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懂点投资学-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е冢部梢钥悸锹蛉敕坎泄潭ㄗ什耐蹲省! ∪绻撕笸ɑ跖蛘图泳纾鲜鲎什募鄹裨诔跗诙蓟岢鱿置飨缘纳险牵页斯扇ɡ嗤蹲室酝猓渌什鄹竦纳险峭ǔ;峁岽┩ɑ跖蛘偷氖贾铡K裕负蹩梢砸恢背钟猩唐贰⒐蠼鹗艉头坎钡酵ɑ跖蛘徒崾6杂谝恍┓亲试蠢嗟墓扇ㄍ蹲剩颐窃蛐枰谝恍┨厥獾那榭鱿卵≡裢顺龅氖被R蛭谕ㄕ统跗冢笠挡返募鄹窕嵘险牵馐逼笠档睦蠡岣哂谕ㄕ椭啊U庵衷て谝不岱从吃诠扇ɡ嘧什募鄹裆希撬孀呕∩柿霞鄹竦纳险牵笠档母飨畛杀径蓟嵩黾樱淙黄笠挡芳鄹癯鱿至松险牵谐《约鄹竦慕邮芤不嵩谝欢ǚ段е冢绻鄹窆撸突嶂苯友怪菩枨蟆D敲雌笠稻托枰诓废亢筒芳鄹裰浣惺实钡娜ê狻5蘼廴绾尉裨瘢谡飧鼋锥危笠档睦罂占涠蓟岢鱿忠欢ǚ鹊南陆担谡庵智榭鱿拢蹲收哂悸锹舫龉扇ɡ嘧什蚁掷蟆R话憷此担ㄕ投云笠道蟮募费够崽逑衷谘现赝ㄕ统中娜轿甯鲈轮螅颐强梢钥悸窃贑PI增幅同比连续三个月超过5%的时候,逐渐退出股权类资产的投资。
第4节:第一章 谁动了你的钱袋(3)
通货膨胀都是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过多引发的。从这个角度来进行判断,最直观的指标就是M1(狭义货币供应量)。M1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非金融性公司的存款,这两者是随时有可能进入流通领域的钱。M1数据定期由央行公布,任何投资者都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M1的衡量是以其增速为标准。M1增速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只要用当月的M1与此前月份的M1直接进行比较就可以了。根据我国近十几年的情况分析,M1的增速在10%~20%属于常态;当M1增速低于10%时,通常会表现出很强的通缩压力;而当M1增速高于20%时,通胀的压力就开始显现。 笔者曾经做过统计,如果在M1增速接近或低于10%时买入股权类资产,在M1增速高于20%时卖出,假设股权资产的配置参照类似深成指这样的指数构成,或是直接投资指数型基金,则从1996年至今,收益应达到90倍左右。当然,这仅仅是举例说明M1增速对于判断通胀程度、指导投资所具有的参考价值。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还可以在M1处在低位时买入商品,并在M1处在高位时卖出变现。也可以考虑在M1持续低于10%运行之后,并出现逐渐上升的过程中,考虑买入房地产和贵金属,进行长期持有而对资产进行保值和增值。总之,把握经济脉搏,判断通胀周期,进行合理的投资理财规划,才能有效地避免通胀对生活的不利影响,并使资产实现增值。 隐形的亏损冠军高额银行储蓄 有一个年轻人向老猎人学习打猎的技巧。终于在一年的冬天,他出师了。他每天去山里面打猎,收获还不错,几乎天天都可以打到两只野鸡。他每天吃掉一只野鸡,并把另一只放在屋后的缸里面,因为正值冬天,所以猎物很容易保存。快到过年的时候,他把缸里的野鸡一部分拿到集市上卖掉,换回来柴米油盐和一些年货;另一部分送给了亲戚和朋友,这个年过得非常愉快。 后来,这个年轻人就渐渐形成习惯,每天打两只野鸡,一只吃掉,另一只储存起来。但天气一天天变暖了,年轻人仍然只是专心于打猎,没有把季节的变化放在心上。当他再一次想把储存的猎物拿到集市上卖掉的时候,却发现缸里的猎物早已腐烂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时候,看似不变的东西,其实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现实生活中,可能没有多少人会愚钝到连猎物腐烂也察觉不到,但却有许多人犯了类似的错误。比如,很多人习惯于储蓄,而从不进行投资理财,到最后却发现,通货膨胀已经渐渐地把自己的积蓄吞噬掉了。 中国经济近年来高速崛起,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由此引发出了很多关于中美两国经济情况的比较。而两国国民理财观念的差异也颇受关注,这种差异可以总结为〃美国人爱消费,中国人爱储蓄〃。之所以形成这种差异,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因素: 一是文化根源的差异,二是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同。 中国人一向具有很强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勤俭持家是中国人家庭责任感的重要体现,量入为出则是中国消费者惯有的消费观念。虽然投资学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但基于历史文化底蕴的消费习惯的彻底改变却非一朝一夕之功。 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是造成中国人高储蓄率的又一重要因素。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越了法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GDP的世界排名仍处于100位左右。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还将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均收入较低,以及包括教育保障、医疗保障、失业保障和住房保障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教育、医疗和住房支出仍然必须由个人承担大部分甚至是全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的储蓄率偏高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2009年,我国居民储蓄占收入总额的比率达到45%,居于亚洲首位,处于世界前列。那么如此高的储蓄率究竟是好还是坏呢?这个问题可以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和普通国民个体的角度来分析。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高储蓄率是否不利于消费的增长,以致影响内需,进而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阻力,并不是本书重点研究的内容。这里,笔者主要分析高比例银行储蓄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
第5节:第一章 谁动了你的钱袋(4)
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将一部分可支配收入储存起来,的确是对未来生活的有力保障。目前,即便是享受医疗保险的居民,仍然需要支出较多的医疗费。没有积蓄,则有可能在紧要关头陷入困境。如果家有儿女,还需支付为数不少的学费,没有平时的积累,可能会让孩子输在竞争的起点;同时,还要考虑赡养老人、购房等方面的支出。可见,以什么方式来储存可支配收入,是需要仔细衡量的,若将其中大部分存在银行里,笔者认为并不是明智之举。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银行储蓄利率会永远低于银行贷款利率,因为银行赖以生存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存贷款利率的差额。贷款利率决定了企业运行过程中资金使用的成本,这一成本会直接体现在商品价格中,而银行存款在利息方面的收入,理论上会落后于物价上涨的幅度。也就是说,本想通过银行储蓄来保证资产不受损失,事实上却遭受了巨大的隐性亏损。就像前面提到过的那位上班族朋友,他将全部可支配收入存入银行,但几年下来突然发现,原本可以用这些存款买到的东西,现在已经买不到了。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普通居民而言,过高比例的银行存款,实际上是隐形的亏损冠军。 可能仅仅这样表述,还不足以使读者明白,为什么资产会遭受损失。我们假设你赚到了1万元,但却并没有花掉这1万元,那么这个世界上就多出了1万元,其他所有的人就会富裕了1万元。因为理论上每1分钱都对应着一定的购买力,或者说对应着一定的商品。这是你本来可以用做消费的1万元,但你却把它省了下来。这1万元没有进入市场流通环节,就减弱了需求,同时使相应的商品价格出现下降。也就是说,市场中流通的货币变少了,但对应的商品还是那么多,所以这时若进行消费,货币所具有的购买力更强。可能读到这里,读者仍然会认为〃我并没有遭受损失啊,我的钱虽然没有用来消费,但它也没有消失啊,它还在银行里好好地保存着〃。 那么,我们再进行详细的说明。从货币与商品的对应关系上看,由于一部分人会将更多的钱储蓄起来,那么这些人的钱就被闲置了。但存起来的钱最终还是要使用的,而在你准备使用的时候,因为此前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较少,所以有一部分人已经用较少的成本,消费了较多的商品。当储蓄在银行中的货币进入市场的时候,对应的商品已经大大减少,而这部分原来已经不参与市场流通的货币的出现,重新打破了此前的价格平衡,由于商品已经被一部分人以较低的成本购买,那么重新进入市场的资金的购买力必定会大打折扣。 另外,你若将1万元存入银行,那么银行可以用来贷款的资金就会增加,理论上存款利率就可以适当地向下调整。因为宏观货币政策需要保持市场的流动性,存款过多时,需要刺激百姓减少存款用于投资或消费。同时,从银行的经营角度来看,它不会让资金闲置而单方面支付存款利息,所以会以相对较低,但有利润的利率把存款贷出去。贷款利率下调的同时,往往存款利率也会相应下调。 也就是说,你的存款起到了使利率下调的作用。其他人如果直接贷款进行消费,那么就可以用相对较少的资金,优先购买产品。而你把一部分资金存入银行,最终目的也是在某一个时间购买一定量的产品。事实上,社会产品之间虽然可能会转化,但总和是一定的,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减少。当其他人用更少的资金买到了,就意味着将来在你需要购买时,社会产品数量减少了,你就需要支付更多的资金。 如果你的存款被企业用较低的成本贷来进行生产规模扩张,那么企业由于贷款的成本较低,则会倾向于更大规模地使用贷款,势必会造成生产资料价格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最终,产品的价格也会上涨。那么,你在将来的某个时间购买这部分产品的时候,也会承担较高的价格。 如果你的存款被以较低的成本贷出,并用在进行资产价格的炒作上,比如炒作房地产、炒作大宗商品或股票,甚至其他的生活用品,那么你同样会蒙受较大的损失。
第6节:第一章 谁动了你的钱袋(5)
我们把上述过程与事例结合起来进行描述,让它看起来更具体一些,这样就可以清楚地反映是谁动了你的钱袋 假设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村子,村子里有一个企业,企业成员包括一个企业主和4个工人,你是其中一个工人,每个工人的工资是相同的。假如,你把生活必需开支以外的钱全部存到了银行,而另外3个工人的工资收入则完全不存入银行。其中A用所有的工资消费,除此之外,他还向银行贷款消费,B则用所有工资以及银行贷款买房子,C则喜欢用所有工资和银行贷款买股票。 每年,你把所有的收入100元存入银行,假设初始的存款利率是1%,同期的贷款利率是2%,随着钱不断地存入银行,银行的存款利率下降为0?5%,贷款利率下降为1%。而A贷款20元用来消费,B贷款20元买房子,C贷款20元买股票,企业主则贷款另外40元用来生产消费品。 企业的产量非常稳定,同时每个人的工资也不发生变化,你每年固定在银行账户里面存入等量的钱,同时其他4个人也用固定较低的贷款利率贷出固定数量的贷款。所以,物价一直相对稳定且较低,企业的利润相对稳定,股票价格每年以10%的速度上涨。 消费品烧鹅的产量是固定的每年两只,每只30元,两只都被A购买;房子的供给量是每年一套,价格是120元,每年都被B购买;股票则除了企业主持有的部分以外,每年都有一部分流通的股票被C购买。 终于有一天,你需要买两只烧鹅,烧鹅的产量是每年两只,都被A购买。现在你要买两只烧鹅,那么A也需要两只烧鹅,那么烧鹅的价格一定会提升,价格高到一定程度时,最可能的结果就是你和A分别用比较高的价格,各买一只。而你支付的成本,远比A原来购买时高得多。同理,你如果准备购买房子,B也仍然要买房子。B需要买房,但不是一定要买到,而你由于没有房子,所以一定要买到。那么最可能的是,在你和B对房子的竞争中,你以更高的价格买到了房子,同时,B原来购买的房子全部增值。而C的股票由于烧鹅和房子价格的上涨,企业业绩得到提升,涨幅达到了20%。 由此可见,你虽然通过在银行中存款获得了微薄的利息,但与此同时,其他人利用低成本贷款使自己的财富实现的增值远远高于你获得的利息。在你进行消费的时候,你所承担的成本远远高于你的利息收入,也高于其他较早进行消费的人。同时,其他人的资产通过你的消费行为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值。 正如此前所说,社会产品总量在一定时间内是稳定的,以货币来衡量的资产的价值,事实上只是对社会产品购买力的重新分配。也就是说,如果B和C将他们的资产兑现成现金,他们的所得远远高于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