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158部分

暗黑大宋-第158部分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使者说了:“陛下,去年边境有一些没藏余孽想破坏宋夏关系,带着一些宵小越境抄掠蕃人。国主得知后,将这些人全部斩杀。不过那些普通百姓是无罪的,还望陛下为了宋夏和好,将他们释放。”

    赵曙此时还没有看到王巨所说的那些东西,于是他缄默了。

    战俘的事他听说了一点,当然他同样很生气,然而怎么办?学白起与薛仁贵坑杀战俘吗?放是必然释放的,况且他也听说了王巨将那些战俘折磨得不轻。

    然而这样放回去,他有点不甘心。不过他也考虑到另一件事,万一将西夏激怒,大规模地入侵,说不定又要演变成庆历年间的战祸。要命的是去年经济,又是那么地紧张。

    最后他说道:“朕可以同意,但是去年延州景询犯下死罪,逃向你们西夏,请你们将景询交还给我们大宋。”

    “陛下,这个臣不敢做主,不过景学士的情况我倒是听闻了一点,他那个死罪是冤枉的,况且他现在是我们夏国的学士,夏国的大臣,如何交还?就象没藏的余孽王文谅叛逃到延州,国主可曾向陛下讨要过?无他也,乃是为了两国和好。若是陛下慈怜,当将景学士的家人送到宥州,两国边境才能久安。”

    他不但不答应交还景询,反而讨要景询家人了。

    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话外之音,送了两国边境才能久安,但不送呢,两国边境岂不是不安?

    赵曙很是不悦。

    不过宋朝怕死的大臣多啊,不能怪西夏使者嚣张,人家有底气。

    当初三战过后,李谅祚确实也被打蒙了,立即下诏撤军回来。

    但西夏更重视情报,到了冬天来临时,真相打探出来,出军的只有华池县一县将士,庆州知州孙沔反而勒令三军不动。之所以败,也败在两股抄掠的将士疏忽大意,让华池县官兵得手。

    这才是真实的宋朝,软弱懦弱的宋朝。

    一个小知县再坚强,管屁的用哪。

    赵曙气得无语。

    可是宋朝最大的古怪便出现了,论讲歪道理,宋朝会讲歪理的大臣很多很多,有的能人差点就能将死人说成活人了,但在内部他们讲歪理很内行,到了外部,却立即变成了哑巴,什么道理也不会讲了。

    赵曙与西夏使者做了简短的交谈后,赵曙立即收到了许多劄子,从军事上讲,从民生上讲,从经济上讲,从人道主义上讲……战俘还是放回去吧。甚至有人劝赵曙将景询家人也送给西夏人,让景询合家团聚。

    后面的赵曙清醒,这肯定不能答应,那不是让景询合家团聚,而是鼓励宋朝多出一些汉奸。不过他也确实害怕激怒西夏,于是下诏到庆州,让王巨准备释放战俘。

    赵曙可是一个狠人,他才是真正气量狭小的人,虽下了诏,心中的屈辱可想而知。

    这些消息,宋吉更加不知道了。

    景询才能如何,他同样不知道。不过对他自己还有些自信,景询能做学士,俺混得好也能做一个学士吧。

    这样一想,宋吉再次坚定地说:“不错,我们立即投奔西夏,那边才是重视人才的国家,才是希望之地……”(未完待续。。)

    手机: 电脑:

第二一七章 王巨的审判(上)() 
暗黑大宋;第二一七章 王巨的审判(上)

    第四更,求月票…张韩两个太监终于返回京城,将事情原原本本禀报,然后将葛少华记录,王巨整理出来的张韩与王巨的问对,递给赵曙。濠奿榛尚a顶a点a 。2x。co

    赵曙立即将两府宰执喊来。

    东府,韩琦、曾公亮、欧阳修、赵概,西府,文彦博、胡宿、陈旭、吕公弼。

    不问这几人一生功过对错,只看他们的军事能力如何。

    首先韩琦,军中有一韩,西夏闻之心骨寒,不过王巨一直纳闷这一句话从何而来的,西夏闻之心骨肯定不会寒,或者说好水川那些宋朝英魂才是西夏心骨?

    曾公亮最牛逼的是治郑州,盗贼不敢停留,纷纷逃到其他地方,一度让整个郑州百姓夜不闭户。一次一个路人丢失了财物,他说我所治境内不会有一个盗贼,怕是同行的藏了起来吧。一搜查,果然如此。不过他有没有经历过任何战事?不错,是著了一本书《武经总要》,但这本书不是他一人写的,而是他领手主编的一本书,也就是多人执笔,由他来整理,进行最终的润色文字。那么曾公亮懂不懂军事?

    欧阳修就不用说了,那上中下三策,差一点让王巨目瞪口呆。

    赵概德行高尚,可德行与军事有什么关系?

    文彦博也有过军旅生涯,李元昊入侵府麟,他担任河东转运副使,及时地将粮草送到府麟路,不过那算战斗吗?后来知秦州,但庆历战争有没有打到秦州?还有平定王则。平定一个邪教组织算什么本事?

    胡宿是大儒。不过也只是大儒。不要说军事了,在吏治上也就那么一回事。

    陈旭知过定州,太原府,但有没有打过仗?

    吕公弼,知过延州,成都府,在成都府杀掉了两个不听话的老兵,然而有没有打过仗?

    包括赵曙在内。都是一群对军事不懂,或者半坛子醋的人。但就是懂,也得能说上话,比如狄青往这里一坐,他说话能说算话吗?

    赵曙先没有说西夏人会不会攻打庆州,能不能用蔡挺,而是说道:“两位中使下去盘查,司马光弹劾孙沔的那些基本属实。”

    “陛下,老臣有误。”欧阳修说道。

    实际他在心中大骂孙沔。

    很简单,王巨都打成那样了。干嘛还不出兵?

    即便出兵引起西夏的疯狂报复,也不是你开的头。到时候尽管将责任往王巨身上推就是了。可是西夏不报复,岂不是一场大大捷?

    都做了一辈子大臣,为什么想不到?不敢出兵,那就不要贪功吧。现在好了。

    想得轻巧,人人事后诸葛亮,关健在局中,能不能想到?

    欧阳修又说道:“不过孙沔七十高龄,远赴塞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既然他要求致仕,那就准他致仕吧。”

    赵曙额首。

    都致仕了,也就不用追究了,再说自己也将诏书与嘉奖颁发天下,现在重新将真相翻开,朝廷也没有脸面。

    于是他换了话题:“诸卿,横山羌酋轻泥怀侧欲投奔我朝,你们可否清楚?”

    当时文彦博、吕公弼、陈旭不在京城,但其他几人都知道这件事。韩琦答道:“是有此事,程勘上书后,因遭到台谏言臣的反对,先帝没有同意收留。”

    “朕却听闻有人却将这条消息泄露给了西夏人,西夏那个小国主立即招抚轻泥怀侧,导致西夏那次危机被他们从容化解。”

    “竟有此事?”

    “有没有此事也过去了,朕也不想追问,不过下面的一件事未必会发生,但朕不想任何人泄露,否则朕一定追究其责任。”

    “陛下,臣等一定会守口如瓶。”

    “你们就看看吧。”赵曙将王巨写的那个问对奏呈先递给了韩琦。

    那天问对时,王巨曾说过一句话,只有两人能胜任庆州,以一州之力打退西夏人可能到来的入侵。一是韩琦,二是蔡挺。这不是将韩琦拉下水,而是对韩琦能力的认可。不过韩琦看到了这一句,脸色也没有变好。

    韩琦看后,递给了文彦博,文彦博递给了曾公亮,曾公亮递给了欧阳修……

    可是不管那一人看了,脸色都有些沉重。

    王巨说的危言耸听倒也罢了,如果让他说中了,可能就会变成庆历那样的鏖战。

    其他的就不说了,只说一件事,一旦象庆历那样打起来,不用增兵二十万,只要增兵十万,增兵就得增粮。

    一个士兵少打算一点,一年吃五十几斗粮食,实际想让士兵吃饱,一年一个士兵不是五十几斗,而是七十斗!一斗粮食从后方运到西北,那怕是粟,都变成了五百文。增兵十万,仅是粮食一项一年就会增加两千多万贯的支出。

    它只是开支的一部分。

    人要吃,马也要吃。帐蓬、士兵过冬的衣服,铠甲武器,菜蔬荤腥,以及其他物资与供给,并且再加上浪费,那个开支将无法计算。

    更不要说士兵作战时的各种损耗,以及奖励与抚恤。

    实际也不要打了,只要僵持一年下来,以现在宋朝的财政底子,整个宋朝经济将彻底崩溃。

    可能后人看来,不会那么严重。

    但韩琦他们也同样身在局中,参照的不是宋朝后面的一连患胜负,而是只能参照庆历年间的战事与结果。

    这时候欧阳修也不说他那个上中下三策了。

    赵曙问道:“诸卿,你们以为西夏会不会在秋后入侵庆州?”

    然而所有人都不说话。

    可能大家想法有些不大一样,但怎么好说呢?说不会,万一入侵又怎么办?说会。万一不入侵。举国上下兴师动众。这个后果自己能不能担负得起?

    …………

    “王知县,为什么这些佛经卖得那么便宜?”朱清问。

    杭州那些佛经印好了,也运到了庆州,不过王巨将价格定得很低。这让朱清十分不解,虽然竹纸出现,让书籍成本下降,可从杭州到庆州有着不菲的运费,还好。这是佛经,一路上很少有场务征收商税,否则成本会进一步提高。但王巨订的这个价格,基本无利可图了。

    “朱管事,这个你就不懂了,我朝眼下头号大敌就是西夏,西夏那边信仰佛教,但佛法宏扬得还不够。”

    “我懂了,佛教大兴,它是教导百姓向善的。若是西夏有更多百姓信佛,就不会有百姓入侵宋朝了。”

    “那倒未必。”王巨说这话时眼睛飞向东方,东方是一片海,一片海那边有几个岛,那岛上的百姓就信佛,但那岛上的百姓却是这世界上生性最残忍的民族。

    “不要说百姓信佛就会向善,就是真正向善的大尚也未必有几个。用意不在此,朱管事,你看到有几个大尚耕种的?”

    “有,很少。”

    “就是,这些和尚之所以得活,乃是靠百姓的香火钱,以及国家免税的耕地,然后用来征租子,和尚越多,国家负担越重。实际佛教在我朝也渐渐成了一个弊病,况且山那边那么贫困的国家。”

    “这倒是有道理。”

    “还有呢,张元吴昊劝李元昊立国,实际立不立国,山那边早就独立了。不过了有国号,各部族就有了凝聚力,而且李元昊又创造党项文字。还好,汉字仍是西夏主流。一旦那种党项文字成为主流,那就等于有了灵魂。一旦山那边有了凝聚力,有了民族的灵魂,那就真难办了。所以我故意将这些佛经价格订得很低,这个价格会有很多人买得起。但它是汉字,为了看懂佛经,就会有更多的人学习汉字,而非是西夏文字,这将对西夏文字进行变相的打压。若是利益不大,那么就要赚钱。如果利益足够大,这个钱不赚也罢。”

    “是这样啊。”

    “岂止是这样,这些低价的佛经会进一步造成那边佛教昌隆,信佛的人越多,佛教影响就越大,这些僧侣就会建造更多的寺院,占有更多的良田。这又进一步拖垮了西夏的力量。”

    “这佛……”

    “佛是好的,刀也是好的,关健是拿刀的人。”

    朱清瞠目结舌。

    “妃儿,二妹,三弟,你们也随朱管事回延州。”

    三人随着朱清回延州。

    葛少华说道:“子安,算算时间,那两个中使回到京城了吧。”

    “差不多了。”

    “我想朝堂上几个宰相一定头痛了。”

    “哈哈哈,”王巨大笑。

    “不过蔡公若是不来,我朝岂不是很危险?”

    “错也,即便蔡公不来,我朝也不会危险。此一时,彼一时,虽然这种笨拙的堡砦战术,无时无刻地不在吸附着大宋百姓的民脂民膏,无时无刻地不在削弱着大宋的财力,让大宋进一步地积贫积弱。但它们也不是一无是处。如澶渊之战时,如果不是王超将十几万精兵压在定州不动,而是南下包抄,萧燕燕恐怕连辽国都休想回去了。现在西北形势依然如此。如果李谅祚率领十万大军,盲目地攻向庆州城,但在庆州城下受阻,前线诸堡砦再出动大军将他后路堵住,西夏十万大军危矣。”

    “所以他必须先攻大顺城。”

    “不错,拿下大顺城,可进可退。我朝若是派大军而来,他只要派军队守住大顺城就行了。然而我朝大军一退,他控制着庆州两大门户,又可以发起进攻。如果我朝不派大军而来,他控制着两大门户,不怕后路被切断,就可以从容地攻打庆州。拿下庆州后,生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