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梦入凡尘 >

第69部分

三国之梦入凡尘-第69部分

小说: 三国之梦入凡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甚好,如此我军即可一战而下会稽,彻底平定江东。”一身英气的孙策同样丝毫没有胆怯,兴奋的说道。

    却说周瑜率领两万大军,连夜脱离大军,一路疾行,向钱塘一带靠拢。

    次日午后,王朗、严白虎率领大军,沿着官道向乌程一带疾行,这一带乃是武夷山末端山脉一带,属于丘陵地带,虽无险要,但道路难行。

    而然就在这片没有险要的丘陵之地,一支大军正布好口袋,等待二人的入袋。

    “景兴,孙策一个后辈小子,真的这么厉害,连刘刺史都不是对手?”一个四十余岁,长相相对普通的汉子问道。

    此人正是严白虎,乃是江东一个小豪强,当年勾结数千世家豪强,在吴郡起兵,在刘繇的压力下,被迫转战石城山以及白虎山一带,勾结当代山越,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

    刘繇多次派人围剿严白虎,但严白虎依靠山势,借助山越人挡住刘繇多次的进攻,彻底稳定了下来,成为吴越之地一股不小的势力。

    王朗本名本名王严,字景兴,后被陶谦举荐,为会稽郡守,后来刘繇上任,此时的王朗盘踞会稽数年,刘繇想要控制会稽,自是要和王朗产生冲突,后来王朗联合当代世家,索性叛出刘繇,割据于会稽山以南。麾下三万余人,同样不可小虚。

    二人随时江东一带的豪强,但要说行军打仗,虽然自谓强悍,其实就是两个草包。二人率领大军也极为散漫,和山匪下山并无区别,甚至连先锋部队都没有,虽派遣了几个斥候,但也是例行公事罢了,散漫的行走于大军之前,根本没有翻上山丘,刺探伏兵。

第132章 “江东小霸王”扬名() 
第一百三十三章:“江东小霸王”扬名

    “将军,来了。”传令兵跑步而来,向周瑜汇报。

    “知道了。”周瑜淡定的说道。

    两拨数十人的斥候部队已经提前通过了这个小峡谷,周瑜自是能够估算到二人已经不远了。果然,半个时候之后,只见一直大军打着“王”字和“严”字旗号进入众人视野。

    见二人马上进入伏击圈,周瑜开始打起精神,暗中打出手势。跟随周瑜征战多年的这批老卒,自是明白关键的时刻到了,一场血战即将到来,不由绷紧了神经,两侧山头一股杀气若隐若现,弥漫开来。

    “景兴兄,有点不对啊。”严白虎与王朗并排骑着高头战马,眉头紧凑的说道。

    “白虎贤弟又开始疑神疑鬼了。”王朗笑着说道。

    严白虎本是山匪,常年的谨慎,对危险有一种莫名的警觉。每到险要之地,都是疑神疑鬼,可每次都是虚惊一场。

    “不对,你没感觉到有点太过安静?”严白虎依然不放心,疑惑的说道。

    “没感觉到,这不很正常吗,再说斥候部队都派出去了。”王朗已经对严白虎的这种疑神疑鬼开始免疫了。

    而就在此时,两侧山中开始有飞鸟被惊起,随着大军的推进,各种飞鸟惊飞而起,翻越山头。严白虎真是四处观望,见有飞鸟四惊而起,疑心顿失。

    “警觉一点总是好的,小心驶得万年船嘛。”严白虎笑着说道。

    不错,这些飞鸟正是周瑜提前准备好的,这一带多山,有山就有鸟。周瑜大军进入大山埋伏,势必会惊飞山中飞鸟。那么一个问题出现了,严白虎、王朗二人,麾下可是四万大军,所过之处必然声势浩大。若是突然没了飞鸟,任何有行军经验的将领,稍微细小一下,就能发现问题。

    王朗或许欠缺行军打仗的经验,但严白虎却是不同,此人目前都还是半匪状态,常年率军行走山林,与山越人纠缠,自是有识破的能力。于是周瑜提前准备,抓了不是山中飞鸟,等待二人大军进入伏击范围,不规则的放飞,以弥补这一破绽。

    果然,周瑜的布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时刻打消了严白虎的顾虑,让这支大军顺利的进入了包围圈。

    四万大军加上粮草部队,足足七八万人马,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绵延数里。要想全部包围,显然不可能,周瑜的目的很简单,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当王朗、严白虎骑着战马,率领中军进入包围圈之后。周瑜拔出宝剑,随着宝剑的劈下,左侧山脉升起一片箭雨。

    随着左侧山中箭雨升起,右侧山脉,同样升起一片箭雨。伴随着呼啸声扑向王、严联军。

    “敌袭!”随着弓箭弦声响起,严白虎很快反应过来,一边侧身滚下马背,一边高呼道。

    严白虎能够反应过来,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反应过来,比如王朗和大多数士卒,随着一波箭雨扑过,王朗应声跌下马背,就连王朗、严白虎二人的坐骑,也被上百箭矢淹没,连同被淹没的还有二人上千的亲兵。

    严白虎凭借常年厮杀经验,堪堪躲过这波箭雨,但也受伤,一直尖锐的长箭穿过严白虎腿部甲片,深深射入右腿外侧。严白虎顾不上腿部传来的剧烈的疼痛,就地一滚,滚入被箭雨扫到的两匹战马中间,以做掩护。

    确保自己当前安全以后,严白虎抬眼望去,前后数百部一片狼藉,中箭者无数,大多士卒或被射死,或被射成重伤,倒地惨叫。即便个别运气好者,此时也是混乱的寻找掩体,甚至严白虎此时身边连一个传令兵都没有。

    不待严白虎做出反应,又一波箭雨铺了过来,压的严白虎根本抬不起头来,更别说指挥部队。数波箭雨之后,峡谷笼罩的区域内死伤无数,这时周瑜下达了全军冲锋的命令。

    “杀!”嘹亮的杀喊声随着周瑜的一声令下,响彻山谷,在一阵阵回声的动荡下,传向四方。

    这场意外却在情理中的战斗,在这片大山中以周瑜的大胜结束。王朗当场被乱箭射死,严白虎被俘,二人麾下四万大军,战死重伤八千余人,俘虏一万余人,其余大多都借助山势,四散而逃了。

    周瑜虽然以伏击的方式大败二人联军,但也付出了一定代价,初次见识了山越人在山林中的作战能力。

    周瑜兵力较少,无法对行军中蔓延数里的区域进行包围,只能挑严白虎、和王朗以及其亲兵所在的中军下手。而后军统帅乃是严白虎的弟弟严興,见大哥严白虎被围,率领大军拼死冲杀,而严興手下多是一些善于山林作战的山越匪兵。丛林中作战及其强悍,也让周瑜损失接近四千,但随着严興的战死,这支部队才开始溃败,四散逃亡。

    而就在周瑜大战严白虎、王朗的同时,太史慈趁孙策抽调兵力,抵挡援军的决定出城求战。周瑜离开的次日晌午,刘繇亲自督战七万大军杀出城来。

    孙策收缩兵力,决定与太史慈展开决战。

    两军列开阵势,只见刘军阵中一将打马出阵,前往阵前叫嚣:“孙策小儿,樊能再次,快快出来送死。”

    不待孙策帐下大将领战,孙策一将提枪出阵,只朝这个攀能杀去。攀能见一员年轻的将领,策马出阵,显然就是孙策,非常兴奋,手持大刀策马引向孙策迎去。

    两马想错,攀能举刀直砍。孙策自是不虚,抬手杨枪直抽攀能刀柄,只听一声巨响。攀能的大刀就被孙策抽飞。

    攀能之感觉双手一麻,随后一阵剧痛传来,原来双手虎口已被震裂。不待攀能惊恐,错马而过的孙策猿臂一伸,已经将攀能加于腋下。

    孙策伸手夹过攀能,猛然一夹手臂,抛下攀能一拉马缰,策马大笑到:“难道刘繇帐下无人乎?如此宵小之辈,也派出了丢人现眼。”

    “于糜,你去。”本来太史慈已经准备打马出阵,刘繇却派出了自己亲卫大将于糜。

    于糜乃是刘繇的亲卫大将,但于糜知道自己本事,和攀能乃是半斤八两,攀能只一个回合就被孙策夹死。但自己是刘繇的亲卫大将,刘繇亲自点将,把于糜闭上了绝路。

    于糜只能打马出阵,硬着眉头向孙策杀去。为将者败不可怕,胆场不敢上场却是大忌。而然是主公亲自点将,于糜只能寄希望于谨慎守住孙策几招,再敗下阵来,也好蒙混过关。

    孙策见有人出阵,策马直向于糜杀去,年轻气盛的孙策乃是当世虎将,伴随着一股杀气扑向于糜。于糜被这股杀气所渗,胆战心惊。而正因为于糜的临阵失神,没有控制好战马,冲击中突然跌下马背,恰恰却是头先着地,就这样给摔死了,率死了!

    孙策一个回合夹死攀能,吓死于糜,士气大震。“杀!”“杀!”“杀!”一阵杀喊声伴随着于糜落马响起,而刘军却是士气低迷。孙策见军心可用,扬起长枪,大吼一声:“杀!”策马就向刘繇大军杀去。

第133章 无标题章节() 
“杀!”

    孙策挥舞长枪,策马直冲刘瑶本阵,程普、黄盖等人怕孙策走失,急忙挥军掩杀。

    太史慈上次孙策袭营时与之战成平手,以此在刘瑶军中展露头角。而太史慈稳重性沉。很少与人比斗,如此刘瑶军中本就没有几个武艺高强的大将,没有对比之战,很难掂轻自己有几两几斤。

    潘能显然没有掂量清楚,潘能自问资历高于太史慈,而今太史慈借助战平孙策成功上位,此次刘瑶亲自督军出站,潘能急于抢风头而断送了自己的姓名。于糜硬着头皮出阵同样没有撑过一个回合。

    本想出阵再次挑战孙策的太史慈却没落着机会。随着阵前两员大将落马,并非精兵的刘瑶大军士气明显大跌。孙策显然也抓到了这一战机,不给太史慈出阵挽回士气的机会。冒险单骑直冲刘瑶大阵,目标正是中军将旗之下的刘瑶。

    刘瑶贵为扬州刺史,这几年虽有征伐,但显然没有见识过孙策如此猛将。自己一直以为武艺高强的亲卫大将于糜,在人家面前尽然撑不过一个回合。

    见孙策打马直冲中军,刘瑶显然有些慌乱,一边掉转马头向后逃命,一边高呼∶“太史慈救我!”不想这对本就低迷的士气却是雪上加霜。

    太史慈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本想出阵迎战孙策,挽回士气,而孙策显然没有给机会。直接挥军淹杀,孙策更是单枪匹马直冲主阵。

    不待太史慈感慨孙策的勇气,耳边却传来了“太史慈救我!”呐喊声,太史慈瞬间有种带不动的感觉。

    眼看孙策借助马势呼啸而来,随着刘瑶中军带起的骚动,安排在阵前射住阵角的弓箭手明显也有随时逃命的想法,没有主动射击。再等太史慈下令,显然已经晚了。

    救主要紧,一单中军大旗到地,就意味着这场战争的结束。不容太史慈多想,孙策转眼就到,太史慈只能硬着头皮接下孙策气势汹汹而来的一击,即便太史慈深深知道长枪冲刺的威力,接不好或许会直接要了自己的性命。

    太史慈双腿一夹马腹,举戟迎向孙策,面对借助马势冲刺的孙策,太史慈显然不敢硬接,经量避开枪头策马向孙策左侧冲杀。

    而在这时,却有一骑越过太史慈,从正面撞向孙策。两马瞬间相撞,随着战马的嘶鸣声响声,二人并没有人仰马翻,而是以高悬马头缓解了撞击之力。

    再看马上乃是一名年轻小将,白马白甲,手持一杆银色长枪。却是这员小将硬生生接下了孙策这冲刺而来的一击,接下了连太史慈自问都无法正面接下的一击。靠近左侧的太史慈甚至没有看清发生了什么。

    太史慈没有看清,但孙策看清了,此人枪法之快,不由让孙策想起一人,不错,正是赵云。

    当年虎牢关之战,年方十五的孙策正好跟随父亲孙坚,有幸见识了当令天下最强武力的对决。

    虽然当时孙策年轻,但自幼天智聪慧,被人夸做练武奇才的孙策,自是看出了不少门道,甚至受益匪浅。时间虽然过去了三年有余,但当时的数场大战依然历历在目。

    在孙策看来,当令天下,或许武力王渊能称第一,但仅凭速度,却是赵云最快。

    赵云成名已久,自然不会出现在这里,而如今刘瑶麾下却出现了一员同样银枪白甲的少年猛将,让孙策不由有些恍惚。

    孙策并非莽夫,敢单骑冲阵,一是看准刘军随着两员大将被杀,士气低落,而刘瑶正在中军。自己裹着胜势冲杀而来,势必会带来不小的混乱,待刘军反映过来,自己也就顺利的冲进了敌阵,也就是说敌军乱箭射杀自己的机会不大。

    二是孙策凭借的就是长枪冲刺,夹裹马势冲刺而来的一击,孙策很有自信。如果太史慈正面硬接,自己自信有机会将之刺与马下。

    而当孙策冲刺而来之时,面前一将闪出,长枪又快又准,直点自己的枪头,枪尖略微朝下的长枪,被一股巧劲顺利引偏,瞬间扎向了地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