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鹰扬拜占庭 >

第430部分

鹰扬拜占庭-第430部分

小说: 鹰扬拜占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郡区还是三个,塞琉西亚(这里现在还是六司抽出部分官员直辖)、塔尔苏斯和西斯,但而今因为伊科尼乌姆的商贸和军事地位日益跃升,高文也将其升格为了“郡区”,郡长自然为乔瓦尼,但米利奥塞法隆却单独被划出来成了“边塞区”,归比雷尔执掌。此外现在整个卡帕多西亚外带开塞利都归高文所有,便也成立了个独立的“大边塞区”,首府转移到了开塞利,此为边民军、盐产、畜牧和马政的重要之地,故高文在此设立了两位最高长官,即“将军”沃尔特。桑萨瓦尔(军队)和“牧民官”瑞恩斯坦(民政),这在其他边塞区是不见的——凡卡边塞区,是旅团将军布拉纳斯一手抓;而奇里乞亚门边塞区,高文为了尊重莫诺马库斯和奥森两位吉那特领主,始终未将其划归到郡区来,虽然那里已不再属边境地区。

    这样的话,现在塔尔苏斯国的郡区为四块,而边塞区也有四块——即开塞利大区,还有小区奇里乞亚门、米利奥塞法隆、凡卡,郡区民军已有九千五百之多(塞琉西亚三千五百,塔尔苏斯两千五百,伊科尼乌姆刚刚整编达到两千,西斯城一千五百),边民军也达到了六千人(开塞利大区为三千,很多是乌古斯突厥人;其余三个边塞区各有一千上下)

    最后,高文还拥有四个直属的特种部队和一支宫廷禁兵,其中三支骑兵队伍,即具装骑兵团(现在已全部集中到塔尔苏斯驻屯)三百人、红手骑兵一千二百人,乌古斯骑射士兵九百人,还有掷火兵大支队一千八百人。宫廷禁兵即两个分队,法罗夫分队和米卢廷分队,三百人的规模。

    再加上原本在消灭鲁本王国后俘获的四千多亚美尼亚士兵(其中约有一千余人已被整编入掷火兵),也被打散到了三个旅团当中担当“后勤兵”——这样,塔尔苏斯国的总军力是接近四万人的存在。

    高文曾反复对安娜说,现在的国家形态当我穷智竭术后,即便采取最有效的“先军体制”和“耕战商一体”,红线也就是十二个人供养一个士兵或官员,不可逾越,不然非得崩溃不可。

    那么而今高文统辖的人口已有一百一十万人,这样算来军役负担还在理论可承受的范围内(三国时期的蜀汉九十万人,供养了十万上下的军队)。

    “现在军队总数是足够对抗周边的,但强敌依旧环伺,军队效力必须要发挥出来,故而我要推行塔尔苏斯卫教军的‘精实案’。”高文握着大印章,对面前坐着的菲拉克托斯说道。(未完待续。)

第113章 精实案() 
高文的精实案是这样的,首先将所有的直属军力统一划分为四个骑兵团,即“凯撒具装骑兵团”(原安娜的具装骑兵团)、“新受洗者骑兵团”、“圣西里尔骑兵团”(此二者即红手骑兵),外加“乌古斯射击骑兵团”(缩减为五百人规模)。

    四个骑兵团除去凯撒骑兵团(团长改为高蒂)依旧为三百人编制外(具装骑兵太贵),其余三支各为五百人,而原本红手骑兵为一千二百人的编制,乌古斯骑兵团则为九百人编制,这样剩余出的六百老兵统一编为“骑兵教习队”,留驻在开塞利、塔尔苏斯的军营里,教习队其实就是两个任务:一是从边民、民军这类的二线梯队里挑选合适的预备人员加以骑术、箭术或骑矛术的训练,随时可以填补战事的损耗;二是遇到前线军力吃紧时,可担当总预备队的角色。

    此外还有个步兵团,也即是大主保人直辖的掷火兵团,由原本的一千八百人编制缩减为一千二百人,剩余的六百人除留二百人担当“掷火兵教习队”外,其余人员全遣散回归圣俸农庄或作坊——一千二百名掷火兵,配备了六十根突火管、二百根手铳火箭、八十具轻炮车、十二座五杆炮、六座飞火铜蛤、十二门火箭桶。

    至于禁兵卫队,名义上是三百人,但高文却只留下一百二十人统制宫廷防务,其余老兵则统统被擢升为旗官百夫长,充实到前线旅团当中去。

    至于三翼旅团,高文也在表面上大幅度做了削减,统一为三千人的步兵配额,分为五个班达支队,同时将各旅团原本的亚美尼亚后勤兵统一擢升为正式军人,编为三百人的旅团附属骑兵,和三百人的旅团附属掷火兵,三百人的旅团附属弓箭手及三百人的旅团附属工程兵,其中亚美尼亚人不足的缺额,统一自西斯郡和凡卡边塞区再度征募。这样,旅团里步兵的阵列被缩减,然而辅助军力却得到了增加,在武器上高文统一规定,任何旅团的步兵支队采取“花杂”的模式,其中八成为战列步兵,统一使用大步兵矛作战,其余二成为剑盾手、斧枪手、小镰手等混编。

    如此的话,一个正规的“塔尔苏斯卫教军旅团”的构成是这样的:五个班达步兵支队,每个足额为六百人,包括四百八十名大步兵矛手,一百二十名杂装混编士兵;每个支队的指挥系统托名恢复古制,设置名支队长(伯爵)总管,而后按照六十人为一个连队,设置名旗官连队长也即是“资深百夫长”总管,同时设置了四名“平阶百夫长”作为副手,一旦前者阵亡或负伤,就由平阶百夫长接手连队的指挥——平日里,资深百夫长可作为旅团参谋和伯爵一并参加旅团将军的军事会议,而平阶百夫长则担当训练任务——在连队当中又分为六个旗队,每个旗队有十名士兵,其中一名是旗手,也即是所谓的“资深军士”,也有一名“双饷军士”担当替补。

    这样,等于一个连队,共有五名百夫长军官和十二名基层军士来督押监视整个连队,这样可以让士兵在高伤亡率下,依旧能继续死命作战而不至于在失去指挥官情况下瞬间崩溃。

    而后附属队伍也设置了各色队长来指挥,如弓箭队长、掷火兵队长和骑兵队长等,他们直接受旅团将军指挥调遣,大多由专精于此兵种的资深老兵队伍里提拔而来,其下设置连队、旗队如常。

    军队基本作战模式,也被高文制定好了:

    步兵的支队是基本的战术单位,在这点上高文复活了古罗马时期的“步兵大队战术”,它们基本的作战阵列有四种,一种是纵队前进突袭术,全支队四百八十名矛手分为左右两部,每部列成十人一行共二十四列的纵队模式,而后杂装散兵分居左右担当卫护警戒任务,负责猛烈突击贯穿敌人的阵地;第二种为方阵的守御术,可以由纵队变换而来,每列各有一支连队担当正面,排成八行,杂装散兵两个连队分为两翼布置其旁,可和敌人做长时间的缠斗;第三种为基本的横队术,两支杂装散兵连队担任前卫,其余八支矛手连队分为双行,这样既可以进行宽正面的集团攻防战,也可变为方阵或纵队;第四种为先前开塞利城下的“牛角战术”——也是守御术的一种,一个支队同样分为两部左右相持,每部五支连队,两支横队三支为纵队互相夹杂,再配合旅团的附属队伍加持,特别适合狭窄地带的小集团冲突。

    在静休的这段时间内,高文完全强化了支队的操演,他提拔增补了大批百夫长、资深军士级别的基层军官,组成教习队进行了近乎严苛的强化训练,虽然队伍规模缩减,但资金支付却是增大了:军典当中的圣俸格也制定出来,伯爵、百夫长、附属队长、军士和士兵都各有差度,部分用圣俸地产效益支付,部分用战利品配给,部分用现金支付,手段百端,但只有一个目的,争取将队伍牢牢控制好。

    即便吉麦吉斯旅团不在国内,但高文依旧将军典、操典和圣俸格统统抄录过去,严格督察他们在贝鲁特和朱拜勒的军营日常。

    在支队骨架的基础上,旅团的作战模式也被制定出来:高文汲取了先前雷蒙德在冈加拉的战斗经验(虽然惨败),要求旅团将军深入体察“五”字的妙用,即五个步兵支队分为前三后二的基本阵势,前三为“正兵”,后二为将军掌握的“奇兵”,“这五支班达可以前三猛攻,后二替补;可前三正攻,后二迂回;可前三佯攻,后二奇袭;可前三固守,后二预备;可前三后撤,后二埋伏;如此的话,一支旅团既可阵战也可野战,策略上可突破,可包抄,可奔袭,可坚守,可伏击,变化无穷。再配合最高指挥官对配属部队的灵活运用,在平原在河川在堡垒,自当无往不利!”(未完待续。)

第114章 海伦娜() 
至于民军和边民军当然也有相当的规定,他们没有旅团和支队级别的编制,因为驻屯地分散各处的关系,缺乏协同作战的经验,故而没有必要设立过大的架子——百人队就是他们的最主要编制单位,其数目比旅团的连队要大,真的是一百人。其中民军和边民军的战术也有分差,民军主要以斧枪、长戟、弓弩为武器,而边民军则是一半轻骑兵、一半轻装长矛手。

    至于莫诺马库斯、奥森和波利比这批原本的吉那特贵族,及其属下的吉那特士兵,此时表册名簿已完全融合到了边民军的体系当中,事实上六千边民军几乎有一半是原本的吉那特,其中优秀者被提拔为边民军百夫长,但是高文也特意补充:吉麦吉斯旅团被遣散的两千余人,大部分也在朱拜勒、贝鲁特授予边民地产,整支队伍不断在扩大,但有三分之一的百夫长岗位,是必须要留给高文亲自安排的——或者从禁兵系统里调派,或者是野战旅团系统里调派。

    这样的话,能让民军、边民军的作战风格和三翼旅团更加融合,省得在战场上出现互相抵牾的情况。也能加强大主保人对这两支地方武装系统的掌控。

    事实上,民军和边民军本来就是三翼旅团的二线梯队,是随战随补的——旅团的老兵退伍后,部分转化为普通农民,表现优异者自然可以去这个系统继续担当百夫长,肩负起教导训练任务;当然反过来,民军和边民军里的优秀士兵,也能不断补充到遭受损失的前线旅团里,先担当普通圣俸福音战士,再晋升双饷军士、资深军士乃至百夫长等。

    至于旅团里的荣耀者,则也有上升的空间,他们不但可能被提拔为宫廷侍卫队禁兵,还会接受大主保人和女凯撒的审核推选,进入到塔尔苏斯军事学院里深造。

    是的,在塔尔苏斯兴建圣保罗大教堂的同时,也设立了“军事学院”,全称为“圣米哈伊尔军人军事学院”:安娜纠集了一批人手,花费了相当的精力将历代皇帝的制胜军事著作统合,给整理出套教材来,高文将其加以删改,其中最突出的改动就是将原本罗马帝国的“防御制胜”变为咄咄逼人的“攻击制胜”和“决战制胜”,教授给来深造的基层军官们。

    读懂教材,就需要学习文字、数学计算,这样的话整个塔尔苏斯国重视文教的风气也慢慢开始流行起来。此外,高文属下的邮驿部门也详细严密地监控着军官极其家眷,不让他们携带军事知识和技术叛逃,反过来给本国造成危害。

    这样,塔尔苏斯将官团也产生了两套可“循环对流”的系统:一面许多圣保罗学院里的毕业生被招揽入军,另外面许多军队里的杰出功勋者,也不断进入学院和军学院深造。

    “可流通的水才是洁净的,可流通的王国肌体才是健康茁壮的。这样在五年到十年间,塔尔苏斯国将出现足以凌驾罗马帝国之上的高素质将官团,你们也将是未来整个国家的支柱阶层,至于西陆的那群蛮族更不足为惧。我的理念并不是打造一支靠统帅个人能力百战百胜的队伍,而是希望打造出一支即便统帅是蠢货也不会失败的队伍,所以它的灵魂就是将官团,这即是比任何武器都有效的措施。”在朴素的由座犹太会堂改造的军学院里,高文亲自为首批入学的四十名百夫长做了这样的演说,掷地有声。

    决战时,由征调来的民军或吉那特边民百人队,充当辎重护卫或前卫侦察的职责,而后高文亲自督帅两个乃至三个旅团,外加直属的四个骑兵团和一个掷火兵团,可对安纳托利亚的任何敌人发起毁灭性的攻势。

    当对新机要官口述完正式的命令后,高文长舒口气,看着旧宫里悬挂的有些落尘的地图,虚空着指了指,“梅利泰内,我一刻也没有将你给忘记。我们来春再见。”

    本年初冬时分,当新生的耶路撒冷王国和同样年轻的安条克、塔尔苏斯结成“神圣同盟”后,宫廷里的凯撒安娜。杜卡斯顺利分娩,诞下了个漂亮的女孩。

    说是顺利分娩。。。。。。

    但御墨官赫托米娅忠实记录下来的实情是:

    “让人惊奇的是,虽然大主保人日理万机,但在凯撒分娩的当日却始终伴随在她的身旁,没有离去过,这点上毕竟科勒阿迪欧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