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何方-去向何处-我是谁全书-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岷冢涠涌释玫焦饷鳎阌昧斓赝瓶饷黛妒浅鱿郑幌虿卦诤诎抵械娜死啾惚环⑾郑此且彩翘斓厮!�
日耳曼神话认为人类是植物所变的,它说天神欧丁有一天和其他的神在海边散步,看到沙洲上长了两棵树,其中一棵姿态雄伟,另一棵姿态绰约,於是下令把两棵树砍下,分别造成男人和女人,欧丁首先赋予生命,其他的神分别赋予理智、语言、血液、肤色等,成为日耳曼的祖先。
随着科学的发展,原先很多神话中认定的事实被证实是错误的,比如风和雨的形成,以是很多人推而广之,认定所有的神话传说都是假的,一如以前我们认定一切由神一样。而事实上凡事无绝对,真假总是相伴相随。我们人类真正以科学的方法去看世界才200多年,而我们的宇宙存在了数百亿年,我们人类历史也有几百万年,现在人类不过就是个刚刚睁开眼看世界的婴儿,连自已的摇篮地球都没能力随意进出,我们认识世界的能力能的多深,说过点也就是一点皮毛而已,连这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都说他对世界的发现就如在大海发现个贝壳一样。人类远古的神话中记录了我们先祖的想像,大脑深处的记忆,对未知事物的理解,同时也记载了很多历史的真实。任何存在的东西都有其意义,有其关联,都说神话不科学,但就凭我们那丁点学识就对存在了最少数万年的神话一概的否认,其本身就不是科字的做法,神话是我们人类最伟大的精神与历史财富,用客观的眼光去看看待它,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它,当它脱去它那件看似虚幻的华丽外衣,所表现的真实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
比如,研究神话的人几乎都困惑于一种现象:在远古的时期,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尚未形成,各地区的文明形式有很大的独立性,像非洲大陆和澳洲大陆之间,由于隔着太平洋,在公元元年以前的年代里,澳洲土著人是不可能划着独木舟来到非洲大陆或其他的大陆。然而人们却发现,在各自封闭的早期神话传说体系中,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神话竟然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像大洪水的记载、十日并出的记载、上帝造人的记载、太阳消失的记载、混沌世界的记载等,如此惊人的一致,使人们不得不怀疑它们出自相同的背景,是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描述,这也反过来证明,神话和传说并非出于简单的幻想。各民族对人类来源如此惊人的一致都指向神,那么神到底存不存在就成了关键所在。
神真的存在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为了太平洋战场的利益,于1943年占领了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这个岛上有一些土著的原始部落,在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岛之前,他们没有机会接触外来的文明,只困守一岛,每天伴随着蓝天、海鸥和无尽的波涛,岛上的居民一直生活得比较艰苦。
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岛以后,带来了发达的科学技术,土著人看见:轰轰飞行的飞机降落在新修的简易机场上,运来了人量的物资。尤使土著人感兴趣的是,飞机运来了各种食物,使那些穿着稀奇古怪服装的人,每天几乎不用劳动就能吃上那样好的食品。他们觉得,所有的奥妙都来自那些飞机,飞机可以自动生产出各种食物,就像神话中的“聚宝盆”,好东西一个劲地往外搬,就是搬不完。
但是没过多久,由于战略上的原因,美军放弃了这个小岛。土著人怀着复杂的心情看着那些“神人”坐着飞机,消失在茫茫的蓝天碧海之间。这个小岛很快被现代文明遗忘了,再没有人去注意它的存在。然而,这个小岛及岛上的原始土著居民却永远也忘不了现代文明给他们带来的深刻印象。
过了几十年,当一支考察队登上这个小岛时,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情景使他们大为惊讶:这些岛上的居民竟然凭着记忆力,用草木扎成了一个飞机模型,并在这个飞机模型前修了一条像飞机跑道一样的道路。不仅如此,这些居民每年还在飞机模型旁举行隆重的宗教祭祀活动,眼巴巴盼着那些驾着飞机的“神”能再一次光临小岛。无疑,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及飞机都成了小岛居民心目中的“神”和“神器”。那些年老的人,每当祭祀时,就会向年轻的一辈讲述这样一个“神话”:某年有一些神人,骑着飞龙,来到了这个岛上。。。。。。
回过头来看我们所记载的那些神,无一例外都是拥有超过常人的力量与神器,也就是说,我们人类以前一如小岛上的居民,当看到其能力远超过自已,而当时认知的局限又无法解释,是不是就会把他们神化,如果现在的人真的能回到过去,或去到那些还没开化有原始部落,我们可能也会成会他们的神。由此推理也就是说过去的人类是否能遇到能力远超过自已生物就成了这个问题的关键。
1938年,中国考古学家纪蒲泰等人到青海南部的巴颜喀拉山地区考察时,在一个不太显眼的山洞里共挖出716块花岗石圆形体,中间稍厚无孔,每块厚度约2厘米,从中间向四周辐射出许多十分规则的水波纹线条,极似现代的镭射唱片,上面还刻有许多现代人无法解读的各种符号。经过测定,这些石盘大约是1万多年以前的东西。后来,石盘几经辗转到达苏联,在莫斯科所作的各项科学分析表明,这些石盘含有大量的钻金属和其他金属元素,而且石盘的振荡频率特别高,这说明它长期用于高电压之中,仿佛石盘曾经带电,或者是某种电路的组成部分。
1962年,一位中国学者徐鸿儒教授根据当地的古老传说,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最终破译了石盘上的表意符号,译文是:特罗巴人来自云端,他们乘坐的是古老的飞船,后来飞船在着陆时损坏,这些特罗巴人只好藏身山洞。在巴颜喀拉山地区一直流传着有关特罗巴人的各种传说。实际上在西藏地区确实曾经生活过两个十分特殊的部落,一个叫朱洛巴,一个叫康巴,这两个部落的人种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人种都不一样,他们就生活在巴颜喀拉山一带,平均身高1。2米,瘦小柔弱,骨骼纤细,眼眶奇大,脑颅容量比一般人平均大100毫升,而且血型独一无二。这两个部落1935年被首次发现,1950年曾有一支考察队前往考察,但结果不得而知。有报道说,最近考古学家在这一带地区曾出上过身材矮小的人种化石,与传说中的特罗巴人和发现的朱洛巴、康巴人十分相似。这些特罗巴人是地球人吗?人类在1万多年以前能造出宇宙飞船吗?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玛雅人的历法是古代各民族中最精确的。玛雅人的历法究竟精确到什么程度呢?
他们把一年分为18个月,每个月20天,年终加上5天禁忌日,共365天。他们测算的地球年为365。2420天,而现代人的准确计算为365。2422天,误差为0。0002天(即2。48秒),也就是说五千年的误差才仅仅一天。
天文和历法,都需要大量的计算,玛雅人的数学知识更是惊人。他们是世界上最早掌握0这个数字观念的民族,至少在公元前4世纪就运用了0的概念。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采取十进位计算法,而玛雅人却采取独特的20进位计数法。他们还创造了一种由“一”和“0”组成的数字符号。玛雅人最大的计时单位叫“亚托屯”,一亚托屯等于6400万年。在玛雅人的数学和历法中,处处充满了这样庞大的天文数字。对现代人来说,这样的数字只有在星际航行和测量天体距离时才用的到。而古代的玛雅人力耕火种,以树叶兽皮遮体,用可可豆为媒介以物换物,这样的数学演算他们用得着吗?
玛雅人有自己的文字,那是一种用八百个符号和图形组成的象形文字,词汇量多达三万个。现在地球上还保留着玛雅古籍的三卷抄本,珍藏在德雷斯顿、马德里和巴黎的博物馆里。语言学家们虽尽了很大努力,但目前仍只能辨认出玛雅文字的大约四分之一。
玛雅文化的突发性,远远超越实际需要的非实用性以及在不同领域发展程度的悬殊性,使人百思不得其解。按常理来说,任何民族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都必须和他们的生产方式相一致。所以,有些学者认为这些知识不是玛雅人自己创造的,而是别人传授给他们的。但是,在那个全世界各民族都处于蒙昧的年代,又有谁能掌握这些高深的知识呢?
人们在惊讶于玛雅人所掌握的天文与历法知识的同时,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样高深的天文与历法知识是怎样获得的,其用途又何在?玛雅人的历法可以维持到四亿年之后,他们计算的金星轨道数据在七千年长的时间内误差大约只有一天。很明显,这些知识已经远远超过了玛雅人的实际需要,令人不可思议。
玛雅人告诉我们,他们的一切文明都是一位天神给予的,他们描述这位天神身穿白袍,来自远方一个未知国家的神。他教会玛雅人各种科学知识和技能,还制定了十分严密的律法。据说,在他的指导下,玛雅人种植的玉米、穗轴长得像人那么粗大,他教人种植的棉花,能长出不同的颜色。奎茨尔科特尔在教会玛雅人这一切之后,便乘上一艘能把他带向太空的船,远走高飞了。而且,这位天神告诉怀念的玛雅人,说他还会再回来的。?如果我们相信这个神话的话,那么玛雅文化现象也就有了确实的答案了。帕伦克位于墨西哥高原的一个荒凉的山谷里。十几个世纪以来,当地人从未关心过那幢废弃并坍塌了的神殿。
1952年6月15日,人们在墨西哥玛雅古城帕伦克一处神殿的废墟里,发掘出了一块刻有人物和花纹的石板。当时人们以为这是玛雅古代神话的雕刻。但到了60年代,人们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后,那些了解了宇宙飞船内部构造的科学家们才恍然大悟:帕伦克那块石板上雕刻的,原来是一幅宇航员驾驶着一艘宇航飞行器的图画!这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但却是确凿的事实。?当然,一切已经变了形,走了样,我们无法弄清楚当年那些玛雅工匠们,是凭着怎样一幅照片,临摹的只有今天才可能出现的图象一位宇航员控制着舵向。两眼盯注着仪表。这的确是玛雅人仿制的作品,因为那位宇航员的模样多少有些像玛雅人,或许,玛雅人认为他们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翱游太空。尽管玛雅工匠在雕刻时使排气管道弯曲变形为一种装饰性的花边框架,各种仪表,环状物和螺状物,都顺形就势艺术化地被处理成各种图案,但一切仍可清晰地寻见,这个运载工具呈前尖后宽的形状,进气口呈沟状凹槽,操纵杆与脚踏板,以及天线、软管,仍被生动地描绘出来。据说当这件作品的照片,被送往美国航天中心时,那些参予航天器材研制的专家无不惊奇地叫了起来:“了不起!这是古代的宇航器!”对不起,要知道古代是没有,也不可能有宇航器的。那么,远在古代的玛邪雅人怎么了解航在的奥秘的?又如何描绘出宇航员蛰居窄小的驾驶舱,紧张操纵飞船的情形?可信的解释大概只有这一种。在遥远的古代,南美这片热带丛林里可能有过一批来自外星球的智能生命,他们在玛雅人顶礼膜拜的欢迎中走出了自己的飞船。他们教给了玛雅人历法和天文知识,并向他们展示了自己的运载工具,向他们传授了农耕和知识,然后飘然而去。临行前也许有过重访美洲的允诺。
距离我们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叫天狼星,它的直径是太阳的2倍,大约离我们有8。7光年。据古史记载,天狼星的颜色曾经发生过从红到白的变化,这引起了古天文学家的疑惑。19世纪中叶,一位名叫白塞尔的德国天文学家发现,天狼星的运动呈有规律的波浪式变化。于是,他大胆假设天狼星应该还有一颗伴星,它们组成一个双星体系。不久,天文学家就在天狼星的旁边找到了这颗伴星,它的亮度为8等星,人们的肉眼是无法看到的,天文学界将这颗伴星称为天狼B星,它是一颗由红巨星衰变而成的白矮星,本身密度极大,每立方厘米重达100吨。但从红巨星通过大爆炸衰变成白矮星,一般需要几百万年的时间。
而在非洲马里共和国西部与世隔绝的荒漠地带的一个叫达贡的土著部落里,他们就早已知道天狼星有两颗卫星,其中一颗叫 “波”星,“波”星是所有星中最小而最重的星,当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后不久,“波”星突然发生大爆炸,以后逐渐变暗,天狼星的颜色变化就与这次大爆炸有关。 他们很落后,当时还过着原始人一样的生活。
20世纪30年代,一位法国科学家深入非洲马里共和国西部与世隔绝的荒漠地带进行考察时,就是这个落后的部族却让科学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