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仙田-第4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李青云只能苦笑一声,小宝宝出生,全家高兴。随便母亲怎么折腾呢。于是抱着孩子,跟着护士。进入病房,让她好好的歇息。
按照老祖宗的传统,产妇分娩完成后,一碗姜糖水是少不了的。不过李青云还想在里面添加红枣和枸杞,最重要的是用空间泉水熬煮。
红糖、红枣、枸杞、生姜……这些东西,从家来时母亲就提醒李青云让带了,不过县中医院的加护产房,却没有厨房。
大半夜的想要出去;找饭店借厨房开伙。显然是不现实的。
然而李青云可理会不了那么多,天大地大老婆的事最大,这红枣姜糖水煮不了,也得煮。
于是乎,李青云拿着在家准备的红糖、红枣、枸杞等材料,跟陈秀芝知会一声,就出了病房。
乌漆抹黑的深夜,医院门口一片寂静,别说开门的小餐馆了,就连门头上的led灯箱招牌。都没有一丝光亮。
小县城就是这样,二十四小时营业的餐馆几乎没有,就连肯德基那样的快餐店。都不一定是通宵营业的。
对此一幕,李青云一头两个大,心想:得嘞,也别瞎转悠了,直接开外挂吧。
心里想到就干,李青云拎着东西就又回了医院,没坐电梯是害怕有监控,一路顺着楼梯快跑,路过妇产科时也没有停留。一直到了住院大楼的顶层。
没地方煮汤,哥们就自己开发。反正小空间里啥东西都有。
当初为了进山生火方便,干柴啥的都有。
柴火一堆。把砂锅往上面一架,倒入空间泉水,将红糖、红枣、枸杞、生姜放进去,而后就将火堆生了起来。
干柴的烟子不算多,但并不意味没有,不过也好在住院大楼的楼层高,所伫立的这个范围,也没有同等高度的建筑,估计这大半夜的没人会闲着没事儿,抬头瞎望。
露台生火煮红糖水,不得不说,李青云为了老婆也是够拼的。
虽说如此做法,的确有些不道德,但大不了走时给他们收拾干净就行,楼顶天台风大,余下的灰烬也可以收进小空间当肥料。
一边等待着开锅,李青云一边在想,以后要不要在小空间里,放点煤气罐和煤气灶之类的东西,这两样可是烧饭神器。不过要是在小空间里做饭,又怕把小空间的极品环境污染了……
“嗨,我都想到哪去了……嚯,开锅了。”
一见锅开,李青云立马收回了思绪,等又煮了一会,才用抹布将砂锅从火堆上取下来,又将作案现场收拾干净,这才快步下楼。
回到病房,陈秀芝见儿子真弄来了红枣姜糖水,吓了一跳。
“幺儿,这大半夜的还有饭馆开门?你怎么把人家砂锅都端来了。”
李青云心中偷乐时,嘴上非常义正言辞:“不开门也给他敲开了,多掏了些钱,他们就乖乖闭嘴了,锅当然是我掏钱买的。”
“妈,你快去拿碗,我给玉奴喂的时候,你也稍微喝点,熬夜不好,补充一下气血。”
陈秀芝将碗拿出来,却是说什么都不喝,儿媳妇刚生完孩子,还是多喝点红枣姜糖水好,自己跟着喝算个什么事儿啊。
见母亲推脱的紧,李青云也拗不过他,只能给玉奴喂食。不过杨玉奴可不想在婆婆面前享受娇宠,只说自己没事,自己喝还方便些,说什么也不让李青云喂。
用空间泉水煮出来的红枣姜糖水,功效和味道比普通的红糖水,不知美味多少倍。杨玉奴堪堪喝了两碗下肚,补充体内消耗的能量和水分,整个人的脸色就红润起来,看起来精神不错。
“妈,这红糖水好喝,还有大半锅呢,玉奴喝两碗就够了,实在喝不下了,你也喝一些,凉了就不好啦。”
等杨玉奴喝完好,的确不想再喝了,李青云拉着母亲,强制性的让他喝了一碗。
母亲陈秀芝如今的体质已好到一个程度了,因为没有正确的引导气血方式,想要再上一个层次,几乎是不可能,不过空间泉水这东多多益善,多喝只会好,没半点坏处。
忙活完,李青云把婴儿放在杨玉奴旁边,正想让他们娘俩睡会,却病房外的走廊里,响起一阵密集的脚步声。听着声音,应该有五六人,而其中有两人的气息极为凝练,脚步极为轻盈,应该是顶级高手。
人没到,声音就传进来了:“玉奴睡了吗?一切都顺利吧?孩子呢?”
原来,是家里人从李家寨赶过来了,父亲在病房外面,就迫不及待的问了起来。
李青云还正在好奇,他们是怎么过来了,母亲就没好气的训了父亲一声:“小点声说话,玉奴和孩子刚躺下,你瞎嚷嚷啥?没看到病房外面写着要安静吗?”
也在这时,李青云才看到,不仅父亲李承文到了,爷爷奶奶,孙大旗和付婆婆,以及小姨子杨玉蝶都来到了医院。
“对对,医院里要安静。不过孩子呢,我先看看孩子!哈哈,我有重孙子啦,太高兴了。”李春秋说着要安静,那中气十足的大嗓门,震得玻璃窗户嗡嗡乱颤。(未完待续)
第641章 给宝宝起名字()
“小点声,刚说让承文安静,你倒沉不住气了。”奶奶起手拍了爷爷一下,而后立即就竖起手指,在嘴边嘘了一下。
李春秋和李承文爷俩尴尬的相视一笑,都立马不出声了。
爷爷心想,我这不是太高兴了嘛。
再说了,也不知道刚才在家准备出门时,是谁大吼大叫的恨不得让全村人知道,你家又添了个小重孙。
家里人纷纷进入病房,刚刚睡下的杨玉奴,听到一众长辈的到来,又睁开了眼,轻声唤道:“爷爷奶奶……你们怎么都来了?这大半夜的从家赶来县城,多不安全啊,再有一会都快天亮了,稍微等等也行啊。”
李春秋看着自家孙媳妇,满意的笑了笑,又瞥了奶奶一眼:“你奶奶哪能沉得住气啊?一听到小重孙出世,很不得能有架飞机,直接飞来县城。”
奶奶听到这话,哼了一声:“难道就我一个人沉不住气吗?那你呢?坐车上一路唠叨,念叨着重孙像谁,好不好看啊……真不会说话,玉奴和福娃长得这么好看,小宝宝能长差了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李承文看着父母拌起嘴来,一阵哭笑不得:“爸妈,您二老别闹了呗,你看……娃娃都吵醒了。”
果不其然,刚刚眯上眼睛想睡觉的小宝宝,忽然睁开了眼,当一看到一众长辈将他围作一圈时,小家伙嘴巴一撇,顷刻间就‘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哇哇啼哭声,让爷爷奶奶立即收声,脸上尴尬又无措,纷纷指责是对方吵到了孩子。
陈秀芝立时将小宝宝抱了起来,一个劲的安抚:“哎呦,乖娃娃。不哭不害怕,你看……你一出生,太爷和太奶就来看你了,不哭了哦。”
然而,陈秀芝抱着小宝宝晃悠了半天,也无济于事。
父亲李承文还没抱过小宝宝呢。看陈秀芝不得其法,立即就动了心思:“我来我来,你哄得不管用,当初福娃小时候,只要我一抱就不哭了。生孩子是你们女人的事,抱孩子是我们男人的事。”
这是歪理邪说啊,想抱孩子就直说,哪来的这么多借口?
说着,李承文不等陈秀芝反应过来。就将小宝宝轻轻的抱紧了怀里。
一旁的李青云无奈的看着父亲。
我小时候真的是那样吗?只要你一抱我就不哭?
这不科学!身为男孩子,应该更喜欢母亲抱着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
李承文得意的将宝宝抱在了怀里,轻轻摇晃,嘴里尽然哼起了童谣。此情此景,李青云是第一次见,他还真没发现,父亲竟然还有如此充满母性的一面。
不过,李承文尽管哼起了童谣。可小宝宝在他的怀里,也不见半点要安静下来的意思。
此时。爷爷轻咳两声,义正言辞的发话了:“承文啊,娃娃给我哄哄……你看你也不行嘛!刚才时我把娃娃吵醒的,解铃还需系铃人,嗯,我来哄娃娃肯定就不闹了。”
爷爷的话让在座的诸位俱皆无语。
你还能找到一个更蹩脚的理由去抱小宝宝吗?
李春秋发话了。李承文莫敢不从,正要将小宝宝递给爷爷,奶奶却又横插一足:“解铃还需系铃人?那我来哄,小曾孙肯定听我的。”
小宝宝在几位长辈手上来回辗转,不过那哭闹声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比之方才更加势头猛烈。
孙大旗和付婆婆也抱了一下,怕孩子哭坏了,很快把孩子让给跃跃欲试的杨玉蝶。
可惜这个小姨子头一回抱这么小的婴儿,紧张得不知所措,婴儿哭得更厉害了。
没了办法,李青云赶忙站了出来:“你们让让……还是我来吧。”
父子连心,从刚出生,就是李青云抱出来的,这小屁孩还是很喜欢父亲抱自己的感觉。
一人都抱了一次,也算过了瘾。小姨子杨玉蝶虽然有些不舍,但为了能让宝宝不在吵闹,还是将小宝宝交到了李青云的怀中。
这一入怀,还真奇怪了。
小宝宝的一双乌黑大眼睛凝望着李青云,哭闹声戛然而至,甚至不用李青云出声哄他,他就安静了下来,张着嘴吧唧吧唧的,似乎是有些想笑的感觉,但以他的年龄来看,估计还暂时无法使用这个技能。
小宝宝彻底安静了,病房内的长辈也都不出声了。只是看着父子俩的温馨模样,嘴角掀起一丝浅浅的微笑。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承文忽然压低了声音,轻轻道:“你看,小宝宝是不是特别像福娃小时候?”
“对了,福娃小时候的照片,还找得到不?等宝宝回家了,咱拿出来对比一下,我越看越觉得像。”
李承文的话音落下,几个长辈也都连连点头。
小宝宝在李青云的安抚下渐渐安宁,有些昏昏欲睡的模样,李青云这才将他交给母亲。
躺在床上的杨玉奴,看着长辈们欣喜的模样,心里也是一阵乐滋滋的,自己也算不负众望,给他们生了个孙子、小曾孙。
“爷爷,小宝宝还没有取名呢,刚才妈说,大名由您老来定夺。”杨玉奴看着爷爷道。
李春秋打量着小宝宝,也一时拿不定注意:“这一辈应该是明字辈,至于叫……”李春秋忽然望向了李青云,眼神一定,似乎有了决定:“名字就让福娃来取吧,他好歹也是个大学生,呵呵!”
李春秋的话,让场间的一众长辈都微微一愣。
李承文和陈秀芝相视一眼,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大家长取名字是家里面的规矩,按照族谱上的辈分来定名,只有家里的大家长才有这个资格。可如今,李家第二支的第四代小孙子,传宗接代的独苗苗,取名的事儿。竟然被李春秋推给了李青云。
李青云在爷爷李春秋心里边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让我取名字?”李青云一愣,望了望同样有些错愕的父母,心中只是诧异无比……这不合规矩吧。
但又看爷爷不似作假的表情,李青云知道,爷爷不是在开玩笑。
不过真要让自己取名字。李青云心里面却没谱。
小名自己还可以琢磨琢磨,大名可是要伴随儿子一辈子,让爷爷来取名,还是踏实一些,免得到头来,名字上了户口本,觉得不合适,又要改名。
再者而言,规矩就是规矩。爷爷是家长,起名的事儿,谁也不能争。
于是乎,李青云很坚定的摇头:“爷爷,取名还得麻烦你,我这个大学生根本不值钱,要真是多有文化,我犯得着回来种地吗?去考研考博。当科学家不是更好。”
“再说了,无规矩不成方圆。这话不是您老常说的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李春秋原本的初衷,是觉得孙子有本事,带着一家子发家致富的同时,还不忘富足乡里,想想最近村里的变化,那还不都是因为李青云的潜在因素。大家才渐渐富裕起来?
农场、渔场的工人,哪一个拿的不是让人眼红发热的高薪?
就不说他们,只说因为垂钓中心和竹屋酒店的建设,引来多少游客,这才让村里人摆起了地毯。办起了农家乐。
别人或许想不明白,青龙镇近来的变化为那么大,但爷爷却知道,牵一而动全身这个道理。
就凭这一年多,李青云的所作所为。时间要是往回倒退那么两三百年,这么一大家子未来的族长之位,势必就是李青云的。
另外,还有最后一点,若不是这个孙子,李春秋并不认为自己的天赋根底有多好,突破第三境……还不是因为李青云的玉髓液?
说来说去,李春秋其实只有一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