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汉献帝-第3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将在。”
“命你速带本部人马前去捉拿叛贼朱治,如遇反抗,格杀勿论。”
“末将遵令。”吕霸答应一声,当即兴冲冲的带着人赶往朱治的府邸。等打发走了吕霸,孙权这才有心思审问俘虏,清点损失的事情用不着孙权亲力亲为,暂时闲下来的孙权想要问问被生擒的韩琮,为什么要背叛自己?孙权自问对韩琮不薄,看在其父韩当的面子上,他将本不合格的韩琮招入了自己的亲卫,没想到最后却是换来这个结果,这让孙权在伤心的同时感到异常的愤怒。
“为什么?朱家给了你什么好处?”孙权冷声问韩琮道。其他昔日的同伴也用冷漠的眼神看着韩琮,而被众人冷眼看待的韩琮则是低着头一副任打任杀的态度。
“……既然你不肯回答,那就不必回答了,拖出去,斩!”
一听孙权要斩自己,刚才还充好汉的韩琮装不下去了。孙权的亲卫队里多是军中重将的子嗣,而韩琮是这些人里人缘最差的。倒不是韩琮为人清高,不会与人相处之道,而是韩琮的人品太次,叫人瞧不起。
韩琮好色,这本不是什么大毛病。男人要是不好色,那不是变态就是有病。韩琮喜好女色并不会叫人瞧不起,但他没有担当的态度就叫人诟病了。男人好色没错,但同样也要有责任感,用完就甩翻脸不认,这就有点过分了。
韩琮天生一副好卖相,放在后世那颜值也可以称为小鲜肉,完全就是可以靠脸吃饭的主。再加上其父韩当是江东老臣,虽已亡故但孙权念其旧情对韩琮颇为重视,假以时日必得重用。有了这些外在因素,韩琮想要勾搭那些涉世未深的小丫头片子那是一勾搭一个准。可叫人不齿的是,韩琮对那些小姑娘是玩完就甩,把人家小姑娘骗上床了以后就一刀两断,小姑娘的家人就算愤怒又因为畏惧韩琮背后的权势而不得不自认倒霉。
可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韩琮不敢去招惹那些权贵人家的好闺女,尽找那些小门小户妄图一飞冲天的人家下手。可韩琮没想到的是,这世上就真有不畏权贵也要为自己闺女讨个公道的“愣头青”。
在没有事发之前,韩琮是江东有数的年轻才俊,可等到事发以后,韩琮的名声也就臭大街了。同辈人不齿韩琮的卑劣行径,大丈夫三妻四妾是很平常的事情,玩了人家姑娘娶过门就是,无非就是家里多口人吃饭,又不是养不起,干嘛非要玩始乱终弃那套。
不了解韩琮的人疏远韩琮,免得连累自己坏了名声,而了解韩琮的人更是觉得韩琮这人不值得来往,要不是孙权不计前嫌将韩琮留在身边,韩琮早就被江东纨绔界拒之门外,有这么个有“个性”的同伴,纨绔们觉得很掉价。
“主公饶命,主公饶命,念在我父为江东……”韩琮哭嚎着向孙权求饶,只是孙权却置若未闻,他是在等有人开口替韩琮求情,那样自己也就可以就坡下驴。可没想到韩琮的人缘是那么次,直到他的人头被装在盘子里送上来请孙权过目,也没人为韩琮求一句情。
韩琮并没有经天纬地之才,更没有举世无双之勇,死了也就死了,孙权只是为韩琮难过了数秒便将此事揭过。此时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待自己去处理。继吕霸之后赶到的蒋壹、陈脩、潘平都说在赶来的途中遭遇了世家的阻拦。眼下已经渡过了危机,自然也就到了“秋后算账”的时候,朱家是主谋不能放过,而那些“附逆”的世家同样也不能放过。
孙权不是君子,不讲究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既然知道自己需要报复的对象是谁,那还等什么?片刻都不愿耽搁的孙权带着黄柄、陈表等人分头行动,发誓不放过任何一家参与朱家叛乱的世家。
第三百一十五章 建邺城破()
建邺城内乱成了一团,有道是大难临头各自飞,江东世家与孙权的关系早就随着孙权的势微而变得紧张,双方撕破脸所欠缺的其实就是一个契机。而朱治抢先发难,无疑是将这层窗户纸给捅破了。
孙权有自知之明,知道今时今日的自己若是还想要继续做江东之主,除非发生奇迹。对于自己的下场,孙权心里有数。但不管是生还是死,孙权都打算趁着自己还有人手可用的时候先弄死那些妄图拿自己的人头去换取富贵的反骨仔。
而面对孙权的屠杀,遭到攻击的世家也是奋起反抗,双方就在城内的大街小巷爆发了激战,汉军还没攻破城门,建邺城内已经死伤一片。
一座城市的秩序被破坏,所带来的后果是可怕的。原本孙权只是针对那些附从朱治的世家,但在人人自危之下,全城的人都加入了混战。此时在建邺城内的人们已经杀红了眼睛,除了自己人外,剩余的人都是敌人!
等到孙权想要控制局势的时候,局势已经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所有人都已经失去了理智,满脑子所想的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在这种情况下,孙权的命令无济于事,压根就没人鸟他。
孙权见事不可为,索性便不再管,带着重新聚拢的手下兵将退回了府邸,坚守府门等待城中百姓自己恢复理智。可孙权撒手不管建邺城中百姓的死活,城外的孙策却不能不管。虽说他已经不是江东之主,但不管是江东还是其他地方,那百姓都是大汉的子民。
眼下包围建邺四门的汉军分别是北门的陆逊,西门的太史慈,南门的张辽,东门的孙策。得知城内发生了暴乱,孙策与周瑜第一时间达成共识,趁乱攻城,抢在其他友军之前拿下孙权。早在开战之前,刘协就对诸将承诺,俘虏由擒获者处置。也就是说,孙权若是落到别人手里,保不齐就是一个死,而落到了孙策的手里,至少生死各半。
对于孙权,孙策当然是满怀的恨意,虽然是亲兄弟,但正是因为如此,孙策对能对自己下得去手的孙权才更恨。若是没有吴国太开口,孙策绝对不会管孙权的死活,顶多袖手旁观,任由友军处置孙权。可孙策是个孝子,吴国太发话了,他就要想方设法去办到。不为孙权的死活,只是不愿看到母亲为此伤心难过。
守卫建邺的江东军早已士气大损,这时候还能坚守城头只不过是受身后督战队的威胁。但随着城中发生暴乱,城头的守军也再难稳住军心。城外汉军的攻城更是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随着孙策一马当先的冲上了城头,守卫东城的吕蒙急忙冲上来拦阻无暇他顾,那些早就没了敢战之心的江东军仿佛彼此约定好了一般,几乎同时发了声喊,争先恐后的就往城内跑,瞬间便将城头拱手让人。
吕蒙见状不由大惊失色,而孙策却没在这时照顾吕蒙的心情,见吕蒙心神动摇,当即一记窝心脚将吕蒙踹的飞起,直接从城头落到了城内。万幸吕蒙命大,没有直接摔在地上,而是落到了几个已经逃下城的逃兵头上。不过就这么一摔,也足以让吕蒙去了半条命。
“公瑾,此处交给你,幼平,跟我走。”孙策简单分派了一下任务,随即带着周泰就奔城中孙权的府邸冲去。
周瑜知道孙策是去干什么,自然不会劝阻。眼见东城已破,周瑜一面调集人马守卫城门一面派人往其他三门报信。其实不用周瑜报信,陆逊、太史慈、张辽有哪一个是平庸之辈,得知孙策率先发起攻击,他们也相继对建邺发起了攻击,当周瑜的信使找到他们的时候,建邺的四门已是均已告破。
汉军并没有着急进城平息暴乱,只是把守住四门防止有人从城中跑出来。孙策所带的人马成了唯一进城的汉军。在前往孙权府邸的路上,孙策带着人先后击溃了数支趁火打劫的乱兵。
孙策眉头紧锁,心里不是滋味。好歹当年也是江东之主,建邺虽不是他下令修建,但生活在城中的那些百姓,过去夜都是他的子民。
“传令周瑜,命他联络其他三门主将一同出兵平息城中乱象,但凡此时不在家中安坐的人皆可杀之。”孙策吩咐亲兵的同时,他本人也到了目的地,孙权的府邸。
只见大门紧闭,墙头弓弩手严阵以待。孙策见状冲身边的周泰一示意,周泰当即会意,上前一步大喝道:“里面的人听着,如今城门已被我军攻破,若是不想死无葬身之地,立刻缴械出来投降。”
回答周泰的是一支冷箭,而周泰早就防备着,手中刀随手一挡,便磕飞了箭矢,破口大骂道:“给脸不要脸,不管是谁放冷箭偷袭你家爷爷,你都死定了!”
“幼平,回来。”孙策听到后微微皱眉,招呼周泰道。
府中的孙权得知孙策带着人马堵在了门前,心神不由一慌。常言说得好,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而对于孙策,孙权确实有点亏心。若是孙策被孙权给害死了,孙权反倒不像现在这样害怕,可问题是孙策没死,现在还带着人马杀回了江东。虽然先前吴国太拿来了古锭刀,可孙权以己度人,认为若是与孙策对换一下角色,他是绝对不会饶过自己的。既然不会饶过自己,那孙策就是来向自己索命的黑白无常,孙权怎么能不怕。
孙权想跑,可建邺城门被破,汉军肯定已经杀入了城内,自己想要逃出城去谈何容易。更何况即便侥幸让他逃出了建邺,如今江东大半落入汉军的控制之中,他孙权又能往哪跑?天下之大,何处可供孙权安身立命。
前思后想也拿不定一个注意的孙权很是烦躁,孙策虽然并未发起强攻,但孙权此时已经乱了方寸,握着刀柄的手一会松开一会握紧。也就在孙权准备先杀妻小再杀别人的时候,吴国太来了。
从朱治发动叛乱派自家三个儿子攻击孙府开始,吴国太便于众多府中女眷一起躲进了地道,等到孙府的危机解除了,吴国太才从地道里出来。只是还没安坐一会,孙策又带着人进城来到府门外。
长子的回来,让吴国太喜出望外,但一旁伺候吴国太的徐氏却是脸色顿时变得煞白。与孙权的想法一样,徐氏也不觉得孙策是来救孙权的,报仇雪恨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吴国太懒得跟徐氏解释,等问明了情况以后,便带着贴身的侍女来见孙权,想要劝劝孙权不要再负隅顽抗,把最后一丝生机给断送。
“母亲……兄长回来了。”孙权见吴国太亲至,赶忙迎上前去,低声禀报道。
“既然你兄长回来,你为何不去迎接?”吴国太明知故问道。
“……母亲,孩儿以前干了点对不起兄长的事情,此时无颜相见。”孙权脸色尴尬的解释道。
“哼,你也知道对不起你兄长?”吴国太轻哼一声,不过看孙权此时一副可怜相,也不忍再数落他,放缓声音道:“你兄长的脾性为娘知道,你且随为娘去见见。”
“母亲,若是兄长……”
“放心,有为娘在,你兄长不会对你怎么样。趁着此时府外只有你兄长一人在,你随为娘出府一趟,若是等汉军其他将军率部赶到,到时反倒不好说话。”
有了吴国太的保证,孙权这才将信将疑,陪着吴国太到了府门前。一见到吴国太,孙策赶忙迎上前躬身请安道:“孩儿见过母亲。”
“伯符不必多礼。”在吴国太与孙策说话的时候,孙权已经命府中警戒的兵将解除了警戒,以免惹得孙策多疑。
“小弟孙权,见过兄长。”见吴国太与孙策结束了谈话,孙权赶忙向孙策行礼道。
“托你福,还没死。”孙策冷冷的答道。
“伯符,你兄弟如今已是走投无路,你就不要再说风凉话了。为娘只问你一句,可能保全你兄弟的性命。”吴国太见状说出了孙权最想问的问题。
“……母亲,如何处置孙权是当今圣上能决定的事情,孩儿就算此时放他一马,可若是圣上不愿让他活,那他还是死路一条。不过以孩儿对圣上的了解,圣上应该不会把他怎么样,除非他拒不投降,顽抗到底。”
“兄长,若是小弟愿降,朝廷会如何安置小弟?”孙权忍不住插嘴问道。
“哼!怎么?还想着日后东山再起?孙仲谋,当今圣上可不像为兄当年那样好糊弄。你若愿降,饶你一条性命就该感谢孙家祖宗保佑,还妄想能混个官做?你若是这样想,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且容我将母亲接走,然后咱们生死各安天命,看谁活到最后。”
“伯符,仲谋也只是问问,你不必生气。”吴国太赶忙劝道。
“母亲,这混蛋眼下是生是死都还没个定论就开始惦记着以后给我们孙家招祸,这种人留之何用?”孙策气恼的指着孙权对吴国太道。
“仲谋也只是问问,你且回答为娘,若是仲谋肯降,他的性命能不能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