,夫君何不见之?”
马超暗自挠头,怒道:“乌兰朵率直,且有孕在身,若自请随军,如之奈何?!”
杨氏见说,支吾道:“然若不见,乌兰朵岂能干休?”
马超闻之,烦躁不已。
忽辛氏出言道:“夫君但请其入见无妨,若有不便,可暂避之,妾身自有言语令其回府歇息。”
马超大喜!即令仆妇唤乌兰朵入见,转头连问辛氏,是何言语?
辛氏笑而不答,马超无奈,遂退侧室,立耳静听。
少顷,乌兰朵入内,见过杨氏等人,即急声问道:“敢问诸位夫人,唐公何在?”
辛氏微笑上前,执其手道:“赵夫人稍安勿躁,尚容唐公更衣。”言毕,扶其坐卧,假作无意,问道:“未知赵夫人何事求见唐公?”
乌兰朵见问,泣声答道:“妾身听闻曹操统十余万大军,不日将攻打汉中,然我夫只有数万兵马,恐寡不敌众,故求唐公发兵救援,妾身愿为先锋!”
杨氏等闻言,皆心下恻然。辛氏柔声安慰道:“昔日雁门之战,赵将军统五千铁骑,大破张辽五万大军!今日曹军仅十余万,赵将军却有精兵三万,加之汉中降卒,岂不足敌之?更兼李敢将军引两万铁骑,两日前便已发兵,唐公亦亲统大军,不日出兵,试问赵夫人,何虑之有?”
乌兰朵闻之,心下稍定,止泣道:“虽如此,妾身亦愿领兵为先锋!”
辛氏莞尔道:“赵夫人武艺超群,定能胜任先锋之职!然夫人大腹便便,临盆在即,恐不便领军,且赵将军半世飘零,如今只得夫人腹中骨血,岂能儿戏?再者,此次唐公尽起长安大军,乌将军亦在出征之列,夫人何必争当先锋?不如就于府中修养,为赵将军诞下子嗣,待其回军时,岂非皆大欢喜?”
杨氏等亦纷纷出言,劝慰乌兰朵以腹中胎儿为重!
乌兰朵沉思良久后,躬身施礼道:“多谢诸位夫人!妾身这便回府。”
杨氏急上前扶住,吩咐仆妇送其出府,回身笑谓辛氏道:“妹妹聪慧多智,口才辩给不亚堂上诸公,若为男儿身,夫君定委以宰执之位!”
蔡琰等亦出言附和。
辛氏连连摆手,羞道:“不过些许劝慰之辞,姐姐休要取笑。”
几女正谈笑间,马超转入堂中,大笑道:“诸位娘子皆有经世之才,为夫何其幸也?!”
一时间,满堂笑语,竟将离别愁绪冲淡几许。
(本章完)
第130章 战南郑法正身死()
南郑,年关已近,城内却无半分喜气,只因细作急报,曹操大军十五万已离上庸,往城固进发。
城外大营,赵云双眉紧皱,据案高坐。法正于堂下来回踱步,面现焦虑之色。李堪扶刀而立,似有不耐。阎圃闭目沉思,欲言又止。杨昂仿佛入定,纹丝不动。众将皆目视赵云,跃跃欲试。。。
半晌后,阎圃出列,拱手道:“将军!眼下南镇屯兵近四万,多为将军所部,何不强攻城固?若破之,足可凭险拒守!”
李堪闻之,愤然出列道:“阎别驾所言甚是,末将请令前往,若不破于禁,提头来见!”
话音一落,众将皆出列,下拜请令,立誓攻破城固!
赵云闻说,环视众将一眼,沉声道:“于禁效仿昔日张辽围范阳之计,掘壕十余里,接连崇山峻岭,屯兵八万拒守!我军则不足四万,即便血战得以攻入城固,死伤惨重之下,又如何抵挡曹操大军?!”
李堪等闻言语塞,遂大骂于禁胆小如鼠,兵力占优却龟缩不出。一时间,众将义愤填膺,纷纷怒骂出声!
法正喝止,沉吟道:“为今之计,只能弃却南郑,退守阳平关、箕谷一线,以待主公援军!然若拱手让城,正心有不甘!或可设计引诱曹军骑兵,一战尽斩之!为日后大战抢得先机!”
阎圃闻言,连声道:“孝直公不可!南郑诸地业已步入正轨,来年必然大兴,若让于曹操,前功尽弃矣!”
法正慨然长叹道:“正岂能不知?然唐公曾言: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且文优公已遣人来告,李敢将军已领数万铁骑驰援阳平关,主公大军亦不日便至,我军只需紧守关隘,南郑迟早重归唐公治下!”
阎圃见说,嗟叹不已。
赵云暗自点头,出言道:“未知孝直何计引诱敌军?”
法正见问,肃容道:“大军暂由李堪将军部领之,退往阳平关拒守,待曹操兵至,必突入空城,若见正引千余军士落后慢行,岂有不追之理?届时便有劳将军尽斩其首!”
赵云闻计,愕然道:“如此诱敌,曹操岂能入彀?”
法正微笑道:“正虽不才,然久随唐公,自问尚有些许薄名,曹军岂能不识?然将军所部只五千铁骑耳,想必曹操亦了如指掌!其子曹彰现统骑兵万余,于禁所部亦有数千,兵力数倍将军,加之某亲自诱敌!若异地处之,曹操遣贾诩诱敌,将军是否领军追击?”
赵云沉声道:“本将自然击之!但此计绝不可行!”
法正抚掌道:“莫非将军自认不敌曹彰乎?”
赵云奋然道:“本将虽只数千铁骑,但击破曹彰易如反掌!所虑者,唯孝直一人而已!既然唐公已有定计,孝直何须行险诱敌?!但有疏虞,本将何颜面见唐公?!”
法正闻之,面容转肃,沉声道:“既将军如此笃定,某何惧之有?再者,若不击溃曹军骑兵,异日唐公兵到,只恐不得轻易出关!”
赵云思之亦然,沉吟道:“既然如此,不如本将亲自诱敌!”
法正微笑摇头道:“若将军亲往,曹操未必追击,一旦其步步为营,缓缓逼近阳平关,我军岂非坐失破敌良机?”
赵云只是不允,众将亦出言劝阻。
法正大急,厉声道:“若不灭魏军骑兵,异日我军必伤亡数倍,方可出关!且有将军亲统铁骑窥伺在侧,正所部亦有千余健勇,何虑之有?!诸位不必再劝,正意已决!”言毕,即领阎圃等出帐,径回南郑。然后广发告示,明言曹军不日便至,众百姓可出城入山中暂避!
众将见之,肃然起敬,欲将所部亲军尽皆交出。
赵云喝止,责令众将各自回营,分批领军退往阳平关。
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兵至城固,于禁迎入城内,引荐杨任等降将。
曹操好言抚慰,先加杨任关内侯,言称待抵定汉中后,再行封赏,其余各将皆有赏赐。
杨任等大喜拜谢!
曹操令免礼,转头问于禁南郑唐军部署。
于禁见问,拱手答道:“数日前,赵云弃城而走,统大军退守阳平关,如今南郑城内并无一兵一卒!”
曹操闻之,点头道:“赵云虽勇,奈何兵少,既闻孤亲至,退走乃必然之事,但文则为何依然止步城固?”
于禁答道:“法正多谋,末将恐其另有奸计,故未敢轻进,但已遣哨骑四散打探,昨日方得回报。”
曹操见说,双目微眯,当即令程昱留守城固,其余大军皆进驻南郑!
次日,曹操亲入南郑,但见粮草皆无,百姓十去七八,不由大恨!传令于禁分兵守把四门,然后聚众商议,欲进兵陇西。
于禁进言道:“赵云即退,必守阳平关、箕谷一线,此数处皆易守难攻之地,加之彼等亦有数万大军,恐不易破之!”
曹操闻言不答,目视杨任,捋须道:“杨将军久镇汉中,可有妙计破之?”
杨任见问,拱手道:“于将军所言甚是,除却强攻,别无他法!”
曹操暗自摇头,环视众人,问道:“诸公可有良策?”
众人尽皆默然,低头沉思。
忽探马来报,言称城北二十里,发现敌军踪迹,约有千余步军,领兵者乃其军师法正!
曹操闻报,稍作思忖后,扬声道:“何人愿往擒之?!”
曹彰应声出列,拱手请令!
贾诩止之道:“魏公明知法正诱敌,却仍欲追击,何也?”
曹操微笑道:“法正固然多谋,然其安知吾黄须儿在此?!再者,统领伏兵者,必赵云也!其人虽勇,但不过数千骑兵,而我军铁骑近两万!若能一战擒斩之,汉中唾手可得矣!”
贾诩道:“唐军哨骑精锐,细作无孔不入,赵云必然已接报!然其仍行诱敌之策,恐别有奸计!以诩之见,魏公无需理会,只统大军步步为营,进逼阳平关立寨,方为上策!”
司马懿见说,即出列道:“懿附议魏公之策!只需统大军接应即可!”
曹操闻之,面现犹豫之色。
曹彰见之,奋然道:“文和先生差矣!若某擒斩赵云、法正,阳平关不攻自破矣!”
曹操壮之,令其统所部骑兵追击,嘱咐道:“子文切记谨慎,探马须外放三十里!孤当亲统大军出城,观我儿奋勇杀敌!”
曹彰慨然应诺,拱手辞出。
曹操又下令集结全军铁骑,使徐晃统之,随后接应!
贾诩见此,不语入列。
却说曹彰回营,即令擂鼓聚将,点齐大军后,疾驰追击!略行十数里,哨骑来报,言称距敌军已不足五里,领军者确为法正无疑,且只有千人上下,皆为步军。
曹彰大喜!下令哨骑再探,喝令大军按辔缓行,以蓄养马力,便于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