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名家的原作,均属无价之宝。
西斯廷小教堂(Sistine Chapel),梵蒂冈博物馆的一部分,因天花板和墙壁上保存有米开朗基罗花费4年时间绘制的著名壁画“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而久负盛名。
世界奇观:人类不朽的创造雅典卫城Acropolis
雅典卫城:独留残垣笑西风
在人类历史上,希腊是一段飘动的神话,这里曾是整个世界思考的中心:西方哲学、民主政治、奥林匹克、《伊利亚特》、《荷马史诗》……每一个名词都牵动着人类的灵魂深处。雅典的卫城,希腊的眼睛,尘世间每一个旅行者精神与理想的栖息地。
穿过布拉卡区(Plaka)的大片希腊特色民房,就到了著名的阿克罗波利斯山。它背向山下的平民住宅,向海的一面峭壁陡立。深吸一口气,卫城就在面前,触手可及。拾阶而上的脚步自然变得小心翼翼,唯恐一不小心做了恶客,惊扰了沉睡千年的众神。
很难描述第一眼看到卫城的复杂心情,昔日的壮观华美,如今只余断壁残垣。巴特农神殿庙顶屋盖无存,内里空空如也,女神像流落异邦,地面到处坑坑洼洼,墙根躺着坍塌的墙石残柱。乱石嶙峋间惟有那几根大理石柱依然擎天而立,依稀可见当年的辉煌,却也尽是往日烟尘了。
奇怪的是,眼前的种种残损破旧却丝毫不带凄凉之意,反倒让人无端生出些许眷恋。坐在神殿的石柱下,日光从迤逦的云朵中照射下来,微风吹过廊柱,彷佛欢快的手指拨动着竖琴琴弦,悬崖下浩瀚的爱琴海一片澄蓝,波光粼粼,卫城笼着几分神秘安详之美,让人不由得闭上眼睛,与之开展一番心灵的对话。整个卫城最吸引人也最震撼人的正是这一份历经苦难战乱洗礼却留存下来的最平静的精神。那一根根屹立千年的石柱,摸去粗糙坚硬,叩之锵然有声,无言无语,却自有灵魂在内里跳舞。
这一种看淡世事的风骨也熏染着卫城的子民们。每天伴着世界上最丰厚的遗产而居,雅典人却不露半点骄横之态,活得淡定闲散、从容不迫。大街小巷到处可以听到悠扬的琴声和深情的吟唱,海边悠然伸着一排排钓鱼竿,没有收获固然毫不在意,有鱼儿上钩也只是淡淡一笑,活脱脱应了那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和所有现代的城市一样,雅典也面临着传统与发展之间的碰撞,雅典人的选择是果断明了的,他们从不会容忍现代化的脚步掩住古文明的风彩。为了把二百棵橄榄树林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雅典人可以改变城市建设的计划。你不得不佩服,这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后代,任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他们自有理想国,踏海放歌,悠然在爱琴海的水天相接中经营着自由的心灵、睿智的精神和丰富的文化。
夜深时,喧闹的城市安静下来,雅典已然入睡。遥望卫城,一根根白色大理石的廊柱在灯光的照射下反射出火焰般明亮的光芒,在漫天繁星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典雅圣洁,有如一位女神手擎火炬默默地守护着她的子民,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
地理位置:位于雅典西南部
面积:约7英亩
气候: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夏季少雨,阳光充足,空气清新。
主要景点:
巴特农神庙
巴特农神庙位于古城堡中心,在希腊语里意为“处女神庙”,是为了供奉雅典城邦的保护神雅典娜而建。神庙主体建筑是长方形的白色大理石殿宇,全长69。5米、宽30。8米,分为前殿、中殿、后殿。四周为柱廊,用46根高30米、直径2米的大理石柱支撑。石柱采用朴实而浑厚的多利克柱式,下粗、上细、中间略微向外凸起,呈现出庄严雄伟的气势。庙墙上端石柱之间用92块大理石浮雕板连接,每块上都是一幅神话传说中的战争场景。庙顶东西两侧的人字墙上饰有描述雅典娜的诞生以及她同波塞冬争夺雅典城的浮雕。在神庙的内殿中,原来供奉着一尊高达12米的雅典娜雕像,头戴金盔,身着黄金战袍,手持盾牌长矛,脸、臂、脚均为象牙雕成,是古希腊最著名的雕刻家菲迪亚斯的得意之作,可惜在公元146年被罗马帝国的皇帝强行劫走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巴特农神庙几经天灾人祸,历尽人间沧桑。公元1687年,威尼斯军队炮击古城堡,神庙顶端和殿墙被炸塌。19世纪初,庙内大量雕像被英国人艾尔金盗运到英国,现在仅存有神庙大部分石柱和部分其他殿堂和城堡的雄伟山门。
巴特农神庙是希腊人追求理性美的极致表现,例如柱身看起来等宽,实际上是中间略粗,以此矫正人类视觉的错觉;又如柱子看起来都是垂直,其实不然,越外围的柱子越向中间倾斜等等。整个神庙处处都体现了黄金分割的原理,称得上是多利克式建筑中的最高杰作。
依瑞克提翁神殿(The Erechtheion)
依瑞克提翁神殿建于悬崖边缘,位于巴特农神殿左边,建于公元407年,前面的一座仅一层,后面的两层依悬崖低下去的地势而建。和神庙合为一体的是少女门廊 (Caryatides),由六尊少女像代替石柱围绕而成,设计很有特色,由于少女的头部须支撑沉重的殿顶,故颈部不能太细,设计者于是从少女颈部垂下一缕秀发,增大了受力面而不失其美,又用花篮放在头顶,作为柱托。现在六尊少女像中有一些已移至博物馆,而用模拟少女像代替。
雅典娜 尼基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
雅典娜 尼基神庙又名无翼胜利女神庙,建于公元前421年,前后有四根爱奥尼亚式列柱,内有一尊没有翅膀的雅典娜神像。据说在争战中力求胜利的雅典人,故意把胜利女神的翅膀切下,以求胜利长留。
山门(Propylaia)
山门是卫城真正的入口,多利克式和爱奥尼亚式列柱巧妙地穿插并列,气势雄伟。
卫城博物馆
馆内收藏了卫城周围发掘出的文物,每件都很珍贵。代表作有“扛小牛的男人”、“脱拖鞋的雅典娜”和四根安置于氮气箱内的依瑞克提翁神殿少女列柱。
世界奇观:人类不朽的创造佩特拉Petra
佩特拉
令我震惊的惟有东方大地,玫瑰红墙见证了整个历史。
——英国诗人约翰?威廉?贝根 《致佩特拉》
从约旦首都安曼往南,3个多小时的行程,两边尽是茫茫大漠。当视线正因为厌倦了枯燥的沙地和沙丘而昏昏欲睡时,前方忽然冒出一片黝黑冷峻的山脉,形状象一团团冲天沸腾的泉水,山顶还有云彩缭绕,这时的惊喜恐怕是很难言传的。而佩特拉,传说中的阿里巴巴进入的宝库,就躲在这群山之中。
进入佩特拉古城的唯一通道是西克峡谷,只见山口裂出一道缝,深不见底。骑马进入,两边的峭壁齐齐让开七、八米左右,形成一条弯曲狭窄的通道。天空只成一线,和着脚下的道,蜿蜒隐没在远远的石缝中。两边的峭壁,仿佛刀削斧砍,却是施施然的玫瑰红。常年的流水将岩石内里的美都刻画了出来,喜气的玫瑰色中间或掺着一些赭色的纹、白色的波,都是岩石天然肌理形成的斑纹。
脚下的路窄了又宽,宽了又窄,弯了又折,折了又弯。伴着马蹄声的回音,在马背上晃着,一千多米的旅程倒也自在。甬道的尽头象一个巨大的钥匙孔,好奇地透过钥匙孔向外张望,呼吸在一秒钟内停滞。
一座希腊式的宫殿从面前陡峭的山岩间凸现出来,精巧华美而且无比巨大。玫瑰色的石质使它仿佛带了魂灵与血色,褪去了拒人千里的冰冷,却也美得失去了真实。太阳渐渐升起,阳光照射下来,整座宫殿到处迸发出一片耀眼的红色,让人觉得仿佛置身在硕大的玫瑰园中,粉色、桔色、深红色,衬着黄、白、紫三色条纹,瑰丽得辨不清方向。宫殿的名字叫艾尔?卡兹尼,意思是“法老的宝库”,倒也不辱没了它。试想,除了古代的法老,谁能奢侈在山壁上开凿一整座宫殿,谁又能气派到用一色玫瑰红的原石去做建筑材料。
过了卡兹尼,豁然开朗处俨然是座石头城:悬崖绝壁环抱,形成天然城墙;崖壁上的断口,形成天然的进出通道。四周山壁上雕凿着更多的建筑物。有些简陋,几乎只能算洞穴;有些大而精致,有台梯、塑像、堂皇的入口和多层柱式前廊。令人呼吸困难的是,所有这一切都是玫瑰色的。
一直觉得一个地方如果没有水,没有树,就缺了些灵气。这种想法在这一刻,被证明是种偏见。这个山谷中除了石头,便是人和魂灵。没有树,没有河,只有灿如云霞的山岩,硬朗沉默,却不知蕴藏了多少秘密,经历了几度辉煌。佩特拉不需要别的颜色,也不需要别的点缀,石头在这里,本身就是奇迹。
佩特拉的石头是巨大完整的岩壁,没有人能够带走。但是当地人把它研成细粉,把不同颜色的石粉分门别类。取一只玻璃瓶,注满石粉,多彩的粉末便勾画出各种的图案。这样一来,佩特拉居然带上了几分灵巧,几分细腻,也就让人有了带回家的欲望。
地理位置:
约旦西南,首都安曼南约260公里处,靠近摩西河谷
气候:
沙漠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为6英寸。
面积:
400平方英里
人口:
最高峰时达到3万人
历史:
纳巴泰人是阿拉伯游牧民族,约在公元前6世纪从阿拉伯半岛北移进入今天约旦和南叙利亚境内,凿岩为城,建立了首都佩特拉。那时,佩特拉越阿拉伯谷地向西直通地中海港口,是阿拉伯商队东西贸易的隘口,城市日渐繁荣,国力大增,成为中东一个强悍的国家。由于佩特拉易守难攻,唯一的入口是狭窄的山峡,可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希腊人、罗马人几次进犯,都无功而返。公元106年,罗马军队实施“断水计”,断了城内军民水源,占领了佩特拉,使之成为罗马帝国的最繁荣的一个省,称作阿拉伯人佩特拉区。佩特拉在罗马人手里继续扩建,一直是东西商路的重要中心,随着南北商路逐渐被打通,货物直接从南边的红海出入,佩特拉逐步失去了原有的重要地位。最后,人去城空,渐渐被人遗忘。直到1812年,瑞士探险家布尔克哈特才重新发现了它,佩特拉在销声匿迹了几百年后,终于重见天日。
主要景点:
西克峡谷(Siq)
要进入古城佩特拉,西克峡谷是必经之地。峡谷长1500米,最宽处不过7米,最窄处仅能通过一辆马车。两边的石壁高70米~100米,抬头仅能望到一线青天。
艾尔?卡兹尼宫殿(Khazneh)
卡兹尼又被称为“法老的宝库”,传说这里是历代佩特拉国王收藏财宝的地方。整座建筑完全由坚固的岩石雕凿成形,高50米,宽30米,分上下两层,总高50米,宽30米,带有罗马的建筑风格。底层由6根直径2米的大圆柱撑着前殿,构成堂皇的柱廊。二层是三组高大的亭柱雕刻,中间一组为圆形,共有九尊罗马式神像浮雕,虽然残缺,仍不失本来神韵。正殿后壁龛肃立着圣母像,栩栩如生。左右殿壁的壁画,色彩暗淡,但粗旷的线条依稀可辨。卡兹尼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色彩。由于整座建筑雕凿在沙石壁里,阳光照耀下闪烁着粉色、红色、桔色以及深红色,层次生动分明,衬着黄、白、紫三色条纹,无比神奇。
露天大剧场
古城中有一座依山雕凿出的罗马式露天大剧场,可容纳6000人。看台呈扇形,沿山而上排成阶梯。舞台用巨石铺砌,声音可以清楚传到最后一排席位。现在舞台上还残存有4根巨大的石柱。
其它:
电影制片人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和乔治?路卡斯合作,在佩特拉实地拍摄了影片《印第安纳?琼斯和最后的十字军》。
世界奇观:人类不朽的创造马丘比丘Machu Picchu
马丘比丘
――失落在云雾中的神话
数百年前,印加帝国屈辱地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居民也因为对西班牙人带来的传染病没有抵抗能力,人口在短时期内锐减百分之九十。在这样一个没有文字,仅靠口传来记载历史的民族,人的便消亡意味着历史的终结,好在精于石器建筑艺术的印加人留下了虽不能开口,但却能够永恒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