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请叫我威廉三世 作者:天空之承 >

第251部分

请叫我威廉三世 作者:天空之承-第251部分

小说: 请叫我威廉三世 作者:天空之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拿大人,极其意外!),帽沿下面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全都冷漠的看着前方那座在炮击下毫无动静的小镇,视线中那座显眼的钢铁大桥就是他们的最终目标。 
  “大家跟上!很快就要进入对方射程了!” 
  在第一条横队最右侧,加拿大少尉乔尼大声叮嘱着自己的士兵,大冬天跑上几千米并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每个人都在大口大口呼着热气。这些加拿大人将步枪斜端在胸前,步枪前端的刺刀在阳光下明晃晃一片。 
  忽然间,乔尼发现从镇子里悄无声息的升起几个黑乎乎的东西,这些东西越升越高,它们的轨迹与普通的炮弹和子弹大不相同,乔尼只见过一种东西有类似的运行轨迹,那就是要塞炮兵以前常用的臼炮,可是那种东西发射的时候会发出非常沉闷的响声,然而这里除了英军火炮射击和炮弹爆炸的声音外什么也没有。 
  迫击炮算不上新式武器,世界第一门真正的迫击炮是在1904年9─10月由俄国炮兵大尉戈比亚托。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发明的。当时时值日俄战争,沙皇俄国与日本为争夺中国的旅顺口而展开激战。俄军占据着旅顺口要塞,日本挖筑堑壕逼近到距俄军阵地只有几十米的地方,俄军难以用一般火炮和机枪杀伤日军。于是尼古拉耶维奇便试将一种老式的47毫米海军臼炮改装在带有轮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发射一种长尾形炮弹,有效地杀伤堑壕内的日军,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这种战场上应急诞生的火炮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迫击炮,然而直到1914年大战爆发时,各国对迫击炮的了解和重视程度并不高,目前除了俄、德、法之外,其他国家的步兵大多没有见过迫击炮。 
  当那些黑乎乎的东西一头扎进人群并发生爆炸时,乔尼终于明白这是一种不可小视的武器,这种炸弹威力不大,但却能够让人挨了炸还看不到对方踪影。突如其来的打击并未让这些加拿大人和英国人陷入大面积的慌乱,看着自己的同伴一个个倒下,他们反而不由的加快前进的步伐。 
  那些黑色的东西升起的频率要比普通火炮射击快得多,它们一次次在雪地上扬起积雪和泥土,英军前进的步兵队列逐渐出现一个个缺口。英军的火炮仍在嘶吼,但根本无法压制德军的迫击炮。 
  当乔尼和他的士兵踏进德军机枪和步枪的射程之后,迎面而来的密集子弹让所有人都感到无助,胸口或者头部中弹的士兵由于惯性呈现出非常典型的姿势:上身后仰的跪倒在地,双手张开有时还会甩出手里的武器,最后整个人正面向下趴倒。腿部以下中弹者的姿势则要简单得多,一个标准的向前鱼跃然后就只要等着医护兵到来了。 
  “继续前进!”乔尼刚刚迈出下一步,迎面而来的一颗子弹却悄无声息的钻进他的身体,在身体后仰的那一刹那,他的帽子飞了出去,一头柔软的金发由于沾满汗水而紧紧贴着头皮,眼睛失神的望了最后一眼蓝天。双膝跪在雪地上的时候,他感觉地面好柔软,就像是一张舒适的大床,而他就要在这张大床上永远的睡去。 
  乔尼看到不向自己射击的人,希尔德兰少尉却能看清被自己击中者的每一个动作,他唰啦一声拉动枪栓之后,一颗还残留着几缕硝烟的弹壳从枪里蹦了出来,接着在木质的地板上当当的弹了几下。在重新将下一发子弹送进枪膛之后,希尔德兰开始寻找自己的第417个目标,这位参加过土耳其内战并成功射杀一名土耳其元帅的王牌狙击手,现在是德国乃至全世界的头号杀人机器。     
王者 第二十章 桥(三) 
  1914年德军步兵手里使用的“火鸟”轻机枪,射速和威力远比不上传说中的G…42,但对平地上冲锋的敌军仍然具有可怕的杀伤力。当这种机枪的嘎嘎声响起的时候,总会有几名甚至十几名英军士兵暂时或彻底告别这场战争。 
  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遮蔽物进行防御,手里只有轻武器的德国伞兵们在尽可能的发挥出巷战的威力。桥西镇区许多房屋靠西一面的厨房、客厅还有卧房里,基本上都有伞兵在向外射击。 
  在一个由柜子和沙发堆积的窗户前,一挺7。92毫米口径的“火鸟”每隔一两秒就进行一次短射,地板上一片狼藉,有英军炮火震落的灰尘和小沙粒,有士兵们的脚印,还有被砸碎的玻璃,被机枪抛出的子弹壳不断与地板和地板上的子弹壳接触发出清脆的叮当声,不一会儿地上就有上百颗黄澄澄的东西,有些还在缓缓滚动,整个房间里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英军从外面看这些窗户,就只能看到不时喷出火焰的机枪口,以及德国伞兵们那圆圆的钢盔。 
  这挺机枪旁边一个窗户则是由两个步枪兵把守,他们将肩膀以上或者小半个身体闪到窗前进行瞄准和射击,接着迅速闪到窗户下或者旁边,在拉动枪栓或装子弹之后,他们又会进行下一次瞄准和射击。这种步枪的射击速度虽然不及机枪,但在具有优秀性能的毛瑟1898步枪和训练有素士兵的共同作用下,准确度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 
  巷战往往是狙击手们的天堂,精锐的德国伞兵部队中拥有不少职业狙击手和准狙击手,像希尔德兰少尉这种参加过土耳其内战非常稀少,大部分狙击手都是在波兰和法国战场锻炼出来的,野战中他们同样能够威胁到敌方的军官、通讯官和士兵。 
  英军部队的进攻由于中低级军官频频被射杀而变得散乱起来,最先冲入福丁镇的加拿大步兵连中军衔最高的居然只是一个中士副排长,而且这个倒霉的家伙刚刚接过连队指挥权便追随他的长官们而去,结果剩下的数十名步兵在两个下士的带领下在街道上与德军对射起来。这个年代柏油马路要在一些中大城市才有,这个小镇里面基本还是石子路,道路不宽,两边木石结构的房屋大都只有一两层高,最上面大都是带有阁楼的尖屋顶。 
  随后冲进镇子的一个英军步兵连队由于路上吃了好些迫击炮弹,接着又遭到德军机枪的扫射,进入镇区时只剩下可怜的十几号人和一个排长,倚靠在一栋房子的墙壁上回头看着自己刚刚经过的地方,士兵们眼中都充满了深深的恐惧。靠近镇子的地面上躺着许多尸体,每一秒都有新的阵亡者,一些受伤的士兵则在痛苦的挣扎着,少量医护兵根本来不及对这些伤者进行急救。 
  “跟德国鬼子拼了!” 
  一个愤怒的英格兰士兵冲到街道上,他刚刚朝前面一栋房子的窗户开了一枪,甚至还来不及拉动枪栓,从另一个窗户射来的子弹便正中他的头部(合格的狙击手200米爆头、400米确保击中目标)。 
  “上帝啊!” 
  旁边那些倚着墙壁的英国士兵只能在胸前一遍遍划着十字,镇子里德军的枪口几乎无处不在,或许只有这几栋最靠外的房子外墙边才是暂避的好地方。 
  躺倒在镇子边缘的英军尸体越来越多,靠外一些的街道上也到处是死伤者,后续英军不得不先跨过死去的同伴才能进入镇区,然而大桥西面这片由200余栋民居组成、部署了2个营1000多名德国伞兵的镇区却像是一个巨大的黑洞不断吞噬着英国人和加拿大人的生命。 
  第一波进攻的20多个连队陆续进入镇区,随着躲在镇西一些房子后面的英军士兵越来越多,军官们不得不拿出有效的办法继续向镇内推进。一个上士稍稍探出脑袋,街面上基本上没有人活动了,他们旁边这条宽不到3米、长约50米的街道上躺着至少40具尸体,他才观察了两、三秒钟,一颗子弹啪的打在他旁边的墙壁上,吓得他用最快的速度将脑袋缩回去。 
  “我们必须逐栋清除这些房子里的德国人,一排跟我上,冲进左边那栋房子,其他人开火掩护,手榴弹也用上!” 
  上士说着看了看隐蔽在这里的二十多个士兵,这些人来自各个连队,有加拿大人也有英格兰人,甚至还有一个拿着风笛的苏格兰人,所有人都用茫然而惊恐的眼神望着他。 
  “前面10个人,到你为止,听我发令然后冲出去向前面开火,其他人跟在我后面冲锋,明白了吗?” 
  在仔细分配任务之后,这些士兵终于点了点头。最前面几个士兵掏出黑尔手榴弹装到步枪顶部,这种武器虽然看起来好用,但如果只是在墙外爆炸,对于墙壁和房子里面的人都不能构成任何伤害,但枪射手榴弹的精准度并不足以在30米外将它们射进一个不大的窗户,它们爆炸产生的声响和硝烟倒是可以起到一些掩护作用。 
  “准备……”上士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旁边的士兵也同样一脸紧张。外面的机枪声断断续续,双方的步枪仍在活跃的进行对射,英军第一波进攻剩下的人数不足一千,其中大部分士兵都选择在镇子边缘地带就地防御等待后续部队。 
  “冲!” 
  10个负责掩护的士兵鱼贯而出,稍显沉寂的街道一些子喧闹起来,德军的机枪、步枪和狙击手几乎同时发威,那10个士兵才勉强射出两颗手榴弹就全部阵亡。与此同时,上士带着其他的士兵也冲出来准备越过这个拐角冲到左面房子里,上士一边跑一边用自己的左轮手枪连连向前面一个窗户开枪。 
  啪…… 
  希尔德兰少尉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目标、那个手持威伯利左轮的英军上士脑袋上爆出一团血,那个家伙脸上甚至没有一点表情的变化的倒在地上,他抽搐几下之后便彻底安静下来。各个窗户后面的德军士兵就像是猎火鸡一样射杀这些冲出来的英军士兵,两挺“火鸟”更是用持续好几秒的长射迎接他们,最后一个英军士兵吃了好几发子弹之后倒在那栋房子一楼的房门前,连摸门把的机会都没有得到。 
  这条由两挺轻机枪、19支步枪和1个超级王牌狙击手把守的街道暂时恢复了平静。在退出这次战斗的第12个弹壳之后,希尔德兰少尉收起步枪躲到窗户窗户旁边。这场战斗刚刚开始,他在狙击手排行榜上的优势又扩大了一些,参加伞兵部队固然危险,但这种危险换一个角度便是刺激了,巷战中猎杀一个敌人要比野战中容易得多,野战中往往需要伪装自己(历史上一战中有些狙击手的伪装很搞笑,像是马戏团表演杂技似的,居然还有人伪装成树木),有时候爬行和潜伏一天只能收获一两个目标,而且被发现和追杀的可能性要比巷战大得多。 
  由于镇区西侧那些残余英军的存在,加上许多弹药在轰炸中被毁,英军的第二波进攻部队出发之前并没有进行炮击。这次英军部队远远看去仍旧是一个个整齐的横队,不过人数要比之前那次多了许多。一刻钟内两封催促电报,英军指挥官不得不派上了手里大半的士兵,时间对于双方来说在这个时候显得格外宝贵。 
  “将军,我们的伤亡实在太大了!” 
  加拿大第3师的师长科尔上校亲自来到里瑟将军面前,加上前次进攻,他的1万2千名加拿大步兵几乎全部投入战斗,而留作的预备队是由纯英国士兵组成的4个步兵团。 
  里瑟不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上校,你经历过战争吗?” 
  “没有,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战斗,我的士兵绝大多数之前也没有打过仗!”科尔摇摇头,加拿大军队在1899年…1902年的布尔战争中曾经派兵支援英军,不过投入的兵力并不多,包括后勤医务人员一共才去了7000多人,到战争结束时加拿大军队总计伤亡700多人,而这次大战来到英国作战的加拿大军队现在已经有10余万人,若不是德国海军对英伦三岛的封锁,这一数字还会更多(历史上参加一战的加拿大人有62万,参加二战人超过百万)。 
  “第二次布尔战争的时候,我还是个中尉连长,布尔人的游击战术让我们吃尽了苦头!那场战争中我失去了两个好友,还有一个因为受伤致残而永远退出军界!我当时很伤心,但这就是战争!”里瑟一脸严峻的看着那些正在前进的步兵队列,“这是一场可怕的战争!在刚刚过去的5个月里,至少有100万士兵和军官在战场上阵亡,有英国人、俄国人、法国人、德国人、奥地利人和匈牙利人、塞尔维亚人、意大利人,甚至还有日本人。死亡没有什么好怕的,阵亡者都是英雄,活着的人只有用胜利才能告慰这些亡魂!” 
  科尔上校沉默了,目送士兵们远去,他心里百感交集。 
  站在大桥上眺望战场的加里斯中校心里默默盘算着,英军第二波进攻的人数超过一万,看样子他们打算一战解决问题。第一波进攻残余的英军人数不多,却牢牢占据着镇子最西面的一小片区域。 
  “中校,让我带两个营过去增援吧!挫败英军的这次进攻之后,我们可以伺机发动反击,将英国人全部赶出镇区!”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